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頭 視頻廣告順勢崛起

疫情已經橫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尤其是餐飲、娛樂、商場這類人群聚集型的產業,可謂是首當其衝。以餐飲零售業為例,僅在春節的七天假期內,其損失便高達5000億元。而為它們提供服務的行業自然也受到了波及,比如說廣告業。

疫情當頭 視頻廣告順勢崛起

廣告行業作為一個提供中間服務的行業,並不直接製造和售賣商品,而是用各種方式幫助企業更好、更高效地營銷,實現銷售增長。乍看起來,它似乎不會太受到疫情的影響。然而,廣告公司的存在是依附於廣告主的需求的,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旦廣告主的生產和銷售活動由於市場需求下降而下降,那麼勢必會對廣告業帶來眾多負面影響:

第一是預算的減少,這次疫情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短期內的經濟衰落。這樣對於品牌而言,壓縮開支就成為了一個必然的選項。相對應的,對於廣告公司而言,會覺得錢比以往更難掙。

以旅遊業為例,不管是像攜程這樣的OTA平臺,還是酒店、民宿,亦或是像凱撒旅遊、眾信旅行、中青旅等旅行社,其業務量在短期內都會大幅下跌。而消費者需求一旦下降,廣告投入便也將隨之下降。

第二則是項目的暫停。眾所周知,有流量的地方,才是廣告發揮作用的地方。以傳統廣告業的眼光來看,線下人流量大的地方有商場、電影院、餐廳等,這些在以往佔據重要地位的廣告點位,隨著疫情的爆發,逐漸為行業所摒棄。

考慮到線下活動造成的聚集效應,在短時間內品牌的一切線下活動將難以落地,不少新品發佈和行業大會都要延遲:比如我們常說的招商活動、年度論壇、品鑑會、親子活動、線下主題店、快閃店、週年慶等等。更不用說,如今商場裡的人流寥寥無幾,因此不管是商場進行的大型活動,還是品牌策劃的快閃活動都不可能再進行,商場周邊和內部的各種廣告點位也都不再具有價值。

疫情當頭 視頻廣告順勢崛起

第三是低端的壓力變重。在這種環境下,品牌對於廣告公司出品的質量與傳播效果要求自然會變得更高。換句話說,這次疫情通過優勝劣汰,有利於廣告行業完成行業的自我整合與升級。對於廣告公司而言,在其內容輸出能力以及品牌傳播的理解上,出現了更大的挑戰。一大批依靠著媒介資源苦苦支撐的企業,將舉步維艱。

在這種線下廣告業遭受重創之時,線上的視頻廣告則呈現出了不一樣的趨勢,而其中自有其道理。

首先,線上活動不會受到空間的限制。線上廣告的傳播範圍極為廣泛,可以通過國際互聯網把廣告信息不間斷的轉播到世界各地。尤其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人口的流動性越來越大,網絡廣告傳播範圍廣的特性愈發得到凸顯,可以協助品牌突破地域限制。

其次,根據相關研報顯示,由於疫情期間鼓勵宅居和減少外出,線上娛樂消費如長短視頻等表現強勁。以芒果TV為例,2020年熱播綜藝TOP 6的春節七日播放量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由此可知,長視頻平臺春節期間內容播放量和時長增長將有效促進新用戶增長和付費率提升。而這也從基礎上說明了一件事情——線上視頻的廣告,大有其可為之地。

我們以與芒果合作的極鏈視聯網為例,藉助於AI,極鏈視聯網可以對視頻中的信息加以分解與篩選。在運用於廣告領域時,這種能力就體現為“因視制宜”——廣告可以服務於視頻場景,具有更強的宣傳效果。

疫情當頭 視頻廣告順勢崛起

我們以氣泡對話框來進行一個具體分析。當視頻中出現摩托車壞了的劇情時,利用極鏈視聯網,可以準確地插入購車app的廣告,與視頻內容形成呼應。在增強廣告互動性的同時,也能顯得更為融洽自然。

要知道,線上廣告的優勢,就在於它給消費者提供了與廣告直接互動的機會。對商家而言,廣告的目的不僅僅是發佈信息,更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客戶關係、提高公司和品牌的知名度。而極鏈視聯網廣告的互動性就能幫商家做到這一點。因為互動性可以帶來趣味性,可提高品牌信息的親和力,並可產生移情作用,增強受眾對產品的好感。

結語

疫情,讓許多本該在此時興旺的行業,一夜之間走向寒冬。不過,這也可能是部分行業的一個轉折點,正如原本不溫不火的線上廣告市場,在這場特殊的戰役中被重新發掘。

而我們要思考的,是疫情過後,這部分新的需求該何去何從。

是重回谷底?抑或順勢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