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脱贫户念党恩,捐款捐物到“疫”线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翟朝霞

济源下冶镇贫困户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尽微薄之力捐助,帮助,感谢党恩,回馈社会。

济源:脱贫户念党恩,捐款捐物到“疫”线

“书记,我是卢国军,目前肺炎疫情严重,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你们的关心关怀下,受到党和国家的救助,现在看到国家有难,作为一名脱贫户,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候,理应做出我的一点贡献,现向你们捐款500元,望查收!祝我们国家早日打赢疫病防控战!”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真诚的汉子!卢国军,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北桐村的贫困户,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汉子,担负着全家5口人的生活重担,妻子身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多年,平时省勤俭节约,省吃俭用,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掰花,但是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慷慨解囊,毅然伸出援助之手,受到了支部的一致赞扬!已过不惑之年的卢国军,因妻子常年患病,加上自己无技术、无手艺,还有三个孩子在读小学,自己也走不出去打工,生活过得一直艰苦。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依靠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搞起来蔬菜制种和高山西红柿种植,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18年,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号召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借助金融扶贫,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又开始发展养牛业,一次性购买了5头牛,当年盈利1万余元,加上蔬菜制种和西红柿种植,全家收入稳步提升,并于2018年获得了济源市十佳脱贫示范户,走上了稳定脱贫的道路。“驻村工作队和支部都在帮我,我没有理由等靠要,我要用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早日走上小康生活,现在我的心劲越来越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一定会过上幸福日子的”。说着说着,卢国军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卢国军,用他质朴的行为,表达了对党、对国家的感恩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谱写了一曲贫困户对党和国家的赞歌!

“我家曾经是贫困户,是党和政府帮助我、鼓励我返乡创业,给予我扶贫政策的支持,建起了加工厂,开发新产品,如今我们已经脱贫致富,在这特殊的时期,我们也想尽一份力,回馈社会。”说这话的是下冶镇大岭村的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叫代立红,他来到济源市红十字会,把自己加工的600余盒艾柱捐助给奋战在一线的防疫人员。90后青年代立红,六年前,因母亲常年有病,无技术、无手艺,加上粮食变不了钱,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沾不上的家庭被列入下冶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六年后,他摇身一变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2016年6月成立了济源市大岭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址位于素有“艾草之乡”之称的济源市下冶镇大岭村。2017年,注册“下冶艾”商标,主要从事艾草种植、加工、销售。但由于缺乏资金,他的艾草产业发展也是举步维艰,有时连进货都要靠赊账,每年收益勉强糊口,多少次,放弃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出现。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号召下,代立红借助金融扶贫,无息贷款5万元,建起了厂房,收购了艾草,深加工成艾绒、艾条、艾草足浴包等艾绒系列制品。镇上明确了专门的干部进行帮扶,各种帮扶措施也很快执行到位,在镇、村的不断扶持下,于2016年就实现了脱贫。脱贫不脱政策,这几年,镇村干部还坚持对他家进行帮扶。“干部们都在拉我,帮我往前闯,这真是机会难得,我一定要努力干出成果来。”代立红夫妇在家发展艾草加工,政府还给申请扶贫项目,建成扶贫产业旅游驿站和电商平台进行艾产品展销,艾产品销售年收入达10万元。夫妇俩上网查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中医上说属于湿毒,艾草能够除湿杀菌,起到预防作用。于是找人把600余盒艾柱装上车,捐献给了一线防疫人员。

“我是邓铁如,,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帮助我脱贫过去幸福生活,我捐200元为村里抗击疫情做出自己微薄贡献。”邓铁如在此次抗击疫情中积极响应村委号召,义务参与全村消杀工作。2016年在工科委和下冶镇的帮助下,邓铁如参加工匠培训并取得资质,带领村民搞起建筑,为村里及周边村盖房子,不仅自己收入提高,还带动村里2户贫困户提高务工收入。

疫情面前,这些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忘报党恩,不忘回馈社会。爱心汇聚就是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强大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