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察|疫情之下 AI 機器人如何實現“無接觸”操作?

疫情之戰正處在關鍵時期,為了阻隔病毒傳播,避免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成為關鍵的防疫措施。在公共場合,人們自覺地與他人保持著一米以上的距離,開始 “北歐式” 排隊、坐地鐵。為了在 “無接觸” 條件下保證社會生活的順暢運行,各路機器人使出了看家本領,來看看疫情期間,都出現了哪些黑科技機器人吧?

AI 助力社區防疫管理

社區是實施網格化管理的基礎,是傳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為了幫助社區防疫,避免交叉感染,騰訊優圖推出健康申報、人車管理、體溫篩查以及智能隔離等抗 “疫” 功能,在全國多個小區進行落地應用。針對返程高峰,許多社區已開啟健康在線申報。基於騰訊優圖 AI 核身技術,用戶可通過微信在線實名驗證,提高健康申報效率,且核驗身份後簽署承諾書更具有法律效率。

針對封閉式小區出入口、開放式重點區域,騰訊優圖 AI 識別技術可輔助社區人員在線申請電子出入證;同時,集成騰訊優圖 AI 識別技術的熱成像攝像頭、熱成像門禁機等設備,可實現實時身份識別、測量體溫等預警記錄上報。

騰訊優圖車輛識別技術能夠對社區以外的出入車輛進行自動化車輛識別登記,同時對出入社區的湖北(疫區)牌照車輛進行提示,並對湖北牌照但近期並未進入湖北的車輛進行白名單處理。還能根據車輛出入的時間、頻次等行為特徵,對車輛出入進行分析預警。

AI 無感測溫助力公共場所防疫

節後返工潮來臨,全國各城市機場、火車站、地鐵站、大型寫字樓、學校、商業中心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的防控是重中之重。如何在這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迅速發現體溫異常的人員是關鍵。人工智能企業格靈深瞳針對此次疫情,在 8 天時間內推出了一款無感測溫設備,能在高流量人群環境內,快速精準監測體溫。

該設備融合了紅外熱成像與人臉識別技術,可在火車站、機場、地鐵站、商場、學校等城市密集人群場所,對通行人員進行非接觸式體溫檢測,迅速發現體溫異常者,為城市整體疫情防治提供精準的大數據服務。另外,其針對人臉被嚴重遮擋的情況下的識別模型進行了優化,即使在戴口罩、戴帽子、戴眼鏡的情況下,系統也能準確檢測到人臉。

目前這些設備已在北京西客站、北京朝陽區政府大樓、朝陽區公安局、CBD 寫字樓等地應用。

动察|疫情之下  AI 机器人如何实现“无接触”操作?

(深瞳移動式雙光快速溫測智能識別系統)

AI 機器人 “警察” 堅守防疫一線

在返程高峰,優必選科技推出 AI 機器人 “警察”,在各高速公路收費站、國道、省道設立檢疫防線。

在深圳鶴洲檢查站,可以看到優必選科技的 5G 機器人義警 “黃田田” 充當高速檢查站義警,全天 24 小時提醒過往司機提前掃碼登記,可以節省 4 名警力,減少人員近距接觸帶來的感染風險。同時,“黃田田” 進行疫情廣播宣傳,減輕警力壓力。

动察|疫情之下  AI 机器人如何实现“无接触”操作?

(5G 機器人義警 “黃田田” 提醒回深車輛掃碼登記)

另外,優必選的警用巡視機器人 “建國” 已經在深圳檢查站上崗,全天候全時段自動化巡邏,實現了對戴口罩狀態下人員的有效識別與溯源,分擔民警、輔警等一線工作人員的巡邏任務。“建國” 機器人在高速公路防護重點地區 24 小時不間斷自動運行,實現動態體溫檢測,降低一線人員被交叉感染的幾率。

动察|疫情之下  AI 机器人如何实现“无接触”操作?

(警用巡視機器人 “建國” 在深圳高速路口執行巡邏任務)

智能醫護機器人成為醫護好幫手

2 月 7 日,上海援武漢第三批醫療隊收到了 2 臺 AirFace 人工智能醫護服務機器人,這兩臺智能機器人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吳韜團隊研發並捐贈支援。AirFace 通體白色,科研和醫務人員稱它們為 “小白”。

动察|疫情之下  AI 机器人如何实现“无接触”操作?

(AirFace 醫護機器人)

據吳韜介紹,“小白” 包含了機器視覺、基於激光的空間位置信息等各種高精尖前沿技術,以及基於微軟 Azure 平臺、根據醫療場景定製的綜合管理等軟件。這種醫療服務機器人身高 1.45-1.6 米,可以以每秒 0.3-0.6 米的速度,具有人臉識別、自然語音交互、遠程協作等功能,能跟著醫生和護士查房,自動避障,與人互動。

在隔離病房,“小白” 機器人成為醫護的替身,醫生通過手機、平板電腦或者電腦遠程控制機器人。“不接觸式的面對面溝通” 降低了醫患交叉感染的風險,提高會診效率,節約醫療資源。

除了 AirFace,目前參與抗疫的醫護機器人還有消毒機器人、配送機器人、護理機器人等。一大批機器人正投入到醫院中,負責消毒、送餐、配藥以及遠程診斷等工作,減輕了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上海鈦米機器人的 30 多臺智能消毒機器人,已經在武漢協和醫院、武漢中心醫院等六家醫院的隔離病房、ICU、手術室、發熱門診 7*24 小時不間斷投入使用。據瞭解,鈦米的消毒機器人用氯酸+等離子的消毒方式,在人機共存的環境下,針對環境物表和空氣進行自主移動式多點消毒,消毒水平可以達到細菌減少 99.9999% 的水平。

动察|疫情之下  AI 机器人如何实现“无接触”操作?

(鈦米智能消毒機器人)

此外,鈦米機器人還為抗疫前線提供了自助發熱初篩工作站、鈦米隔離病房陪伴機器人等,用於疫情現場醫護人員自身安全及病人的病情篩查、隔離區送藥等。

动察|疫情之下  AI 机器人如何实现“无接触”操作?

(自助發熱初篩工作站 圖片來源:鈦米機器人)

动察|疫情之下  AI 机器人如何实现“无接触”操作?

(隔離病房陪伴機器人。圖片來源:鈦米機器人)

專注無人配送的機器人公司上海擎朗智能科技,向杭州、上海等地的隔離區送去了數十臺送餐機器人,為隔離區送去三餐、礦泉水、水果、藥品等。

據介紹,該送餐機器人名叫 peanut,工作人員只要在三餐時間將餐食放在機器人的三層托盤上、在觸摸屏上輸入隔離區的房間號,它就能自動追蹤房間號將餐飲送達。送餐機器人全自主免接觸的配送方式,可以阻斷 “人傳人” 的新冠病毒傳染鏈條,減少隔離區內部傳染的可能性,還可以提高送餐效率,節約使用一次性防護用品。

动察|疫情之下  AI 机器人如何实现“无接触”操作?

(在隔離區工作的送餐機器人。圖片來源:擎朗智能)

物流機器人實現無人配送

2 月 6 日,京東物流智能配送機器人完成給武漢第九醫院無人配送的第一單。京東物流在官方微博上稱,其在武漢已基本完成機器人配送的地圖採集和機器人測試,正在從各地抽調配送機器人馳援武漢,對武漢提供疫情所需的物資與用戶訂單配送服務。

动察|疫情之下  AI 机器人如何实现“无接触”操作?

在河北、陝西、江蘇等農村地區,京東物流無人機已開展無人機配送的準備工作,計劃為已經封閉的地區提供物流服務。

动察|疫情之下  AI 机器人如何实现“无接触”操作?

無人機購物

疫情期間,平時在路上穿梭的外賣小哥也少見了,點外賣變難了,有人想出了用無人機購物的妙招。2 月 8 日,據澎湃新聞報道,家住浙江省溫州市的居民阿達棒(化名)使用無人機 “飛” 下樓購物。由於小區已實施封閉管理,進出小區要靠 “出入證”,阿達棒用無人機購物能省一張 “出入證”,硬核又便利。

动察|疫情之下  AI 机器人如何实现“无接触”操作?

疫情之下,科技的力量被激發出來,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疫情能很快被戰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