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高大上,有多少转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生产力?

王老虎7321


基本上绝大数论文没有任何应用和科学价值,但是高校、国家考核需要,不发论文,你职称上不去,没有经费做研究,没法建实验室,死工资,没有提成,拿不到各种奖励与荣誉、头衔,城市连老婆和孩子都养活不好,所以发文章对于科技进步和转化为生产力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但是作用有很大!!!


向上炬火


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九大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工业革命和我国高质量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的大背景下,加快形成创新驱动新格局已成为动力变革的首要任务。实施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就必须首先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以此才能发挥科技对经济的引领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资源要素,只有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因此科研成果转化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不断出台,为科研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

根据《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研发经费投入已达2275.4亿美元,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由2000年占全球研发经费投入份额1.7%提升至15.6%;科研人员总量已达375.9万,占全球总量的31%,多年雄踞榜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6.3万件,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位居世界首位;科技进步红利稳步增长,较2003年提高17.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3%,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知识密集型产业增长速度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可见各项发展指标均逐年有新突破。

由此可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唯有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引领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科技、科研、经济协同发展。


别青烟放弃


论文本来是一种科学严谨逻辑性很强研究特定领域问题的学术文章。现在国内由于毕业取得学位、官职进迁、职称进升等等原因,发表“论文”成为时尚。把一些很好解决的事情也推向很高的位置,小的事情问题理论化,论文泛泛化,使论文含金量大大缩水。发表论文多,但质量平平,由于发表论文平台在国外学刊,更显贴金,成为某些投机专营势力之人向上爬的工具。

无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的论文,最终要转化为生产力。那些高大上的成罗筐的论文,只能适应形式主义,那些缺乏真实性论述过程及准确的数据模型得出结论的论文,经不住实践的考验。在重大或国计民生项目若采用质量平平高大上的论文作者的结论观点,后果不堪设想。現在真正急需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含金量高的论文应用!


吉祥使者695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论文是技术的表达与论述。当然论文种类也有多种,有技术性,有研究性…,不一而足。因此,论文的作用与着力点也就不同,有些能转化为可见可用的,有些是理念指导性论文,不能直接转化,但随着时间转移,作用才能显现出来。总之,论文,特别是高质量论文作用还是巨大的。当然不是单纯为了发论文而发的所谓的高大上论文所能比的


72972855



乔以寮


论文论文,是从理论上讲的,还有许多论文是以理论论证理论。即如是正确的理论,要落实到实际,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有许多论点要实现,受环境人文等诸多因素太多影响。人们知道,手枪丶直升飞机等是达芬奇想岀来的,也论述了可行性,但当时能“实践"岀来吗?科技论文要求更加严密,即使这样,多数论文只能是"高大上“,真正的能“实践"的有经济效益的论文,你觉得有人愿意发表吗?尤其当代国人的论文,多数是商业化了的,是掏钱论文,是装点论文,浪费资源不说,还将有价值的论文淹没在垃圾堆里了。有二十多年不去发表论文了,有时写一写也只去压箱底,因为交不起板面费,更不愿意受辱。也不看论文了,看现代的论文论著,就象在垃圾场上找金币,捡垃圾呀?


老闲事主任


发表论文多为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引导人们如何去认识科学,基于可掌握的科学知识, 开发应用技术,解决社会和民生问题。

基础研究是应用技术的科学基础,没有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就不会有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技术,技术工艺技术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翰林墨客


发表论文不一定高大上,但不发表论文一定不会高大上。


静观天下200208910


论文本来是科技和人文的精华,是对科学的研究成果。但现在大学及科研院所众多,晋升职称考核业绩都要论文。哪里有那么多精华?凑数的占绝大多数。一句话,考核的指挥棒决定方向。


人文关怀版


论文发表好像转化为生产力和科技进步的还没有他们个人在评定职称,拿待遇方面普遍得多,应该这方面是他们的内在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