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和佛陀一樣出家,不過他最終餓死了

印度在公元前4世紀還是個群雄割據的局面,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帶來了希臘文化,但他在公元前325年英年早逝。公元前317年,印度本地力量起來造反,領頭的是一個叫旃陀羅笈多的剎帝利貴族青年。旃陀羅笈多組織了一支軍隊,先趕走了馬其頓人的部隊,然後又掉頭打下了恆河流域的摩揭陀國,自稱國王,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05年,他還打退了塞琉古帝國的進攻,保住了印度的獨立。

印度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和佛陀一樣出家,不過他最終餓死了

餓死的孔雀王

這位國王虔誠地信奉印度的耆那教,公元前300年,他跟釋迦牟尼一樣,拋棄王位出家了。跟釋迦牟尼不一樣的是,他沒有頓悟到“修道不必傷身”的道理,絕食修行,最後活活餓死了。

又過了20多年,旃陀羅笈多的孫子阿育王(公元前303—公元前232年)成為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據傳說,阿育王是個兇狠殘忍的暴君。他殺死了大批兄弟才坐穩王位,繼位之後,他對內鎮壓民眾起義,選拔冷酷毒辣的官吏、密探,把國內變成了人間地獄。他專愛對外擴張,建成了70萬大軍,包括3萬騎兵、9000頭大象和10000輛戰車,大舉進攻鄰國。公元前261年,他征服羯陵伽國,有10萬人戰死,15萬人被擄為奴。在他的武攻下,孔雀王朝不但統一了印度北部,還佔領了阿富汗東部地區,成為當時屈指可數的大國。

印度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和佛陀一樣出家,不過他最終餓死了

後來,阿育王目睹了戰爭中死難的十萬軍士,忽然間動了憐憫之心。對於自己的野心造成的哀鴻遍野,他深感哀痛。於是,阿育王放下爭雄嗜殺之心,皈依佛教。他放棄了對外侵略,致力於政治穩定和發展經濟文化。過去那個心狠手辣、滿手血腥的阿育王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寬厚仁慈、心胸寬闊的明君。他不但自己信了佛教,還把佛教作為國教,向全國和鄰國派遣大批高僧,到處刻佛經,又召集佛教高僧,編纂整理佛教經典,在各地修建了8.4萬座佛塔。在阿育王的推動下,佛教迅速傳播,不但遍及印度次大陸,還傳到了東南亞、中國、西亞、埃及乃至世界各地。因此,佛教把阿育王尊為護法名王。阿育王也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他本人信仰佛教,但是允許宗教信仰自由,佛教、耆那教、婆羅門教等都會受到保護。

印度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和佛陀一樣出家,不過他最終餓死了

這也成為印度的宗教傳統。 孔雀王朝作為中央集權制的國家,其制度已經比較成熟了,有分工明確的官僚機構,也有國王直屬的政府軍。軍隊包括常備軍、僱傭軍、民兵、外國盟軍、諸侯軍隊。兵種包括步兵、騎兵、車兵、象兵、工兵、輜重兵,還有各種刀槍劍戟、弓箭弩炮、雲梯攻城塔等,軍隊設立了各兵種司令部,還規定了各級官兵的軍餉。甚至孔雀王朝的奴隸都有自己的權利。尤其是出身雅利安人的奴隸,奴隸主不能隨便打罵,他們還有權保留私有財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