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宣传老人捐款了

今天是2月11日,不在特殊行业的老百姓呆在家里十来天了,因为疫情,很多企业都按了暂停键,当然,很多人的收入也被按了暂停键,这个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像蛇像熊猫一样有冬眠的本领,这样就可以躲在温暖的被子里节衣缩食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但人毕竟不是冬眠动物,在“收入”暂停的日子,困在屋子里的人终究是饿了要吃,渴了要喝的,尤其家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再勒紧裤腰袋吃得差一点,这一日三餐终究免不了。

所以现在全民比“宅”,比的不仅是谁“宅”得更久,更比谁有资本、有实力“宅”得更有质量,谁更有资格挑战“坐吃山空”的心理压力。

舒缓压力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抖音、快手、微博、头条了,因为电视要留给孩子上网课嘛。

今天热搜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不要宣传老人捐款了

不要宣传老人捐款了


中国是个有大爱的国家,灾难面前,无数百姓第一个想到的善举就是捐款

这段时间明星捐款,企业捐款,个人捐款……一笔笔凝聚着爱心的数字天南海北送到受灾区,大家都希望这些捐款能化作医生们身上的防护衣、护目镜、口罩、医疗设备,早日把可恶的疫情彻底消灭。

在这次疫情面前,老人、孩子、孕妇是应该受到保护的特殊群体。

但总有一群令人尊敬的老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或出钱、或出力。

为了宣传他们的高风亮节,媒体就会点赞、表扬,然后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这场爱心捐助中。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家里发生的一件事——

在知道我们没法上班之后,我那视钱如命的女儿破天荒贡献出了她的压岁钱,女儿说:非常时期,我们要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看到我感动和赞许的目光,儿子也献上了他的钱包。

其实孩子们的压岁钱,因为受到疫情影响也打了折扣,实在是寥寥无几。

我知道女儿早看中了一套心心念念的漫画书,儿子也在购物车里添加了心爱的玩具,上交就意味着割爱,意味着舍弃,这在平时,是会撒娇、发火、打赖……百般抗拒的。

但在困难来临时,他们似乎一夜之间懂得了共享与承担。

当然孩子们的钱我没要,不是嫌少,而是不忍,一来他们没有赚钱的能力,二来他们眼里的“巨款”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只是杯水车薪。

但他们的爱心对于做父母的来说,是慰藉、是感动、是温暖。

同样的道理,放在这群可敬的老人身上,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真的让人泪目,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些再也平凡不过的大爷大妈,有的是百岁老兵,有的是孤残老人,有的是环卫工、有的是保洁员、有的捡垃圾,看他们居住条件和穿着都很简陋,粗茶淡饭一桌一椅一床,可见平时是多么的节省,才能在自己舍不得换家俱穿新衣的情况下,还能拿出钱来资助疫区的同胞。

不要宣传老人捐款了

(本着“不宣传”的宗旨,小编我就模糊地截个图吧)

但这些老人的捐款事迹,真的不宜宣传,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受到国家关爱的弱势群体,这个时候,能够保证自己健康不受病毒侵袭就是最大的奉献。

他们节约出来的每分钱都是养老本,更可能是不久后焦灼等待的救命钱,对他们的善举,我们要心怀感激地予以拒绝,或者象征性地收一点点。

生活不易,老人需要关爱,因为关爱他们就是关爱未来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