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和佛陀一样出家,不过他最终饿死了

印度在公元前4世纪还是个群雄割据的局面,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带来了希腊文化,但他在公元前325年英年早逝。公元前317年,印度本地力量起来造反,领头的是一个叫旃陀罗笈多的刹帝利贵族青年。旃陀罗笈多组织了一支军队,先赶走了马其顿人的部队,然后又掉头打下了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自称国王,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05年,他还打退了塞琉古帝国的进攻,保住了印度的独立。

印度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和佛陀一样出家,不过他最终饿死了

饿死的孔雀王

这位国王虔诚地信奉印度的耆那教,公元前300年,他跟释迦牟尼一样,抛弃王位出家了。跟释迦牟尼不一样的是,他没有顿悟到“修道不必伤身”的道理,绝食修行,最后活活饿死了。

又过了20多年,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公元前303—公元前232年)成为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据传说,阿育王是个凶狠残忍的暴君。他杀死了大批兄弟才坐稳王位,继位之后,他对内镇压民众起义,选拔冷酷毒辣的官吏、密探,把国内变成了人间地狱。他专爱对外扩张,建成了70万大军,包括3万骑兵、9000头大象和10000辆战车,大举进攻邻国。公元前261年,他征服羯陵伽国,有10万人战死,15万人被掳为奴。在他的武攻下,孔雀王朝不但统一了印度北部,还占领了阿富汗东部地区,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大国。

印度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和佛陀一样出家,不过他最终饿死了

后来,阿育王目睹了战争中死难的十万军士,忽然间动了怜悯之心。对于自己的野心造成的哀鸿遍野,他深感哀痛。于是,阿育王放下争雄嗜杀之心,皈依佛教。他放弃了对外侵略,致力于政治稳定和发展经济文化。过去那个心狠手辣、满手血腥的阿育王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宽厚仁慈、心胸宽阔的明君。他不但自己信了佛教,还把佛教作为国教,向全国和邻国派遣大批高僧,到处刻佛经,又召集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在各地修建了8.4万座佛塔。在阿育王的推动下,佛教迅速传播,不但遍及印度次大陆,还传到了东南亚、中国、西亚、埃及乃至世界各地。因此,佛教把阿育王尊为护法名王。阿育王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本人信仰佛教,但是允许宗教信仰自由,佛教、耆那教、婆罗门教等都会受到保护。

印度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和佛陀一样出家,不过他最终饿死了

这也成为印度的宗教传统。 孔雀王朝作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其制度已经比较成熟了,有分工明确的官僚机构,也有国王直属的政府军。军队包括常备军、雇佣军、民兵、外国盟军、诸侯军队。兵种包括步兵、骑兵、车兵、象兵、工兵、辎重兵,还有各种刀枪剑戟、弓箭弩炮、云梯攻城塔等,军队设立了各兵种司令部,还规定了各级官兵的军饷。甚至孔雀王朝的奴隶都有自己的权利。尤其是出身雅利安人的奴隶,奴隶主不能随便打骂,他们还有权保留私有财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