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清楚太极的“松”是一种什么样感觉?请“真松者”回答此问题?谢谢?

伟大人26


一九七二年的秋季,单位的体育系,请来了沪上名家傅钟文先生,教授杨式太极拳,当时我参加了学习班,由于此时胃病纒身,听说太极有治疗之效。之后,傅先生因为年高,指定了他的高徒詹老师继续来指导我们,长达30年之久。不仅根治了我的胃病,在维护整体的健康和适应繁忙的工作环境方面,也使我受益良多。有关太极的理论只是略一二,过招交手则是一窍不通。但是我愿意谈谈“松”的感觉。

太极行拳从起势开始,即要求身心放松,以意领拳,意到拳到,不使“硬劲”。这对初学者难以理解,但是打个四五年,你会领悟到,所谓“松”不是瘫塌,也就是意念指挥举手投足之时,所用的力量度,刚刚达到完成动作的所需要的量,不多半分。尤其是肢体的各个关节,不能由于用力而僵硬,但也不能松弛,要保持适度的圆满,在行家来说是一种由于内在意念,所表现出的“绷”劲。这种绷劲在云手和捋挤按动作中,表现最为明显。对躯干而言的“松”,也不是弯腰驼背,而是在含胸拔背的条件下的“虚领顶劲”,不用力地保持下额微收的头部正直。这之中,我以为“以意领拳”最为重要,一走神,在行人会看得出:你“丢了拳”。所以太极很讲究“神情内歛”。内敛的以意领拳,如果做得很到家,内行人就会看出你行拳时候的“走劲”,知道你有些功夫了。

我按照上述对“松”的要求打了大约四年之后,开始尝到一点“松”的味道了。整体的感觉是,按这种用意不用力的打法,一套拳打完之后,即使是数九寒天,也是热由内生微汗津津,渾身轻松如释重负,腿脚轻便。那时节常常有欢呼“最高指示”发表的逰行,我跟着学生从中山北路,一直连走带跑到达外滩,一个来回恍若无事,而同辈的老师则累得揺头叹气!

再过五年,松的感觉更加明显,一做起势,两脚分开平肩之后,感到一股微劲(又称行气,其实是关节囊,肌腱和肌纤维间的内感受器,反馈中枢所形成的感觉。)由足跟起而沿背上行,带动双肩,双臂抬手,渐渐抵达指尖。这之后这种温和的“松”的感觉,就伴随着整套拳路各种动作的完成和转换。当然,我的一切意念都集中在这“松”的感觉之中,的确让我知道什么是,“周围的一切存在,你能知道,而又似乎不存在”的“心无旁骛”曚胧状态。浑身由内感到暖暖的生热。没有累的感觉。最使我惊讶的是,腹肌变得非常发达,当我鼓腹时别人推不动。手指变粗壮了,和别人握手,人家问我那来的力气?


信敏498


民国时期的吴图南老先生说过,拎着24层楼打拳,就是拎着肋骨打拳,是谁拎的肋骨啊。我做不到,但是我做到了提膝走路。我知道是谁把膝提起来的,迈脚的确是松出去的。我的师父也是这么教我的,打到哪,松到哪,全身松叫松懈。


张国良18704313206


刚才看到一位朋友回答里有一句话: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就是可以这样形容。可是练太极拳的目的不是为了松,松只不过是一个通往神圣殿堂的路径而已,你做对了太极拳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之后就松了。松了之后,习练下去,就能体会到松带来的无比舒服的享受之中。悟性好,再过几年下一步进入呼吸的门径了。到这里就不再追求松了。进入了气和呼吸的那段路了。呼吸会练的无比深长。拳架完全被呼吸操控。不但不再用力,连意都逐渐隐退了。我只到这个境界,往后就不知道了!到这个境界会让原来不通的经络逐一打开。气息陈肃红光满面。只要到达了松的门径之后,好多好多的妙处就一个个来了。说不完。


破译国学密码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为什么呢?你是知道真松的话,一般是不会来问这个问题的。第二,真正松的人,说出来了真正松的感觉,说出来真的,你没有体会,依然不知道真假。无法判断,所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一句真松的古语,希望你明白,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这个状态是真松。如果没有挂的感觉,那就是假的松,一堆衣服,堆在地上的。简单的讲是,人松了以后,时刻是一种,在高温澡堂子泡了二十分钟后的感觉,这个描述不知道对不对。记好是身体每时每刻都是这个状态才是真正的松。而不是某一时间有这个感觉。另外需要说明白的是,松是练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不能人为去追求那个感觉,否则永远达不到,体会不了的。这些都是有方法可练出来的。个人理解,不一定对。不喜勿喷。



太极拳李占朝


太极中的“松”,是相对“掤”来说的。太极拳以“阴阳”理论为指导,体现出“刚柔”相济的特点。出拳之前不能极度放松,即使你的拳头击到对方的身上杀伤力也是很有限的。你如果把拳头捏紧再出拳,不但在半路就消耗了大量的体能,

还会使动作僵硬呆滞,产生不了强大的爆发力,也就不能把全身的力量集中于一点。最能代表“阴阳”的动物非蛇莫属。你看蛇在攻击之前,完全是一种放松状态,而蛇在攻击时,简直迅如闪电,瞬间完成了捕猎的全过程。太极拳的“松”,也是一样的道理。

真正的“松”,就象我们把睡着了的孩子托在两手上,有一种下坠的感觉。太极拳的“松”,是肌肉好象被骨头吊着的感觉,在抬高手臂时,能感受到手臂肌肉下坠的重量,整个身体似乎被弹簧或者橡皮筋联结在一起似的。

练太极拳时要达到“松”,就必须要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然状态。只要在练太极拳时能达到这种“松”的状态,全身的气血才能畅通无阻,动作才能灵活自如不僵硬。

好多人一练拳就会肩膀耸起,无意间使全身进入紧张状态。因此,我们在练太极拳时,师傅反复强调徒弟要做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只有这样去做,我们在练太极拳时才能放松身体。“松”的目的,不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发力效果,同时也有利身体的气血运行。当我们练太极拳真正达到“松”的状态时,你的身体会产生一种蚁走全身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气感。

阴和阳,“松”和“紧”,刚和柔,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

在动物界,要达到运动的最佳状态,几乎都离不开先静后动,先“松”后“紧”。我观察过老虎和豹子的奔跑,它们在奔跑时要是前两足落地时,后两足收挂着;当后两足落地时,前两足收挂着。就这样一紧一松交换着前进,并非象平时走路四脚交换着走。这就是说明一个道理,只有前后轮流放松休息和发力,才能达到在节省体力的同时,又能发挥最快的奔跑速度。虎豹在捕猎的时候也是如此,先保持缩势放松状态,再紧张发力猛扑。

太极拳的发力原理几乎和动物的运动模式一模一样,发力之前,全身放松,当拳头快到敌方身体时,突然蹬腿转腰送肩捏紧拳头一气呵成,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于一点,发挥出瞬间的爆发力,气势如排山倒海。太极拳的“松”,有利于保存体力,更利于发挥出毁灭性的爆发力。


胡学秀


哈哈😄这个问题可真够难回答的!

问:谁能说清楚太极拳的“松“是个什么感觉?

並且还规定了必须是真松者才能答题。

这就让人犯难了,那么谁才是真松者呢?

我说的松万一和别人不一样,那究竟是谁正确呢?

这问题尽管很回答,依然有必要冒一个险一一浅谈一下太极拳的"松"究竟是一个什么感觉。

一、太极拳为什么要松,松的目的是什么?

太极拳强调最多的就是一个松字。让拳势在运行中如行云流水。的确我们看到的各路太极拳法,也都是在运行中缓慢轻柔地举手投足。

那么松就是此种感觉吗?或者说松就是为了让太极拳如闲云野鹤般的飘洒自如吗?

非也。

这就引出了松的目的。

太极拳为什么要松,松的目的是什么?

简言之:快和力!

太极拳的松缓实际上是为快速发力而准备的。

太极拳若没有最后闪电般的一击,那太极拳的松柔就没有意义。就真正的沦为了柔软体操。

二、从太极拳的真功夫中体会松的感觉。

什么是太极拳的真功夫?

浑身松柔,闲云野鹤是太极拳的真功夫吗?

非也。

老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练太极拳同样也要练功夫。至于怎么练,本文就不详述了。

总之太极拳的功夫就是:快如闪电,力大千均!

等你练到了速度超过了所有的拳术,力道大过了所有的暴发力,同时更重要的是懂劲和借力打力。当速度和力道练到了极致之时,当你放松轻柔的舞动四肢如闲云野鹤般的甚至如舞蹈般的表演太极拳的时侯,此时的松便是真正的松。

总之太极拳松的真正感觉是建立在:度速和力道充沛和懂劲之后的松。

这就是太极拳真正松的感觉。





江城老水775


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是顺势而为的技击拳术。顺势而为的目的就是保护自身平衡并使先发攻击的对手失去平衡,使对手因失去平衡站立不稳无法攻击我方。顺势而为意味着对手先发攻击我方不与对手顶抗而是顺着对手攻击之趋势后发先制。这时我方并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可以不给对方施加作用力或者尽可能小地给对方施加作用力。因此我方的感觉是自己始终平衡稳定觉不到怎么用力,而对手却处处攻击落空失衡不稳甚至晃颤、蹦跳、倾跌、倒地。这时你的感觉就是所谓的“松”。



太极仁拳


一点愚见,望抛砖引玉。太极拳的"松",先在太极内劲上先体悟,这样再来谈"松"才比较合理,"松"在太极拳中是起到去僵、硬而化柔的过程,其中须用阴阳辩证才能理解,一理通即百理明,望热爱太极拳者努力攀登,多和周边名家学习。须知"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不息法自通"的道理!共勉!


随遇而安68785002


松的对立面就是紧,真松就是全身没有一个地方是紧的。一般是动到哪里就松到哪里,日积月累几年之后身上有酸麻胀痛的感觉,那代表你才知道哪里是紧的,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对那些地方进行冲刷,等到顺畅无比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真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