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员工太好,员工散漫;对员工太凶,甩手不干,到底怎样管,才能让员工用心工作?

耕然夫


要让员工安心,就要让员工尝到甜头、总有念头、心怀盼头!

1、尝到甜头——员工工作的目的,首先还是钱,钱给的够了,再不顺气,看在钱的面份上,还是会坚持!这里的“够”,不是一味满足员工的需求,任其开口,而是根据岗位贡献,结合合理的考核,给予高于行业岗位工资,平均水平5%-10%的薪酬,不要小看这多出来的这5%-10%,员工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往往会起到“多一点,总是好的”的心理影响,驱动员工留下,对于企业来说,能留住员工,是运营、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越往上越危险!

2、总有念头——员工留住了,混日子养老,老板肯定不干!要想使员工总有想把工作做好的念头,就需要人性管理、奖励机制了!

人性管理不是人情管理,是富含人性需求的制度化管理,比如:上下班打卡制度,人嘛,总有个三事六情的,有时真需要在工作时间去处理一下,老板就人性化一点,一个月内允许一次或两次上班晚点打卡、下班不打卡,未按时打卡员工工作影响由直接上级负责,这样总好过刻板的迟到早退处罚制度!

奖励机制是对员工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多贡献的肯定,比如:机修岗位的员工,通过技术优化、升级,将机器设备的检修停工时间缩短,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老板应该适当给点奖励,物质加精神的!激发出员工把工作做好、做深入的念头,老板得到的只会更多!

3、心怀盼头——在钱够了的情况下,员工会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个人追求的满足,老板必须为想做事,能做事,做好事的员工,开辟职业上升通道,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让员工能得以晋升,能有职业盼头,目前流行的薪酬加股权激励也是此理,这样,也有助于培养精、专人才,贡献于企业!

企业似舟,员工如水!水能载舟远行,亦会漫水覆舟!


笨头马


在管理的过程中,对员工太好,或者对员工太凶,其实很像以前伟人们常常谈到的两种思想,一种叫“左倾主义“思想,另一种叫“右倾主义思想。还有一种经典的叫法,就是管理上的“教条主义”。什么是左、右倾主义?就是在管理上,要么太软、太肉,要么就是太凶、太硬。什么是教条主义?就是书上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而且振振有词;或者,“专家”、“大师”怎么说、怎么讲,我就怎么做。很多管理者,听到大师说、书上讲要爱护员工,就赶紧回去改变以往的管理理念,一位对员工好起来;又听到专家说、文章讲,一定要对员工狠一点,要让他们有狼性,于是回去赶紧设计一套“凶巴巴”的管理体系,比如仿照所谓的“热炉法则”对员工凶起来。结果,哪种方法都收效甚微,甚至让员工的工作效率变得更加低下。究竟如何才能让员工走心,并能够主动、积极地工作,成了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说是难题,其实只要管理者首先走心,就能不费吹灰之力解决掉这个问题,只不过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坚持并加以时日,才能真正见效。

一、先讲一个著名心理学家讲的真实故事。

不懂心理学,很难能够把管理的事情做好。所以,我们先看一个著名心理学家讲的故事。

母亲带着四岁的女儿去逛商场。女儿看到一件好看的衣服,告诉这位母亲她喜欢,要求妈妈给买一件。母亲告诉女儿,家里已经有很多衣服,再买就是浪费。女儿一听,就在商场里大闹起来,哇哇直哭。如果换做你是这位母亲,你会怎样做?有些母亲一听女儿的哭声,便会顺从女儿的要求。这位母亲没有这么做。而是抱起女儿,任凭她哭喊,一路径直回到家里。回家后,女儿并没有停止哭喊。于是,母亲把女儿单独放在卧室,坐在客厅等待女儿最后安静下来。女儿的哭声慢慢消失了,母亲走进卧室,第一句话就是,那件衣服一定不会给你买,因为我有充足的理由。你现在不哭了,很好。那你给出我一个合理的购买理由。女儿没有吱声,最后放弃了买衣服的要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一,底线就是底线。底线就是绝对不能突破的红线。这叫严格(执行)。

第二,摆事实讲道理,能把理说通,才是正道。

第三,母亲没有像有些母亲一样责骂孩子,没有像有些母亲一样出手打孩子,而是等待时机。这是关爱,这是对孩子好。

这个故事折射出的道理,反应在管理上,就是“对员工好和对员工狠”要双管齐下,用我们管理界的行话来说,就是“大棒金元政策”。

二、车轮给我们的管理启示。

中国人讲究“严父慈母”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父母,既不能两个都凶,也不能两个都对孩子好,否则孩子的成长就会出现问题。我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汽车的车轮,核心是轮毂,硬的,没有弹性的,外面是外胎,软的,有弹性的。所以,它比古代的硬轮子跑起来更有效,更舒适,有软有硬,才是最符合规律的。即便是火车的铁轮子,也有弹簧做缓冲,相当于外胎的功用。这是什么道理?这个道理的核心就是只有硬不行,只有软也不行,软硬密切配合才符合规律。汽车不会只有油门,没有刹车,也不会只有刹车,没有油门。这两个功能其实是一对矛盾的东西,但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管理上也一样,必须有“相互矛盾”的东西,才符合管理的规律、人性的规律。“对员工好”和“对员工凶”要相互制约、相互掣肘。正如我们的厨师炒菜一样,不能只放盐,也不能只放糖,都要有,还要配以其他的佐料,这样炒出来的菜才会好吃。

关于汽车轮子,还有一点要注意:轮毂、外胎的尺寸,都会根据汽车的功能进行变化。越野车的外胎相对于轮毂来说,占比会大很多;而场地方程式赛车,轮毂占比就会大很多,而外胎内径却很大。管理也一样,要根据公司性质的不同、员工结构的不同,设计“软硬”的比例。

三、制度执行上要凶。

刚才谈到“底线”。管理上的凶,不是表情上凶,说话的口气上凶,而是底线的运用上要凶。公司管理的底线是什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所以,公司的制度,其实就是公司的底线。制度就是“火炉”,让员工不敢碰。在制度的执行上,就不要讲什么“特殊情况”和“关爱”了。有制度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只要员工触碰底线,违反制度,就是要凶,否则制度本身就会失信,公司就会失信,员工就会不在乎。制度是公司发展的保障,员工不在乎,怎么还会走心工作呢?大部分的公司管理不好,员工不用心工作,不走心工作,就是因为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太差,怕得罪员工,怕员工离职。注意:员工也是欺软怕硬的。所以,在制定的执行上一定要凶。

四、对待员工生活上上要好。

如果公司除了凶,还是凶,除了严,还是严,这个公司就活不下去。为什么?因为员工是人,而人是有情感的,而且员工的情感千变万化。大家可以看看那些员工“幸福指数”高的公司,都是对员工关爱有加的公司,而且都是发展很好的公司。要让员工在生活上感到幸福。幸福,是员工走心工作的要素之一。所以,对员工好,不是员工违规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是员工违规后不处罚,而是在生活上、健康上、乐趣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让员工明白,公司有“无情”的一面,有“凶”的一面,但也有“爱”的一面,有“情感”的一面。这是,这些“好”别过了头。一味的好,会让员工觉得这是应该的。还记得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吧?经常给员工打水,一开始他们感激,然后就是默认,最后就是应该。你一次不答水,它就会翻脸。所以,对员工的好,不是没有底线的好,而是要刚刚好。

五、老板的支持。

我一直持着一个观点:一个公司的老板决定了公司的一切。无论是凶也好,无论是关怀也好,都在老板的观念中。所以,在“大棒与金元政策”的设计上,一定要取得老板的支持,否则管理层就放不开手脚,就没有“思想”可依,没有“价值观”可依。公司“软硬”政策的设计原理和设计逻辑,一定要给老板解释清楚,取得老板在思想上、资源上、资金上和行动上的支持。这一点至关重要,管理的成败一切都在老板手里。

六、薪酬的大方与慷慨。

在杰克韦尔奇的《商业的本质》一书中,他谈到了“慷慨基因”一说。这个原理的背后就是,别对员工抠抠缩缩,这也不想给,那也扣下来,让员工在物资的收入上无法提升。那天有个明星企业家在谈论工资的时候,谈到,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薪酬的大方。要求3000元工资的员工,公司给他10000元,他就会把命给公司,更别提用心工作、走心工作了。那个要求8000元的员工,你给他10000,就不会产生这种效应。超出员工期待的工资水平,是最有效、最直接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的手段。但,别忘了契约精神,否则时间长了,那10000元就成了“应该”的了,激励作用就会消失。契约精神包含了绩效管理的要义。契约精神可以让员工背负责任,获得成就,而成就感才是长期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

七、招聘是关键。

我们是不可能把一只羊,培养成狼的,我们也不可能把一只兔子培养成狐狸。公司别把赌注放在员工培养上。培养的前提条件是,他有被培养的基因。所以,公司在招人、选人的时候,就要关注匹配的问题。享受型的员工,心理素质差的员工,招进来后,稍微被“凶”一下,就会觉得“天塌下来”了,这种人无论如何不能要。所以在招聘、识人的时候,就要把匹配原则设计好。讲狼性,就招聘有狼性的人;讲关爱,就要招有同理心的人。人的问题,员工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招聘失误造成的。入口就有问题,当然过程中就会有问题。入口进来的是水,怎么可能出来变成金子呢?所以,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这一关。

小结:在管理上,既不能犯“左倾主义”的错,也不能犯“右倾主义”的错,更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软硬兼施”是管理的第一原则。只对员工好,最后就成了“应该”,稍微没有照顾到,员工就会发脾气;只对员工凶,员工心里无法承受,最后成了混混儿。凶的多了,就成了“狼来了”。所以,一手抓管理的“狠”,一手抓管理的“情”,才能让员工用心、积极、认真地工作。这两手,都不能放。至于“凶”到什么程度,“好”到什么程度,就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平衡和设计了。


耕然夫


这个问题确实是现实中常见,且需要平衡的矛盾。所以要一分为二的分析,采取辩证的管理手段。

1.对事不对人。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对其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监督、反馈等,都是职场人,无需用讨好或者命令的态度,仅此而已。如果在此情况下,员工仍然散漫,这就是员工的态度和基本职场素质问题,那么作为管理者考虑的应该是是否其是否适应岗位的问题,是否转岗或者退职的问题。

2.在工作之外,如生活上,情感上,应该适当关注,比如组织团建活动,作为情感知心大姐大哥等,对员工保持一定的了解、关爱。毕竟,人是感情动物。


管理实践课堂


公平对待员工+清晰的奖惩制度。

不要把对待员工太软和太凶作为一种工作方法,那是情绪,不是方法,方法就是建立规则,规则是很硬很冰冷的东西,它不是有情绪的,它的优点就是毫无人性可讲,但很有原则,而且能规范化你的团队。

很多管理者认为管理就是要因人而适,要灵活。其实这样依据个体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方法,只会让整个团队成员觉得没有固定规则可言,只要根据老板的性格来行事,就会获得某些自己想要的利益和结果。比如对待太心慈手软的老板,只要狠一点,老板就让步,对待太凶的老板,那就只有耍耙子不干,反正也没有固定规则,那所有的规则就是老板的性格。

每个人都有弱点,老板也不例外,不建立铁一般的纪律,就会被下属钻空子,会抓住老板的弱点猛攻。

所以这点上,老板必须建立规则,还得让全体严格执行,包括老板自己,否则就难以服众。

再加上奖惩制度,做的好多给钱,做的不好扣钱,不要被员工的软和硬的态度吓到,老板不能被员工牵制着走,必须让员工被你建立的制度牵制着走,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是一个舍得给钱的老板,给予员工他应得的利益和好处,这点至关重要,钱该给谁?给多少?薪酬分配一定要做的理性、公平、科学,否则没有员工会服气,会长久的跟着老板卖命。


马又见马


制定工作标准,用制度管理员工。

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绩效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恩威并施”,就是强化理论的一个实例,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命令和思想动员,实质是强化理论和精神激励的结合;改革开始以来,物质激励被广泛运用。这些激励措施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物质激励被乱用、夸大的结果是认为激励措施“除此之外,别无良方”。

以下管理技巧,希望能有所帮助。

1、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2、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地位,不要忘记和讨论他们的工作表现;

3、如有某种改变,应事先通知,员工如能先接到通知,工作效率一定比较高;

4、让员工参与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和决策;

5、信任员工,赢得他们的忠诚信任;

6、实地接触员工,了解他们的爱好、习惯和敏感的事物,对他们的认识就是你的资本;

7、时不时倾听下属的建议,他们也会有不错的主意;

8、如果有人举止怪异,应该追查;

9、尽可能委婉地让大家知道你的想法,没有人喜欢被蒙在鼓里;

10、解释“为什么”要做某事,如此员工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11、万一你犯了错误,立刻承认,并且表示歉意,如果你推卸责任,责怪旁人,别人一定会瞧不起你;

12、告知员工他所担负职务的重要性,让他们有安全感;

13、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批评要有理由,并找出批评的方法;

14、在责备某人之前,先指出他的优点,表示你只是希望能帮助他;

15、给予奖赏,但奖赏要与成就相当;

16、言行一致,不要让员工弄不清到底应该做什么;

17、把握住每一个机会,表现你以员工为骄傲,这样能使他们发挥最大的潜力;

18、如果有人发牢骚,需赶紧找出他们不满之处,并予以解决;

19、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安抚某个情绪不满的员工,否则所有的人都会受到波及;

20、制定长、短期目标,以便让每个员工据以衡量自己的进步;

21、支持你的员工,应有的权利与责任是不可分的。


春风抚柳柳不让


随着更年轻一代的领导成员加入管理者队列、各个企业里的年轻员工越来越多之后,,甚至95后,00后都踏入职场,他们的平等观念是非常强的,而且一代比一代强!放下传统管理理念中的尊长意识和虚荣心,去做你团队成员的朋友,扁平化管理,你才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也将使工作更具效率、更富创意,你的事业也终将辉煌!

文管可借鉴孔子,武馆借鉴韩非子!


我爱迷彩色


小公司管事,大公司管人!根据业务性质把岗位职责设好,工作流程梳理好,把重复性的工作经验进行提炼萃取,以目标导向为结果。在工作上,无需照顾个人情感,以绩效论英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推荐两本书,很有用,可以看看。



佛系悟道


管理员工是一门学问,激励员工更是一门艺术!

1,管理员工千万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人际关系里的对他好,或者对他不好,这样只有人情,没有管理,最后都会出问题!

2,员工作为企业的一份子,需要为他的岗位职责负责,为他的岗位目标负责,还需要遵守企业的制度规章。核心是要发自内心认同企业的使命和价值,并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使命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3,对于一个管理者,任何时候都需要学习,学习管理,提升水平和认识,完善管理体系才是重中之重!


大猫课堂


怎样管,员工才能用心工作?
一是落实并细化劳动纪律制度。
二是落实激励机制。
三是针对以上两点做考核,有奖有罚,公平公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6200054e933448964e\

80后糕点大叔


1.制定清晰且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2.工作细化,责任到人,尤其衔接部门之间流程;

3.清晰明确的奖罚制度,且要公开透明,重点鼓励,减少批评;

4.对严重违反制度员工,拿出来按制度重点处罚并公示出来,作出震慑力,并表扬这方面做的出色的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