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哪些教育思想?

用戶5547791211


孟子教育思想是以其“心性論”為發端。孟子的教育理想、教育內容、教育作用、教育方法以及其他教育觀點都是以“心性論”為基礎。孟子之“心”可視之為正、正是、正心、正道。孟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求其放心和復其本性。這可稱之為“正是”。孟子的教育過程也是一個“正是”的過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先秦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傳承者、發揚者,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好為人師,熱愛教育事業,基於教學實踐經驗,形成教育思想體系,影響廣泛而深遠。


孟子首先以性善論為基礎,論證了教育對人性發展變遷的主導作用。

孟子認為人性先天具有惻隱 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等“四心”,是為仁義禮智之端,所以人性本善,“仁義禮智 ,非由外鑠 我也 ,我固有之也”《孟子 ·告子上》。人生本來就有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 “良能”。在這個意義上,人性、人格是平等的,“人皆可以為堯舜”《告子下》。進而,孟子又指出人性有兩個發展方向,發現、保持、擴充自己的善性,沿“人性本善”的方向發展 ,就會成為君子;意識不到仁義禮智植根於自己內心,不注意發掘培養本善的心性, 一 任其食色之性膨脹,就會成為小人。

孟子非常重視教育環境對人的影響

孟子認為,教育要想取得成功,除了教育者的多種教學方法和學習者的積極主動之外,良好的教學環境也很重要。他指出教育的首要作用在於啟人心智。他認為人性中固有之善只是一種稚嫩的胚芽,一般人因意識不到而無法注意培養它,通過教育,可以幫助人去思求、擴充 、發展這種善性,“存其心,養其性”《盡心上》。由於客觀環境作用於人性變遷,影響著人的道德品質,長期處於不良環境習染中的人,必然會喪失善良本心,孟子強調必須通過教育才能尋找回失掉的善性,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於“求放心”,“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孟子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出眾多要求

1、孟子申明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明人倫”。他強調不論什麼時代,興學校、辦教育的目的都是“明人倫”。

2、孟子強調道德培養的首要問題是教育學生立志持志。他認為作為“士”而言 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尚志”,何謂“尚志”?他進而釋之,“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 ,非其有而取之無 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 ,大人之事備矣”《盡心上》,教導學生要志於仁義,堅持自己的理想。

3、孟子格外強調意志鍛鍊的重要性。他認為人在實際生活中所遭受的磨難和困苦其實正是對個人意志的最好鍛鍊。他肯定逆境對道德修養、聰明才智的提升有重大作用 ,“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痰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盡心上》。

4、孟子第一個提出了人才教育的思想。他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提出了五種因材施教的方法。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盡心上》。

5、孟子特別重視教師“以身作則”的原則,提出“教者必以正”,把“正己”思想貫徹到教育原則中。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正身”思想,主張“正己”,“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盡心下》。

6、孟子強調受教育者須專心有恆。他倡言學貴專心,認為學習時必須專心致志,集中精神,積極思考,才能成功;如果一心二用,任何事情都做不好。成與敗的關鍵在於專心與否,而非決定於智力的差異。

綜括觀之,孟子在孔子教育思想基礎上,作了充分的發揮,在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師德學養、教學方法論等方面均提出獨到的思想理論,對後世儒家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


雲隱


孟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性善論”。

“性善論”教育理論的基礎

孟子在中國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論。他把人性歸於天性,把道德歸於人性,又把人性歸於天賦,構成了他的先驗主義的人性論。孟子認為人性不是食色,告子曰:“食色性也”。應當是提“仁義禮智”之類的道德屬性。他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費思耳矣。”孟子認為仁義禮智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這反映了唯心主義觀點。

孟子的“性善論”成為其教育思想的基礎。其一,“性善論”說明了人性是人類所獨有的、區別於動物的本質屬性,人之需要社會倫理與政治,這是為人的內在本質所決定的,學習的可能,不在於其他,而首先在於人之為人。孟子認為,討論人性就應反映出所討論的對象人這一類的類本質,所以人性是一個類範疇:人相對於其他的類絕不相同,而同類之中卻相似。基於此,孟子肯定人性本善,肯定“人皆可以為堯舜”,並以之貫徹於其教育和政治實踐。

其二,“性善論”還包含著一個人類種系發展的前提在內,換言之,“我固有之”的仁義禮智根結底也是人類學習的結果。人性本初稱不上善,所謂有善性是在漫長的社會生活中學習積澱而成。所以,人性的善是人類學習的結果,是人類緩慢進化的結果,這又合乎邏輯地要求這種結果成為進一步進化的起點與內在依據。這就是孟子為何把性善解為“端”,把教育過程視為“擴充”本性的過程的原因。

其三“性善論”不僅揭示了人之“類”,而且還揭示了人之“故”。孟子說過,探討人性不過是在探討人的所以然,而探討人的所以然又是為了“順性”而因勢利導;人性之“故”就是“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所以,既然仁義屬於人之所有,“為仁義”就必須依據人之所以然,“行其所無事”,“以利為本”。

所以孟子的“性善論”指出了:教育與學習是人的必須,也是人的可能;教育與學習必須遵循人的內在依據,發揚人的自覺。







中國傳統教育的捍衛者


可以瞭解一下孟子思想中體現出的為人處世的智慧。

孟子的“與人為善”原則

  “與人為善”一語,今天我們常常用到,孟子認為只有“與人為善”的舜,才真正進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成就了為人處世的典範。孟子說:“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很高興。禹,聽到別人善意的意見和建議,就向人家致敬。偉大的舜更是了不起,善於向別人看齊,拋棄自己的缺點,吸取他人的長處,來發展自己的善行。舜從耕田種地、製陶打魚,一直到成為帝王,沒有哪一個優點不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吸取眾人的優點來發展自己的善行,這就是與別人一同行善啊。所以,最高尚的德行就是偕同他人一同行善。”

  孟子認為:我們的感情、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就要分清本末主次。而人與人相處需要找到穩定的模式,才能長期維持和諧的關係。

做事“通權達變”的原則

  孟子被稱為“亞聖”,因為“至聖”是孔子。但這種稱號並不像奧運會的金牌銀牌,因為他們生活的時代隔著一百多年,在各自的時代其實都是獨一無二的。

  孟子其實很不喜歡一個人一輩子就固執一個原則,因為人生的變化是非常複雜的。根本原則是心要真誠,遵守社會規範,但對方的期許有彈性,我們做出的行為要對別人真正有利才行。為人處世要懂得變通,語出《離婁篇》。他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意思是說,“有德行的人,說話不一定要句句守信,行為不一定要貫徹始終,與義同在,依義而行。” 孟子的意思就是告誡人們做事宜通權達變,並不是不講信用,而是說,要把道義放在第一位。

  孟子特別強調變通,儒家思想有原則,但也要考慮具體情況,採取權宜措施,古語叫做“守經達權”。“經”就是常,遵守基本原則,“權”就是變,能夠通達變化的意思。

  有個人叫淳于髡的,故意跑來問孟子,如果嫂嫂掉到水裡去了,做小叔子的能不能伸手去救她?今天我們會覺得這個問題很荒謬,但是古時有嚴格的規矩,男女授受不親。一邊是“授受不親”,一邊是“要不要救人”,怎麼辦呢?

  孟子對淳于髡說,如果你不拉她,真是豺狼一般,太狠心了,眼看人要淹死了,即使不認識的女子也該對她伸出援手,何況自己的親人。絕不能不救!淳于髡就說,現在天下的人都沉在水裡了,你怎麼不伸手援救呢?意思是要孟子出來做官幫助百姓。孟子回答,天下的人都沉在水裡,要用“道”來救,難道想用我的手去救天下人嗎?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道”是可以救更多人的。

切勿“嚴以待人,寬以律己”

  孟子為人處世最重要的原則是勿“嚴以待人,寬以律己”,意思是決不能對他人要求嚴格,自己卻為所欲為,用兩套標準來衡量世事。

  有一個“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就是來自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孟子曰:“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該名句出自《梁惠王篇》,故事情節是這樣的:梁惠王對孟子說:“我治理國家,夠盡心的了。河內遭災,我便將災民移到河東,並調河東的糧食救濟河內;河東遭災,我也這樣處理。看看鄰國的,沒有像我這樣盡心盡力的。可是他們的民眾並未減少,而我的民眾也不見增多,是什麼道理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好打仗,那就請讓我用打仗來作比喻吧。戰鼓咚咚響,兵刃相交鋒,戰敗的一方丟盔棄甲,倒拖著刀槍,掉轉頭就逃。有的士兵逃了一百步停下來,有的逃了五十步停下來。逃了五十步的譏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您看行不行呢?”梁惠王說:“不行,他們只不過沒有逃到一百步罷了,同樣也是臨陣脫逃啊!”孟子說:“大王既然懂得這個道理,那就別指望您的民眾會比鄰國多了。”

  嚴以待人,是對他人甚為苛刻。寬以律己,是放任自己的行為,無所顧忌。“嚴以待人,寬以律己”,這是一種人格缺陷,是一個破壞人際關係的無形殺手。因此,我們也應時常警惕。


大洋網


關於孟子教育思想有幾個尤為重要的

其中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為本”這個思想無為是非常先進的,同時提倡民貴君輕的思想,但並未得到很好的支持和認可。

他肯定了人性生來是善的,他主張人要清心寡慾,不要為物所累,他一心寄民,其中《孟子》這本作品中很好地體現了他的思想

同時,他還表達了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也。

主張捨生取義~





揹包環世界


孟子的教育思想豐富而深刻。主要的教育思想如下。

一是教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他說,君子尚志立志,要做個具有平治天下高尚理想道德的人。

第二,孟子要學生專心致志,做學問不能三心二意,必須持之以恆的努力。他說挖井挖到一半不出水,那是沒有堅持的緣故。

第三,孟子要老師教給學生以規律,嚴格學生的行為,這叫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第四,孟子要學生積極發揮主體能動性,老師只能教給學生以原則,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左右逢源。孟子把這個思想叫做欲求自得。

第五,孟子討厭好為人師的人,要求老師1必須做學習的榜樣,否則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手機回答,不到之處,敬請指教。謝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好玩的國學。


好玩的國學


孟子被稱為“亞聖”,是一個僅次於孔子的大聖人,大教育家。他的思想源自孔子,又充分加以延伸,提出了許多新的儒家觀點,也是開枝散葉的儒之大家!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居安思危,清心寡慾,知錯必改……皆出自於孟子的學說

千載以來孔孟思想影響國人至深,歷朝歷代統治者無不推崇備至,上至治國理政,下至雞毛蒜皮,都浸潤著灼灼的儒家思想。有一種觀點認為,世界上很多古代文明都中斷過或者被殖民過,唯獨華夏文明延續幾千年而不斷絕,究其原因乃是因為華夏文明體量龐大,思想精深,外族思想一旦入侵以後都會被這種思想所深深吸引,包容並同化,最終融入其中,而這種文化的根本就是孔孟思想



楚襄蠻


一、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性是人類所特有的本質特性。孟子認為,人先天就具有四種善的萌芽: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種善端是後天仁、義、禮、智四種道德發展的基礎與條件。後天完善的道德其實就是先天“四端”的展開。孟子不僅提出了“四端”說,而且提出了“良知、良能”的觀念以推廣“四端”說。所謂“良知”,即不經過考慮而生來就具有的知識。有時孟子統稱為“善心”。他認為善心不僅是先天性的和非功利性的,而且具有平等性,人人相同。人性是善的,一個人道德及其他方面的發展動力來自於內部。但不否認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將固有的善端保存並擴而充之,使其成為善德,另一方面擔負著把喪失的良心尋找回來的任務。

二、理想人格“內聖外王”是理想人格,重視道德完善甚於治理天下國家才能。“大丈夫”應該有著崇高的志向和偉大的精神境界,有著對正義行為的高度自覺性,有著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氣節。


三、道德教育的內容。仁、義、禮、智四德作為道德內容。仁是發自內心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狀態,是內在的東西,義是仁的外化與推衍,是外在的道德行為。禮是行為的準則,智是辨別是非的智慧。孟子注重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是以血緣關係為核心的倫理道德內容,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也是孟子整個教育目的所在。四、道德教育的方法


(1)存心寡慾,自然屬性和道德屬性價值和意義不同,其中有大小貴賤之分。(2)尚志養氣。立大志,捨生取義。它是一種以正義培養起來的,是至大至剛之氣,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3)反求諸己,道德修養方法上,最重自覺,講究內省,主張判別行為是否合宜以自己的良心為標準,強調對社會規範再判斷,與孔子(4)磨練意志注重道德修養方法和意志的鍛鍊。


發現黔西南


會焚書坑儒嗎,不會和龍祖學一學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