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說清楚太極的“鬆”是一種什麼樣感覺?請“真鬆者”回答此問題?謝謝?

偉大人26


一九七二年的秋季,單位的體育系,請來了滬上名家傅鍾文先生,教授楊式太極拳,當時我參加了學習班,由於此時胃病纒身,聽說太極有治療之效。之後,傅先生因為年高,指定了他的高徒詹老師繼續來指導我們,長達30年之久。不僅根治了我的胃病,在維護整體的健康和適應繁忙的工作環境方面,也使我受益良多。有關太極的理論只是略一二,過招交手則是一竅不通。但是我願意談談“松”的感覺。

太極行拳從起勢開始,即要求身心放鬆,以意領拳,意到拳到,不使“硬勁”。這對初學者難以理解,但是打個四五年,你會領悟到,所謂“松”不是癱塌,也就是意念指揮舉手投足之時,所用的力量度,剛剛達到完成動作的所需要的量,不多半分。尤其是肢體的各個關節,不能由於用力而僵硬,但也不能鬆弛,要保持適度的圓滿,在行家來說是一種由於內在意念,所表現出的“繃”勁。這種繃勁在雲手和捋擠按動作中,表現最為明顯。對軀幹而言的“松”,也不是彎腰駝背,而是在含胸拔背的條件下的“虛領頂勁”,不用力地保持下額微收的頭部正直。這之中,我以為“以意領拳”最為重要,一走神,在行人會看得出:你“丟了拳”。所以太極很講究“神情內歛”。內斂的以意領拳,如果做得很到家,內行人就會看出你行拳時候的“走勁”,知道你有些功夫了。

我按照上述對“松”的要求打了大約四年之後,開始嚐到一點“松”的味道了。整體的感覺是,按這種用意不用力的打法,一套拳打完之後,即使是數九寒天,也是熱由內生微汗津津,渾身輕鬆如釋重負,腿腳輕便。那時節常常有歡呼“最高指示”發表的逰行,我跟著學生從中山北路,一直連走帶跑到達外灘,一個來回恍若無事,而同輩的老師則累得揺頭嘆氣!

再過五年,松的感覺更加明顯,一做起勢,兩腳分開平肩之後,感到一股微勁(又稱行氣,其實是關節囊,肌腱和肌纖維間的內感受器,反饋中樞所形成的感覺。)由足跟起而沿背上行,帶動雙肩,雙臂抬手,漸漸抵達指尖。這之後這種溫和的“松”的感覺,就伴隨著整套拳路各種動作的完成和轉換。當然,我的一切意念都集中在這“松”的感覺之中,的確讓我知道什麼是,“周圍的一切存在,你能知道,而又似乎不存在”的“心無旁騖”曚朧狀態。渾身由內感到暖暖的生熱。沒有累的感覺。最使我驚訝的是,腹肌變得非常發達,當我鼓腹時別人推不動。手指變粗壯了,和別人握手,人家問我那來的力氣?


信敏498


民國時期的吳圖南老先生說過,拎著24層樓打拳,就是拎著肋骨打拳,是誰拎的肋骨啊。我做不到,但是我做到了提膝走路。我知道是誰把膝提起來的,邁腳的確是松出去的。我的師父也是這麼教我的,打到哪,松到哪,全身松叫鬆懈。


張國良18704313206


剛才看到一位朋友回答裡有一句話:三尺羅衣掛在無影樹。就是可以這樣形容。可是練太極拳的目的不是為了松,松只不過是一個通往神聖殿堂的路徑而已,你做對了太極拳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之後就鬆了。鬆了之後,習練下去,就能體會到松帶來的無比舒服的享受之中。悟性好,再過幾年下一步進入呼吸的門徑了。到這裡就不再追求鬆了。進入了氣和呼吸的那段路了。呼吸會練的無比深長。拳架完全被呼吸操控。不但不再用力,連意都逐漸隱退了。我只到這個境界,往後就不知道了!到這個境界會讓原來不通的經絡逐一打開。氣息陳肅紅光滿面。只要到達了松的門徑之後,好多好多的妙處就一個個來了。說不完。


破譯國學密碼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為什麼呢?你是知道真松的話,一般是不會來問這個問題的。第二,真正松的人,說出來了真正松的感覺,說出來真的,你沒有體會,依然不知道真假。無法判斷,所以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一句真松的古語,希望你明白,三尺羅衣掛在無影樹上,這個狀態是真松。如果沒有掛的感覺,那就是假的松,一堆衣服,堆在地上的。簡單的講是,人鬆了以後,時刻是一種,在高溫澡堂子泡了二十分鐘後的感覺,這個描述不知道對不對。記好是身體每時每刻都是這個狀態才是真正的松。而不是某一時間有這個感覺。另外需要說明白的是,松是練出來的,不是做出來的,不能人為去追求那個感覺,否則永遠達不到,體會不了的。這些都是有方法可練出來的。個人理解,不一定對。不喜勿噴。



太極拳李佔朝


太極中的“松”,是相對“掤”來說的。太極拳以“陰陽”理論為指導,體現出“剛柔”相濟的特點。出拳之前不能極度放鬆,即使你的拳頭擊到對方的身上殺傷力也是很有限的。你如果把拳頭捏緊再出拳,不但在半路就消耗了大量的體能,

還會使動作僵硬呆滯,產生不了強大的爆發力,也就不能把全身的力量集中於一點。最能代表“陰陽”的動物非蛇莫屬。你看蛇在攻擊之前,完全是一種放鬆狀態,而蛇在攻擊時,簡直迅如閃電,瞬間完成了捕獵的全過程。太極拳的“松”,也是一樣的道理。

真正的“松”,就象我們把睡著了的孩子託在兩手上,有一種下墜的感覺。太極拳的“松”,是肌肉好象被骨頭吊著的感覺,在抬高手臂時,能感受到手臂肌肉下墜的重量,整個身體似乎被彈簧或者橡皮筋聯結在一起似的。

練太極拳時要達到“松”,就必須要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實際上就是一種自然狀態。只要在練太極拳時能達到這種“松”的狀態,全身的氣血才能暢通無阻,動作才能靈活自如不僵硬。

好多人一練拳就會肩膀聳起,無意間使全身進入緊張狀態。因此,我們在練太極拳時,師傅反覆強調徒弟要做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只有這樣去做,我們在練太極拳時才能放鬆身體。“松”的目的,不但是為了達到更好的發力效果,同時也有利身體的氣血運行。當我們練太極拳真正達到“松”的狀態時,你的身體會產生一種蟻走全身的感覺,也就是所謂的氣感。

陰和陽,“松”和“緊”,剛和柔,是既對立,又統一的一對矛盾。

在動物界,要達到運動的最佳狀態,幾乎都離不開先靜後動,先“松”後“緊”。我觀察過老虎和豹子的奔跑,它們在奔跑時要是前兩足落地時,後兩足收掛著;當後兩足落地時,前兩足收掛著。就這樣一緊一鬆交換著前進,並非象平時走路四腳交換著走。這就是說明一個道理,只有前後輪流放鬆休息和發力,才能達到在節省體力的同時,又能發揮最快的奔跑速度。虎豹在捕獵的時候也是如此,先保持縮勢放鬆狀態,再緊張發力猛撲。

太極拳的發力原理幾乎和動物的運動模式一模一樣,發力之前,全身放鬆,當拳頭快到敵方身體時,突然蹬腿轉腰送肩捏緊拳頭一氣呵成,將全身的力量集中於一點,發揮出瞬間的爆發力,氣勢如排山倒海。太極拳的“松”,有利於保存體力,更利於發揮出毀滅性的爆發力。


胡學秀


哈哈😄這個問題可真夠難回答的!

問:誰能說清楚太極拳的“松“是個什麼感覺?

並且還規定了必須是真松者才能答題。

這就讓人犯難了,那麼誰才是真松者呢?

我說的松萬一和別人不一樣,那究竟是誰正確呢?

這問題儘管很回答,依然有必要冒一個險一一淺談一下太極拳的"松"究竟是一個什麼感覺。

一、太極拳為什麼要松,松的目的是什麼?

太極拳強調最多的就是一個松字。讓拳勢在運行中如行雲流水。的確我們看到的各路太極拳法,也都是在運行中緩慢輕柔地舉手投足。

那麼松就是此種感覺嗎?或者說松就是為了讓太極拳如閒雲野鶴般的飄灑自如嗎?

非也。

這就引出了松的目的。

太極拳為什麼要松,松的目的是什麼?

簡言之:快和力!

太極拳的鬆緩實際上是為快速發力而準備的。

太極拳若沒有最後閃電般的一擊,那太極拳的鬆柔就沒有意義。就真正的淪為了柔軟體操。

二、從太極拳的真功夫中體會松的感覺。

什麼是太極拳的真功夫?

渾身鬆柔,閒雲野鶴是太極拳的真功夫嗎?

非也。

老話說: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練太極拳同樣也要練功夫。至於怎麼練,本文就不詳述了。

總之太極拳的功夫就是:快如閃電,力大千均!

等你練到了速度超過了所有的拳術,力道大過了所有的暴發力,同時更重要的是懂勁和借力打力。當速度和力道練到了極致之時,當你放鬆輕柔的舞動四肢如閒雲野鶴般的甚至如舞蹈般的表演太極拳的時侯,此時的松便是真正的松。

總之太極拳松的真正感覺是建立在:度速和力道充沛和懂勁之後的松。

這就是太極拳真正松的感覺。





江城老水775


什麼是太極拳?太極拳是順勢而為的技擊拳術。順勢而為的目的就是保護自身平衡並使先發攻擊的對手失去平衡,使對手因失去平衡站立不穩無法攻擊我方。順勢而為意味著對手先發攻擊我方不與對手頂抗而是順著對手攻擊之趨勢後發先制。這時我方並不是被動而是主動,可以不給對方施加作用力或者儘可能小地給對方施加作用力。因此我方的感覺是自己始終平衡穩定覺不到怎麼用力,而對手卻處處攻擊落空失衡不穩甚至晃顫、蹦跳、傾跌、倒地。這時你的感覺就是所謂的“松”。



太極仁拳


一點愚見,望拋磚引玉。太極拳的"松",先在太極內勁上先體悟,這樣再來談"松"才比較合理,"松"在太極拳中是起到去僵、硬而化柔的過程,其中須用陰陽辯證才能理解,一理通即百理明,望熱愛太極拳者努力攀登,多和周邊名家學習。須知"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不息法自通"的道理!共勉!


隨遇而安68785002


松的對立面就是緊,真松就是全身沒有一個地方是緊的。一般是動到哪裡就松到哪裡,日積月累幾年之後身上有痠麻脹痛的感覺,那代表你才知道哪裡是緊的,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對那些地方進行沖刷,等到順暢無比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真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