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語:學習是人生最易做到的事

學習之語

學習是人生最易做到的事,也是人生最易獲得成功的事。中國人才選撥就是通過考試進行篩選。你高中畢業要跟幾億人去競爭工作崗位。你大學畢業要跟幾百萬人去競爭工作崗位。你研究生畢業要跟百萬人去競爭工作崗位。你博士生畢業要跟幾萬人競爭工作崗位。你博士後畢業,很多崗位爭奪你去工作。

你的目標是考清華北大,這個目標的考分是700分。高考考的是教材內容,教材是教育專家按照學習難度遞增方式編寫,也就是說教材是一個學習系統,前面的能看懂,後面就能看懂一半。教材看不懂的內容,背後一定是一位偉大的學者,找到他(她)們就找到了理解的路徑。經專家研究,做個學霸並不難,做好四個字準行:“預習複習”。每個人的注意力都在30分鐘左右,一節課45分鐘,15分鐘注意力是分散的。有了預習,就可以自己掌握50%,老師講知道的,就可聽聽,開個小差。預習中不懂得,注意力就會主動去聽老師的講解。複習主要是二點:一是增強記憶力,考試考的80%內容是記憶內容。二是查找不懂的問題,在作業中得到解決。

自學高考可行,建立每門課程完整體系,從最簡單學起,有了整體骨架,就可以邊學邊增加,整體骨架讓記憶提取更加快速精準,考高分是必然的結果。

學習容易是指學習內容是有範圍的,需要理解和記憶,主動找問題,敢於去挑戰,不斷積累,就是成功的開始。只要下功夫把該記的或不該記的,全部背會,爛熟在胸,想學習不好都難。學習不好的同學,都想讓自己呆在一個舒服的狀態裡,怕自己不舒服。舒服和不舒服是一個轉換的過程,盯著一個難題,下決心解決,就會有成就感,就會從不舒服變成舒服。人還是要有自尊的,大家都在學習,我為什麼不考第一。年少時是人生成功最關鍵時期,一寸光陰一寸金。努力一個小時就得到一個小時的黃金。袁隆平說自己是農民,可中國農民獲得500萬國家獎金的只有袁隆平。沒有獲獎的農民,他們只種地不學習。人生的成功一定源於學習。

李瑩你在黃金年齡,又有記憶能力和專注能力的優勢,只要你考入清華北大,堅持學習一路直奔博士後,畢業進入國家一流研究所,你一定會在35歲到45歲的時候,獲得人生可以自己選擇的權力。

大師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李瑩感悟到了人生仕途成長的渴望和路徑。腦力比賽競爭的是記憶能力,記憶能力不等於學習。學習是讓自己這一世如何活的好,活的明白,活的心安理得。這個世界上總是由5%的人決定95%的命運。在德國人的社會自我認識中,95%的人認為自己不擁有5%的人的學習天賦,所以,他(她)們願意遵守5%的人制定的社會規則。在他們看來,中國人恰恰相反,95%的人總是指責5%的人做出的決策,這是問題,那也有不足,這是大多數中國人渴望成功的願望,有了願望就是奮鬥的開始。其實,5%和95%是誰能堅持選擇學習的結果,學習創造了人類燦爛的文明,學習獲得了人在社會中的資格。人人都是芸芸眾生,但我不能做芸芸眾生裡的你們。

今天,我們站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仰望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走到柬埔寨吳哥遺址、埃及金字塔遺址等等,看到這些偉大的建築得到完好如初的保護,從心裡由衷的仰慕大師為人類石質建築保護創造的偉大奇蹟。

大師家四代人出自北大,所有學習都是自己要強的結果。與大師同背《騰王閣序》、《琵琶行》,共吟《春江花月夜》、《長恨歌》。

作《觀撫仙湖有感》一首。

———李瑩

撫仙湖靜白雲悠,

化作夕陽寫春秋。

千載雁過無跡留,

聖賢作詩未盡愁。

文人山水情自遊,

英雄撥劍沖天吼。

獨坐湖邊心自由,

徒手登高望江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