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疫情,共克時艱!重慶一中學生文章選

新年伊始,而新型冠狀病毒的無情肆虐,在這萬家團圓之際,拉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每一條新聞,都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疫情當前,少年有愛,重慶一中的同學們用手中的筆、熱騰的心、沸騰的情,為武漢加油和吶喊,向戰鬥在防疫一線的所有人致敬!

重慶一中學子以筆為刃,助力抗擊武漢疫情。

《你的臉龐》

當我跨過沉淪的一切,

向著永恆開戰,

你的臉龐就是我的軍旗。

人類在疫情的爆發和平息中一路跌跌撞撞而來,於我而言,那是歷史書上的一個個嚴肅的名詞和一個個冰冷的數字。癸未之夏,我在非典的恐懼浪潮中來到這個世界,丙戌之冬,又一場新的疫情席捲而來。一幅疫情浮世繪在我的眼前徐徐展開,猶如經歷了一次短暫而慌亂的人生。

我看到無奈的臉龐。

一月份,湖北多地封城。黑塑料箱裡成噸的水果積壓,不能出去賣,果農只能蹲在一邊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心血一點點漚爛在等待中。枝頭還未摘下的鮮肥的果子也只有緩慢腐爛的命運,無論之前被賦予了多少希冀:或許那是孩子身上的新衣,或許那是孩子開年的學費,或許那是一臺新的洗衣機。養殖戶們忍痛親手活埋上萬只雞苗,埋下的,又何止是鮮活的雞苗。空蕩蕩的街市,他們的無奈和痛惜,何嘗不是每一個我們的切身感受。

我看到柔軟的臉龐。

高鐵上,乘務員詢問一個老人為何不戴口罩,老人惶恐的囁嚅著。乘務員邊柔聲詢問是否沒買到口罩,邊掏出一個新口罩給老人親手戴上。老人顫抖的流下眼淚。村子裡,村民在村委會的組織下嚴控進出車輛,村民們更自發的聚在一戶從湖北返回的村民家門口,異口同聲的勸說其居家隔離觀察……歷史泥濘的路上,每一個個體都不可能憑一己之力到達終點,於是他們眾志成城,於是他們互相扶持,以人類群體中共有的通情相維繫。

於是,我們從唐山大地震中站立起來,從非典肆虐中熬過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血吸蟲、瘧疾……一次又一次,我們站立起來。

消弭災難的力量並非來自恐懼,而是來自共情。

我看到堅毅的臉龐。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基辛格如斯感嘆。疫情降臨,逆行者們放下團年飯上的碗筷,放下父母的千叮萬囑,放下自己的家,勇敢前行。我的師母就是其中一員。當她忍淚推開孩子的擁抱,隨隊奔赴武漢馳援的前夜,我的老師寫下這樣一句話:“病毒不會選擇性感染,也從來沒有天佑誰家,只有普通人危難時堅不退縮!英雄出在普通人家!”年幼的小女兒在日記裡寫道:“媽媽要去出差,我哭了一整天……”這淚,是所有英雄的孩子的淚,流在每一個兒女的臉龐上。

我還看到年輕的臉龐。

一個時代的思考質量,取決於這個時代的年輕一代,因為這是未來的力量。我們正年輕。每天,在QQ群、微信群裡,我們在焦灼,我們在思考,我們在行動。班級群裡的自發捐款的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關於災難和生命的討論有理有序的開展。我們這代人,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和年輕的力量抗擊著疫情。我輩中人,在恐懼和盲從的背後思考真相,我們在悲傷和痛惜中去積蓄力量。

一張張臉龐。

一面面軍旗。

歷史從來不是空洞的時代變遷,是一張張臉龐上滾燙的淚、堅毅的目光、溫暖的鼻息、堅定的吶喊,才有了我們的歷史啊。

凜冬已至,

我們都是守夜人。

當我宣戰,

你的臉龐,

就是我的軍旗!

春光既臨,

我們終會相見!

心繫疫情,共克時艱!重慶一中學生文章選

《江湖》

長江,漢江,紫陽湖,墨水湖,“過早”雷霆萬鈞,談笑劍拔弩張,風乍起,櫻花瓣瓣揚……這裡有江,這裡有湖,這才是江湖滿地!

古已有之,江城以市井生氣、江湖義氣通衢於神州。我們似乎總將“江湖”貼以綠林梁山、草野莽夫的標籤,然則嬉笑怒罵恣輕狂,一片天真爛漫到底,這就是江湖。

這是武漢,這就是江湖。

歆羨已久,願得拜謁。怎料短短几天,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籠上武漢,全面封城,人人自危,好一似鬥罷劍歸鞘,霧濛濛天地江湖老:正月意闌長街空,行人惟見幾青銅。“過早”玉盤盛江霧,趕夜華燈映湖風。三鎮垂垂雖猶立,九省岌岌衢不通。古琴臺下人和寡,不見子期歸山中……

但是鬥爭並未結束,抑或言曰:一場沉寂的“疫情防衛戰”剛剛打響。

困於家中,只得隔著屏幕,透過疫情觀人間:初感子美的沉鬱。1月23日,武漢封城,我看不到市井“過早”的江湖氣息,偶有蹬平板車的“吱呀”,淒厲得要將這冷寂刺破。我看到千人一面,一面千言,說不盡的哀慼,憂懼,倉皇,惶惑……這些臉,都只剩了半張,封住了口鼻,封住了太多太多苦難無處訴說。醫院裡,孩子在哭,老人在咳,男人背起手站在窗邊——空空的街市,空空的雙眼。曾經覺得喧鬧親狎之世態,隔著時空,竟也燈火可親起來。

如此熬了幾天,觀社會風起雷動,心境逐成林公之慷慨。先是,老驥伏櫪,84歲高齡,鍾南山院士勇赴武漢;爭相,英英青壯,春節前後,外地醫生紛紛支援江城。深諳此去山高水深,可他們仍然選擇放棄千家燈火萬家宴,喊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口號,毅然決然!如有國士,當如是。

春節後,刷遍微博頭條,“全國一心,抗擊疫情”,油然升起放翁的情懷。我看見口罩廠老闆一家七口撐起整個流水線;我看見九州物資日夜不歇通武漢;我看見各大平臺一個個慈善捐贈的接力;我看見快遞員、外賣小哥的身影綴起漫漫長街;我看見中國速度——10天建成的火神山醫院,確如當年普羅米修斯從阿波羅手中盜來的烈火,杲杲兮,煊煊兮!仗義每多黔首輩,位卑未敢忘憂國!

這是武漢,這是中國,眾志成城,滿地江湖!

越是患難,越見真情,越懷感恩。我想感謝武漢市民,城空了,你們的情滿了;你們疏離了,14萬萬人民更緊了。沒了喧囂,多了責任、信念,你們的江湖更江湖了!我想感謝堅守在前線的國士,闔家團圓之際,你們笑著出征——你們的笑容很江湖。自古英雄寧有種乎?無非是,黎民之中捨得人。英雄們,珍重,你們安全了,我們就安全了。我想感謝所有關心疫情的人、配合防治的人,推掉旅遊計劃,忍住親友情結,高度關注,溫度關切,你們詮釋了什麼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什麼是“九州之下遍江湖”。大愛無言,構建起人類命運共同體。我還想感謝你——這片廣袤的土地以及你的古往今來啊!誠如穆旦所說,你“無言的痛苦是太多了”;而正是這些苦難,凝結了一片片、一代代江湖,孕育了一方中國的脊樑!

疫情席捲下的社會,宛如潘多拉魔盒:魆魆,勞勞,惶惶,長夜未央——卻終懷希望!去年冬至時節,我在消寒圖上寫下“盼春風垂柳,枯草復榮”,殊不知此語竟成了舉國上下的心境。

立春已過,東風伊始,春到人間草木生,生希望,生榮光。勸病毒,收拾舊行囊,早投降;待櫻放,泛舟漢江,笑語朗朗楚歌狂!

親愛的武漢,你絕不孤單,你的背後,是千千萬萬人撐起的長城。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病體,但中國人民始終是那個含淚微笑的江湖!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必將完美打贏這場“疫情防衛戰”!到那時,才端的是——風展紅旗,遍地江湖!

心繫疫情,共克時艱!重慶一中學生文章選

《庚子賦》

庚子年至,疫情告急。餘憂祖國,沉吟至今。朔風蕭瑟,行人匿跡。觀武漢火神山聳立,看各地白衣者鏖戰,淚湧不已。

瓊玉封萬里,暗香鎖千戶。正欲恭祝新年,未料騰起硝煙。蝙蝠翻燈舞,病毒蔓城侵。執手相看,轉身相別。自願請戰,奔赴前線。雪珠盈睫,梅朵落肩。身披白雪蒼茫色,心繫病患不成眠。雙雙玉手纖纖,道道傷痕累累,光芒不減。髣髴若輕雲蔽月,飄颻若流風迴雪。待敲碎森羅殿之枷鎖, 靜候君漫天櫻花之凱旋。

且看各界捐款,物資供援,凝眾志,守江城。皆言風乎舞雩,陌上花開,攜手遊,緩緩歸。庚子之天災,不足畏矣。攻克之,內省之,豺虎誅之,虺毒滅之。以此為誡,謹訓後人。念誰為之救贖,亦何贊乎時運!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歲年!

嗚呼!草木無情,有時飄零。寒氣慄冽,砭人骨肌。人識萬物,百感於心。懷希冀,盡己力,惟願庚子之年,萬象更新。且待光風霽月,盛世承平。

心繫疫情,共克時艱!重慶一中學生文章選《心繫武漢,共克時艱》

武大櫻花,尚未盡展極妍,珞珈廣場,靜待青衿歸還。昔人已往,空留黃鶴江畔,荷其任者,笑看日月之變......一似如往,而昔日喧紛之衢如今不見。車馬無蹤,行人匆匆,衣白衫者奔波勞煩。憂懼目光投此靜默武漢,不聞警笛,不見硝煙。無語凝噎,僅此默默相念。

然則如此,豈會袖手旁觀?赳赳吾國,何須望天長嘆。舉國上下未曾言棄,大好前途未曾黯淡。新春之聲,如約響徹震旦。值此新年,耄耋院士臨危受命,馳赴一線。迎“南”而上,其意重於泰“山”。交通運輸,盡職盡責,不顧家人阻攔,不戀一家團圓。萬千將士,慷慨出戰,臨別殷勤寄重語,任他除夕夜晚。武漢人民,上下一心,固遏疫勢蔓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企業個人,積極募捐。應急物資,紛至如泉。數日間裡,醫工衝鋒陷陣,敢為排兵刃連。萬家團圓之日,為百姓身體之康健,親臨病床抗戰。一月以來,不憚艱險,不畏死難。人民警察,衣著青藍,堅守崗位,守護平安。八位英烈,責任在肩,守護一方民眾,力克征途艱險。縱已化為繁星點點,豪情踏血染青天。尋常百姓,家中遙祝心安。減少聚餐,親情氤氳心間。芸芸眾生俱可有所作為,而時不久挽,又何必逡巡不前?無論凡聖,皆應有所奉獻。仁人志士,以單薄之軀築安保之屏障,以華夏之魂凝萬家之璀璨。其心拳拳,其意眷眷。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愛無言。

君使我聞,祈福聲響,春花燦爛。君使我聞,歌聲飄揚,夜將不寒。似無邊曠野燎原之火,傳遍神州江山。五千年斗轉星移,豈止炮火殘垣。昔日之頹唐,早已無處覓見。泱泱華夏,區區病毒,何需心驚膽戰,何必惴惴不安。靜而思之,不過歲月與你我之霜鍛。吾輩定當懷固志而向疾,經光陰之淬鍊。假以時日,病疫終將一去不返。無一冬之不去,無一春之不還。天佑中華,共渡難關。眾志成城,疾災肆虐凍土之下,終見雪霽晴巒。冬去春來,櫻花開遍。雲銷雨霽,明燭天南。稻穀飄香,燈火闌珊。親友團聚,互訴牽絆。立於人前者仍是九省通衢之地,黎明時分必將光彩四濺。

當此大疫,誰敢橫刀馬前?唯我中華兒女,唯我白衣戰團。風蕭蕭兮易水寒,不除頑疾誓不還。願攜十四萬萬赤子之手,心繫武漢,共克時艱,共迎華夏爛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