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潛伏期”這個詞產生的一種新認識

這段日子,受疫情的影響,外面的世界越亂,越要靜下心來,在宅家的時光裡,重新審視人生的活法。

在這個繁雜的世界裡,總是有太多的紛紛擾擾,隨之而來的,就是無數的雜念。

所以,我們要懂得時不時給自己闢出一片天地,靜處以修身,方可安身而立命。

在巴厘島,有一個特別的節日,叫安寧日。

這一天巴厘島,安靜得宛如空城。這一天裡,人們不可以工作,不可以娛樂,不可以出門,不可以聚會。每個人都要在家裡靜坐冥思,審視自己這一年的不足與成長。靜下來生活,才能有反思自身的空間,活出一個更好的自己。

疫情之中,宅家生活,其實也是一個讓我們靜下來,深度思考問題的好時機。同樣是宅家,有的人虛度時日,有的人卻抓住時機,讀書,學習,思考。幾十天下來,有的人日益頹廢,有的人卻在自我審視中,活出一個煥然一新的自己。

這其中的不同,就在於能不能讓心靜下來。

一個人只有靜下來,好好觀照自身,花時間和自己對話,才能認清自我,看清世界,找到真正讓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

上面一段話,是我覺得特別好也特別適合這段“生活”的一段話,引用過來,自享也共享

因為疫情,這段時間聽的最多的一個詞語“潛伏期”。大家都在想潛伏期什麼時候能過去呀?還需要多長時間啊?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聽指揮,聽專家意見,保護好自己,靜待“花開”,勝戰歸來。

晨醒,日常打卡2+5練習。老公也醒了,我們簡短聊了一會,話題中我們提到了三個詞“時間”“積累”“沉澱”,於是就把我帶入了對發生自身及身邊事的思考。洗刷的時候,我腦海裡浮現一個詞“潛伏期”。想到疫情,想到隔離週期,不由得把這四個詞語聯繫起來了。病毒的潛伏期,它在做什麼,不動聲色,等待爆發,威力如此之大,讓我們感到害怕。這說明什麼,潛伏期存在的危險?這是對於我們人而言。那對於病毒來說,這是不是一種時間積累,力量的沉澱,因此產生一種鉅變呢?

所以,今天我就想來說說,我突然意識到的,對這個“潛伏期”另一個層面的理解和認識。

昨天跟朋友聊天,她跟我分享最近開始運動了,感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輕鬆。聽後,我很為她開心,也給了她一些小小建議和小方法,有助她能夠堅持下去,真正的養成運動習慣。如果讓我最近看的一本書《終身成長》裡的思維歸類,曾經的她一定是固定型思維模式。還沒行動,就開始給自己標籤意志力不行,肢體不協調,從心理層面開始否定自己。而今,再這段“潛伏期”裡,她開始嘗試去做,消食也好,找點事做也好,這個行為也持續了一週之餘了。能分享給我,也因此感受到了快感。

是的,就是這個一週多的時間,時間帶來積累,運動帶來的力量沉澱,才讓她身心感受到了快感,因此產生堅持的想法,才會打破自己固化思維,開始否定原有的自我判斷我願意相信,她會在這種獲益的“甜頭”下持續進行大家都知道堅持21天可以養成一種習慣,這難道不是一種“潛伏期”存在?

在工作中,我們要打造自己成為專業化人才,又何嘗不需要時間積累,知識閱歷沉澱。職場中,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稱王,便是如此!奈何,現在的社會太浮躁,輕言放棄,尋求捷徑,缺少了匠人般的潛心專注。耐得住,抗得下,時光不負,方得始終。這裡我又問了,這難道不是一種“潛伏期”存在?

再說說彩票吧,我所理解的它是一種需要長期累積經驗,投機的趣味活動。我是從來沒中過獎,哪怕獎額只有五元這樣的幸運我都沒得到過。對,說到了幸運,但是那些中大獎的人就純粹依靠幸運才中獎嘛,瞭解了他們對彩票投注的熱情,你會發現他們無不是資深“潛伏者”,一邊不斷投注,一邊深更研究。正是因為長時間積累,對數字發生概率分析,思考,沉澱,總結,才會在中獎發表感言時,往往表現一種可謂“專家”姿態了。試問,這難道不是一種“潛伏期”存在?

所以,在我們實際生活工作中,任何你想發展的行為都有潛伏期的存在,當面對它的時候不要急於求成,要認清這個事情將會產生的影響。它可能會有短期效應,我稱為它是一種吸引。因為“潛伏期”存在,還會出現一種發展瓶頸,效應峰值。但只要繼續堅持,穩定持續發展下去,它會形成一種厚積薄發的力量,使你內化昇華,因而帶來長期效應。

一件事,堅持做一年,就會有效果;如果堅持做三年,就會很優秀;如果能夠堅持十年,想不傑出,都難!

寫到這裡,我也想起了自己一直沒執行的喜好,覺得自己早幾年做就好了,現在可能已經怎樣怎樣了,但是我又想起一句話:做一件事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所以,我開始行動了,我找到了屬於它的最佳時間。

所以,無論做什麼,開始就不晚,相信時間不動聲色的力量,相信“潛伏期”存在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