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傲慢与歧视比病毒更可怕

本文大概1600字,读完共需

2分钟

「荐读」傲慢与歧视比病毒更可怕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2月10日《大公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下称新冠肺炎,简称NCP)疫情引发不安可以理解,但对华人和亚裔人士的种族歧视则值得警惕。病毒无国籍,防疫是全球责任,是基本常识也是普世伦理。

「荐读」傲慢与歧视比病毒更可怕

糟糕的是,国际社会近期不断出现针对海外华人和亚裔人士的言论和行为暴力。显然,这不仅仅是疫情面前暴露的人性弱点,也掺杂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和意识形态分歧。如果说一些国家的民众对海外华人和亚裔人士的排斥尚情有可原,毕竟人们对疫情的恐惧会激发不理智的情绪,从而产生趋利避害的不当言行。一些主流媒体和精英人士的歧视言论则让人难以接受。譬如丹麦媒体发表侮辱中国国旗的漫画,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是亚洲的真正病夫”,皆是公然的辱华行为和种族歧视。

尽管丹麦媒体的辱华漫画也违反丹麦法律,但无论是涉事媒体、作者个人还是丹麦政府,都以言论自由作为辩解,拒绝向中国道歉。此外,华尔街日报也沉默以对,称中国“亚洲病夫”的专栏作者也拒绝更改题目,更拒绝向中国道歉。

精英的歧视、媒体的偏见乃至政府的傲慢,其实折射了西方世界的惯性逻辑。一方面西方世界主导近代全球秩序五个多世纪,二战后世界格局更是为西方所设计。因此,西方世界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文明优越感、意识形态的自恋情结。另一方面,西方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集体无意识的焦虑,对中国实力提升感到不安,同时希望中国出现混乱和麻烦,以便确保西方秩序的对华优势。疫情来临,西方社会一些人终于找到了释放不当情绪的机会。他们将疫情放大为中国的“人祸”──攻击中国政府、挖苦中国民众、对海外华人制造种族歧视。疫情是一面照妖镜,不仅照出了疫情面前的人类大爱,也映射出人性的弱点,更折射出某些西方政媒和精英人士的阴暗心理。

隔绝中国就是孤立自己

全球化时代,即使遭遇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主权国家突发的疫情也会向全球蔓延。这是地球村时代的必然,也符合疫情传播的特点。在此情势下,发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自然需要更严格防控措施以便阻止疫情更大范围的蔓延。因此,疫区的严防死守是负责任的。然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防范疫情方面需要实事求是,防控措施也要体现轻重缓急。如果过度紧张,制造恐慌,风声鹤唳,不仅不利于疫情防控,反而会导致全球性紊乱。

中国疫情防治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可,虽然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但并非针对中国而是为了那些防控能力较弱的国家。而且,WHO不建议全球对中国实施旅游和贸易限制。然而,美国第一个提高对中国的旅游警告,给全球提供了恶劣示范。无论旅游还是贸易,如果隔绝中国,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货物贸易体,隔绝中国就是孤立自己,对中国的偏见和对华人及亚裔人士的歧视,更暴露出所谓自由平等的虚伪。

病毒有害,疫症无情,人类不分种族宗教和意识形态,在地球村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这个世界不存在自扫门前雪的所谓安全,只有孤立主义的自欺欺人;这个世界也不存在对某个种族和国家免疫的病毒,侮辱中国防疫努力和歧视华人的行为,是全人类的悲哀。因此,新冠肺炎病毒不可怕,人类互相歧视的病毒才最可怕。

在经历疫情最初的恐慌后,人们惊喜地看到,中国防控疫情取得了初步成功,除了湖北外,其他地区的新增和疑似病例在减少。国际社会也由最初的惊慌失措变得理性,不仅没有更多国家追随美国孤立和封堵中国,美国对华防疫立场也开始积极起来。尤其是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后,美国决定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援助,美国民间也向中国提供援助物资。中美两国在医药(疫苗)上也有很好合作。中美两个大国携手防疫,不仅有助于提升全球防疫的信心,也有助于抑制全球恐慌并稳固全球市场预期。

更要者,中美合作也能更好地构筑全球性的防疫网络,尽快送走疫情瘟神,并消解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误读和对全球华人的歧视。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