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若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我該如何?

denggao9527


先塑自身行為形象,老話說的好,身正不怕影子彎,正身如正己,身正不呵!邪影相離,謠言不攻自破,何人又能謗你,欺你,辱你…,正是蒼蠅不盯無縫之蛋,掐住你的汙點,才謗你,欺你,辱你…,如果你的作為端正,對方言行攻擊就失去了底線,世間人是無人信的,謠言,誹謗無立足之地,關鍵還是正己。


阿綱A


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與拾得兩位大師,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詩僧。唐代天台山國清寺隱僧寒山與拾得,行跡怪誕,言語非常,相傳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

這倒是立身處世的一些原則。是比較佛系的。且看如何處之。

謗我:有人誹謗詆譭你,肯定是因為你在某些方面比他強,讓他注意到你了,而用一些不正當的方式來影響你,對於比自己弱的人,自然不需要太花心思,只關注,隨他去,冷處理最好。

欺我:能欺負你,肯定是在能力上比你強了,你比不過他,便只好忍讓了,沒必要硬上。當然,要是你是武林高手,也犯不上跟一個無賴計較。

辱我:對於低素質的,有時候也是要適當表達立場的力量的,適當教訓一下是要得的。

笑我:笑就讓他笑唄。無所謂啦,又不會掉塊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輕我:他說我沒有,我真沒有,奮發圖強。他說我沒有,但是我有,一笑置之。

賤我:把握個度,越線了還是要教訓一下的,也是對他負責。

騙我:不可交,敬而遠之,適當處置。

歐耶!


瘋哥哥l


如果沒有“我”,這些都不是問題了!

他謗我,如果有“我”,“我”就會難受甚至氣憤,這就是他的目的。如果“無我”,他謗的便是自己,因為他必須自圓其說,結果是“越圓越謊”,最終他將以醜陋的面孔處世。。。。。。

他欺我,按照“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你同時也在欺他。不同的是:你不以為然,意識順暢;他自以為是,意識混亂。所以,他是輸家!

他辱我,結果與“他欺我”是一樣的。

他笑我,體現的是“我”的價值。笑聲總比哭聲好,世間的每一個“他”,都是“我”存在的環境!

他輕我,恰恰是“我”所需要的,“我”是贏家。在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是“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吹之”的道理,隱含的是低調做人!

他賤我,結果與“他輕我”是一樣的。

他騙我,是因為“我”當真了。假如“我”一開始就沒有當真,他的“騙”也就不存在了。人生,就是一個過程,真也假、假也真,原本就沒有真假,真假是“我”去區分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尋煩惱”。。。。。。


龍潭山隱士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雲: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與拾得兩位大師是佛教史上著名詩僧,唐代天台山國清寺隱僧。傳說是佛界兩位羅漢下凡化做苦僧修行,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氣惱至極,於是便有了與拾得充滿了睿智,精彩的以上對話。

即使至今日,我認為,這段對話內容在某些人事物情上依然適用。不是無奈,更不是退讓,而是以柔克剛,邪不壓正。張揚正能量,提倡真善美!

(簡論)


秋風秋雨聽秋聲


這樣的人如果還能跟你坐在一個桌上吃飯我佩服,你剩下的就是照死的罵和羞辱,如果敢回嘴你就只有照死的打,這樣的人不要臉也不怕打,只要注意別打成傷害就行,他不要臉也不會有一個人幫他的,這樣的人不待見你一樣不待見比他混得差的人,這樣的人在社會和任何時候都沒有朋友,因為他沒有尊嚴,我們要避開這樣的朋友,但也不要害怕這樣的朋友,生活中這樣的朋友不少,到處吹得任何事情都能搞定,結果什麼事也搞不定,不如那些平時低調辦事有力的朋友,只有遠離這樣的朋友你的路才會走的明白,


堅持的車伕


人在做天在看,真的~我前夫和我離婚後,不讓看孩子,說我會影響他們的生活,他二婚後,又離婚,二婚媳婦也不讓他見孩子,甚至把孩子的姓都改了,我知道後,心裡嘟囔了一句,終於有人替我報仇了~我相信因果報應,人要心存善念,作惡的人,你們如果慶幸報應沒來,那就會可憐了你們子孫後代,隔世報~你可以精明幹事,圓滑做人,一定不能去傷害人~


花開若相惜_27126002


答:“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這絕妙的一問一答,出自禪宗《古尊宿語錄》中的《寒山拾得忍耐歌》。原文為: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與拾得二位大師是唐代高僧,無血緣關係卻情同手足,做事不拘小節,在詩上均有極高的造詣。

傳說,二人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化身,後被雍正皇帝追封為“和合二聖”。

他們常以童子的形象出現,是世人心中友愛情重、和睦圓滿的象徵。


“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拾得大師的回答巧含入世之理,初讀心潮澎湃,再讀耐人尋味。

關於最後這兩句,後人似給出了三種解讀方式。

一說爽快:等著善惡循環,看他因果報應;

二說度人:等著他被感化,懺悔改過向善。

三說度己:等著自我提升,看他再無波瀾。

小女道行尚淺,只覺各有各的道理,不知大家怎麼看呀?


竹月小酒館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寒山與拾得這兩位大師。

寒山與拾得都是唐代著名的高僧。寒山是個詩僧、怪僧,曾隱居在天台山寒巖,故名寒山。他的禪詩寫得很美,至今流傳甚廣,但脾氣卻十分古怪,常常跑到各寺廟中望空噪罵,和尚們都說他瘋了,他便灑笑而去。他後來在天台國清寺當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

拾得和尚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豐乾和尚化緣經過,慈悲為懷,將其帶至寺中撫養,起名拾得,並在國清寺中為他受戒。拾得也是個調皮搗蛋的和尚,經常有些出人意料的行為,因此被派至廚房幹雜活。

寒山還沒有去國清寺的時候,拾得就常將一些餘羹剩菜送給他吃,豐乾和尚見二人如此要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自此後,他們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世人因此也把他們二人稱為和合二仙,大家別誤解,絕不是好基友的意思。


寒山與拾得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常在一起吟詩作對,他們之間的玄妙對談,最經典的就是這則記載在《古尊宿語錄》中的問答。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這段精彩的問答,蘊含了為人處世和佛法修行的智慧,雖歷經千年,仍膾炙人口。

這段對話文字淺顯易懂,我們一般當做禪門機鋒或對聯來看。真正能理解內涵的人並不多,能做到的人更是萬里挑一。為什麼?因為寒山與拾得的問答其實講述的是佛家忍辱功夫,而忍辱則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基礎,大乘菩薩也必須證得無生法忍,才能登菩薩地。


學佛之人都應知道菩提六度,就是六個到達金剛智慧彼岸的方法。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個修行法門首先是佈施,佈施又分為財佈施、無畏佈施和法佈施。資助別人錢財,盡力積極幫助他人脫離困境就是財佈施和無畏佈施。法佈施又高一個層次,可以解決人精神上的煩惱。這些都叫外佈施,還不究竟。當我們把自身的習氣,還有各種攀緣之心全都放下,全部捨棄,這叫做內佈施,才是真正的佈施圓滿。

持戒就是遵守戒律,戒掉一切不良習慣、嗜好和行為、保持身心清淨。有很多人天生古道熱腸、仗義疏財,願意助人為樂,還有些人天生遵守紀律、作風正派、自律自覺。所以佈施與持戒有天性的基礎,再經過一段時間修行,可以很快取得成就。

忍辱之所以放在菩提六度的中心,不僅因為最難做到,還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說忍辱這關過不了,就無法精進,無法修習禪定的功夫,更不能達到般若境界。有些人經常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內心清淨,修行有點境界,待人接物也守規矩。可是一旦遇到外界打擊或者逆緣,無名火就生起,佈施、戒律就不好使了。屆時不管別的,先和你爭辯出個對錯再說。



當年蘇東坡也喜歡研究佛法,有一次他寫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天中天即為佛祖,大千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八風代表順境和逆境。蘇先生認為自己這首詩寫得很有境界,覺得自己悟道了。於是吩咐書童將此詩交給佛印和尚賞閱,以期得到大師誇獎。誰知佛印看完之後,寫了兩個字讓書童帶給他。老蘇打開一看---放屁。登時氣的火冒三丈,坐船過江去找佛印理論。佛印見到他,哈哈一笑道:蘇施主,既然八風吹不動,為何一屁過江來呢?由此可見,蘇東坡學問再大,也沒有忍辱的修為。

修習忍辱確實非常困難,還是那位蘇東坡先生,他寫過一篇文章,講到了匹夫和君子在遇到欺辱時的反應,同時還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勇敢。原文是: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大家看看,蘇先生說的多麼好聽呀,可惜一個屁都受不了,都是口頭禪,為什麼?因為自古以來都是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啊!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沒有忍辱的功夫,生活中會處處有障礙,時時有煩惱。我們開車上路,經常會遇到路怒症患者,一言不合就動手。結果呢?贏了進看守所,輸了進醫院。明明一件小事兒,彼此謙讓一下就完了,非要爭個對錯,最後導致自己乃至家庭都受到傷害,事後懊悔,就是當時不能控制,這都是因為不能忍的緣故啊。所以修習忍辱不僅是和尚們的事兒,我們這些天天有煩惱的俗人更要好好學習,才不會輕易惹是生非,浪費時間和金錢。


那麼什麼是忍辱呢?有人打你、罵你、羞辱你、侮辱你,被人各種形式的欺辱和刺激,全都是辱。但是,這還不夠,人的一生中,一切不如意是辱,一切痛苦也是辱。譬如生老病死這四種苦其實就是辱。胎兒在母親的子宮裡面,叫做胎獄,渾渾噩噩,恍恍惚惚,赤條條出胎則迷;老年人上公交車,別人會離他遠一點,不是因為尊敬,而是怕碰到他有麻煩;一輩子非常喜歡衣著整潔,老了吃個飯都會弄一身,心裡會很不舒服;生病臥床不起需要人伺候,時間長了也難免受人埋怨;死的時候就更別說了,很多事兒放不下,但又無能為力,死不瞑目;還有我們做生意當老闆,遇到困難只能自己扛,咬著牙在那裡堅持;無錢無勢,女朋友瞧不起你,離你而去等等。這些都算是另一種形式的辱。

所以,在這個不完美的堪忍世界中,一定要好好學習忍辱,因為這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修行忍辱有六重境界,第一重是力忍,就是要用力量忍住。比如別人無緣無故打我一拳,或是向領導給我打小報告,我當然會生氣,但是努力剋制自己,因為我是修行之人,不應當跟他一般見識,不要對他打擊報復。但是我還是動心、起煩惱,這叫做力忍。

第二重是忘忍,就是遇到違心的事情都不往心裡去,忘記它。這個層次的人度量就大多了,宰相肚裡能撐船,你無論對我做什麼,我都不計較,過去就忘了,這叫做忘忍。

第三重是反忍,就是雖然別人無理橫加各種責難,但是我不生氣,反而想想問題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反求諸己,反省是否因自己智慧、德行或福報不夠才受此欺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叫做反忍。

第四重是觀忍,就是侮辱我的、我受的侮辱以及被辱的這個我,都是因緣所生,緣來則生,緣去則滅,如同夢幻泡影,都不會長久。金剛經中說應作如是觀,這樣一觀,也就沒有什麼可計較的了,一切煩惱都會過去的。

第五重是喜忍。就是遇到各種無理橫加的事情,別人忍受不了,我卻很歡喜。這不是腦子有病,這是修養功夫到了一定境界,藉此逆緣來鍛鍊忍辱功夫呀。這麼一想,就高興有機會磨練自己,再反過來感恩提供這個機會給自己的人,把他們看成是菩薩,這一重忍辱功夫就了不起了。

第六重是慈忍,就是面對各種無理橫加的事情,站在對方角度考慮,也許他們並不知道在做什麼,只是情緒、脾氣就是這樣,是業力較重所致。自己不但不生他們的氣,反而還要憐憫他,想辦法幫他去除煩惱,自度了還要度他。這就到達了菩薩的忍辱境界。

說完這些,我們再回頭看看拾得和尚的回答: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是不是和忍辱的六重境界有相似之處呢?

我們學習忍辱,絕不是忍氣吞聲,低三下四的任人欺辱;也不是牙掉了咽肚子裡,想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是學習一種究竟的智慧安樂法門。從這六個層次去學習忍辱功夫,才能身心平靜,安住慧海,人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除此之外,忍辱還有菩薩境界才能體驗的生忍、法忍和無生法忍,我們凡夫俗子做不到,所以這裡就不說了。

最後,附上憨山大師的醒世歌,祝大家讀後身心安樂。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

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

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懊惱,

耐煩作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

每見鋼刀口易傷。

惹禍只因閒口舌,

招愆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

彼此何須論短長。

世事由來多缺陷,

幻軀焉得免無常。

吃些虧處原無礙,

退讓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楊柳綠,

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是三更夢,

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誰替得,

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誇伶俐,

天自從容定主張。

諂曲貪嗔墮地獄,

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

蠶為絲多命早亡。

一劑養神平胃散,

兩鍾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

死後空留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

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來鬥勝,

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一聲鑼鼓歇,

不知何處是家鄉!


盛世南迦


寒山拾得我們都學不了,但應該學。

心理上對無理者應該藐視、蔑視、直至忽視。

現實中,該自我保護就必須行動起來,有人騙你、辱你、謗你、欺你,大事付諸法律,立即報案,尋求正義的力量支持。小事,必須嚴詞回應,痛批其害。

至於輕我、笑我、賤我,那太正常不過了,人立於世間,從來都是笑笑別人,同時讓別人笑笑,虛榮一點用都沒有,可以忽略。一輩子除了父母,誰也不會把你當成寶貝,輕賤就輕賤吧。

當然,我們也不是火藥做的,一點就爆,睚眥必報,斤斤計較。

真誠待人,與人為善,未必世界不是一片光明!


叫及時的雨的老頭兒


一筆勾銷,

橡皮擦掉,

白紙一張,

重啟自我,

心隨我動,

畫滿彩虹,

進我一尺,

還你一丈,

若在欺我,

撕紙不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