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是后天形成的还是遗传导致的?

眼视光验光师杜晨


作为儿科医生,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说一下,散光不具有遗传性,但是它的发病跟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有关。

先天散光是指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有部分孩子会出现散光的问题,目前原因不明,也无法预防。

后天散光主要是由于倒睫、揉眼、不当的睡姿、长时间的眼睑闭合等原因可能影响角膜形态改变,导致散光度数增加,不过这种一般散光的度数不超过100度。

还有一种是由于外伤,角膜炎导致的损伤,角膜有瘢痕,散光这种的,就很难预测度数。

很多人会疑问,说什么叫散光?

散光跟近视是有些一样的,都是看不清东西,但是教最大的特点是看东西会产生重影,像这样: 看东西的时候一个圆?还是两个圆?模模糊糊的,这样会导致眼睛非常容易疲劳,孩子能会使劲儿的用你去看,这样子会增加度数,所以一定要及时矫正。

如何矫正?

1.配戴框架眼镜

如果对于孩子来说,通常都是首选佩戴眼镜,在散光100度之内,双眼裸眼视力也在同龄人正常视力范围之内,可以不戴镜;

散光高于150度,则不论孩子裸眼视力好坏,一般建议要戴镜。

2.角膜屈光手术

3.角膜接触镜


具体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根据实际情况咨询医生。在长期的儿科门诊当中,见到孩子佩戴眼镜并不在少数,都是等了孩子眼睛有问题才来责怪,为什么孩子一直看手机,其实这不都是家长的做法导致的吗?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大家还是尽量多陪伴孩子,少让手机电脑陪伴孩子吧。


儿科医生雨滴


散光是指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折射后,并不聚为单一点,而是散开的许多光像,所以叫做散光。

为什么会有散光呢?

那是因为眼球不够圆。其原因包括了网膜、水晶体、角膜等密度不均或表面凹凸不平所致。因此绝大数人的眼球都不可能[刚好那么圆]。

当眼球不够圆的时候,散光就会出现了,但每个人的眼球圆的不一样,所以度数也会不同,就好像同一年级的小盆友,身高有高有矮,这是天生的,不可抗拒的。

假设把人的眼球想象成球面,360度上每个方向都有一个度数;

如果所有方向上的屈光度都是相同的,眼球屈光系统如同一个光滑的“篮球”,那么就代表眼睛没有散光;可是如果不同方向上的屈光度不一样, 眼睛的屈光系统就变成了“橄榄球”,有些方向屈光度较大,有些方向屈光度较小,这就会导致散光的出现。


第三个就是散光在视网膜的成像以及矫正

所以,之所以形成散光,归根结底是因为眼球在不同方向上有着不同的屈光力,导致平行光线经过眼球折射后,无法在视网膜_上聚焦于同一个点上。所以眼睛无法聚焦,看东西就会出现模糊和重影。

散光看的情况

散光是一个方向上看东西有变形,而且,比较稳定,无论怎么查,散光还是在那里或许还会加深一点。

散光度数分布

散光也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根据散光的程度可以把散光分为四个类型,

轻度:<+1.00屈光度,

中度;1.00~+2.00屈光度,

重度:+2.00~+3.00屈光度,

高度:>+3.00屈光。

散光的换算一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公式,如果出现了散光,一定要及早的去医院进行佩戴矫正。

散光要不要矫正

根据情况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散光,人群中完全双眼都没有散光的人不到10%。

天生形成的散光通常度数都比较稳定,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散光度数加深;在临床上,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散光,100度以内的散光都很常见,50度以内的散光都属于正常范围。

  • 75度以下的散光

人眼完全可以通过眯眼代偿,一般查视力时,低度的散光,并不会明显影响视力。但这样的小孩,会比其他小朋友更容易有视疲劳和眯眼的表现。

  • 75-175度的散光

这时,通过眯眼已经无法代偿,看到的东西已经是模糊不清的,理论上来说,应该戴眼镜了。如果是幼儿园小盆友,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看戏按是否需要戴镜。

原因在于,4-6岁的孩子一般都有生理性远视,代偿了一部分的近视散光;另外,175度以下的散光,看近处时,视网膜也还是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因此,戴镜后往往和同龄的小朋友相比,矫正视力一般大致正常,没有明显的弱视,这时,也可以暂定期观察。

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度数的小孩子最晚到了上学的年纪也还是要戴镜的哟。

  • 200度以上的散光

肯定要戴眼镜了。

戴了眼镜,看书时戴,平时不戴可以吗?

如上所述,散光眼镜矫正后,虽然看的清楚,但视物变形,如果频繁的摘镜,变化的图像会对大脑造成视觉干扰,引起头晕。因此,对于散光的眼镜,建议常戴不摘。

RGP硬性角膜接触镜

对于成年人,高度的散光,戴眼镜后视物变形,这时,选择戴硬性角膜接触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相对护理比较麻烦,价格比较高,专业的验配人员还比较少,另外,儿童配合度差,也不适合配戴。

对于儿童来说,适应能力比较强,屈光度变化比较快,戴框架眼镜,还是最方便,最经济,最合适的一种治疗方式。


爱眼医生



Ssummer


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具体检查一下,综合检查结果与医生多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