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學堂:從傳統文化——尋找更好的管理方法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評述】剛,堅強不屈的意思。申棖,姓申,名棖,孔子弟子。

孔子這段對話意思就是:以道行之的人,就能堅強不屈。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與孔子這句話是一個意思。

堅強不屈德品質人人都想擁有。

但要如何培養?

無慾即可。

無慾是什麼?

無私心。

無私心要如何做到?

以良知。

良知是什麼?

良知是規則、法律、制度、原則、常理……等等的總稱。

用良知真的可以做到堅強不屈嗎?

可以的。

就如:一切以法律來做事的包青天,算堅強不屈了吧?

再如:始終堅持人民解放軍為人民的雷鋒,算堅強不屈了吧?

所以,人啊!別羨慕別人的成功,別羨慕別人的名望,別羨慕別人的品德高尚……因為這些東西,只要自己以理行之,都能獲取。

換一句話說,只要以道(良知)行之,就能有儉樸、勤奮、和善、堅強、意志堅定……的品質。有了這些好品質,成功就不遠了。

傳習錄學堂:從傳統文化——尋找更好的管理方法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評述】子貢說:我不願別人把事情強加於我,我也不願把事情強加於人。

孔子答:子貢啊,你這種想法是做不到的。

這句話張居正的解釋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人只要把自己做好就可以了,至於別人做什麼,別抱怨,別看不習慣。

這就像縣長,只要做好自己縣的事情就可以了。至於其他縣市,怎麼做,你能如何?所以縱然想管其他縣市,也只是學習,也只是為了做好自己所在縣的事情而已。這就像人與人一樣,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你又能怎麼辦?

所以,一個好的領導者(君子、有良知的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至於別人是罵你,還是褒揚你,那終是別人的事,別太在意。

畢竟,時間終能證明一切,事實能證明一切。

傳習錄學堂:從傳統文化——尋找更好的管理方法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評述】

【評述】

幾千年來讀《論語》、《孫子兵法》、《二十四史》的人很多,有的人讀著讀著可以做宰相,有的人讀著讀著可以征戰沙場,有的人讀著讀著卻還是一事無成。這是為何?

原因只有一個——只聞其言,不知其意。

子貢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就說這個意思。

可見,不是讀書沒用,而是不知其意。

舉個淺顯的例子就清楚了,有誰見過科學家不懂數學、物理、化學的?

可見讀書是有用的。讀書之所以沒用,只在於是否真懂?

科學家是如此,管理、營銷、會計等等何嘗不是如此。

所以,讀書不能只聞其言,不知其意。

就拿管理來說,我們常說要勤奮,但是你是否想過所謂的上班時間、績效考核等等就是勤奮(道德)。

試問,如果勤奮離開了上班時間,如何判斷一個人勤奮?

是以,懂得要勤奮沒用錯,但是除了知道勤奮,還應該知道上班時間、績效考核等等。

如果不懂的這些,所謂的勤奮,就無法落地。無法落地,怎麼可能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