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什麼只認虎符不認人?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嗎?

五分音


虎符,在通常印象中,是用來調兵的,只有持有虎符,將領才可以調動軍隊,否則,是無法調動軍隊的。其實,這是一個誤解,虎符只是皇帝用來下令的憑證而已,軍隊的直接軍事長官要調動自己的軍隊,根本就不需要虎符。

虎符的由來

據傳,虎符是由商朝末年,西周初期的姜尚姜子牙所發明,作為君主授予兵權,調動軍隊的憑證。由於老虎兇猛,所以,就將調兵憑證的樣子做成了老虎的樣子。

虎符通常分為兩半,內有榫卯,相互契合,甚至還有跨越兩半的文字,用來防止偽造。虎符的右邊一半留在君主手中,左邊一半則交給掌管軍隊的長官。君主需要調動軍隊時,就派人持右半邊虎符,前往軍隊駐紮處,與軍隊長官的左半邊虎符相“符合”。通常情況下,只要虎符相合,軍事長官就可以服從調兵人的差遣。

而且,虎符是一地一符,不同地方軍隊長官的虎符,內部榫卯各不相同,互相之間無法“符合”。也即是說,一個虎符,只能調動一地的軍隊。

出土的虎符

到目前為止,虎符的出土實物,僅有數枚。凡是使用過的虎符之上,皆有銘文,註明虎符的用途。其中,較早的一枚,是在西安郊區杜城村西出土的虎符,據考證是秦惠文王的兵符,被稱為“秦錯金杜虎符”。

杜虎符長9.5釐米,高4.4釐米,厚0.7釐米,上有嵌金銘文共40個字:“兵甲之符,右才(同在)君,左在杜。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即烽火)之事,雖母(同毋)會符,行毆(同也)。”

銘文的意思就是,兵符,右部在君主手中,左部在“杜”地的軍事長官手中。凡是要調兵,50人以上的,必須有君主一半的兵符符合,才可以。如果遇到烽火等緊急軍情,則不受限制。而在秦律中,的確有相關的調兵規定,除了戰爭時期以外,調動50人以上的軍隊,必須持有相應的兵符。

實際上呢,這只是表面上看似完美的一種君主控制軍隊的方法而已,漏洞很多。虎符是君主用來調兵的憑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大臣,私自調動軍隊。對於不直接掌管軍隊的大臣有一定效果,但是對於持有左邊虎符的軍事長官而言,一點效果都沒有。

如果真有需要,持有左邊虎符的軍事長官,可以依據左部虎符的榫卯和文字,輕鬆的偽造出右半邊虎符,假借君主的旨意調動軍隊。而實際上呢,這些軍事長官,調動自己掌管的軍隊,根本就不需要使用虎符。持左邊虎符的軍事長官,要調動自己的軍隊,只要一級一級的將自己的命令傳達下去就行了。

我們舉幾個歷史上的例子,大家就很容易明白了。

秦始皇、扶蘇、蒙恬之間的兵符

秦朝大將蒙恬,遵從秦始皇的命令,在長城駐軍防禦匈奴。蒙恬應該握有一枚虎符的左半邊,秦始皇握有虎符的右半邊。蒙恬在長城駐防區內的軍事行動,根本就不需要每次都請示秦始皇,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麼,否則,很容易貽誤戰機。蒙恬調動自己麾下的軍隊,根本不需要秦始皇的右半邊虎符。只是,大的軍事行動,蒙恬會派信史彙報給秦始皇。

那什麼時候會用到虎符呢?秦始皇如果突然要將蒙恬的一部分軍隊調防到其他地方去,那麼秦始皇就要派使者,持右邊虎符前往宣旨。詔書上寫明軍隊調動方向,然後勘驗虎符。一切符合了,蒙恬執行命令就可以了。否則,蒙恬就可以認為使者是來騙取他的軍隊,不予理睬。

秦始皇死後,趙高就偽詔讓扶蘇“以兵屬蒙恬”,然後回咸陽奔喪,後又賜扶蘇自盡。蒙恬當時就勸扶蘇:“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等確認清楚了,再自殺不遲。蒙恬為什麼敢說這樣的話,就是因為手握三十萬大軍,這些軍隊會聽從扶蘇和蒙恬的命令。但是,根本不會聽從持右部虎符的使者的命令,因為勘驗虎符的工作是要由扶蘇和蒙恬來做的。軍隊的直接指揮官,才是調動軍隊的關鍵,不是任何人拿著虎符就可以調動軍隊的。

右虎符只是給掌管軍隊的將領,發命令的憑據而已,基層士兵才不會管虎符不虎符。至於領兵的將領聽不聽,自己決定。這一點,在另外一個故事中也可以得到證明。

魏王、信陵君和晉鄙之間的兵符

眾所周知的“信陵君竊符救趙”,其中的符就是虎符。

秦國攻打趙國,圍困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平原君向魏信陵君求救。魏王令老將晉鄙率10萬大軍援趙,但是魏王又擔心得罪強大的秦國,下令晉鄙駐軍觀望。魏王下令給晉鄙時,就需要派使者持右部虎符前往,宣完命令,使者再帶著右虎符返回。

右虎符在勘驗過後,根本就不用交給帶兵將領保管,還是要收回的,這也說明後續調兵根本就不需要合在一起的虎符,就給主帥看一下就行了。但是虎符返回也要時間,所以後來變成了其他形式,比如皇帝金牌,召岳飛回師的就是連續十二道加急金牌。

信陵君為了假傳魏王的命令,讓晉鄙進攻秦軍,就偷出了虎符。可是,晉鄙懷疑信陵君帶來的命令是偽造的:“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能夠做10萬大軍統帥的將領,哪裡是那麼好騙的,一看信陵君單車而來,就不像是魏王派來的。

信陵君不得已,“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才奪了10萬大軍,並大破秦軍,救了趙國。

再次證明,聽不聽調兵命令,帶兵的直接長官有自己的決定權。信陵君也就是殺了晉鄙,再加上自己在魏國的威望,其他的將領一看,我們不想死,就當這個虎符是國君發來的吧,也就從了信陵君。

虎符失效的事情,在漢朝的七國之亂,以及唐朝的安史之亂,趙匡胤的陳橋驛兵變中,都有發生。沒有右部虎符就不能調兵了?如果真是那樣子,七國就亂不起來,安祿山也起不了兵,趙匡胤也做不了皇帝了。特別是安史之亂中,唐玄宗避居蜀川,唐肅宗掌國。玄宗用原來的虎符給將領們下達命令,已經不管用了,願意追隨肅宗的將領都說玄宗的虎符是假的。


所以說,只認虎符不認人,或者是拿著虎符就可以調兵的說法,並不完全成立,更多的還是看對軍隊的實際控制能力。


奕天讀歷史


軍隊是國家的,是君主的,如果軍隊只認隨軍統帥,或者各自將領,那這軍隊是誰的呢?人心思變,就算統兵將軍是帝王親信,但天高皇帝遠,手握兵權久了,他還會像往常一樣聽從帝王麼?

前車之鑑,大約在武王伐紂時期,姜子牙發明了“兵符”

所謂“兵符”,就是調兵信物,通常用玉或者銅做成,上面有銘文,工藝複雜不易仿製,然後一剖兩半,左半發到地方軍駐地作為統軍憑證,另一半留在京師。需要調動軍隊時,京師會把右半兵符送到地方,兩符合一,軍隊就可以調動,等征戰結束,半邊虎符歸還京師……

因為虎為百獸之王,又表徵伐,所以兵符大部分做成虎狀,又叫“虎符”。姜子牙在發明虎符同時,也把憑符調兵理念傳遞軍中,從那時候開始,軍隊調動只認“虎符”不認人

但,就算留在京師的半邊虎符保護的再嚴實,也有被偷的幾率,就像當年的信陵君,不就是派人偷了魏王的虎符嘛,叫什麼竊符救趙

亦是前車之鑑,或者叫經驗總結,後來對軍隊管理又做了改進,調兵虎符不變,但在虎符基礎上,增加了聖旨環節,需要調動軍隊時,隨右半虎符送去的還有相關聖旨詔書,三者合一,軍隊才可以調動

當然,在信息傳遞龜速的古代,如果幹巴巴的等虎符到來,說不定黃花菜都涼了,正所謂軍情如火,所以,軍隊調動上也有特殊情況,這一點在虎符銘文中有說明

燔燧之事,雖母會符,行也

意思是說,軍情緊急,見到了烽火狼煙,就發兵吧,不必等兩符合一


靈石蘊珠寶


  由此看見虎符作用之大,為什麼古代軍隊只認虎符不認人呢?

  

古代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和地位,防止亂臣賊子反叛作亂,所以製造兵符。加上古代通訊不發達,很多的小兵可能一生都不會見到元帥和皇帝,空口無憑說是某某大將軍,士兵怎麼會聽命令去賣命。但虎符是皇帝授權給元帥的,代表能行駛最高軍事權的象徵,是調兵遣將的重要憑證。所以某個高級將領想調兵,首先要先讓人相信他確實是某個將領,因為很多人可能沒見過他,其次也要得到皇帝的允許才能調兵。軍隊在訓練的時候就被灌輸只認虎符不認人的觀念,會讓士兵見到虎符的實物或者圖形。



  虎符一分為二,一半在將領手裡,而另一半是在皇帝手中。只有兩塊虎符合並,軍隊才可以調動,兩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對應,只有同為一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這就是“符合”這個詞的來歷。所以虎符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皇帝對虎符是有授權的,但是對人是沒有授權的,所以小兵不認。


兵符令箭

竊符救趙,就是偷取兵符調兵的故事

美國總統可以在不經國會批准的情況下,直接調動海軍陸戰隊;動用軍隊,需要經過國會批准,由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實施調動部隊。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相當於我們的中央軍事委員會


運河陶山


不不不,一般還有類似於聖旨一類的文書才行。

虎符為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銅製、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將領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軍隊不執行執皇帝金符節者行兵令,除皇帝親臨現場調兵。它盛行於戰國、秦、漢時期。但歷史上也有很多沒有虎符而成功發兵的情況,尤其是西漢前期的藩國最為猖獗,劉邦滅諸異姓王后制定的藩國須有漢朝虎符才能發兵的制度對藩王們的兵權限制作用甚小。例如西漢呂太后死後齊王劉襄的起兵叛亂 ,漢文帝時濟北王劉興居的起兵叛亂 ,以及漢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 ,養兵練兵者皆為藩王,故藩王們都能輕鬆發兵。傳世的有秦新郭虎符等。

古代時,很多軍人沒見過皇帝,都是一級服從一級,所以調動軍隊只認上級,如果越級則需看到授印。虎符是兩片合併的一枚高等級軍印,分兩個領導一人一半,如遇大的軍事調動,需兩個人一致通過都蓋上大印才能有效。這樣有效的避免了一個人獨斷專行,也能有效的防止因某一個人想造反而調兵。

虎符是一套非常嚴謹嚴密的一種軍事調兵流程,並非是影視小說中手拿一塊虎狀的玉器信物就能調動千軍萬馬,虎符要和聖旨一起才有效。你拿著虎符去兵營,先驗真偽,然後在請出聖旨,一般上面都會寫明何日何時提多少兵,誰帶領,領多少,去哪裡,幹什麼等一系列的話。單憑一個物件是不能夠調動軍隊的。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春秋戰國時期,趙國信陵君為了救被秦軍圍困的趙國,只有通過偷得方式獲得另外一半虎符,但令人沒想到的是主將見到虎符還是不不肯發兵,詢問之下得知這個不僅需要整塊虎符,還需要皇上的詔書,無奈之下只有殺了主將趙國才得以解圍。


長安城不良人


虎符只是古代用於軍事用途的符節之一,但並不是唯一,這個問題所問古代調兵的時候難道真得只認兵符不人嗎?下面來說說。

符的意義

先來說說符的意義,什麼是符?《說文》:“符,信也”。所謂“人言為信”,最開始統治範圍不大的時候的確不需要器物來證明信用,只需自己或者傳令之人張嘴即可,隨著統治範圍的逐漸擴大,統治的人口也增多,統治者也越來越深居簡出,“人言為信”的這一套顯然就已經不再適合,於是就用器物來當信用之物,這樣器物也就和政治掛上了鉤。《釋名·釋書契》:“符,付也,書所敕命於上,付使傳行之也。亦言赴也,執以赴君命也。”就很好的詮釋了“符”的意義。


那麼要怎樣才能完成一次符節的使用呢?所謂“分而相合”是也。古人很聰明,知道把一件完整的東西分割兩部分或者多個部分或者成組的部件相合之性質,然後在行使信用之前把兩個部件拼合,若是完美拼合,那麼就代表是真,可以行使此次的“信用”。符節的作用很廣,比如傳訊、外交、通關、貨貿、道路、軍事等很多方面都可以都可以符節。不同作用的符節樣式也會不一樣,比如有虎形、鷹形、雁形等,其中伏虎形的符節用於軍事用途較多,楚國的一些虎符還可以用來傳訊等。到了唐代之後,調兵的兵符變成了魚符,而不再是虎符,之後還有龜符。


只認符不認人嗎?

不少人聽過魏無忌竊符救趙的故事,當時魏無忌即使令如姬偷到了兵符,然而那兵符去調兵的時候被統兵將領晉鄙阻攔,畢竟是借調他麾下的大軍,他有懷疑的選擇,最終朱亥出其不意用鐵錐砸死了晉鄙才得以調兵十萬大軍成功。這個故事說明只擁有兵符去調兵顯然不是百分百能成功,若魏無忌不是魏國的公子,即使砸死了晉鄙也不見得能調動大軍,可見調兵的時候還得有個身份,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是無法調動大軍的,而且有時候還會有密碼認證。所以在調兵的時候不僅要認符還得認人,可能還要認證密碼,並不是任何人拿著兵符就能調兵的。



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仿製兵符還是有一定的難道,但就算這樣,在調兵的時候還是會有雙保險或者多重保險,比如看人或者對口令、看密信等。總之古代若是任何人拿著個兵符就能調兵的話,那麼不知道會增加多少場戰事。所以該問題所問的只認虎符不認人的說法就是錯的,兵符只是調兵時候一個重要的信用憑證罷了,但並不是唯一憑證。


淡看天上月


虎符是出現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調兵遣將的憑證,也叫“兵符”,大多數為銅製品,也有金子的,其形狀是一隻臥著的老虎,長寬高尺寸基本在10釐米,4釐米,6釐米之內。整體造型圓潤、敦實,代表了2200多年前青銅時代末期,人們所遵循的那種凝重渾厚的審美趣味。

當然也有袖珍型虎符,比如,陝西鳳翔曾出土過秦國早期的金虎符,長寬高都在5釐米之內,造型比較誇張、寫意,是我國古代為數不多的金虎符代表。

實際上,虎符的雛形在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就已經出現,大約在周朝初年,國家領土不斷增大後,君王把許多地方交於其他兄弟,或者有功之臣來管理。但為了控制地方管理者手中兵權逐漸擴大後對朝廷造成威脅,所以,就出現了一種可以調動地方兵將的信物,它代表著朝廷的絕對權威。

據傳,這個信物是周朝開國軍師姜子牙發明。那時,信物是一節刻上字符的竹片或木片,或者是一塊有字符的甲殼。到後來,姜子牙認為老虎是百獸之王,自帶威嚴,就把老虎刻在了竹片、木片或龜殼上,再到後來,就逐漸演變成用金屬鑄造成老虎形狀的信物,俗稱“虎符”。

製作好的虎符沿著老虎脊樑從中間劈開,右半邊保管在君王手中,左半邊由將帥或者地方長官保存。若要去下屬地方調兵遣將,必須拿到君王手中的右半邊虎符,跟地方長官的另一半虎符能完整地配套在一起,虎符的作用方可生效,才能搬得動兵將。

在古代“忠君愛國”思想的影響下,很多時候,見到皇上手中的虎符,如同見到皇上本人,因此,地方統帥必須乖乖交出兵權,聽令於皇上派來的調兵遣將者。若有不從,後果可不是鬧著玩的。

虎符在古代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比如,見虎符如見皇上,不用皇上親自趕到目的地來下達命令,很好地爭取了出兵時機。又如,在攻城戰中,如果有敵方的兵符,就能順順當當讓守城人投降,可以避免雙方由於針鋒相對,而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在名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正是依靠兵符的魔力,輕鬆收取了南郡、荊州和襄陽三座城池。“竊符救趙”的故事也屬於此類。

但並不是任何人拿出虎符都可以調動兵馬,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即使擁有右半邊兵符也未必能調動地方兵馬,還需要皇上的聖旨做另外的憑證。

尤其在軍閥混戰時期,勢力龐大的地方大軍閥,對朝廷一副愛理不理的姿態,皇上派來的使者即使亮出兵符,信服力依然不夠,若沒有看到皇上的親筆詔書,這些大軍閥往往是按兵不動的。


鴻鵠迎罡


在古代只要除了天子之外的人掌握了對部隊的絕對控制權的話,就意味著對天子的統治造成了威脅。以是天子都不喜好部隊中將領和士兵太甚密切熟悉,如許部隊就容易成將領私家的了。天子最想看到的便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以是隻要士兵瞭解虎符的話,就能很方便天子掌管、變更部隊。

虎符,也稱做兵符,虎符最早的紀錄出如今年齡戰國時期,用青銅大概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因此叫做虎符。

虎符在古代是代表帝王付與部屬兵權和變更部隊所用的憑據,以是虎符在古代但是除了玉璽之外最重要的東西了。那大概就有人想既然這個虎符這麼厲害,那要是被人偷偷地拿走,那豈不是可以剎時起兵?大概兩軍對陣的時間被仇人偷了不就調不動雄師啦?

還真別說,汗青上真有產生過這種事。在戰國的時間,秦國跟趙國打戰,秦兵把趙國都城邯鄲給包圍住了,其時趙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國信陵君的姊姊,於是就向魏王及信陵君求援,魏王派宿將晉鄙領導部隊前去救濟趙國,但是晉鄙畏懼秦國的壯大,就駐軍張望,不計劃上去幹。魏國令郎信陵君無忌就跟魏王夫人如姬謀害,讓如姬把放在魏王寢室內的虎符給偷了,用這個虎符假傳王命,擊殺晉鄙,奪得兵權,領導部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

既然虎符有利但是也存在這麼大的毛病,咋辦?古人只用了這麼兩個小措施就完善的辦理了浩繁題目:第一個是昔人將虎形分成左右兩半,留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在中間那邊放著,也便是天子手裡,左符則在將帥手裡。天子要是想變更部隊去幹架,就得派人帶上右符去往部隊中,與將領手中的左符驗合,左右相合,軍將才會服從舉措。固然,要是天子本人親身前去部隊中調兵遣將,那這個左右符不驗也是可以的,終究天子可以刷臉啊。

別的一個措施便是虎符有“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的限定,也就說一個虎符只能變更一個地方駐紮著的部隊。靠一個虎符變更的部隊想幹出點大事掀起大浪是不大概!

固然對虎符加設了重重保障,惋惜的是隻要是有人到場的,就肯定會有凌駕規矩、不平從規矩的事。在歷史上產生過許多兵變的人沒有持有完備虎符而樂成興兵的環境,好比漢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華文帝時濟北王劉興居的起兵兵變等等。

如今部隊不再認虎符了,虎符也就成了歷史的見證了!


慧達講故事


虎符只是調動軍隊的“軍令”之一。我將你的“虎符”理解成古代軍隊的調動和指揮機制。古代軍隊的調動有一套嚴謹完善的機制。描述詳細的可以參考戚繼光的

“若旗幟金鼓不動,就是主將口說要如何,也不許依從;就是天神來口說要如何,也不許依從,只是一味看旗鼓號令。兵看各營把總的,把總看中軍的。”

再看下不聽號令者的處罰:

"凡行列不齊,行走錯亂,擅離隊伍,點鼓不行,聞金不止,按旗不伏,舉旗不興,開旗不接,得令不傳,傳令不明,道路擠塞,言語喧譁者,俱治軍法(斬首)。"


請看“旗鼓不動”,就是主將口說也不許依從,就是天神口說也不許依從。


再具體到'虎符',“虎符”指揮的是“主將”。顯然“主將”是必須遵守這套調動和指揮機制。非要抬槓的話,不遵也可以,想想普通士兵不守號令的結果。


可以看出冷兵器時代軍隊簡單粗暴而又高效率的調兵和指揮機制。


昆州黑米


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一分為二,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半虎符合二為一,完全勘合,受命掌管完整虎符的將領才能指揮這支軍隊,而“符合”一詞也是是由此而來。



在古裝影視劇或者小說裡,我們經常看到,無論是誰,只要拿到虎符,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接管一支軍隊。那麼事實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一旦發生戰爭需要調動軍隊,不僅僅是有虎符就可以了的,還要有皇帝的聖旨,還有專門護送虎符的人,同時還會派親信在現場監督調兵,並配有一定數量的士兵,如果發生叛亂可以當場拿下。

那麼古時候有沒有隻拿了虎符就成功接管一支軍隊的呢?

有!



戰國時期魏國信陵君為了救援被秦軍圍困的趙國,通過魏王寵妾如姬來盜走虎符,最後成功調動軍隊擊退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這個故事並不是說即使沒有詔書也一樣可以調兵成功,而是說非常困難!

為什麼呢?

我們看一下細節,信陵君拿著虎符給了主將晉鄙,但晉鄙驗過虎符後還是不肯發兵,最後信陵君的門客朱亥趁晉鄙不備,一錘砸死了他,這才成功發兵。

那麼是不是,只要拿著虎符給主將,如果主將不肯發兵,如法炮製,殺了主帥部下就自然順從了呢?

當然也不是!



信陵君調兵成功不只是靠的虎符,還有信陵君這個魏國公子的名聲和暴力。如果換做一個普通人拿著兵符調兵,就算殺死主將晉鄙,那晉鄙的部下也會一擁而上將其砍殺。

晉鄙不聽調遣的原因是,出兵前魏王要求晉鄙駐紮鄴城觀望,這樣兩家都不得罪。但信陵君只拿著虎符前來,卻沒有更改作戰目的的詔書,晉鄙自然起了疑心。所以早在信陵君出發之前,門客侯贏就已經知道光靠虎符是不行的,才推薦了大力士殺手給信陵君。

所以自古以來,但凡通過奪取虎符成功奪得兵權的人,都是皇帝權力系統當中的人,而不可能是阿大啊二。而且虎符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不可能存在一個虎符調動多地軍隊的情況。


大意凌然



在古代,特別是和平時期,許多的士兵都沒有見過皇帝,都是一級服從一級,而調動軍隊也只認上一級。如果越級調動軍隊,則需要讓被調動的軍隊看到授印,而虎符就是最高等級的授印,是皇帝調動軍隊的符印。

虎符由黃金或青銅製成,呈伏虎狀,故名為虎符。之所以選用虎形,主要就是“四神”中虎與龍相隨,虎代表西方,屬金,色白,亦稱白虎,白虎是戰神和殺伐之神,把調動軍隊的符印做成虎形,有辟邪及殺伐等神力。

虎符分左右兩半,右半符放在皇帝這裡,左半符交給屯住在外的軍隊將領。


為什麼古代只認虎符不認人呢?

其原因還得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虎符出現之前,各地諸侯王都有自己的軍隊,並且諸侯能隨意調動軍隊,而周天子的兵權基本是被架空的。秦朝則吸取了該教訓,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就採用虎符調兵的方式。

而且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拿著虎符調兵,因為虎符是和蓋了御璽的詔書配套使用的,詔書裡面寫明瞭用多少兵,由誰統領,調動軍隊去做什麼以及需要用多長時間等等。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使用虎符調動軍隊的同時,還有其他配套的服務,比如士兵吃飯的糧草、打仗使用的武器裝備等,有時候還需要戰馬、衣物。虎符能調兵,但調動不了這些。所以,虎符需要和竹使配套使用,竹使就是管士兵的糧餉、後勤的。

竹使同樣有竹使符、皇帝給的詔書,虎符負責調動軍隊,而竹使則拿著符印和詔書去找管理糧食、冬衣、馬匹和草料的官員。有了竹使,虎符調動的軍隊才有了後勤保障。

而古代虎符造假非常難,以至於歷史上還沒有靠偽造虎符成功調動軍隊的故事。總而言之,古代軍隊只認虎符而不認人,主要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以及鞏固統治。


那麼,是不是誰拿著虎符都能調兵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能調兵的不是虎符,是皇帝,虎符只是皇帝調兵的一種信物。所以只要皇帝派出的使者拿著虎符去調兵,自然是沒什麼問題的。但如果某個地方的將領長期擁有一支軍隊,或者這支軍隊本來就是他的私兵,那麼虎符能否調兵,則直接取決於地方將領的意思。

所以虎符和玉璽一樣,拿著虎符的人能不能調兵,直接取決於皇帝有沒有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