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谏臣”,清朝由盛转衰


少了“谏臣”,清朝由盛转衰

“谏臣”或“谏官”,指规谏君过之臣。《孔子家语 子路初见》指出,“为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

说起谏臣,商有比干,唐有魏征,宋有包拯,明有海瑞,到了清朝,却没有后人传颂的谏臣。

究其原因,清朝自顺治皇帝以后为加强集权,压窄言路,使敢谏官员被打压,致使了部分决策失误,国力发展日衰,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少了“谏臣”,清朝由盛转衰

清代前期的谏议制度

努尔哈赤作为满族兴盛的奠基者,治国经验丰富,在纳谏方面亦有独到的见解,创建了旗主贝勒议事制度,不断申明求言纳谏的重要性,注重纳谏。

皇太极统治时期,设立都察院,规定都察院官员为朝廷谏诤之官,可以谏诤君主,监督诸王贝勒大臣。

入关后,清承明制,设立六科,六科给事中掌谏诤封驳,为独立的谏议机构。都察院和六科的设立及执掌的明确,标志着清代的谏议制度初步确立起来。

少了“谏臣”,清朝由盛转衰

历代皇帝的纳谏态度

入关之初,官员在制度建设方面的谏言,基本都能被采纳,使得清代国家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正常运转。

顺治在维护满族的利益方面不遗余力,对待剃发、逃人等问题的谏诤,以皇权的胜出和科道官(都察院、六科官员)的败北告终。科道官因直言谏诤,被贬黜者甚多。

康熙可算是开明之主,但在“禁海”、“迁海”问题上不听谏言,给沿海经济带来沉重灾难。

雍正为加强集权,下诏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台谏合一,压减谏议势力;同时全面推行密折制度,六科给事中的封驳权已名存实亡。

乾隆中晚期,帝刚愎自用、听不进逆耳忠言。

嘉庆、道光在统治前期,能够励精图治、广听博采,但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力挽狂澜的果敢,清王朝兴盛的局面不再。

少了“谏臣”,清朝由盛转衰

《吕氏春秋》中有一段记载:“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鼗,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

在清朝历代皇帝刻意防范、打压下,科道官已没有了直言敢谏的锐气,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