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文|趙曉璃


一、

2月8日,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發了一個視頻,引發熱議。

這段視頻的核心思想就是,儘管老鄉雞在疫情期間面臨嚴重虧損(門店虧損保守估計達5個億),但束從軒依然撕掉了員工申請無薪工作的聯名信,並且更讓人觸動的是,在武漢爆發疫情期間,老鄉雞關閉了武漢所有門店,但依然給醫護人員等提供免費工作餐。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視頻中,束老展現出來的幽默和樂觀令人動容,他把企業裡的年輕人稱為“寶藏女孩”、“寶藏男孩”,並鼓勵員工在家宅也要宅出精氣神,積極在家上班、在群上崗、在線培訓,他說:“這種躺著把錢賺的日子也不多了,疫情結束後,有你們忙的,不管白貓黑貓,活下來就是好貓,這場抗疫之戰必將勝利!”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這個視頻流出來之後一度刷屏,套用流行的話說,更是吸粉無數,很多人表示,束老的這段表態實在太“硬核”了,值得員工為他打拼。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是啊,在受到疫情影響的至暗時刻,束老能夠給員工這樣一顆“定心丸”,並做出“安全重於一切”、“再多損失都不足為惜,比起國家的損失,又算得上什麼呢?”等表態,更是讓我看到了這個企業家身上一項非常寶貴的能力,

叫“格局”。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那麼,到底什麼是“格局”呢?

身在職場的你我,又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給自己謀得一份更加廣闊的未來呢?

二、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提到過“格局”這個詞的經濟學解釋,倒是讓人耳目一新且便於理解,在此和大家做個分享——

  • 當我們說一個人很有格局的時候,實際上指的是這個人有很強的“正外部性”;
  • “外部性”也是源於經濟學的一個名詞,又叫“溢出效應”,指的是一個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對第三方產生了影響,如果是好的影響,就是“正外部性”;如果是壞的影響,就是“負外部性”。

放到個人層面來說,有的人在面臨重大關頭的時候,是願意主動“吃虧”且要求自己能夠發揮“正外部性”的,從曾經的革命烈士,到今天奔赴疫情嚴重地區支援的醫護人員等等。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從職業的角度來說,社會上的一些職業,本身就自帶“正外部性”屬性,例如醫生、教師、軍人等等,這正是這些職業的從業者在社會上受人尊敬的重要原因所在。

比如,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雖然TA付出了勞動獲得了報酬,但很顯然,TA救助的病人如果痊癒了,給到這個人的家庭乃至社會產生的效應遠遠無法估量。

因為TA救下來的這個病人,可能未來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即便不是,也不排除這個病人的孩子有可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才,這個人未來可能會給國家甚至人類帶來無法估量的推動和影響——這就是醫生這份職業給他人及社會帶來的“額外好處”,而這個“好處”是不體現在醫生的薪資待遇中的。

同樣地,教師教書育人,軍人保家衛國,都是比較典型的“正外部性”職業。

所以,“正外部性”代表著“正向功能溢出”,說明這個人對他人對社會的實際貢獻大於自身收益的,站在普通人角度來說,這就是具備“大格局”的人。

三、

那麼在職場中,“正外部性”對於個人的職業發展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1、提升職場信用度;

要知道,職場是一個高度複雜的體系,個人在職場想要獲得不錯的發展,離不開上司的提攜、下屬的支持、同事的配合,而這種人際能力本身,本質上反映的是他人對你的信任。

  • 如果一個人缺乏“信用度”,TA的能力發揮及發展就會受到限制。

很多人認為,職場就是一個利益交換的場所,所謂“拿多少錢,幹多少活”。

沒錯,這就是交易的體現,也是寫在勞動合同裡的。

但問題在於,上司分配怎樣的任務給你,在於TA是否信任你。

因為職場中,一些重要的機會並非人人都能獲得的,因為這些機會能夠給到一個人很好的能力鍛鍊和成長空間,那麼這個時候,上司在分配這種重要任務的時候,就看哪個人的配合度高、執行力強且積極回應,像是那種只顧埋頭做自己的分內事,對於其他事情不管不問的員工,顯然是不太可能獲得這樣的“好機會”的。

瞧啊,沒有那份合同上寫道說,你不僅要完成分內工作,更要留意外部事務,能夠配合的就積極配合、能夠快速執行就絕不拖沓、並且還有積極主動地和相關人員溝通匯報,等等——做這些事情,並不能立刻體現在薪資報酬裡,但無疑,這些事情本身就具備較強的“正外部性”,也就意味著,它能夠提升你的職場信用度。

當信用度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上司在指派一些重要的機會時,就會考慮“信用度高”的員工。

這就是“格局”最樸素最底層的體現,用一句話形容就是:

  • 拿著三千元的工資,也要拼出三萬元的態度和努力!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2、提升個人影響力;

現在非常時期,很多人對於自媒體躍躍欲試,他們都希望能在這個領域一展拳腳,看著那些自媒體運作成功的人,感覺勝利似乎就在前面朝自己揮手。

然而問題在於,你是否具備無償分享和輸出的動力和能力?因為無償分享和輸出,才是自媒體創業最核心的起步關鍵。

我曾經就遇到個別來訪者,一開始和我滔滔不絕說著自己自媒體創業的“宏偉大業”,儼然一副明天就能月入過萬的模樣,但當我問起,如果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你能堅持多久、產出的內容質量如何等這些問題時,對方啞然。

即便是做生意,最開始也都是賠錢的階段吧,何況是自媒體創業呢?

所謂“賠錢”,實際上是創業的起初投入,你開了個門面,各種費用支出不算,還要積極拓展渠道,包括更新自己的產品,還要結合市場需求情況進行調整,等等,只有這些全部摸熟做好之後,一門生意才可能真正獲利。

同樣的道理,在自媒體創業的初期階段,你就是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無償的分享和輸出,你沒有一分錢的收入,但還要產出優質的內容,如此才能吸引到你的用戶群體,再去根據這些群體需求,設計符合他們需要的產品或服務,才可能獲利——這才是自媒體創業背後的商業邏輯。

也就是說,在前面幾年你的自媒體沒有形成規模的階段,你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是遠遠超出你的想象的。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正如寫作圈裡很多作者吐槽的那樣,自從踏上這條道,多年來沒有私生活,別說最近因為疫情宅家了,他們更是常年宅家寫作,每天都要構思選題寫成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很多作者大把掉頭髮是真事兒。

  • 如果沒有一份無償分享和輸出的強烈意願和強大能力,這件事情真的很難堅持下去。

而前期這種無償的分享和輸出,就是在增強“正外部性”;如果你能把“正外部性”增強到一定程度,你才能有可能獲利,而前面大量的心血及付出,都是在為後面“鋪路”,因此,創業也是自帶“格局”的事業。

所以你不難想見,如果一個人為人做事銖錙必較、精於算計,巴不得付出的每一分都要體現在當下的回報中,這個人是很難獲得長遠的發展的——這就是“缺乏格局”的典型表現。

四、

那麼,我們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獲得更為長遠的發展呢?

在我看來,一個最實用的建議莫過於,日常工作中,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工作,我們要留意和自己工作相關的一切事宜,且在團隊中高效積極地配合。

舉個例子來說。

來訪者孫琴(化名)是幾年前諮詢我的,當時她很困惑自己要不要轉行?

通常說來,從我經手的職業諮詢案例來看,很多口口聲聲說“轉行”的人,有很大一部分並不具備“轉行”的能力和條件,甚至他們根本不需要轉行,恰恰是沒能積累“正外部性”,導致工作局面受阻,卡在那裡得不到發展。

當時的孫琴是在一家公司做費用會計,讓她倍感困擾的是,這份工作看不到前途和希望,事情瑣碎且收入不高,不知道要不要繼續?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在排查了孫琴的價值觀、特質及興趣等維度之後,我發現這份工作還是很匹配孫琴的,經過詳細瞭解和分析,原來孫琴就是典型的“格局不足”,做事只留意眼前,從來沒有長遠的謀略和規劃。

當時我給到了孫琴很多建議,而這些建議都是圍繞“正外部性”著手的,例如:

  1. 優化及規劃報銷制度,並請示領導召開各部門報銷培訓,由孫琴準備PPT,擔任主講;
  2. 對於報銷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出具詳細的《報銷指南》,打印出紙質版放在財務部顯眼的位置上,便於有需要的同事查閱;電子版抄送各部門,有不懂的歡迎提問,由孫琴安排時間負責解答;
  3. 將費用報銷培訓納入新員工培訓內容中,由孫琴配合人事部就這部分內容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和考核;
  4. 定期對費用進行彙總及分析,提交給主辦會計,便於主辦會計編制財務分析報告;
  5. 提出費用預算的工作計劃請示領導,經過批准之後,將公司的費用預算工作抓起來......

孫琴後來果真按照我的方法做了,如今獲得了很大的提升。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我始終堅信,所謂“事在人為”,如果你當真希望獲得長遠的發展,就不要怕做的多而“吃虧”,因為這所有的工作經歷最終會磨礪你的能力——你是抱著怎樣的態度究竟做了哪些事情,又取得了那些成績,最終會成就那個未來的你自己。

以上。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聯名信:至暗時刻,最見一個人的格局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被評為2018年度經管類十大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