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解讀:Uber、Lyft虧損持續,網約車距離扭虧還要多久?


財報解讀:Uber、Lyft虧損持續,網約車距離扭虧還要多久?

異觀財經(ID:DifferentFin)原創

作 者 |炫夜白雪

異觀財經消息,近日,網約車巨頭Uber(NYSE:UBER)、Lyft(NASDAQ:LYFT)相繼發佈財報。從最新財報數據來看,兩家公司均未能實現盈利。2019全年,雖然兩家公司營收規模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然而依然未能改變兩家公司淨虧損持續擴大的現狀。

Lyft VS Uber:營收規模差距大 Lyft營收同比增速高於Uber

雖然Uber與Lyft都是網約車巨頭,但兩家公司之間的營收規模著實相差不少。2019財年,Uber全年營收141.47億美元,同比增長26%;Lyft全年營收為36億美元,同比2018年的22億美元增長68%。

2019年Q4,Uber營收40.69億美元,同比增長37%。Lyft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Q4Lyft營收10.17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為56.695億美元,增長52%。

財報解讀:Uber、Lyft虧損持續,網約車距離扭虧還要多久?

(數據來源:Uber&Lyft財報)

總體來看,Lyft營收規模遠不如Uber,但Lyft營收同比增速略高於Uber。不過,Uber和Lyft在核心戰略與業務模式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Uber定位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按地域劃分,美國和加拿大地區依然是Uber的主戰場。財報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來自美國和加拿大地區的營收為25.3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7.97億美元,增長41%。該區域貢獻的營收,佔總營收的62.3%。此外,拉丁美洲地區、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以及亞太地區也貢獻了部分營收。

Uber其營收主要來源網約車業務、外賣業務、貨運業務等,不過從其營收佔比來源,網約車業務貢獻了營收的四分之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優步高層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除外賣、貨運、其他業務和高技術研發等,其共乘業務的EBITDA已經實現盈利。

相比而言,Lyft主要服務美國市場。其主要收入來源是從司機處收取服務費和佣金,此外還通過出租自行車和踏板車、向機構提供共享乘車市場準入途徑來獲取收入。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Lyft四季度淨虧損3.560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為2.489億美元,虧損幅度有所擴大。

Lyft2019全年淨虧損為26億美元,相比之下2018財年的淨虧損為9億美元;全年淨虧損率為72.0%,相比之下2018財年的淨虧損率為42.3%;調整後,全年淨虧損為6.518億美元,相比之下2018財年為8.887億美元。

綜合來看,Lyft營收增速呈現放緩趨勢,主要原因是共享出行市場格局基本形成,高速增長期已接近尾聲。

Lyft財報顯示,作為核心指標的活躍用戶和每用戶收入雖然延續增長態勢,但增速放緩。

第四季度,活躍乘客人數為2290.5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的1858.6萬人次相比增長23%,環比增長2.7%

財報解讀:Uber、Lyft虧損持續,網約車距離扭虧還要多久?

收入放緩的趨勢與用戶增速的下降形成呼應。目前共享出行平臺發展從高速增長期逐步進入成熟期,相比早期用戶增速,用戶增速明顯放緩。

用戶增長放緩的同時,Lyft通過運營保證了單個用戶收入持續增長。Lyft2019年Q4每活躍乘客收入為44.40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6.02美元相比增長23%,環比增長3.7%。

財報解讀:Uber、Lyft虧損持續,網約車距離扭虧還要多久?

何時扭虧?網約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Uber高層在電話會上表示,除外賣、貨運、其他業務和高技術研發等,其共乘業務的EBITDA已經實現盈利。

Uber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表示,Uber不計成本擴張的時代已經結束,“投資者目前期待的是能夠實現盈利的成長,我們已經準備好通過持續創新、精準執行、加速全球擴張來鞏固在行業中的有利地位。”

其實,早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Uber就有意識的控制成本,並出售了一部分非主要業務,這也是外界質疑Uber斷尾求生,用砍斷新業務機會以求得財報看起來盈利。

此前Uber消減了營銷部門人員崗位400人,裁員比例達到整個營銷部門的三分之一,以期縮減成本。

Lyft首席財務官Brian Roberts表示:“去年,我們專注盈利增長,並在過去四個季度中不斷改善調整後的EBITDA利潤率。經調整後的年度EBITDA利潤率提高了50%以上。2020年開始,將繼續致力於兌現對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承諾。”

想要兌現對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承諾,儘快實現盈利才是最主要的。Uber在財報日宣佈,公司在今年四季度可以實現盈利,這比之前預期的2021年提前了一年時間。

Joule Financial首席投資官Quint Tatro認為,拼車股已經觸底,而且考慮到它們目前看起來“非常有吸引力”,投資者實際上應該繼續持有這兩種股票。Tatro表示,從基本面來看,他更看好Lyft,而不是優步,因為前者可能實現盈利。

Lyft財報數據顯示,2019財年總成本和支出為63.18億美元,較2018財年的31.34億美元,增長101.6%,

其中,營收成本為21.76億美元,較2018財年的12.43億美元,增長75%;運營和支持支出為6.36億美元,較2018財年的3.38億美元,增長88%;研發支出為15.06億美元,較2018財年的3.01億美元,增長400.5%;銷售和營銷支出為8.14億美元,較2018財年的8.04億美元,增長1.3%;總務和行政支出為11.86億美元,較2018財年的4.48億美元,增長164.8%。

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提交價格和壓縮成本往往成為企業的首選。Lyft公司的CEO Logan Green此前也在瑞信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公司的盈利增長計劃包括了適度和逐步的價格提升,以及專注於“高溢價模式”的業務模式。

從Lyft費用支出來看,其加大了研發的投入,相應減少了營銷開支。不過,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由於持續的虧損,Lyft此前宣佈裁減約100名員工,相當於員工總數的2%左右。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Lyft第四季度淨虧損中包含了2.073億美元的股權獎勵支出及相關薪資稅支出,以及一筆1880萬美元的費用,這筆費用與監管機構要求的、歸屬於歷史時期的保險負債變化有關。

Lyft的保險成本正在逐步上升。Benchmark在一份報告中指出,Lyft自2016年以來支付的保險損失穩步上升,並預計到2020年將升至6億美元。Benchmark表示,網約車的模式本質在於司機的技能水平存在固有風險,因此保險準備金仍將是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Lyft的總裁John Zimmer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則說,Lyft可以通過提高車輛的最低要求來降低保險成本。

除了保險成本之外,網約車業務還面臨監管的問題。去年9月,美國加州此前頒佈了AB5法案要求,網約車的司機也屬於公司的僱員,需要享受正式僱員的權利,包括病假及其他福利等。

這項法案,無疑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支出。網約車司機作為僱員,Lyft、Uber等公司需要承擔汽油和車輛等維修費用。此前,Logan Green提到過,如果Lyft被迫改變其商業模式,消費者的價格會上漲。價格上漲,這無疑是將企業運營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勢必會影響消費者用戶體驗,消費者是否買單?Lyft需要接受市場的大考。

監管趨嚴、持續燒錢、虧損持續,網約車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經過幾年的發展,Uber和Lyft兩家公司的股價下跌,長期燒錢虧損,市場投資者對企業的前景憂心忡忡,網約車是不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投資者的質疑聲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