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疫情时期孩子总天想玩手机而且不给他还带逗样打人好吗?咋教?

涟盈


确实挺上火,我们家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每天最开心的就是玩游戏,一看作业就犯困,一见游戏就来劲。

目前我们是这样处理的:


1. 跟他说明白我的立场。


我明确告诉孩子,妈妈不喜欢你老玩游戏,第一伤眼睛,第二耽误时间。


想玩可以,但必须有度。


2. 跟他讨论如何玩。


我觉得家里尽量不要大人独断专行,所以我们家的事情,尽量跟孩子们讨论,一方面促进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打造一个民主合作的家庭氛围。


我们讨论出来的结果是,每天做完自己的任务,可以玩25分钟,没做完不能玩,超时明天不能玩。


3. 陪孩子一起坚守


又作又闹的孩子,其实说句不好听的,可能都是父母缺乏原则的后果。


因为孩子也不傻,只要有一次作闹成功的经历,下次他就会故技重施,反正哭哭闹闹你们就妥协了。

所以,咱们家长要咬紧牙关,有原则性。


说好的事情,不管怎么哭闹也不会违反,所以儿子不跟我哭闹,有那工夫不如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武汉肺炎期间,孩子不能扔给老师,只能靠家长们斗智斗勇了:)


家长们坚持住哈:)


嘿卡罗尔


方法很简单,分散注意力即可。小朋友在家最好的玩伴除了手足,还有父母。这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只要大人乐意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兴趣,其实小朋友也玩得不亦乐乎。我的方法是变着花样给他们安排游戏,当然除了妈妈爸爸也要参加进来,当然如果有手足,也可以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他们会在地毯上野餐,记得不要打扰他们。我的方法主要是一起做手工,用家里的回收大纸箱,还有用围巾或者被子跟爸爸一起跟他们荡秋千加入“煎鱼“,“装盘“等好玩字眼,还有跟爸爸一起给他们练习跳绳跳高等等,还有别忘了,全家一起玩躲猫猫也很好玩。亲爱的爸爸妈妈,加油,大家都很厉害,请与孩子分享你们的时间。


搓zaza


我觉得是这是大人惯的,平时就没控制好孩子用手机的时间,让孩子比较依赖手机,在家期间,大人难免看手机,那孩子肯定也渴望啊,所以解铃还需解铃人,大人尽量在孩子面前不用手机,多陪孩子玩玩,亲子游戏,讲故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满满的让故事书取代这个毛病,我家两个孩子在家我们电视都很少开,他们都爱看书,因为大人经常看书





努力爬呀爬的蜗牛


孩子喜欢玩手机,是因为没有其他比手机更能让他感兴趣的事情,其实不止是孩子,现在的大人又有谁能离得开手机呢?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 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知道经常玩手机对眼睛不好,而且还有可能造成颈椎问题。手机里的信息都是一些快信息,其实并不深入,这种信息容易造成心神不宁。
  •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大人在做什么?我们可以腾出时间来陪孩子一起看看书,做做手工或者玩一些在家里能玩的游戏,孩子的注意力转移了,自然不会一直玩手机。
  • 家长以身作则,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 引导孩子,即使在家放假,也要规律作息,可以和孩子一起设定作息时间表。家长和孩子一起按照作息表来安排每天的生活。
  • 小孩子多比较听老师的话,家长可以多和学校的老师沟通。让有威严的人也参与到假期管理当中。

我是橙子妈妈


不能给孩子玩手机,态度一开始就要坚决。我儿子也是这样,小的时候老喜欢抢手机看,老人有点纵容,孩子就总去抢老人手机,但是爸爸妈妈态度坚决,他也就不敢了。现在有时候也想看,会商量,同意给他看三五分钟,不同意的时候,他也不敢自己拿。有时候也会偷偷看,但是被发现几次后狠狠惩罚了,现在也不会来抢手机看。而且跟他说明不能看手机的原因,是为了保护眼睛。


爱彼兔阅读邦


疫情期间,首先不建议出门,是肯定的,实在无聊的话,可以在小区内部转悠转悠,不出门,少接触人,小孩子在家无聊。要么会看手机,要么会看电视,不给还特别闹,可以在网上搜一些小游戏,在家里玩,比如我昨天做游戏了,家庭真人版植物大战僵尸,警察抓小偷,成语学习,看动作猜词语等等等等,昨天玩的元宵灯会,可以在手机发文字猜,孩子还是少了些陪伴,平时上班也没时间陪孩子,趁着这个时间可以多陪陪孩子!






小沫的县城vlog


疫情期间不能外出,时间长了孩子无聊,想玩手机也属于一种正常现象。相信不只孩子,我们大人很多也不知不觉延长了玩手机的时间。解决的方法呢主要就是丰富日常生活,分散孩子注意力。


1、丰富孩子的玩具

不能外出可以在网上给孩子买一两样平时喜欢的玩具,可以作为一种交换,比如跟孩子约定好,如果我们每天把玩手机的时间缩短到多久,就给你买这个玩具。虽然疫情很多地方封闭,但是京东、顺丰这些快递大部分是能送的。如果当地不能送,不妨发挥家人的聪明才智看是否能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个玩具了。比如我侄女在家,最近无事就学着给小狗搭房子,虽然她的小狗约定两年后才会给买。

2、多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动

很多孩子都喜欢跟着家人一起“做饭”。正好疫情,如不去上班,或者在家办公时间还算充裕,不妨这个时期多做些好吃的,让孩子一起参与。比如侄女前天做馒头就很起劲,自己捏了个坦克、小人,拿着个竹签子串起来各种小形状。还自豪地说:“我可是学过面塑的”。自己做的东西,吃起来也特别开心。之前还特别喜欢做寿司、三明治,可以根据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在家里多做些。擦桌子、扫地,这些都可以让孩子积极参与,四五岁不用任何奖励,让孩子参与他就很开心,大一点不妨给点物质奖励,帮妈妈扫地多少钱、洗碗多少钱,当然定价要合理,不宜给太多。


3、找一些有趣的游戏

这个呢对于小孩子比较有兴趣,看到一个视频,一家人一起过家家,爸爸当起了导游,两个孩子是游客,妈妈是景点的吉祥物,家里摆上些吃的当特产,一家人玩得不亦乐乎。各种小游戏可以网上搜搜,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多做些室内运动

玩球、亲子瑜伽、跳绳,家里有的家伙都可以发挥一下,带宝宝一起做些运动。一般比较活泼的孩子都会喜欢多动动,安静的自然也按照他的兴趣选择他感兴趣的活动。天气好的时候,如果确认住的小区或区域没有发现确诊或疑似,也可以在楼下稍微玩一会儿的,当然戴好口罩。

5、在孩子爱好方面多花些时间

很多孩子都会有一项喜好,比如画画、唱歌、跳舞,利用这个时间不妨在孩子兴趣方面多花一些时间,引导孩子多多练习。

6、适当出去放风

如果所在地区疫情不严重,家里有车的话,可以偶尔开车带孩子去兜个风。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现在想必已经开始网上授课了,那么孩子的时间就要逐步地转到学习上,利用这个时间在孩子作业辅导方面可以多加督促,并陪他多看些书籍。


当然了家里的气氛也很重要,我们大人除了工作需要,其他时间也尽量少看手机多看书,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正向的引导。


儿童健管师蒋桂雪


"动手是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从两方面来入手:首先,一般来说,喜欢动手的孩子大部分的语言表达能力稍有欠缺,一着急就更喜欢用肢体来表达自己,如果是这种原因,家长要培养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语言和小伙伴进行沟通;其次,孩子往往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作为家长我们也要反思,是否在家里也有家庭成员喜欢动手,特别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会采用这种方式,如果有,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育儿先育己”。


Cuicui老师


您好!更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疫情期间,孩子呆在家里不能出门玩耍。玩手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别说小孩子了,就连我们大人都离不开手机,孩子在家待着无趣,所以就通过手机找点有意思的游戏或者动画片看。你可以在家给孩子找点有意思的事情做,第一你可以给孩子拿一些他平常喜欢玩的玩具,和孩子一起玩,即可以和孩子亲密互动,还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第二可以给孩子一起做一些体力运动,比如让孩子和你一起做家务,或者一起做手工,做蛋糕,这样孩子即体会到你每天做家务的辛苦,还可以让孩子学会为你分担生活中的小事,第三,可以给孩子拿一些他感兴趣的书籍,给孩子规定好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看电视,让孩子对时间有一个概念,让他知道一天里面是不能一直看手机的,说这么多终归父母还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们平常是怎么样的,最后反射到孩子身上的就是什么样的,我们都是刚初为父母,希望我们和孩子一样每天都在进步,当好一个父母,才会有好的孩子,加油……







烤冷面小洁


说孩子们玩手机,实际上家长们更是天天抱着手机玩吧!

特殊时期,今年的寒假孩子们过的尤其奢侈。以前,我可能觉得在乡下家家有院子要好一点点,有个小场地,可以踢踢球,打打羽毛球;而在城市,大多数家庭,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卧室、客厅、厨房、阳台,孩子们也是不能敞开了玩。

可是现在,不论在城市还是乡下,大多数的孩子们都是机不离手。当然手机上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东西,游戏、小视频,各种各样多到看一年看一辈子也看不厌倦。可是一个孩子,如果长期钻在手机里不肯出来,以至于成为一种病态,当他放下手机,外面的世界让他感到枯燥、无趣、空虚、甚至自卑。

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坚决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相信有这样觉悟的家长大有人在,可是放下手机,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不如一起开动脑筋,设置多种多样的游戏,像套圈、过家家、折纸、画画、萝卜蹲、抢椅子等;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一起做家务,有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孩子们又怎会不做呢?

正如李兰娟院士所说: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个任务,又何尝不得家长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抛开手机开始!

抗疫时期,家长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何不珍惜这段珍贵的时光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呢?可不能没有耐心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