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路上黨旗飄②:從60後到90後,“疫”路同心“去一線”

戰“疫”路上黨旗飄②:從60後到90後,“疫”路同心“去一線”


一場疫情

人民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

由熙熙攘攘轉為空空蕩蕩

但對他們而言

並不輕鬆

人民法官

一個守護安慰 造福百姓的光榮事業

或許沒有任何一個時刻

能比此刻

戰鬥在疫情防控前沿的他們

堅守在訴訟服務熱線的他們

奔波在網絡立案平臺的他們

更能體會到

“人民”二字的千鈞分量

今天

讓我們走進立案庭黨支部

聆聽“疫”路同心的溫情故事

1束鮮花的芬芳

溫暖的人,暖人亦自暖。黨支部書記白劍正是如此。

有人說,他總是把最重的任務留給自己。2019年的第365天,他又是最後一個離開大廳的人。最近幾天,他從早到晚堅守在執勤點,勸都勸不回去,我聽到了包抓小區群眾“法院的同志讓我們感到很踏實”的肺腑之言。

還有人說,他總是把最多的關心送給同志:“請大家收看這個講座/請大家保護好自己和家人/請大家儘可能減少外出/請大家戴好口罩……”我看到了全庭幹警“請收下我們滿滿的愛意”這束鮮花背後的熱淚盈眶。

我堅信:溫暖,始終是一束光亮,可以滋養人心,凝聚力量,驅散嚴寒。

1次復工的希望

2月5日,當某公司的負責人接到魏鈺法官打來的解封電話時,感激地說:“雖然你戴著口罩,我看不清你的模樣,但我記住了‘未央法官’這4個字……”

疫情防控關乎百姓的生命健康,企業生存同樣事關國計民生。2天,N次溝通,嘗試以微信認證銀行帳戶、郵政專遞送達法律文書,讓疫情之下的330萬元解封變為可能,也讓企業復工建設和員工工資有了著落。

致敬你們,每一個平凡的戰友!

1箇中心的守候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更是一場考驗定力的戰役。

疫情爆發初期,緊急調配所有資源,發動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口罩、手套、消毒液、體溫檢測點等,訴訟群眾最緊缺的防護設施和用品一應俱全。

“您好,這裡是未央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請問您有什麼訴求?” 隨著先後兩期訴訟服務事項通告的發出、3個立案訴訟“網上通道”的開通,這樣的電話諮詢,法官助理張晨等每天要接聽40餘次。

除此之外,她還要負責庭內的文稿信息、日常事務、訴前調解、網上立案等工作。家在咸陽的她接到任務時,背部肌肉拉傷的母親堅決地說:“孩子,家裡還有你爸吧,工作要緊。”

正月初四至今,每天8個小時的堅守,讓疫情之下的“訴訟直通車”暢行無憂。

1次戰役的集結

戰役打響,一個個80、90後法官助理,這群曾經前輩眼裡的“孩子”,面對挑戰,攥緊拳頭,用青春與熱血向著組織最需要的地方迅速集結。

於是我們看到:1981年出生的賈夢璇,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第一時間把即將參加小升初的女兒送回寶雞老家,只能在每天執勤結束後在電話中督促孩子的學習。她說,“不論是不是黨員,我是組織一員,就必須堅守崗位……”

於是我們看到:1989年出生的共產黨員付抒寰,這位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準新娘,堅決落實防疫工作要求,暫緩婚禮籌備事宜,得到家人的一致理解,甚至未婚夫也加入了值勤摸排的行列。他們並肩作戰的背影,成為“疫”線上的動人風景……

於是我們看到:1990年出生的共產黨員趙翔宇,為了元宵節晝夜堅守在包抓小區,還找出好幾個“藉口”,“我是黨員,參加工作早,前兩天也進過社區,怎麼開展工作我熟悉,再說我家就在未央區,守在一線也是團圓……”

於是我們看到:1993年出生的馮浩,善用創新思維辦理跨域立案、網上立案是他的強項,正月初三從延安返程的當天,他還跑到各大藥店給窗口同事帶回一些口罩,他說,“多一個口罩,同事們就會多一點安全……”

這是一個60後到90後的梯隊黨支部

雖然年齡有差異

雖然閱歷各不同

雖然職責有分工

但在這場全員參與的阻擊戰中

“去一線”是他們一致的步調

“放心吧”是他們暖心的回答

我們堅信

心暖心 人助人

這場戰役

我們必勝

(綜合辦公室 張晶)

值班主任:姚啟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