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南陽不同人群防控新冠肺炎隔離管理應該這樣做

為做好新冠肺炎不同人群隔離管理工作,結合我市實際,2月11日,南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印發了《南陽市防控新冠肺炎不同人群隔離管理辦法》。

附:南陽市防控新冠肺炎不同人群隔離管理辦法

為做好新冠肺炎不同人群隔離管理工作,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四類人群管理

1、密切接觸者

(1)對密切接觸者由各縣(市、區)政府負責集中隔離,確保單人單間、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觀察期間一律不得外出。隔離期限為最後一次與確診或疑似病例接觸後14 天。

(2)對密切接觸者由所在縣(市、區)衛健部門指定醫療機構負責每天早、晚各測一次體溫,詢問健康狀況,做好記錄。

(3)隔離期間,密切接觸者一旦出現新冠肺炎可疑症狀,應立即報告,按規定送定點醫療機構診治。

(4)隔離期滿,無異常情況,由縣(市、區)指揮部決定及時解除隔離。

(5)疑似病例排除後,其密切接觸者隔離不足14天者,要居家隔離滿14天,由所在村、社區負責監管。

2、排除疑似病例者

(1)排除疑似病例無需住院治療的,根據市指揮部第二十二號公告要求,由所在縣(市、區)政府負責接(送)回,居家隔離觀察14天,所在村、社區負責監管。隔離期滿,由縣(市、區)指揮部決定及時解除隔離。

(2)排除疑似病例有其它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的,要到醫院集中專設病區,確保單人單間、隔離治療,並落實相關防控措施。

3、確診普通病例

治癒出院後,由所在縣(市、區)政府負責接(送)回,居家隔離觀察7天以上,所在村、社區負責監管。隔離期滿由縣(市、區)指揮部決定及時解除隔離。解除居家觀察前,必須進行一次胸部CT檢查和核酸檢測。

4、確診重症、危重症病例

治癒出院後,由所在縣(市、區)政府負責接(送)回,居家隔離觀察14天以上,所在村、社區負責監管。隔離期滿由縣(市、區)指揮部決定及時解除隔離。解除居家觀察前,必須進行一次胸部CT檢查和核酸檢測。

二、來宛返宛人員管理

即日起,新從市外來宛返宛人員,一律向所在單位及所在村、社區報告,並由所在村、社區負責實行隔離觀察措施,如出現疑似病例要立即隔離治療。

1、凡從湖北省、浙江省溫州市和我省疫情較重的地市等重點地區返回南陽境內的人員,體溫正常的人,一律居家隔離觀察14天,由所在村、社區負責監管。有發燒症狀的人,由所在縣(市、區)負責統籌安排到當地指定發熱門診就診,排除疑似病例、無需住院治療的,一律居家隔離觀察14天,隔離期滿,由縣(市、區)指揮部決定及時解除隔離;排除疑似病例、需住院治療的,隔離治療。

2、從一般地區返回南陽境內的人員,自行居家隔離觀察7天,由所在村、社區負責監管。

三、其他人員管理

對有武漢旅居史或從其他疫區回來的正常人員,在居家隔離14天后需要上班或需要去外地的,由當地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具健康證明,並及時跟蹤外出情況。如沒有及時外出,由所在村、社區負責繼續隔離7天,按當地人員管理。

四、有關要求

1、各縣(市、區)要嚴格按照本辦法規定,對不同人群分類採取相應措施,並安排轄區內村、社區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給予關心關愛,做好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同時教育廣大群眾科學認識疫病,正確對待治癒人員、排除疑似人員及解除醫學觀察人員,確保他們不受歧視,使其能正常融入到工作生活中。

2、相關村、社區要引導居家觀察人員做好自身防護,嚴格進行排洩物、生活垃圾的消毒處理,引導其家庭成員也要做好相應防護工作。

3、市指揮部辦公室督導問責組負責對本辦法落實不力、推諉扯皮,造成不良影響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視情節依法依紀嚴肅追責。

4、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此前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一律以本辦法為準。

2020年2月11日

附件:相關名詞解釋

1、疑似病例

發病前 14 天內有武漢等重點疫區旅行史或居住史,或與確診病人、可疑病人有接觸史,出現發熱、呼吸道等症狀,化驗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減少,由院內專家會診或主診醫生會診確定。

2、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經採樣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經專家組會診確定。

3、密切接觸者

密切接觸者指與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發病後有密切接觸的人:

1)共同居住、學習、工作的人員;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

4)經調查判定的其他人員。

4、社區

“社區”是指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所轄的城鄉社區(即城市社區和村)。

  5、社區疫情

  1)社區未發現病例。指在社區居民中,未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2)社區出現病例或暴發疫情。

  社區出現病例,是指在社區居民中,出現1例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未出現續發病例。

  暴發疫情是指14天內在小範圍(如一個家庭、一個工地、一棟樓同一單元等)發現2例及以上確診病例,病例間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觸導致的人際傳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3)社區傳播疫情。指在社區居民中,14天內出現2例及以上感染來源不清楚的散發病例,或暴發疫情起數較多且規模較大,呈持續傳播態勢。

6、疫點、疫區

1)疫點 如果社區出現病例或暴發疫情,將病例可能汙染的範圍確定為疫點。原則上,病人發病前3天至隔離治療前所到過的場所,病人停留時間超過1小時、空間較小且通風不良的場所,應列為疫點進行管理。疫點一般以一個或若干個住戶、一個或若干個辦公室、列車或汽車車廂、同一航班、同一病區、同一棟樓等為單位。

  2)疫區 如果出現了社區傳播疫情,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將該社區確定為疫區。

  7、一代病例、二代病例

1)一代病例 指在我市沒有上代病例的人。包括:輸入一代和本地一代。輸入一代是具有疫區(武漢等地)接觸史的病例。本地一代是沒有疫區(武漢等地)接觸史和確診病例接觸史的病例。

2)二代病例 指我市接觸過確診病例後發病的人。包括接觸輸入一代病例引起的輸入二代病例、接觸本地一代病例引起的本地二代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