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走街串巷,将防控疫情知识传播到村民家中

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摸清所在乡村的村民底数

这些,都是金湾区对口帮扶

阳江市江城区、阳东区的

11名扶贫干部每天要做的事


在他们看来

乡村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所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的第一时间

有的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

有的早早回到扶贫村中

他们的心就和这“最后一公里”的村民紧紧相连

并投身到所在农村的防疫战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

了解在阳江防疫一线的金湾人

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1月24日除夕,终于把村里的基地分红款项下拨完毕,潮观村第一书记、来自珠海市金湾区联港基础投资有限公司的驻村扶贫干部陈茂当没有立马启程回珠海,他想趁春节期间了解一下那些务工回来贫困户的情况。

正月初一,欢乐的气氛很快被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打破,作为留守队员,陈茂当迅速投入到村部防控第一线,第一时间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排查人,挂条幅,发传单,对村民展开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他还到进村的四个路口不定期巡查,对外来人员、车辆进行劝返。

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陈茂当入户开展防疫宣传,劝说村民戴口罩▲

陈茂当心里始终有一根弦紧绷着——全村3476人,分布在13个自然村,要让群众“不串门、少出门、不聚集、不聚餐”,必须让大家明白疫情的严峻性,并打心底有防控意识。为此,他和村两委、各村民小组建立防控微信群,把疫情防控职责“网格化”。陈茂当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他利用流动大喇叭在13个自然村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守护村民平安健康。

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陈茂当给村民派发防控疫情宣传单▲

疫情期间农村的赶集也被取消,贫困户黄桓宗养了5只鹅,原想着过年能卖个好价钱补贴家用,现在不能赶集也卖不出去,正在家里发愁。陈茂当了解情况后,就把黄桓宗4只鹅买下来,还有一只让他留着自己吃。

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2月3日,天还没亮,华陈村驻村第一书记,来自金湾区检察院的张超雄便被闹钟叫醒。

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就是命令。早早起床洗漱后,他便开始防疫宣传工作。针对贫困群众普遍防范意识不高的情况,他逐户走访,开展防控摸排、安全防范宣传;外出巡逻,劝阻个别村民做好防范措施,尽最大可能防止疫情在贫困村出现。

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张超雄为贫困户代办医疗救助手续▲


为减少办事群众聚集,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张超雄还承担起跑腿协助代办业务。

白新村民小组的贫困户曾东二,因脑梗住院花费2.4万元,二次报销后个人自负费用仍然较大,但其视力、听力均较差,又不会写字。为及时对他开展医疗救助帮扶,减轻其经济负担,张超雄上门帮忙收集住院所有资料,代为复印、填写表格,并向他解释医疗救助帮扶政策,再亲自送往街道、民政部门代办。

防控疫情返岗以来,张超雄累计对贫困户开展医疗救助帮扶代办5人次,代办贫困户残疾人两项补贴领取手续2人次,让行动不便的贫困户足不出户即可救助帮扶,真正实现困难群众申请办理“不用跑”。


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朋江村有62户贫困户共118人,有村民722户,共2872人,下辖8个自然村。”区教育局驻朋江村第一书记吴辉源,对朋江村的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

吴辉源深知,相比于城市,农村地区分布面积广,返乡人员多,传统观念强,医疗水平有限

,而且村民的防控意识较弱,农村防疫的形势会更为严峻,扶贫干部要积极投身到防疫一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吴辉源向贫困户了解在外务工情况▲

吴辉源

带头进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同时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发动基层党员做好防控工作,叮嘱大家戴口罩,劝导外来人员尽量避免入村等,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和公共卫生习惯,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吴辉源对村民进行询问排查▲

走家串户宣传,疫情防控全覆盖是任务,虽然朋江村还没发现异常情况,但他知道一两次的入户检查不会立见成效,所以每天都坚持入户,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在巡查的过程中,吴辉源发现朋江村6个出入口的执勤人员口罩配备不足,就立即把扶贫工作组发的25个口罩都分给他们。他还自掏腰包买来带喷头的瓶子,把大瓶酒精分装好,放在村里的6个出入口方便执勤人员做好消毒工作。

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周年溪是三灶镇农技中心在华龙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疫情发生后他早早返回华龙村,坚守农村疫情防控第一线,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

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驻村干部周年溪带领志愿者一起入户劝说群众出门戴口罩▲

华龙村有17个村民小组,872户,3544人。村里人大多数都是亲戚关系,往年春节非常热闹,还会有各种春节活动,但是今年要严防聚集性活动。

周溪年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尤其是针对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耐心讲解防控疫情的知识,教育群众早报告,戴口罩,勤洗手,拒热闹,少串门,不聚集,确保疫情防控宣传不留“死角”。

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周年溪通过电话、微信与帮扶对象联系。但是村里70岁的五保户吴远标,不会用手机,家里也没有电视,由于担心他不能及时了解防疫工作相关情况,周年溪每天都到他家告知目前的疫情情况,讲解防疫知识。

北纬N21°51′ 东经E111°58′ ,这群金湾人在这里共筑农村“防疫墙”

▲周年溪和志愿者一起在村里出入口值守

周年溪还主动加入到村里执勤值班值守当中,与党员志愿者一起把护好村里路口,共建防疫铁闸,不间断下村排查,督促各村民小组长严格掌握外来人员进出情况。
除了他们,其实在这全民战“疫”的关键时刻,金湾区还有许多扶贫干部奋战在农村防疫第一线。

他们与当地党员干部一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勇敢“逆行”!


采写 | 区新闻中心 张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