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鄉還延續著古時候的習俗嗎?

沈依依


我的家鄉是四川省廣漢市,廣漢保保節,是我們廣漢人比春節還熱鬧的節日,我國大多數人過年把正月十五鬧元宵過完,這個年就算過完了,可是廣漢人不一樣,我們的春節,還有正月十六的遊毛病和保保節,從我記事起濃濃的過年氣氛伴隨著我的童年。正月十六的廣漢,熱鬧得每條街都人山人海,早上有舞龍表演,中午廣漢三星堆有古蜀大祭祀活動,主大街上有類似廟會一樣的保保節會,賣東西的商販全都在街上擺出攤位,人們在街上游玩,就叫做遊毛病了,據說是遊了一年都不會生病,這是古往今來老百姓對於新年的祈福吧。而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廣漢的房湖和金雁湖兩個公園,因為公園裡正在舉辦保保節,所謂的保保節,就是給家裡的小孩子拉保保,保保在我們廣漢就是乾爹的意思,拉保保的人多,看拉保保的人更多,史料記載,廣漢保保節起源時間是清康熙年間正月十六,拉保保就是為了給家裡的小孩保平安,保幸福。這就是我的家鄉從古代延續至今的傳統,每年四川電視臺都會作專題報道,還有央視也會報道。其實不管哪個地方的民俗,都是老百姓對於幸福平安的祈求,雖然我們是不同地方的人,但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一些事情,人會更理智,祝大家生活幸福,也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來廣漢遊玩。





小舵爺aloha


我的家鄉在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古時候的習俗有的還在延續流傳,也有的已經淡出了。

就拿春節來說,正月初一早上吃餃子,吃完餃子拜年。過去拜年家家戶戶要磕頭。現在雖然還是拜年,但是磕頭我們這兒幾乎不存在了,老人也不讓磕頭了,拜年就是互相問個好,走一下過程而已了。

我的家鄉是傳統的鼓子秧歌之鄉,小時候過年最企盼的就是看秧歌,村村有秧歌隊,過完年開始扭秧歌一直到過完十五才停。過去扭秧歌是過年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現在我們縣的鼓子秧歌更是發揚光大,已成功的申請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山東省的三大秧歌之首。分別是:商河縣鼓子秧歌、海洋秧歌和膠州秧歌。這三個地方的秧歌被評為山東省三大秧歌。


商河縣鼓子秧歌不光為全縣的老百姓服務,現在省裡有大型活動都有我們家鄉秧歌的表演。還一度走上北京人民大會堂表演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甚至還出國到韓國、瑞典等國家演出,為發揚我國傳統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爽朗不如小心


打小能記起的風俗基本沒變過。

一、清明節

比如今年的清明節,我們整個村裡的同姓氏家族一同去掃墓,而這個傳統,近年來氛圍似乎越來越濃郁。

今年的清明節,似乎比春節還要熱鬧,眾多遊子在這一天返鄉,在清明節前一天,同姓的組織者通知大家準備好一起去上墳。第二天一大早,一支從8歲到60多歲的長長的隊伍浩浩湯湯的出發,我們由近到遠,在每一座墳前清理雜草、擺祭品、培土、焚香、燒紙、放鞭炮,掃完一個山頭奔向另一個山頭,一路上林間小路、青山綠水,人言鳥啼,開心哀思……我們從早上7點出發,一直到下午7點回家,我們十幾個家庭三代人一直追溯到了同一個祖先。

二、端午


端午家家戶戶都要掛起艾葉、菖蒲,每個門前,窗戶都不能錯過,寓意:“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包粽子賽龍舟;房屋邊沿灑雄黃酒。

這一天,也同過年一樣,母親都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孃家。


三、春節

為迎接春節的到來,必須要在除夕前,把家裡裡裡外外都打掃乾淨,包括桌椅板凳,傢俱、牆面,該扔的扔;


除夕那天有一個團圓飯,早中晚都可以,但在團圓前,一定要先給逝去的人上供。除夕後半夜,鞭炮聲不絕於耳,為開門鞭炮;


初一早餐,家裡有男士的,需要男士做,意思是女士勞累了一整年,這天給女士放放假,吃過飯後,第一件事必須先給村裡老人拜年,然後左鄰右舍;


年初一到年初三都不可動用笤帚,不能清洗衣物,怕破了運氣。


半飽淅寶


我的家鄉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在陝西和甘肅的交界處,村子裡很多老的傳統一直都保持著。儘管近十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的思想都開放了很多,但有很多習俗作為生活儀式還在繼續。

我們家鄉現在依舊有很濃的家族觀念,像我的家族有五十多戶人家,大概有三四百口人,雖然人口多但大家的關係還是很親近的。平時可能各忙各的,有什麼棘手事情的時候,大家會一起解決。尤其像婚喪嫁娶這種事情,全族每一家都至少要有一個人參加。(當然啦,這些年外出的人也多,在家的是一定的有人參加的,全家出門在外這條就不算啦,畢竟時代不同啦)

吃年夜飯,守歲,這些基本全國都有的習俗說起來也沒有多大意思,我隨便說兩個別的地方可能已經不再保留的習俗。

1.拜年。

我們這邊拜年不是像大家現在認為的過年走親戚,儘管我們說的拜年也有這個意思,但我們的拜年更多的是特指正月初一早上全族之間互相拜年。拜年在我們這邊是非常重要的新年儀式。

我們這邊拜年仍舊保留著磕頭的習俗,正月初一早上天剛亮,就要吃完早飯穿戴整齊。男的準備跟隨拜年的隊伍去拜年,女的準備吃的酒水招待過來拜年的族人。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磕頭,這裡解釋一下,我們家族關係雖然人口多但仍舊很親近,按照輩分給爺爺奶奶,叔叔嬸嬸磕頭是說的過去的。其次,磕頭這個禮節並不強求,全憑個人,過年就圖個喜慶,大家都願意按照舊習俗來而已。

磕頭憑個人意願,但有一點必須做到,就是全族不能落下一戶,這是最基本的禮節。有的人出門在外一年,大家也不一定見得到,在比如,娶新媳婦啦,家裡添小孩啦,也是個認識族人的好機會,說到底主要還是相互走動,增進感情。

順便提一下,因為我們家族比較龐大,所以同一輩分的人年齡會差很多,所以不超過六七十歲就總有比自己大的人,就要去拜年。😝😝😝

2.祭祖。

我們農村人也不可能像電視劇裡面的鄉紳那樣有祠堂什麼的,雖然人數眾多,也就是普通的農民家庭。不過祭祖仍舊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我們祭祖的時間選在大年三十的下午。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過年大家能聚在一起,另一個迷信一點的說法就是祭拜祭拜祖宗,請他們回家一起過年。

我們祭祖是要集齊全家族中年男子和孩子一起去的,加一起大概有一百多人陣容還是挺龐大的。由於家族人口眾多,所以墓並沒有在一起。我們就要把全部有墳墓的地方都祭拜到。因為家族比較龐大人口眾多,所以我們是按照地點來統一祭拜,然後再由墓主的直系親屬單獨祭拜。即便這樣,我們祭拜完所有的祖墳也要一下午時間。

我們這邊傳統上女性是不祭祖的,不過這個跟拜年一樣,都不是絕對的,主要看個人意願。只不過大家這麼多年都習慣了,所以祭祖還是男的為主。

最後放兩張我們拜年的照片,希望大家能溫柔的看待,只是一種獨特的過年的儀式而已。





東鄰遊子


1,節日習俗,這個跟北方大多數地方一樣一樣,過年吃餃子🥟,貼對聯,三十晚上守夜,初一起來拜年,仍然需要挨家挨戶給長輩們磕頭,初二回姥姥家拜年,同樣需要給長輩們磕頭。初三是給故去的先人祭祀,其他節日沒有很特別的了??;

2。婚喪習俗。現在都響應國家號召,已簡辦麼為主。


以夢為馬駒


我的家鄉在陝西岐山,還延續著不少的古老風俗,特別是在婚嫁喪葬時,這種風俗還保留著很多。

今天就說一下過年時給長輩拜年的風俗,很多地方拜年是在大年初一早上,但在我們當地是大年三十晚上上門給長輩拜年。晚輩們會到本族最長的長輩家中,給長輩拜年,從長到幼,依次跪拜磕頭,未結婚的還可以領到壓歲紅包,每一家會端上自家做的盤子(拼盤)和白酒,大家歡聚一堂,由於現在都在外工作,這也是每年本族家人難得一見的時候,增進彼此感情,拉家常,聊過往,但是在我們當地這種場合是不讓女人參加的,女孩子一般家長也不會帶去,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每年過年三十晚上給長輩拜年,吃團圓飯,雷打不變。



怡然讀書


我的家鄉,古時候延續下來的習俗越來越少了。

這些年,整的社會的發展,可以用飛速來形容,要跟上步伐,大家都在努力拼搏,人們的空閒時間越來越少,很多習俗,不斷的簡化,慢慢的也就淡了。

就拿傳統節日來說,以前,大家就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土地不多,這邊的氣候,一年只有兩季的播種。到了傳統節日,大家總能抽出時間來,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後來隨著道路的完善,交通不再閉塞,人們外出的機會變得多了,看到了外面的發展,意識到,這樣的種植習慣,只能勉強解決溫飽,於是慢慢的,改成了種植蔬菜。生長週期段,經濟效益高,但工作量也增加了好多倍。生活不再悠閒,每天起早貪黑,有了幹不完的活計,沒有時間再張羅過節了,就慢慢的簡化成了一年當中,中秋節,隨便過一下;春節,過幾天,其他節日,基本沒了。

還有一個是網絡的發展。小時候的春節,大年初一,十里八村的人都會來一個小廟趕廟會,為新的一年祈福,很是熱鬧,過年氣氛十足。這兩年卻變得冷清了,小孩宅家裡玩手機,大人宅家裡玩手機,打麻將,老人也開始玩上了手機。

還有一些習俗,老人們懂得,但他們漸漸老了,年輕人沒有接下這份傳承,走了也就帶著一起走了。


怒海滔天


座標皖北。

古時的習俗有一些值得繼續傳承,發揚光大;有些則實為糟粕,應儘快加以摒除。

習俗,在某些意義上,代表著某個區域人的共同認知與認同的思想,甚至被文化淺薄的人不辨對錯便奉為真知灼見,行事準則。

1,首先第一大事就是家中不可無後。

在他們的觀念中,只有兒子才是自家人,女兒遲早要嫁出去,是別人家的人。家族遺產唯一繼承者約定俗成只有兒子有份,女兒若是幼年夭折或離婚後孤身死亡,都入不了祖墳,只能找個地方草草葬了。

每家每戶都拼了命的要生兒子,否則便覺得臉上無光,抬不起頭,所以在80,90年代,在計劃生育的大環境下,那邊是超生的主力軍,甚至生完好幾個女兒的,都不惜東躲西藏再生個兒子。由此滋生了一大批棄嬰,寄養的女嬰,因為性別,一出生就低兒子一等。不管家裡有沒有錢,都會最大限度地讓兒子享有“太子”的待遇,而女兒多數變身小雜役,早早輟學,嫁人生子。

本以為時過境遷,多數人隨打工浪潮外出,不再固守一方天地而思想有所改觀,直到前幾日聽一位剖腹產生了兩個女兒的親戚說,她丈夫親口說,只要我們不死,就得生個兒子!

2.彩禮

大數據下的男多女少,使得鄉村彩禮也年年攀升,有女兒的,尤其有好幾個女兒的也大大嚐到了女兒的甜頭,有些父母會把彩禮據為己有,作為女兒對自己養育之恩的報答。

兒子結婚會給蓋樓房,給別人聘禮,條件好點的會出資買房,而女兒的嫁妝則直接從她得到的彩禮中扣除,由此看,養女兒真是穩賺不賠的好買賣。

3.祭祖或葬禮

祭祖一般會在過年的時候,帶著餃子,酒與吃食,只有孫子才有資格跟著去,葬禮的時候,女孩子也是不可以跟著去下葬的,孫子則是打幡的關鍵人物,也稱作領路人,尤記得我爺爺過世的時候,我與妹妹站在一旁,哭得好不傷心,但人來人往沒有人搭理我們,彷彿我們是兩個多餘的人,及至下葬的隊伍遠去,留給我們的只有一堆灰燼與凌亂的地面。

  • 4,還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風俗,成為兒時難得的回憶。
  • 大年三十的晚上會一家人守著電視機看聯歡晚會,新年的鐘聲響起會出去放鞭炮,家家戶戶鞭炮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鬧。初五,初八的時候不能動針與剪刀,說在來年會對身體不好。


  • 農曆二月二簡稱龍抬頭,這一天母親會炒糖豆,上學的間隙抓一把糖豆,香甜酥脆,堪稱課間零食榜一絕。


  • 正月十五的時候,會蒸麵燈,蒸麵燈要用“死麵”,面燈要蒸12個,依次代表著每個月份,有時還會蒸幾隻動物,比如小龍,細細的長條用剪刀剪出龍鱗一樣的形狀,盤結起來,再用兩顆紅豆做眼睛,插兩根鬚子,簡直栩栩如生。
  • 傍晚時分,大人們會教給我們一項神聖的任務,就是為別的人家送燈。在當地,如果是過去的一年中家裡有過世的親人,這一年便不能蒸燈,這時村民們會自發的去送,往往是每戶送一個面燈,兩個包子,如果村子小,全村都會去送,若是村子大,便只送本族。收燈的人家也不會讓人空手回去,一般會給孩子抓幾把糖果瓜子。
  • 到了晚上,每家的孩子都會端著面燈開始走街串巷,一群孩子排著長隊,一面用手護著面燈防風,一面小心翼翼的邊笑邊走,若是燈油燃盡了,就去就近的人家添上一勺,我們走到村外的空場地裡,撿來樹枝子烤火,一群孩子圍在火堆旁嘰嘰喳喳,沒人知道他們談了什麼,可火光映在每個人臉上,都燦若盛放的煙花。

    我們往往會玩到很晚才會回家,大人們也不催,畢竟一年只一次的“狂歡”啊。回到家裡,燈油還沒燃盡,面燈卻早已殘缺不全,大人們眼下詫異,孩子們捂嘴偷笑,你想啊,火光滋生著油香面香,哪個能忍住不做小饞貓呢?


  • 八月十五的時候會蒸月餅,母親把芝麻磨成細細的末,裹上白糖,一層一層地捲進麵餅,邊緣用手啄出鋸齒般的花紋,待鍋中水汽四溢,一縷香氣纏住了嘴巴的痴望。一家人就著清風分吃著圓如蓋的月餅,月亮明晃耀眼;夜色,無限圓滿


  • 鄉村裡還有些宗族意識,比如本姓的會分成一組,如有大小事情也會自發前來幫忙,互幫互助,源遠流長。

那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也是讓我又愛又恨的地方,以曾經寫的幾句作為結尾吧。

  • 此時的故鄉,應是秋收時的一片繁忙

    摘不完的玉米、堆積成山燦爛金黃

    剝不完的棉花、大口吸積著陽光雪白綻放

    曬不完的黃豆、噼裡啪啦地在滾動在麥場

    暮靄一晃,青煙嫋嫋直上

    午後的雞啼如幻境般悠長

    河水如眸底般清澈,隱去了一切哀傷

    看這村落多安靜,它不動聲色就毀滅

    我抖落一身的寒涼

    這裡葬著我的淚與絕望

    院中犬吠絆不住我的腳步

    高遠的碧空擒不下我的希望

    臨行前,我大鬧一場

    人生,總有去不完的遠方

    和回不去的故鄉



    陸芊夢


    有啊,像小男孩留鴨尾巴。

    (小男孩留的小辮子,我們叫留“鴨尾巴”)


    這種風氣依然存在。我在想這應該是清初遺風。滿清進關之後,為加強統治,採用了一種從根子上擊破漢族人根深蒂固的正統觀念的方法:剃髮。


    幾千年來,受儒家文化影響,“身之髮膚受之父母”,頭髮是萬萬不能剃掉的。剃掉頭髮的人那是外族。所以,當滿清剛入關的時候,關內的人們以他們為“外夷”非我族類而拼死抵抗。滿清王朝據此開始“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大規模屠城滅村,用武力強迫關內百姓降服於自己。據說,那時候,朝廷下旨,賦予民間剃頭匠生殺權力,凡是不同意剃髮的人,剃頭匠可以先殺後奏。砍掉的人頭就掛在剃頭挑子一頭的杆子上。

    (剃頭挑子,請注意那個高杆,據說原來是用來掛人頭的)


    現在留鴨尾巴的男孩,通常都被家裡認為是十分嬌貴的,要不是掌門長孫,要不是幾代單傳,再不然就是生過幾個女孩之後才生的,這些可都是寶貝呀!

    為了期望他們能夠順利長大,無病無災的,其實潛意識裡面,還是有頭在。誰都知道,人沒有頭肯定是活不了的,所以給他留一條小辮子,能夠把頭留下來。頭留下來,人肯定能夠活下去,這也是我判斷是從滿清入關“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聯想起來的。


    多說一些。這些留有小辮子的男孩,會在一定的歲數給剃去的,叫剃辮子,也叫鉸鴨尾巴。年齡有的是六歲,有的是十二歲。但,現在六歲剃的較多,畢竟,等孩子長到十二歲,他已經知道男女有別了,一個男孩子留個小辮子會被女生笑話的。至於說,剃辮子要大擺筵席,邀請至親好友,那是題外話了!


    一株吊蘭


    延續、發展、生生不息,象發喪、結婚、生子,在傳統基礎上添加了不少新元素。從前發老喪、找廚子、找忙人、找總理(農村土浯)就是管事操心的人。現在有所改變、有的去飯店酒店,有些是大包、也就是廚子全權負責筵席、包括洗涮端菜的等等,發喪、結婚生子基本上都這樣。

    還有一些傳統節日、家裡有老人的都用傳統的方式在過,六七十歲的老人有一天如果都走了,就到了傳統風俗滅絕的那一天了!真不希有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