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的種植技巧:投以木瓜,報以高產

木瓜果實芳香,春華秋實,是我國傳統的花木。別名貼梗海棠、皺皮木瓜、湯木瓜、宣木瓜,為薔薇科植物,以果實入藥,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溼的作用。早在詩經中就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詩句,可見木瓜在我國已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木瓜的營養價值極為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著極強的抗氧化能力,能夠提高人的免疫力,同時對女性有著很好的美容效果。種植木瓜經濟效益較為良好,在我國貴州等西南地區得資料顯示,種植木瓜每畝淨獲利能夠達到5000元左右。那麼,種植出高產的木瓜應當注意哪些要點呢?


木瓜的種植技巧:投以木瓜,報以高產

1 品種選擇及選地 種植應當選擇長勢強、耐低溫、結果早、株形矮、結果力強的木瓜品種如紅妃,紅心木瓜和臺農二號等種植。地塊應當選擇土壤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通風透氣、避風向陽、排灌方便以及交通便利的地塊種植。

2 繁殖方式 木瓜的繁殖方式有以下3種:

2.1 扦插繁殖 春季發芽前或秋季落葉後,大面積扦插可以在春季,採發育較好的一至二年生枝條,剪成 2-3釐米長的插條,每條留2-3個節;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 30釐米,開深 2-3釐米的溝,按株距10釐米,斜插於溝內,填土壓實;澆水、蓋草,保持土壤溼潤,待枝條發出新葉和新根後,除去蓋草,並加強苗期鬆土、除草、澆水等管理。生長1年後移植到大田中去。

2.2 壓條繁殖 春、秋兩季在老樹周圍挖穴,將其根部生長的枝條,彎曲下來,壓入穴內,中間部分埋在土裡,枝梢留到穴外;並在靠近老樹的枝條基部用刀將皮割一缺口,促使其生根發芽,生根後將枝條切斷,帶根移栽。

2.3 種子繁殖 木瓜的種子很小,每克就有約2萬多粒種子。秋季播種一般在10月下旬,取成熟的鮮木瓜種子,稍晾乾外皮播種,播後要等到第二年年春季才能出苗。也可春季播種,一般在3-4月份。播種時先選好地再進行深翻3釐米,抖淨雜物、雜草,開溝作廂,廂寬1.5米(含有0.3米寬的溝),廂長依地形而定,田塊廂長也應在 7~10米,開橫溝,這樣有利排水和田間管理。在整好的畦內開3釐米的溝,按行距2釐米、株距1釐米播種,播種後覆土壓實。用種量大約6kg/hm2。播後待地溫10℃左右出苗,出苗後鬆土,冬季時將苗挖出,第二年春季按照行距2釐米,柱距2釐米移栽,移栽後澆水,培土保墒,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第三年將成活的苗按株挖穴,穴內施加腐熟的廄肥和土,澆水保墒。


木瓜的種植技巧:投以木瓜,報以高產

3 定植後管理

3.1 溫溼度的管理 木瓜定植後應當保持較高溫度,白天25-28℃,夜間15-18℃,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50-60%,有利於減少病害的發生。

3.2 中耕除草 在4-5月在木瓜樹周圍鬆土,鋤第1次草,7-8月鋤第2次草,成齡木瓜樹要觀察在雜草易生時期鋤草鬆土。

3.3 肥水管理 木瓜週年開花結果,必須不斷施肥供其吸收,木瓜對氮、磷、鉀吸收比例一般是4∶8∶5,在每年開花座果期畝追施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硫酸鉀15千克,木瓜喜半乾半溼,所以一般少澆水,不旱不澆,視土壤質地澆水。

3.4 地膜覆蓋 應在地面鋪設銀灰地膜,不但能夠驅避蚜蟲,同時可以保溼減少水分蒸發,提高地面溫度,有利於木瓜生長。

3.5 病果去除 及時除去樹上的畸形果和病蟲果,應將枯死的葉連同葉柄一同清除。

3.6 修剪整枝 成齡的木瓜樹與其他果樹一樣,需要整形修剪才能高產。在冬季枝葉枯萎時和春季發芽前修剪 1/3 枯枝、密枝和枯老枝,使樹成冠狀形,內空外圓,修剪後要施肥一次。

3.7 病蟲害防治

(1)疫病 疫病發病初期用72%克露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灌根或噴施,二者輪換用藥,7-10天一次,連續2-3次。

(2)炭疽病 發病初期可用大生M-45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或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10天噴一次,連續2次。

(3)白粉病 發病初期用45%百菌清煙劑每畝110克-180克,燻蒸一夜,7天一次,一般2-3次,或用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硫磺懸浮劑250倍液噴霧,二者輪換使用。

(4)蚜蟲 防治蚜蟲等害蟲。可用10%吡蟲啉或10%啶蟲脒1000-1200倍液輪換噴霧,或用1.8%的阿維菌素噴殺。

(5)木瓜螟 使用25%殺蟲雙水劑150克加水50千克噴霧,或用10%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

木瓜的種植技巧:投以木瓜,報以高產

3 結語

掌握作物特性,熟悉栽培要點是高產的關鍵。木瓜對土質要求並不嚴格,喜溫暖的環境,因而要求定植後保持較高的溫度,澆水時要少澆,不旱不澆。覆蓋地膜提高地面溫度,因為溫度高,木瓜成熟快;溫度低則成熟慢,應在果皮出現黃色條斑直到全果變黃這段時間內並且果皮未變軟時採收。採收時不能傷及果實,保證木瓜質量。木瓜前期樹冠小,行株距空間大,因此可以間作其他藥材如人參、田七等來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此獲得更高的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