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鄧亞萍是乒乓球女子運動員第一人,你的意見如何?

腳踏實地誌存高遠


如果說鄧是中國女乒第一人,尚可;倘若說鄧為世界第一人,那就難說了!

因為資料顯示:自從1926年第一屆世乒賽以來,一人奪得六七次女單冠軍的,不止一人!


乒乓球804


中國女子乒乓球第一人的桂冠授予鄧亞萍可謂當之無愧!

1973年,鄧亞萍出生於河南鄭州,5歲開始打乒乓球,1988年正式進入國家隊,1989年,16歲的鄧亞萍第一次參加世乒賽,奪得了女雙冠軍;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鄧亞萍作為中國女子乒乓球隊絕對主力,奪得了女子單、打雙打兩枚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再次複製了1992年奇蹟,成為中國奧運會史上第1個奪得4枚奧運金牌的人。

她還是中國女子乒乓球運動員中第一個奪得奧運會、世界盃、世錦賽“三大杯賽”金牌的“大滿貫”得主,在她十四年乒乓球生涯中,一共拿到了18個世界冠軍,乒壇排名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


安諾安赫


鄧亞萍是曾經的中國女乒乓球第一人,連續八年排名世界第一,在她的職業生涯中一共摘下了四枚奧運金牌。是奧運冠軍乒乓球大滿貫得主。

鄧亞萍的爸爸是河南省乒乓球隊的選手她從小就跟著爸爸去工人俱樂部看打球。五歲時便開始接觸了乒乓球,她從小訓練就特別認真,八歲時便開始拿各種業餘比賽的冠軍,打遍同齡人無敵手。正常情況下,國家隊早應該為她拋出橄欖枝,但是因為她個子矮小,連沒有通過省隊的選拔都沒有通過,更別說國家隊了。爸爸告訴她要爭氣,一定要做得比別人更好。在之後四年的訓練中,她每天進行高強度訓練,日均訓練時長13個小時,中間從不休息一天,她還曾經開玩笑說每次只要訓練結束我去食堂吃飯時,廚房師傅總是特別歡喜,師傅說鄧亞萍來了,說明我可以下班了。

當時的國家隊總教練說:都說個子矮小是她的劣勢,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正因為她的個子不高,所以她眼中的球才都是高的,那接對方對方打過來的球更加毫無壓力,因為個子比較矮,她訓練的總是進攻,而不是防守,雖然她之前已經取得了很多冠軍榮耀,但是她訓練時依然是最用心的。九歲時,在全國業餘體校分區賽中獲得了女子單打冠軍,86年的時候,她被借調到了省隊,1988年時,他正式加入了中國乒乓球國家隊,在湖南懷化舉行的全國乒乓球比賽中,鄧亞萍與隊友合作拿到了團體賽冠軍,之後在全國錦標賽上代表河南隊,得到了團體和個人雙項冠軍。

兩年之後,她便加入了國家隊,第二年,他便參加了世界乒乓球大賽,並且獲得了女子雙打冠軍,這時候的他還只有16歲。四年之後,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他就成為了中國隊的主力,替中國拿下了女子單打,女子雙打兩枚金牌。在之後的奧運會上,鄧亞萍像四年前一樣拿下了雙項冠軍,她是我國奧運史上第一個獲得連續四枚金牌的人。


張祥—馬拉松運動員


鄧亞萍 [dèng yà píng]

鄧亞萍,1973年2月6日生於河南省鄭州市,祖籍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1],原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奧運冠軍,乒乓球大滿貫得主,現為河南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創始人。[2][3]

5歲時,鄧亞萍開始打乒乓球,1988年,正式進入國家隊。[4]1989年,年僅16歲的鄧亞萍首次參加世乒賽就奪得女雙冠軍。[5]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作為中國隊的絕對主力,奪得女子單、雙打兩枚金牌。[6]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鄧亞萍複製了四年前的奇蹟,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人。[7]1998年9月,鄧亞萍正式宣佈退役[8]。鄧亞萍在14年的運動生涯中,共拿到18個世界冠軍,她在乒壇排名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9]2010年9月,鄧亞萍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即刻搜索總經理。[4]

2016年6月9日,鄧亞萍宣佈辭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職務,她將和俞敏洪聯手共同打造國內第一家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平臺。[10]

2016年,鄧亞萍轉戰商界擔當《創客英雄會》創投評委。[11]

2016年10月29日,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南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在河南省正式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由著名運動員命名的體育產業基金。[2][3]

運動生涯

1982年,9歲的鄧亞萍在全國業餘體校分區賽中獲得了乒乓球女子單打冠軍。[6]

共2張

鄧亞萍

1983年,鄧亞萍離開家來到了鄭州市乒乓球隊,邊讀書、邊打球。[13]

1986年初,鄧亞萍被借調到了河南省隊。1986年4月,湖南懷化舉辦了全國乒協杯比賽。鄧亞萍在這次比賽中與隊友合作為河南省拿到了團體冠軍。同年底,在鄭州市舉行的全國錦標賽上,鄧亞萍代表河南隊奪得團體和個人冠軍。[6]

1988年,15歲的鄧亞萍再次獲得全國青年乒乓球女子單打冠軍。

1988年11月,鄧亞萍正式進入中國乒乓球隊。[6] 同年亞洲盃賽,鄧亞萍在決賽中戰勝了漢城奧運會女子單打銀牌獲得者李惠芬奪得女子單打冠軍。[14]

1989年,第40屆世乒賽,鄧亞萍首次參加世乒賽就奪得女雙冠軍,成為國乒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之一。[5]

1990年5月23日,鄧亞萍與喬紅、高軍、陳子荷合作,奪得第1屆乒乓球世界盃女團冠軍。[15]

1991年5月6日,在第4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女子單打決賽中,年僅18歲的鄧亞萍僅用45分鐘就以3-0的戰績將1988年漢城奧運會女子單打亞軍得主李粉姬淘汰出局,一舉奪下世界女子單打冠軍的桂冠。同年9月,鄧亞萍在日本松本縣舉行的“薩馬蘭奇盃”國際乒乓球錦標賽中,再次奪冠。[16]

1992年,鄧亞萍作為中國隊的絕對主力參加了巴塞羅那奧運會,最終拿到了巴塞羅那奧運會女子單打與女子雙打兩枚金牌。[6]

1993年,瑞典世乒賽,鄧亞萍與喬紅、陳子荷、高軍一起合作,成功奪得世乒賽女團冠軍。[17]

1994年,敗於小山智麗,獲得廣島亞運會銀牌。[18]

1995年,鄧亞萍在世乒賽上奪得女單、女雙、女團三項冠軍。[9]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鄧亞萍又一次獲得了女子單、雙打兩枚金牌。這期間,鄧亞萍連續8年排名世界女子乒乓球第一。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鄧亞萍幾乎統領了各大賽事的單、雙打冠軍,媒體稱這個時期是乒乓球的“鄧亞萍時代”。[6]

1997年5月,鄧亞萍在曼徹斯特世乒賽上獲得乒乓球女團、女雙、女單三項冠軍後,正式淡出國家隊,先後進入清華大學、劍橋大學學習英語。

1998年下半年,鄧亞萍從英國回來後準備備戰曼谷亞運會,由於國家隊已經由新人頂上了,鄧亞萍在9月正式宣佈退役。



吳旭東77


初識鄧亞萍,是在三十多年前央視舉辦的一個聯歡晚會上,節目組邀請剛剛獲得世乒賽女單冠軍的鄧亞萍上臺唱歌。鄧亞萍當時還是一個滿臉稚氣的小姑娘,一曲《我的未來不是夢》博得了全場觀眾的喝彩,儘管唱功很一般,但她堅毅自信的眼神透露出了這是一個不同於凡人的女孩,使人感覺到了一股異常強大的氣場和震撼人心的能量。這名個子矮小、其貌不揚的醜小鴨在日後的十餘年裡,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上赫赫有名、婦孺皆知的體育明星,無論從個人成就、影響力、個人魅力以及為社會所作的貢獻各方面來講,鄧亞萍都可以稱之為世界乒壇女性中的第一人。

許多熟悉乒乓歷史的球迷都知道,世界乒壇歷史上戰績超過鄧亞萍的女子乒乓球運動員有好幾個,早期有匈牙利的梅德揚斯基、法卡斯,羅馬尼亞的羅奇亞努,近期有中國的王楠、張怡寧、丁寧,她們奪得的世界冠軍數字都超過了鄧亞萍,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在三四十年代,乒乓球的影響力遠遠不及現在,乒乓球幾乎只在歐洲幾個國家唱著獨角戲,它某種程度上只是作為上流社會貴婦人之間的一種休閒娛樂項目而存在,普及程度以及競技性都與現代乒乓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法卡斯們獲得的金牌質量是折扣很大的。

從現代乒乓球來說,王楠丁寧們戰績也很彪炳,但她們的運動生涯的時間遠遠超過了鄧亞萍,鄧亞萍二十四歲就選擇了退役去讀書深造。而丁寧三十歲了還在乒壇打拼。另一方面,王楠丁寧們的的球風、場上的氣勢都無法同鄧亞萍相提並論,鄧亞萍那種捨我其誰的霸氣、利劍穿心的眼神透出的狠勁兒、泰山壓頂從不變色的意志品質只能使其他女選手自嘆不如,單憑這一點,鄧亞萍的球風和拼搏精神無人比擬。

從她16歲登上世界乒壇開始,她贏得了乒乓和人生的數個“第一”:是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人;連續八年排名世界女子乒壇第一;乒乓球史上排名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世界上第一位榮獲大滿貫殊榮的女運動員;英國劍橋大學歷史上第一個作為世界頂級運動員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打造了中國第一家體育產業創新的創業平臺;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由著名運動員命名的體育產業基金。

綜上所述,鄧亞萍被稱之為世界乒壇女子第一人,實屬名副其實、眾望所歸。她身上那種積極向上、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是所有運動員的標杆和楷模。挺你鄧亞萍,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沸騰的體育世界


鄧亞萍:初代大魔王,女乒王冠上的璀璨明珠!

如果說國乒是中國體育軍團的一座王冠,鄧亞萍無疑是王冠上閃亮的明珠,她開創了“鄧亞萍時代”,為國乒和中國奧運軍團的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縱然長江後浪推前浪,王楠、張怡寧、丁寧、馬龍在奪冠數量上更勝一籌,但鄧亞萍的“卓越貢獻”依舊是不容抹殺,不管歲月如何變遷,這位乒乓女皇在中國體壇都佔據重要一席之地。

以奧運戰績當考核標準,鄧亞萍在1992年奧運會贏得女單和女雙兩枚金牌,成為第一位包攬兩金的國乒選手。四年後的亞特蘭大奧運會,鄧亞萍擊敗陳靜衛冕女單冠軍,又與喬紅搭檔收穫女雙桂冠,連續兩屆奧運會拿到4金,鄧亞萍成為國乒開天闢地第一人,也是首位奪得4金的中國奧運選手。

除了奧運舞臺,鄧亞萍在世乒賽上同樣是位女漢子,1989年首次出戰世乒賽就拿到女雙冠軍,1991年僅用時45分鐘橫掃李芬姬首次奪得世乒賽女單冠軍,而巴塞羅那奧運會問鼎金牌,加上1996年世界盃成功登頂,成就大滿貫偉業,也成為世界乒壇首位榮獲大滿貫殊榮的女子選手。值得一提的是,從1991年世乒賽奪冠到1996年世界盃折桂,鄧亞萍用了5年時間載入大滿貫史冊。

曬成績單,集4枚奧運金牌、9個世乒賽冠軍、5座世界盃冠軍於一身,總共贏得18個世界冠軍。誠然,王楠奪得24冠、張怡寧和李曉霞贏得19冠,丁寧更是在2018年拿到第20個世界冠軍,在奪冠數量上鄧亞萍已經被後輩超越,但鄧亞萍1997年就淡出國家隊,當時這位一姐只有24歲,而張怡寧打到28歲離開國家隊,近而立之年的丁寧還在戰鬥,從這個角度看,“鄧一姐”的爭冠之高效可見一斑。

另外,1991年5月只有18歲的鄧亞萍成為世界第一,成為乒壇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第一,連續8年佔據世界第一,成為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不管是比拼奧運賽場無敵多寂寞,還是拿18個世界冠軍說事兒,抑或將世界排名當資本,鄧亞萍都稱得上引領時代潮流的大魔王。

誠然,鄧亞萍也不是獨孤求敗,她在三大賽總共輸球4次,其中最慘痛的失利自然是1991年女團決戰不敵對手,導致國乒與女團冠軍失之交臂,還有1994年亞運會敗給小山智麗,不過瑕不掩瑜,這絲毫不會削弱鄧亞萍在乒壇江湖和中國體壇的地位。是啊,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誰都不是常勝將軍,更何況,張怡寧在三大賽輸球9次,王楠有14場敗績,比拼三大賽統治力,鄧亞萍還是大姐大。

作為中國體育史上的標誌性人物,鄧亞萍貢獻的不僅僅是冠軍錦標,她還兩次參與到中國申辦夏奧會,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申辦和舉辦奉獻自己的力量。從乒壇戰神到退役後成為女強人,鄧亞萍一直沒有離開中國體育事業,20年,她始終為中國體育進行卓越奉獻。


麻雀也有明天DYJ


可以這樣說,我老婆是一個完全不懂體育也不關注體育的人,但是說乒乓球,她知道鄧亞萍,她說上學那會鄧亞萍是她們的偶像……


鄧亞萍5歲開始打球,15歲便入選國家隊,16歲首次征戰世乒賽就奪得了女雙冠軍,參加巴塞羅那奧運會時,鄧亞萍年僅19歲,但她已經是中國女乒的絕對主力,1992年奧運會,鄧亞萍幫助中國隊奪得了女子單打和女子雙打的兩枚金牌,這還沒完;4年後的亞特蘭大,鄧亞萍成功衛冕,再次奪得了女單和女雙冠軍,4枚金牌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4枚金牌的運動員。

從1988年首次入選國家隊到1998年退役,鄧亞萍整個職業生涯共奪得了18個世界冠軍,這不是女乒奪得世界冠軍次數最多的選手,但是四枚奧運金牌卻是最重量級的。15年職業生涯,鄧亞萍曾連續8年排名世界第一,退役半年都無人


能超越,這也是世界乒壇有排名以來排第一時間最長的選手……可以想象,當時的鄧亞萍是何等的統治力,以至於媒體稱之為“鄧亞萍時代”。

無論是個人榮譽還是賽場的統治力,鄧亞萍都有中國女乒一姐的資格,除去鄧亞萍,中國女子乒壇還有王楠和張怡寧,王楠24個世界冠軍女乒第一;張怡寧也曾兩奪奧運金牌,但說起來都是在鄧亞萍之後,所以順位後移,不知道這樣說大家理解不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