夏天如何防止米糧生蟲?

五穀雜糧應有盡有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從我所在的魯西南農村來講幾乎是大多數家庭是不會儲存小麥的,農村屯糧的傳統儼然已經成了過去式。

首先科普一下米糧生蟲,通俗情況下來講大米里面長出的蟲子叫做米蟲,學名叫做米象,因為其繁殖能力塊、生存的能力強大,所以被認為是家中儲存米糧最大的害蟲。

夏天如何防止米糧生蟲?

第一,從我所在的魯西南地區來講,小麥的糧食儲存在已經絕跡。在我的記憶當中年輕時候儲存小麥最好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烈日下面暴曬,那個時候的小麥不是拿出出售的,一般情況下都是自己家庭食用,在下一季節豐收的時候才會賣出沉麥子。

麥子暴曬以後放入農村儲存糧食的大缸,有條件的大缸裡面會有塑料袋子套上,沒有的就直接倒入裡面儲存。麥子經過暴曬以後然後放入藥物,我們這裡的俗話叫做“哦子藥”是的你沒有看錯,那個時候防止小麥生蟲就是這樣做的。

“哦子藥”當然會是有記號的幾瓶堆放在一起,用繩子纏上到時候方便拿出來。暴曬用藥,在那個年代這就是儲存糧食,防止小麥生蟲最好的辦法。

第二,我的家鄉是不種大米的,因此吃米都是去買。一般情況下都是買上一小袋,現在農村有超市有集市買大米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吃不了買那麼多,給它生蟲子的機會啊。

塑料瓶子儲存大米

如故碰巧真的買了很多,小小李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很實在的儲存大米的方法用塑料瓶子。把家裡面有那些大容量的塑料瓶子用水反覆沖洗乾淨、晾乾了以後放入大米里面。在放入大米之前一定要確保大米是乾燥的,最好是簡單的晾曬一下,然後把塑料瓶子的蓋子擰緊了這樣就好了。這樣看起來不但美觀而且對於防止米蟲有很好的作用。

大米生蟲以後還可以吃

大米里面生了蟲子還是可以吃的,把大米攤開,把蟲子趕跑如果你沒有心裡影響米還是可以吃的哦,不過口感和營養價值相對就遠遠不如以前了。

小小的回答你是否滿意?如果你有不同尋常的觀點和方法不妨補充一下哦。


農村小小李


大米是我們南方人得天天吃的一種食物,只要是保管得當,其實是很少會生米蟲的。

像我家專門盛放大米的空器就是一個用了幾十年的大陶瓷缸,一次可裝大米百來斤,每次挑一擔150多斤的稻穀打完的米都可裝入其中,這一大缸米可連續吃二十多天至一個月。不管是春夏還是秋冬,幾十年來可說是從沒生過米蟲。而要做到這一點,其實辦法很簡單。


(1)一個好的容器。大米是我們得幾十年如一日要吃的,所以在農村家家都會選一個好的盛放大米的容器,一用就是幾十年不用更換。容器選擇的標準是:密封性好、不會氧化、防蟲咬防腐朽。

像如今常見的塑料容器如塑料桶其實是不可取的,一是容易氧化,二是塑料太薄不能防潮,三是塑料不安全衛生,特別是這種需要長期盛放大米的地方,就總會沾上一些塑料氣。因此,盛放大米最好的容器:

一是陶瓷缸:陶瓷缸的好處是其表層含有小密孔,既便有水汽也只是在外面,而裡面則很乾燥,如果裡面有溼氣則會通過缸壁向外傳出去。

二是玻璃容器:玻璃的最大特點是密封性,只是因為密封性太好,裡面如果有溼氣就會一直得不到施放,在這一點上得特別注意。


(2)一個好的存放位置。很多人喜歡將大米存放在廚房之內,因為這樣用起來特別的方便,豈不知這最方便之處卻是引發米蟲的關鍵原因之一。因為廚房總的說來是高油、高溫、高溼的地方,所以在存放大米的時候最應該避開的地方是廚房。 而最佳放大米的地方:

一是靠近東南方向的房間,如正房前面的臥室,像我家放大米的地方就一直放在正房前面的臥室之內。所以才一直不存在大米生蟲。

二是大廳及客廳。大廳、客廳等都是正房的前向,且大廳、客廳因空間大,有利於空氣的流通。大米放在這些地方就基本不會發黴及生蟲。

三,陽臺等室外陽光直照的空間不能存放大米,因大米太乾燥會影響煮食的口味。


(3)常保乾燥。 做完上面兩步其實還是不夠的,因我們南方的潮溼氣候實在太嚴重,特別是春夏之交的梅雨季節更是厲害,所以就得釆取一些防護措施。 這些常保乾燥的措施是:

一、容器下墊放木板或者是將容器放在如板凳的架子之上。也就是說要使容器不直接接觸地面。

二、容器不能靠牆。特別是一些方形的容器,靠牆而放就容易引發容器潮溼,既便是一些圓形容器也得與牆壁隔開一指的空間。

三、容器之下的木板或小凳子上放一些能吸潮的材料,如生石灰、乾草木灰等,因這些材料容易弄髒地面,所以可用一個布袋或紙箱裝起來,並經常予以更換。




最後是在容器內可採取的防蟲措施。

其實只要把上述準備工作做好,這些防蟲措施就基本用不到了。 這些在容器內釆取的措施有:曬乾的橘子皮、釆摘的大蒜、乾燥的海帶、乾花椒、幹艾草、粉碎的松香粉等,在用的時候可直接放入容器內也可用其它東西包住放入盛米的容器內,並經常更換。這些能防蟲的材料主要是因它們產生的氣味有殺蟲或驅蟲的效果!

溫馨提示:如果大米已生蟲,蟲子較少,可將整袋生蟲的米放置在陰涼處,等米蟲慢慢爬出,然後用篩子篩一遍可繼續使用;如果發現大米生蟲已經有很長一段日子,大米出現空心和斷開,那麼就不要繼續用來吃了,可以拿去餵雞;如果發生黴變就只有徹底丟棄了。

湘村小之草


這個最有效方法就是一次少買,頂多勤買點唄,總比生蟲子強。

記得小時候,常看到老媽把生蟲的米麵倒出來,散開,有時篩一下,有時一點一點手動挑出來,很麻煩,但夏天朝溼,買的多了,生蟲子免不了。

防患於未然,平時一大袋一大袋買,可改成小袋買,我就是這麼做的,並且放在乾燥點通風點的地方就可以了。


深深淺淺蘭


夏季氣溫高,米糧易生蟲是讓很多家庭主婦頭疼的問題,生了蟲的米扔了,會造成浪費。吃吧,又感覺噁心。那麼,夏天如何防治米糧生蟲呢?

一,用大蒜防止米糧生蟲,先把米糧晾曬幾個小時,去除潮溼。把去皮的大蒜在米桶底部擺一層,然後把涼曬好的米糧裝半桶,再放一層大蒜,然後把米桶裝滿大米,再在米糧表面放上一些大蒜,蓋上桶蓋,把米桶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就可以了



二,花椒和胡椒防米糧生蟲,用細布縫些小袋子,把花椒或胡椒直接裝入袋子裡,把裝了花椒或胡椒的袋子放在米桶底部,再放上晾曬好的大米,把大米的中間和上面都放上裝花椒或裝胡椒的袋子,蓋上桶蓋,這樣也不易生蟲子。


三,幹辣椒也可以防止米糧生蟲,把辣椒用小布袋子裝好放入大米中,方法同上。

四,裝米糧的容器不要靠牆放或直接放在地上,以免受潮,引起米糧生蟲。

五,把晾好的大米裝在塑料袋裡,封和袋口,放入冰箱的冷藏室裡。也可以把大米裝在塑料或玻璃瓶裡,放進冰箱冷藏室裡。這樣米糧就不會生蟲了。

如果米糧已經生蟲,直接把米糧扔了又太可惜,那該怎麼辦呢?



①把生了蟲子的米糧攤開,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讓蟲子自己爬出來。

②,把生了蟲子的米糧裡放些新鮮薑片,由於薑片的特殊氣味,蟲子聞到味道就爬出來了。

③吃的時候,把蟲子撿出來,然後多淘洗幾遍,就幾乎沒有蟲子了。

總之,夏天米糧生蟲是常有的事,生了蟲子的米糧雖然沒有毒,但我們也不願意吃,那麼就要掌握幾種防止米糧生蟲的辦法,讓米糧永遠不再生蟲,我們才能在夏天吃上放心的米飯。


豫南小平


在農村,大米的存放不會使用添加劑,在夏天潮溼悶熱的天氣,大米非常容易生蟲。當地農村把這種蟲叫象蟲,也叫米蟲、米象。怎麼防止米糧生蟲呢?看看當地農村一般是怎麼防止米糧生蟲的?

1、要防止米糧生蟲,首先得了解害蟲米象的生活習性。

米象是體型很小,比大米小五六倍的害蟲。它的外殼堅硬,繁殖速度快,在南方悶熱潮溼的夏天,能20~50天就繁殖一代。米象最適宜繁殖的溫度是30℃,所以在夏天高溫高溼的繁殖速度極快,夏天的米糧也最容易生蟲。米象喜歡生活在潮溼陰涼處,擺放在房子角落處的大米、玉米、小麥、米粉、麵粉等糧食生蟲。


2、米糧怎麼存放不容易生蟲?

米糧未曬乾水分過多,陳糧,米糧受潮等原因也是為米象提供了繁殖,生存的條件。糧食要曬乾,水分含量低於20%,才不容易生蟲。糧食不能直接放在潮溼的角落,容易受潮生蟲。在當地農村,大米一般都是用大米缸盛放,放在靠牆的角落,牆壁在夏天悶熱潮溼的天氣容易有水汽,大米受潮很容易生蟲。

3、可以採用其他方法防止米糧生蟲。

在當地農村會使用曬乾的大蒜蒜瓣放入米糧中,可以有效驅蟲防蟲。也可以使用曬乾的桔子皮防蟲驅蟲。也有人使用花椒驅蟲防蟲,用袋子裝花椒,放入米糧中可以驅蟲,但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這樣做出來的米飯有花椒味,口感差。在農村,老人會把已經生蟲的米糧過篩,可以去除米象。農村的米篩,可以篩除米象,也可以篩出米象的蟲卵和其他雜質。

結語:米糧要曬乾,可以保存較長時間,也要存放在通風乾燥處。一般在夏天,存放在通風乾燥處的大米能存放一個月左右不生蟲。一般一次不要存放幾個月的米糧,存放半個月到一個月最好,保存時間長容易生蟲。注意這幾點,一般不會生蟲。


昕瑞生態


豫北地區每年一過立夏,天氣真的熱起來了,樹葉也出全了,愛美人士終於不用小祆套大襖,光顧保暖不顧身材啦!男人單穿一件襯衣,女人扯起了裙子,個個身材窈窕,容光煥發。

不僅人們活動增加了,各種小蟲子也活動瀕繁了。家裡米麵存放較多的,一時半會兒吃不完的就犯了難,一種硬殼的小黑蟲子就在米麵中蠕動著,令各家主婦心煩。打個麵湯活個面,不定啥時就出來個”黑芝麻”。這還可以捏著鼻子、硬著頭皮,把它挑出來扔掉,用籮面的篩子耽一下,還可以繼續食用。再往後,天氣越來越熱,小黑蟲也越來越多,甚至有了線頭一樣的蛆蟲,一伸一縮的身體在米麵中亂拱,讓米麵結成了嘟穗,這米麵就不再有人食用了。家裡喂有小雞小鴨的,就給它們啄吃了。看著浪費了也挺可惜的。過去只好計算著買的米正好夠家人吃到五一,但是一個夏天也老長時間的呀!總不能紮了脖梗不吃啥吧!這米麵生蟲的事就成了煩心事,用了好多辦法也都不怎麼奏效。……

孩子成家後,有一年倆孩子的單位春節發福利,米麵發多了,現在過年家裡也不蒸饃蒸花糕了,都是買現成的,米麵就吃不了用不完啦,怎麼辦?親家母教了一個法子,用裝食用油的空油桶攢起幾個,洗涮乾淨待用。先用棉布一小塊包幾顆花椒麻椒放進去,再把米麵裝滿晃晃,越瓷實越滿越好,空氣越少蟲害越不容易發生。蓋子快擰緊前再擠壓一下塑桶,儘量減少空氣,然後迅速擰緊瓶口的蓋子,大功告成!存放三個月也不會生蟲!

不過具體到我們家的實戰時,我們嫌油桶裝10Kg太多,且不好清洗。我家用的是5kg的可樂飲料瓶,裝的不多,打開後不幾天就能吃完。這幾年我家米麵過夏防蟲都是這樣做的,挺實用的。特別介紹給大家供參考。




天高雲淡路遠


夏天到了,氣溫暖了同樣是糧蟲的繁殖季節,為了不讓米糧受到糧蟲的禍害,我們農家人也是想出了許多的辦法和妙招。

我們家母親為了防止米糧生蟲,每年也是用了不少土辦法來防止米糧生蟲。

(1)大米小米中放柑橘(或幹橘子皮)


每次家裡買回大米後,母親都會在大米里面放上一兩個橘子,如果家裡沒有橘子,就用以前曬乾的橘子皮,放到大米的中間,用大米埋起來,這一招對防止大米生蟲非常管用,而且大米里面放上橘子後,大米吸收部分橘子(橘子皮)水分,蒸出來的大米或熬的粥,會有一股清香味道口感更加。

(2)糧食暴曬後密封裝起來防蟲

每年我們家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父親都會把放在太陽下暴曬後,用事先準備好的油紙袋子裝起來,然後用繩子扎住口存放起來,這樣存放起來的糧食,一兩年不動都不會生蟲。

(3)豆類防蟲的辦法

對於家中每年種植比較少的,綠豆,豌豆,紅豆,蕎麥等,母親就放到太陽下暴曬後,用塑料瓶裝起來然後在瓶口墊上薄膜,再把蓋子蓋好,這樣儲存不僅不生蟲子,而且還能保持豆類的新鮮度。

以上就是,我們家父母每年,防止米糧生蟲用到的妙招,喜歡的朋友可以自己學著試試。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防蟲妙招也歡迎留言討論。


新農村二代


夏天如何防止米糧生蟲

大米生蟲,這一般都是我們放置的大米時間比較長而出現的問題。當大米里面長出蟲子,那些個頭很小黑黑的蟲子看著就是讓人感覺挺煩心的。好好的大米給啃碎了,煮飯的時候還要用水沖洗多次後才能夠差不多清理乾淨裡面的蟲子。最重要的是被蟲子咬過的大米口感差很多。

那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大米不生蟲子呢?清水塘談談自己的意見,這些可是家裡實用的技巧,其中一些還是跟賣大米的老闆學的。

當然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要在家裡留有太多大米了。一個家庭,每次購買大米不要太多,否則放米缸裡面時間太長就是容易生蟲子。農村裡依舊有人會自己留存稻穀然後打米(打米是方言,也就是用機器將稻穀脫殼的意思)吃,同樣的每次打米不能太多,像4口之家,一次用稻穀1籮筐足夠了。這樣能夠保證大米的新鮮程度。

另外就是大米要保存得當。農村裡很多家庭都有米缸的,每次放新米進去之前最好將米缸清洗曬乾,而且要暴曬。這樣能夠殺菌,除蟲。

還有就是大米並不是要存放在有光照的地方。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大米放在明亮的地方可以更好的防蟲,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這也是從大米出售老闆那學到的。大米最好是放在乾燥陰涼地方保存。注意,必須是乾燥的陰涼地方,這樣大米更不容易長蟲子。


上面是一些大米存留小技巧。下面我們說說防蟲發黴的一些小技巧。

1,可以在米缸下面撒一些草木灰。草木灰具有防潮的作用,特別是南方容易回潮,將草木灰撒在米缸底部,然後再在草木灰上墊一層紙,然後再放米,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潮起黴作用。

2,米缸內可以放菖蒲。菖蒲在農村是即便常見的,它能夠釋放氣味,具有驅蟲的效果。在米缸裡面放幾片曬乾了的菖蒲葉子可以起到驅蟲效果。

3,可以用布袋裝一些花椒放在米中。一個米缸裡面可以準備兩三個布袋,裡面放一小把花椒,從米的底部、中間到上部都可以放一個袋子,花椒的氣味能夠驅蟲。

以上是清水塘所知道的大米防蟲辦法,大家有別的技巧的歡迎留言交流。


洞庭清水塘


夏天如何防止米麵生蟲?

家裡的大米一旦長出了蟲子,確是一件非常令人糟心的事情。每次淘米前都得花上半天工夫把蟲子一個一個的往出挑,而且煮出的飯也不香甜。扔了吧,濃村人糧食值貴,感覺捨不得,不扔吧,不但費力還難吃得很。讓人很為難。

米麵生蟲,一般都是發生在夏天。師兄的老家在豫南農村,盛產生稻,大米是主食,農村人家家都有專門的米缸存糧。一到夏天,天氣炎熱,雨水增多,家裡比較潮溼,陶缸就容易受潮,這就為米蟲的生長創造了條件,很快米缸就會生出許多小黑蟲,媽媽稱做“米象”蟲,它是儲糧的主要害蟲之一,這種蟲子繁殖也快,發現長蟲後若不趕緊採取措施的話,要不了幾天缸裡上上下下全是蟲,舀一瓢米出來,你會看到大部分都變成了碎粒,米質發黃,用手指一捻,就變成了米粉,這時侯的大米已經完全變質不能再吃了。

當然了,讓蟲子肆虐大米到這麼嚴重的程度還是比較少有的,多發生在夏天放假了帶孩子走親戚多住了幾天,或是生病了住院而家裡顧不上。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防止這可惡的米象糟蹋了我們的口糧呢?現在師兄給朋友們介紹幾個夏天米麵防蟲的小技巧。

1.存放大米的地方一定要陰涼、通風、乾燥。冬天裡糧食一般不生蟲就是氣溫低的緣故。

2.現在的農村打米坊基本上看不到了,吃的米麵雜糧也大多是在糧油店或超市購買的,建議夏季小袋儲存,夠吃20來天就行(冬天可以多買),一般不會發生長蟲現象。

3.用蛇皮袋裝上半袋子乾燥的草木灰紮上袋口,放置缸底,上面墊上一件不穿的洗淨的舊毛衣。再把袋裝米麵放進去,夏天60日之內米麵不會生蟲。你可以試試,不花一分錢。

4.曬乾的陳皮(橘子皮)放幾塊米麵裡或米缸中,能防止蟲子生成,米麵還有淡淡的橘子的味道鵝。

5.柚子皮曬乾,放幾片在米麵袋子裡,防止生蟲也有很好的効果。


以上是師兄自已念出來的和跟老人取來的防止夏天米麵生蟲的防蟲經,希望能帶給盆友們一個愜意的夏天。您有什麼防止夏天米麵生蟲的小妙招?請在評論區裡分享一下吧!\\


大師兄五五


每年到了夏天的時候,家中的米糧也容易長出一些小蟲子。其中在大米、麵粉、麥子等糧食中就常見到一種黑色的小蟲子。在農夫的家鄉這邊也叫它“米象”、“米蟲”,關於它老百姓還總結除了順口溜:尖尖嘴六條腿,光吃糧食不喝水。這種小蟲子看起來真的很像縮小版本的大象,但是別看它小,但是危害可不小。尖尖的嘴巴能把大米、麥子吃空。並且生命力還很頑強,只要糧食受潮了,它就會出現了。那在夏天的時候如何防止米糧生蟲呢?

在過去防止米糧生蟲的方法也比較簡單,那就是把米糧曬乾。以前農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糧倉,而裡面就放著一家人要吃的糧食。每年到了夏季的時候,為了防止米糧生蟲,就會把這些糧食常常拿出來曬一曬。像米象這種常見的小蟲子,它們都是在糧食受潮了以後才會長出來,如果糧食比較乾燥,那它們也是見不到蹤影的。所以過去農民避免糧食生蟲的方法也簡單,就是每過一段時間,遇到好天氣了就把糧食拿出來曬一曬。並且在下午兩三點鐘的時候就把糧食收回到倉庫裡面去。就算是糧食已經生蟲了,也不用擔心。把這些糧食拿到太陽底下一曬,要不了多久它們就會全部從糧食裡面爬出來,並且全部都死翹翹。雖然蟲子是死掉了,但是糧食的口感也會受到了影響。

除了這個方法以外,還有就是在糧食裡面放置一些驅蟲的東西,比如花椒、海帶八角等的驅蟲效果都是不錯的。大家可不要小瞧了海帶,它不僅是一種美食,放在糧食裡面還有驅蟲的效果,並且幹海帶有很強的吸溼性能,可以有效抑制黴菌的作用。所以在米糧利益放置幾片乾燥的海帶。另外花椒的作用一樣很明顯,用一個小布袋子裝上,分別放入米缸的上、中、底部,然後再將蓋子蓋緊,這樣也是一種有效防止糧食生蟲的方法。

其實,如果擔心米麵等糧食生蟲,最好是每次少量購買,不要一次性購買太多了。吃完了在繼續購買,這樣也是減少糧食生蟲的方法之一。同時每次取用以後,要記得對其進行封存好,避免回潮了。你還有哪些方法呢?歡迎大家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