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农时种希望

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李 君

2月10日9点,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菜农谭显庚在田里挥动锄头、挖地松土,为抢播抢种一批速生蔬菜做准备。

村里宣传车每天播放的“不串门、不聚餐、不聚会”等疫情防控宣传注意事项,谭显庚已能熟练背诵。“不能让病毒耽误了农时!要预防,也要种地。”谭显庚说。

谭显庚今年62岁,早些年右腿受伤落下残疾,妻子因病去世,儿子在东莞务工,他独自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

身体不好拖后腿,谭显庚戴上“穷帽子”,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想早日脱贫摘帽的他腾出田地种蔬菜,丰收后用三轮车拉到巴东县城出售。

土店子村平均海拔1200米,属高山村,适合种反季节蔬菜。该村距离县城18公里,20分钟车程,地理位置优越,相当于城郊“菜篮子”。

2019年,谭显庚家的两亩蔬菜地从未“歇息”,白菜、萝卜、卷心菜等蔬菜轮番下种,两万元现金进了腰包。“蔬菜帮我摘了穷帽子。”谭显庚说。

蔬菜地附近,有一块搭好棚架的猕猴桃园,谭显庚指着一株猕猴桃说:“这里的土壤我前天松过了,追施了有机肥,等春雨一来,这果木会长得更好!”

2018年,谭显庚在驻村“尖刀班”、村支“两委”引导和支持下,栽种了4亩猕猴桃。目前,苗木长势良好,2022年将丰园。

当天,每挖完10平方米菜地,谭显庚便停下歇一会。“天气暖和起来就可以下种了,过一个多月就能收菜了。”谭显庚计算着种和收的农时。

下午五点半,太阳落山,冷风拂过新翻的菜地。谭显庚披上外衣,继续挥动锄头,抢在天黑前再挖几分地,早日种下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