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上個世紀90年代曾經有一部,改編自長篇小說《三國演義》的電視劇。這部劇集一經播放之後就風靡全國。但是劇中主要人物的臺詞,卻都是一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這讓一些雖然喜歡追劇,但文學功底比較薄的人大呼頭痛。

所謂“文言文”指的是公元1919年之前,歷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如果從語系和語種的角度去分析,“文言文”其實就是古代漢語的一個分支。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種具有書面語言特質的“古代漢語”,曾在我國曆史上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筆者認為如果深入挖掘“文言文”的誕生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從這個時間節點上來看,“文言文”在古代語系中,至少已經沿用了兩三千年。這種文體之所以會經久不衰,其實與古代人的思想和口語都息息相關。

古人每天都說“文言文”嗎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文言文”,是一種既刻板又教條的古代文體。雖然相比較於現代人所說的白話,具有語言精煉、字少意多的特點,但是大家可以試想一下。

如果每天見面都“之乎者也”一番,這種情景不僅特別尷尬,而且也給人一種酸腐的感覺。

近代大文豪魯迅先生在其名作《孔乙己》中,就曾刻畫過一位深受,“八股取試”荼毒的落魄書生形象。這位“孔乙己”在說話的時候,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雖然這個人物有被醜化的成分,但是卻說明了一點,滿口“之乎者也”的人,只存在於書本或藝術加工之後的小說中。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古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會將,“文言文”作為日常交流的基礎用語。

1.古代“文言文”的特點

“文言文”又稱為“古文”,是古代人在生產、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經過不斷積累、調整、演化而來。實際上如果按照古代的說法,“文言文”就是一種由古人日常交流用語,轉變而來的“書面語言”。

相信寫到這裡大家已經清楚了,“文言文”是一種用來撰寫公文,書信以及書籍時所使用的一種文體。這種文體的主要特點就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簡單的說就是古人平時交流時所說的話,和撰寫文章時所使用的語言根本不是一回事。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也就是說古人除了在撰寫文章之外,其他時間無論是做任何交流,實際上所說的話都是口頭語言。筆者認為從這個角度進行分析,就可以得知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根本不會使用“文言文”進行溝通和交流。

否則就會像滿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一樣,不僅無法讓人聽懂而且還會遭人嘲笑。這主要是因為古代社會中,能夠接受教育的人特別少。

或者說只有王公貴族階級才有資格學習。大字不識幾個的普通的老百姓,在相互交流的時候根本不可能說“文言文”。

即使是一些接受過教育的特權階級,尤其是士滿腹經綸的大夫階層,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說話的時候,也都是和普通老百姓一樣使用口頭語言。這樣不僅有利於溝通,而且也可以有效避免,聽不懂或出現歧義等問題出現。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筆者認為如果從“文言文”的基本特點去分析,實際上“文言文”就是一種,相對於“白話”、“口語”而言的書面語言。這種書面語言或者說古代問題,主要表現的就是語法與詞彙兩大方面的特徵。

簡單的說“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按照著名語言文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中的觀點來講:“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

這段話不僅寫出了“文言文”存在的歷史時間,即從先秦諸子開始距今已有兩三千年;同時也寫出了“文言文”在歷史長河中的流傳,兩漢辭賦、唐宋古文、明清八股等,其實都是以“文言文”為基礎的古代書面語言。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文言文作為現代漢語的源頭,以及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一直到1919年之後才被廢止。之所以在流傳了兩三千年之後,被人們從文化舞臺上趕下來,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合時宜”。或者說與新興的時代和社會思維嚴重脫軌。

2.書面語言之“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代社會中的一種書面語言,比如,臣子給皇上寫的奏摺可以“之乎者也”,這樣不僅可以彰顯出個人的文學素養,而且也能夠讓奏摺看起來更具正規性。但是君臣之間在交流國家大事之時,彼此之間說的其實都是口頭語言。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據文獻和史料記載“文言文”大約出現於先秦時期。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盛宴,在這段歷史期間“文言文”可謂大行其道。但由於用來記載文字的,載體“紙張”尚未出現,所以當時的“文言文”多刻於竹簡之上。

這主要是因為竹簡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獲取,雖然在竹簡上面刻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礙於當時的實際情況,當時的大思想家們只能夠,將自己的思想以“文言文”的形式刻錄於竹簡之上。

據說西漢大文學家東方朔,在給漢武帝上書之時,由於他所撰寫的文字過多,所以刻在竹簡上之後足足有幾大車。雖然“學富五車”成語並不是說東方朔,但也足以表明竹簡在當時的應用。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3.古人日常交流用口頭語言

大家比較熟知的《過秦論》和《曹劌論戰》,就是用“文言文”撰寫的著作。今人在閱讀這些“文言文”的時候,如果沒有身後的古文功底,或者說比較強的分析能力,根本不可能讀懂文章的深意。更有甚者根本就無法弄懂大概意思。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將“文言文”當做一種必須的交流語言,將會出現非常嚴重的交流障礙。或者說當別人說出的話自己無法理解之時,還要馬上翻開“字典”進行查找,然後再給予對方回覆。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這種做法不僅讓人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而且遇到一些緊要的事情,不僅會特別耽誤工作,嚴重的甚至會誤了大事。

按照現代人的觀點來看,這不僅是一種發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話,而且也是一種透著酸腐文人氣息的弊病。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古代人平時說話也不可能說“文言文”。如果從語言的本質和內涵上去分析,古代人創造語言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方便日常交流。而“文言文”這種“避繁就簡”的書面語言,很顯然根本不符合這個基本要求。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實際上“文言文”與古人,所說的口頭語言之間的區別,就像現代人看待繁體字與簡體字一樣。由於繁體字筆畫過多不僅不利於書寫,而且對漢字的推廣也會造成一定阻礙。所以為了方便“掃盲”才發明了簡體字。

而古代文化人在書寫文章時,所使用的固定格式的“文言文”,其實就是一種比較基本的文體,這種文體就和現代人使用的,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一樣,現代人在說話的時候,也不可能總是用書面語言,否則就很容易讓人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4.古代“文言文”的優勢與特色

但是筆者認為我們不得不承認,“文言文”這種在現代“不合時宜”的文體,在古代社會中卻發揮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說人們在記錄某件事情,或者說創作某一篇文章時,如果使用“文言文”就會特別方便。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因為口頭語言囉裡囉嗦一大堆,“文言文”則只需要寥寥幾字,就可以清晰而又明瞭的表達出,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意圖。

而且從行文方面來講,由於“文言文”的格式更為簡單,而且由於其語義自成體系,所以也根本不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實際意圖。

比如明朝的《永樂大典》,清朝的《四庫全書》等,這種用“文言文”撰寫的宏幅鉅作,如果要是用口頭語言去書寫,首先單從篇幅上來講就會冗長拖沓,不僅會給人一種不知其意之感覺,而且就算印刷方面也會特別麻煩。

但是用“文言文”進行撰寫,很多優勢就會躍然紙上。比如,“文言文”的語義相對來說比較固定,所以即使流傳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書中想要表達的意思也不會有太大差別,但如果用口頭語言去創作,就很容易因為時間流逝而出現語義變化。

“文言文”是古代的日常用語嗎?“之乎者也”只存在於書本中

5.“文言文”並不是日常交流用語

因為口頭語言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拿就是變化極快而且容易產生歧義。而且還會根據不同時代或文化基因,而時不時的出現新的詞彙。兩相對比“文言文”的巨大優勢就體現得淋漓盡致。

所以從這些方面去看,古代人用“文言文”去撰寫文章,而在日常生活中說的卻是口頭語言,這不僅完全符合現代漢語的發展趨勢,而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古代漢語的優勢。即用口語交流用“文言文”寫文章,二者既有聯繫又相互分離。

雖然有很多古代文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咬文嚼字,或者說總是愛“弔書袋”。但是他們的這些語言行為其實也不能算是“文言文”。充其量只能算是“白話文”的一種,而且還是不倫不類的白話文。


結 語

“文言文”作為古代漢語中的佼佼者,在古代社會中曾有過兩三年的輝煌歷史。這說明“文言文”的誕生以及應用,都完全符合古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但是這種需求僅限於書面語言,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流語言還是口頭語言。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認為古代人,在平時說話的時候也會使“文言文”。否則就會像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一樣,雖然站著喝酒但依然要穿著長衫。

這種迂腐而又可笑的舊文人形象,就算在古代社會也依然,會成為眾人嘲笑的對象。

還有就是大家也應該清楚,在古代社會中能夠上學的人畢竟是少數。所以從這個角度去分析,古代人也根本不可能用“文言文”進行交流。因為讀書人少會說“文言文”的人也少,這樣即使讀書人平時想說“文言文”,也是一種不太現實的事情。


【參考文獻】

張學城《《說文》古文來源考論》

夏瑩怡《古文新講 感受古文魅力》

王婷婷《點燃興趣 講活古文》

宮平《從三篇古文看古人的勸說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