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大家好,我是凹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昨天的奧斯卡,在今年這個佳片輩出的奧斯卡大年,《寄生蟲》6提4中,特別是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爆了一次不小的冷門,也引爆了社交網絡的討論。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到底是過譽,還是好的電影+好的公關,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全球化進程,奧斯卡也越來越國際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國際電影,對奧斯卡最佳影片展開角逐。


凹叔認為,《寄生蟲》的得獎並不是一個孤立事件,是學院對於韓國電影的一次整體肯定,是韓國電影人這20年默默耕耘開出的最大花朵。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這20年的韓國電影,不論是工業水平,題材尺度,還是享譽世界影壇的優秀導演,可謂全面開花。


凹叔也在之前的文章《血漿肆意、紛紛情慾,他拍盡了人間的黑暗和暴力》給大家簡單介紹過最近20年活躍在歐洲三大電影節和好萊塢的韓國導演。


其中就包括奉俊昊導演和他的好哥們,樸贊鬱。


今天凹叔就推薦這篇來自磨鐵文治君的文章給大家,文章很有料,我們可以側面看出韓國電影在近20年間完成崛起的秘訣在哪裡。



《寄生蟲》成奧斯卡最大贏家,但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文|文治君


《寄生蟲》無疑是第92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寄生蟲》海報

在2月10日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由奉俊昊指導的《寄生蟲》一舉拿下奧斯卡4座小金人,分別是:最佳國際影片獎(原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以及最佳影片獎,而奉俊昊導演本人也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不可否認,《寄生蟲》如此輝煌的成績創造了韓國影史新的里程碑,但韓國電影史上的高光時刻絕不止於此,20年前上映的一部《共同警備區》便可以稱得上是韓國電影新千年的奠基之作。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共同警備區》海報


《共同警備區》由樸贊鬱指導並參與編劇,李英愛、宋康昊、李秉憲、申河均等主演,曾獲得第51屆柏林金熊獎最佳影片提名以及第22屆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提名。


影片講述了一段韓朝邊界發生的兇案,通過韓國士兵越過三八線,與朝鮮軍人成為兄弟卻最終親手殺害彼此的故事,預示著同一種語言、同一種血脈的人民成為仇敵的現實。影片最後那張組合而成的四個人唯一的一張合影,被稱為韓國電影史上最令人痛心的結局。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導演樸贊鬱將《共同警備區》上映後的訪談都收錄到首部個人隨筆集《樸贊鬱的蒙太奇》中。從這些隻言片語中,讀者不僅能瞭解導演的創作構思、電影拍攝過程以及發生的小插曲,相信更能進一步體會這位導演鬼才內心潛藏的電影世界。


_

關於情節

_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1.在影片的中間部分,吳倞必為外國遊客撿帽子的鏡頭,從俯瞰角度變成了結尾的黑白照片的鏡頭。沒有經過剪輯,直接用微距鏡頭掃過照片,這個靈感是怎麼來的呢?


在影片中間部分,首先出現的是板門店旅遊場面,人民軍士兵為遊客撿起被吹落的帽子,而負責導遊的美軍軍官卻說,在韓國只要是接收那邊東西的行為,足以構成死罪⋯⋯其實這是為了支持廢除《國家保安法》而製作的場面,但僅憑這個理由就很難在剪輯過程中不被剪掉,而且這個情節於劇情也沒什麼影響,因此需要調整片長時,最先被剪掉的肯定就是這裡。所以我下定決心來一個精彩的重構,精彩到無論是哪個剪輯或製片人都不忍剪掉。在四位士兵不相識的情況下,偶然被美國遊客拍下了照片,用這樣一張照片做結尾是不是妙不可言?⋯⋯就是這樣一個策略。


2.您認為在《共同警備區》中最能反映您意圖的經典場面是什麼?


當然是巧克力派那個場景。一無所有的朝鮮人自尊心比誰都強,在那個場景中,這一點被表現得淋漓盡致。用最簡單的剪輯和調度,單單依靠演員們的演技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還夾雜著一種嚴肅的幽默感,真心喜歡。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3.如何看待“最後一場戲(黑白照片)”的企劃意圖以及結果?


我想給觀眾可以遐想的空間,所以不說什麼權威解釋似的“導演意圖”,只想說說作為一名觀眾觀看電影的感受,可以說是很主觀的一家之言。那張照片總是讓我有這樣的想法。第一,如果他們之間像之前那時候互相不認識的話,應該不會發生那個殘酷的悲劇⋯⋯好好服完役就能健康地復員了吧⋯⋯靜止的圖片呈現出想定格在那一瞬間的心情。第二,如果他們不是四個主人公,而是平凡的士兵,那麼是不是又會繼續軍事分界線,繼續重演歷史,這種讓人感到難過的思緒。第三,看著李秀赫向美國遊客做的舉動,我有一種想吶喊的衝動:“你們知道我們的痛苦嗎?⋯⋯滾!”


4.我曾經想過為了查明真相而派遣的軍人是否是女性,您是否想把《共同警備區》塑造成“同性戀電影”呢?對此您怎麼看?


真不愧是 KINO1 !這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但我不會予以置評。我只想說為了隨時簡單否認那種問題,我特地放了一個南成植隨身攜帶高小英照片的鏡頭。對我來說,那是為了隨時應付這種問題,“在軍隊主題的電影裡出現同性戀是不是太過老套和過時的想法。”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5.李秀赫和吳倞必輪流說“拔槍快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多冷靜。”這樣的臺詞時,兩個人融為一體。那樣的臺詞是怎麼想到的?


現在讀那句臺詞,感覺跟《不可饒恕》中吉恩 · 哈克曼對三流作家說的話很相似。當時是先拍完吳倞必的戲份,過了好一段時間之後,在拍攝李秀赫的戲份時,現場突發奇想的。將同樣的短時間鏡頭用於不同場景中,從而使之以截然不同的意思出現在畫面中,這是我一貫的拍攝戰略。後來我想臺詞是否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呢?當時,看著在等待快速修改分鏡頭的助理導演,我心裡嘟囔了一句:“快點拍完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電影可以在影院上映多長時間。”


6.在第三部最後一次的對峙場面中,鄭宇真一定得死嗎?


他不但得死,而且要死得很慘。被八顆子彈擊中,頭蓋骨被打碎,手指被打掉,那是我們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恐懼症爆發出來的瞬間。其中的悖論是暴力總是源自人們對對方的恐懼。


7.電影開頭的貓頭鷹視線意味著什麼?


其實那不是貓頭鷹,而是雕鴞。首先,它是第一個目擊者,是保持中立,不做價值評估的冷酷的歷史之神;其次,也代表著在理性泯滅的夜晚才會出來狂亂的象徵;再者,那雙眼眸的形狀是在這部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圓形概念。如果問是否像黑格爾說的密涅瓦的貓頭鷹,我的回答是:“絕對不是。”

_

關於演員

_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1.李秉憲和宋康昊是怎麼被確定為主演的,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嗎?特別是宋康昊在《生死諜變》中飾演韓國警察,通過《犯規王》等作品刻畫了非常搞笑的形象。但是在《共同警備區》中需要塑造一個最沉著、能夠掌控整個事件的角色,選宋康昊有沒有覺得是在冒風險?


我始終認為秉憲是那種不需要刻意準備就可以做得很好的演員。所以我就那麼引導他,結果發現他在電影中展現出了比以往任何一部電影或電視劇都更加出色的演技,我覺得這跟我的建議也有一定的關係,對此我感到很驕傲。在五名主要角色中,最難演的角色是秀赫。我要的就是“最健康、平凡的年輕人形象”,但對於演員來說,普通人是最難演的。我想為完美完成這件苦差事的秉憲鼓掌。


宋康昊——好像人們對他一直有一些錯誤的判斷,他不是一名優秀的喜劇演員,而是一位優秀的演員,他那極具獨創性的人物分析,以及不可預測、變幻莫測的表演,在韓國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2.蘇菲為什麼會由李英愛出演呢?她通過電視和廣告展現的形象與《共同警備區》中的角色有很大反差。


反差?是不是因為太漂亮了?漂亮也不行啊!究竟讓誰來演這個角色,冥思苦想了很久,與白人的混血兒、法律專業出身的知性女子、能說流利的英語、出色的演技⋯⋯除了她還有誰?唯一不足的就是英愛小姐不是一個性感的演員。不過這部影片無需渲染過度的性感(對不起,英愛小姐)。除了周圍的人歧視女性的場面,其他任何一個場景都無需蘇菲凸顯女性形象。就算是由男演員來演也絕不會有問題的這樣一個角色,這就是我想象中的蘇菲。不過分彰顯陽剛之氣的男性角色比比皆是,女主人公為何都要賣弄風騷呢?還有就是相比《義海雄風》中的戴米 · 摩爾一樣壯碩的身材,像英愛小姐那樣弱不禁風的女人咬緊牙關對抗不義的樣子,會不會更能打動人心?


_

關於電影主題

_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1.當 Myung Films 邀您執導小說 DMZ1 (《共同警備區》原著小說)改編的電影時,您決定加盟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我做夢都想拍攝一部跟朝鮮半島南北分裂有關的電影。在出道前,我第一次寫劇本時也曾寫過這類劇本。住在西柏林的韓國某電臺特派員,為了採訪在一場競賽中獲得冠軍的朝鮮出身女長笛演奏家而前往東柏林,而後兩人陷入了愛河,但當時的韓國和朝鮮的情報當局強行拆散了兩人。大概就是這樣的故事情節,這是我寫過的唯一一部浪漫愛情故事。為此,我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查閱了很多資料,寫了很長時間。但在我脫稿幾天後報紙上刊登了樸光秀導演即將要拍攝《柏林報告》的相關報道,電影公司得到消息後即刻拋棄了這個劇本。其實除了在柏林發生的愛情故事之外,我們沒有一點相似之處,可事已至此,還能怎樣呢。因為那次事件,我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甚至放棄出道決定移民。


其次,就是《三人組》之後企劃的非寫實電影《間諜大騷亂》,是一個在平壤被放棄的低能兒間諜作案後被捕的故事。因為太過無能,所以即使有心叛國想要移民也沒那個膽兒去實踐。結果後來還是因為在別的事情上違反“國保法”而被捕,並被判處死刑。當時覺得這個故事簡直太有意思,想要拍成電影。但那時候大家都說:“間諜?你瘋了吧?”因此我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劇本。


最後,就是《間諜李哲鎮》。這是我和李武英最喜歡的劇本,卻得到了整個電影史上最差的一部作品的評價,我一氣之下辭掉了導演一職。後來由張鎮導演做了精彩的改編,受到了世人的廣泛好評。


所以說,我怎麼可能拒絕這樣一部好電影呢?


2.《共同警備區》在您想要多產的願景中,以及在三部長篇電影中,佔據著怎樣的地位?


首先,我來回答您的第一個問題。這部電影籌備時間超長,籌備了整整一年半。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一輩子可以拍幾部呢?所以我不能不擔心。其次,這是我第一部想擺脫好萊塢 B 級片影響的作品,我下意識地做了很多努力。那是因為這部作品的性格就需要如此,而且我也意識到若是 B 級片的話不會受到觀眾的尊重。換句話說,就是會看起來顯得滑稽可笑吧。(當然了,也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徹底地做到他們那個程度。)因此,像《共同警備區》這樣想讓儘可能多的人產生共鳴的電影,只能通過觀眾所希望的高水平製作方式來完成。也就是說,只有那麼做觀眾才會買賬,那麼我會接納觀眾的意見。萬事開頭難,一旦下了決心,後面就不是什麼難事了⋯⋯一路走來,我覺得自己的電影人生(將以尼爾 · 喬丹或大衛 · 柯南伯格作為榜樣)也許會走向演繹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這一方向。即,可能會在主流和獨立這兩種風格中來回穿梭。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3.將南北問題拍成電影時,這種素材先不論題材的選擇問題,也很容易陷入基於意識形態上的無視或啟蒙等陷阱,您最警戒的是什麼?


你這基本可以算是自問自答了。正如你所說的那樣,沒有任何政治立場的表態,只是非常機會主義且倒胃口的態度。而導演一心想給觀眾灌輸某種教訓的意圖也是非常醜陋的。但是對於“啟蒙”一詞,我還是心存芥蒂,因為在現代哲學中,這依然是炙手可熱的話題,而且我對它的看法也在不斷改變,我只想點到這樣一個程度,“從情緒層面散發不安的氣息,而從政治角度來看仍然有效”。


4.杜絕意識形態的傾向性與啟蒙態度,這也許就是《共同警備區》的巨大美德。您如何看待南北統一的問題?


我很擔憂民族主義,尤其是韓國人那種過度的民族主義傾向。《生死諜變》中也強調了那是超越獨立運動範疇的、追求無產階級革命的群體,但也不是說要抑制本能的民族主義情緒。我個人認為,與其強烈主張統一的必要性,不如從現實情況著手,讓人們意識到分裂的狀態有多不便。還有就是在談論統一之前,我想強調避免戰爭的重要性。大家只不過是麻木了,朝鮮半島實際上是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戰爭的。


5.《月亮是太陽的夢想》和《三人組》是能夠感受到樸贊鬱導演獨特風格和想要表達的東西的作品。從這一點看,《共同警備區》似乎少了那份感覺。您認為這部作品反映了您自身的哪些苦惱?


我試圖殺死“我”。相比語言,我更注重溝通;相比少數忠粉,我更注重廣泛大眾;相比自我意識,我更注重主題;相比執導,我更注重演技;相比風格,我更注重感情;相比美學,我更注重政治學。總的來說,我努力使之成為 A,而不是成為 B。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導演的存在感我拼盡了全力,無論結果如何,我都為此感到驕傲。


6.通過這部電影,您最終想要說的是什麼?


阻止戰爭。


《寄生蟲》得奧斯卡有人不服?韓國影史的高光卻不止於此

《樸贊鬱的蒙太奇》

樸贊鬱 著

磨鐵圖書出品


個性高於一切!

韓國國寶級導演樸贊鬱首部隨筆集

開創韓國電影新類型,帶領韓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大師

昆汀、徐克、高曉松盛讚的鬼才導演

“復仇三部曲”創作首談/視聽語言的秘密/導演內心潛藏的電影世界

“在Action和Cut之間,當整個宇宙都集中在演員臉上的那一瞬間,關乎在 場所有人的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