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5道防護門,4個緩衝間……援鄂醫生唐信強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經過5道防護門,4個緩衝間……援鄂醫生唐信強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11日,作為山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一員的唐信強通過日記的方式記錄了他到達武漢後的“生活”以及第一次“戰地”一線臨床工作。
每天他們要經過5道防護門,4個緩衝間進入隔離病房,……

經過5道防護門,4個緩衝間……援鄂醫生唐信強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附:戰地日記|唐信強:守護初心,逆行而上
很榮幸作為山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帶著使命,奔赴武漢一線。有人說,你們是偉大的逆行者,我覺得這是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有人說,你們是最可愛的人,我覺得可愛的人還有他們:醫院緊急建設者、物資供應保障者、維穩警務工作者、社區防疫排查者、新聞媒體工作者、愛心企業、愛心捐贈人士、積極響應疫情防控工作的公民等等等等。


經過5道防護門,4個緩衝間……援鄂醫生唐信強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迅速集結,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機場為醫療隊壯行,鼓舞了隊員們的士氣,登機,安抵武漢,酒店住宿,一路感動,一路逆行到最前線。


一整天的穿脫防護服訓練與考核,原定於次日進入臨床一線,17點左右接到通知,當晚21點要派第一批隊員進入一線參與救護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短短几分鐘,山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第一批進入臨床一線的隊員集結完畢。


經過5道防護門,4個緩衝間……援鄂醫生唐信強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我在第六小組,我們的領隊陰其玲護士長,把我拉到一邊說“唐,今晚你先去吧,你去我更放心,一定做好防護!”說完她的眼睛裡有些溼潤了。我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告訴護士長:“放心吧,一定做好防護才能更好的救護患者,不辱使命。”隊友們紛紛過來給我叮囑和鼓勵。當接到任務時,我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工作至今一直在ICU,有我的專業優勢,作為科室的教學老師,我有能力將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及時分享給我的隊友,我還是一名男孩子,有的是力量,同時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誓言迴旋在我的腦海中。


19:40酒店集結,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抵達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快速穿好防護服戴好防護用具,經過5道門,4個緩衝間,我們6名隊員一起進入病區,慢慢的呼吸都變得費力起來,視野也開始變得模糊起來。陸續有患者入院,我們迅速投入臨床工作,對患者進行入院評估、問診、治療與護理。床邊問診到一位33歲的女士時,她主動拉了拉自己的口罩,輕輕地往後退了一步,雖然疾病讓她看起來有些憔悴和虛弱,她努力提高著自己說話的分貝讓我們聽的更清楚,最後她說:“醫生,謝謝你們,你們太偉大了,如果沒有你們,我們希望更渺茫了,你們不要離我們太近,你們要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救治我們,真的謝謝你們。”聽完她的話,淚水禁不住流到了面頰,視野更加模糊,我咬了咬嘴唇努力調整呼吸,堅定地告訴她:謝謝你,放心吧,相信我們也相信自己,很快會好起來的,我們一起豎起了拳頭做了加油的手勢!


經過5道防護門,4個緩衝間……援鄂醫生唐信強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陸陸續續6個小時,我們小組收治了12位患者,生命體徵測量,建立靜脈通路,吸氧,心電監護,血標本採集……平時輕車熟路的操作在層層防護下變得異常艱難,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大學附院,每個人都一絲不苟默契配合著各項工作。凌晨3點多,我們即將結束第一次的一線臨床工作,脫防護服是安全防護的關鍵,兩人一組,5道防護門,4個緩衝間,記不清洗了多少次手,我們之間相互提醒、相互監督、相互幫助,所有的隊員出來已經凌晨4:30多了,貼身的隔離衣已經溼透了,臉也壓出了護目鏡的形狀。


返回酒店的班車上,大家似乎忘記了工作的疲憊,滔滔不絕地分享著各自工作中的一些總結和感悟並彙總分享給我們同行的隊員們。

經過5道防護門,4個緩衝間……援鄂醫生唐信強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守護初心,為了歲月靜好,我們選擇負重逆行,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山東醫療隊加油,我們有信心早日戰勝疫情!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