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1岁2个月孩子,被楼下投诉很多次,该怎么办?

艾去酱


肯定有影响,我家楼上孩子14了,动静老大了,从床上跳来跳去,半夜三更不睡,说不听,没法,那是小孩能不动吗


721飞


家里有1岁2个月孩子,被楼下投诉很多次,该怎么办?

分享我们家的亲身经历。儿子1岁半以后的某一天,楼下的邻居突然在我们楼的微信群里艾特我,“都9点半了,楼上可以不要吵了吗?”我看到这段话老脸一红,这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1岁半正是爱蹦跶的年纪,什么事情都想要自己来,走路已经走得有些稳了,但是还不太能控制得好方向,最近这段日子又开始晚睡……确确实实已经打扰到楼下了,估计问题存在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现在才找我说,已经算很体谅我了。于是我马上道歉:“抱歉抱歉,小朋友今天晚睡了,我一定管好。”楼下也没有再追究。

以后的每一天,我都刻意让小朋友早早上床睡觉,8半点之后就只能在床上蹦跶,玩玩具只在朝西的铺了软垫的玩具房,但是偶尔有几天,没有看好,孩子还是会给楼下制造噪音。等到第二次楼下又投诉我的时候,我想了一个办法。

了解到楼下的人家里有姐弟两个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我就专门找了一个星期天,带着儿子带着小礼物敲了楼下的门,那天儿子在楼下玩的很开心,楼下那一家子还想留我们吃中饭,我给婉言谢绝了。

从那以后,楼下再也没有投诉过我,偶尔在楼道里碰到,还会给我儿子开玩笑,“小朋友最晚好像哭了很久哦!”。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如下:

正视问题:郑重地给人家道个歉

可以了解清楚楼下住着什么人,投其所好,可以带个小礼物、或者自己做的美食去串串门。如今大家都住在钢筋水泥的高楼里,紧锁着门,楼上楼下都宛如陌生人。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找个机会主动敲开那扇门,尝试去靠近他们,将心比心,人家也会对你包容很多,说不定以后还可以互相帮个忙什么的呢。

自我改正:采取手段教育自己的孩子

虽然活泼好动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压制天性。但是我们也不能以这个为借口,承认错误,拒不改正,因为毕竟你确实给人家造成困扰了,将心比心,如果我们遇上吵闹的邻居,一次两次可以包容,长期这样可能就烦透了。

首先,规范作息,限制孩子的活动时间。小宝宝本来就要早睡早起嘛,趁此机会,规范作息,不是两全其美吗?

其次,给孩子灌输会打扰到别人的概念。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其实他们是懂的,只是他们有时候控制不好,我的孩子只要我做出“嘘”的动作,他就自然而然想到会吵到楼下的哥哥姐姐写作业,自然就会慢下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走路走得越来越稳,能够很好滴控制自己的脚步了,需要我的提醒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最后,做好一些防护措施,比如铺上软垫,在专门的区域玩玩具等。

以上是我的一点建议,希望帮得到你!


三个麻麻


有同感,家里有个10多月大的孩子,经常推着凳子往前学走路,有时候也会坐地上来回晃凳子,她或许感觉那声音好玩。你可以买一些软质的东西把凳子的四个角包上,地上铺上垫子也会隔音一些(现在住的都是楼房隔音效果不好)

找到楼下邻居说一下,提前给人家打个招呼,毕竟都有孩子,好好沟通,邻居会理解的应该,再或者可以送些东西给邻居,伸手不打笑脸人,即使有点声音邻居也不好意思说啥。

老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毕竟在同一片天地,同一个楼道,经常见面,相遇就是缘分。


团圆的大家庭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普遍性,经常有人抱怨楼上太吵,导致邻里关系不和的事情,能不能和谐相处还是看双方的态度。

一岁两个月的孩子,正好是刚学会走路不久,喜欢摔东西,喜欢推椅子箱子什么的,总之冷不丁会制造很多噪音。

谁也不喜欢被这样的噪音打扰,不然也不会有什么震楼神器出现,当然,这玩意不要用,事情通过沟通都可以解决。

我一个朋友,家住四楼,五楼有两个孩子,一个四岁多,一个两岁多,那每天简直不要太吵。

抱着邻里和谐相处的态度,朋友去楼上谈,答应的很好,但是也就好那么一会,朋友不厌其烦,应该是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孩子,是在不耐烦了,打孩子一顿,但是根本不管用。

等朋友找的次数多了,那楼上父母也不耐烦了,说我们打都打了,骂都骂了,还要咋样。

朋友很无语。

关键是那两个孩子的吵闹不仅仅影响了朋友,连楼上他们对门也找了孩子家多次,因为太吵了。

对门的人可没有那么客气,一上来就是猛敲,然后跟孩子父母大吵。

朋友以为可以解决了,但是那两个孩子还是依旧。

最后的结果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那楼上的孩子过了两周搬走了。

对门也搬走了,她是租的,可以换。

但是我朋友是买的,不好说搬就搬。

我问过朋友,如果楼上不搬走,她怎么办,找物业或者报警。

今年她买了新的小区,算是她们市区比较高档的小区,那个房子卖了。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吵到了别人,我想可以主动一点,抱着孩子主动去解释一下,带点水果,我一个同学就是这么做的。

人家一看孩子还小,能理解,孩子也见到了楼下住的人,有个脸熟。

毕竟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

这些事情,受影响的人最在意的是态度,态度没问题,都好说。

再就是一些问题里提到的具体解决方式,孩子制造噪音的时候,及时制止,告诉孩子楼下有邻居在住,怕吵,小孩子能听懂一点的。

遇到问题,强调的是过关能力,就是不纠缠,本着和睦相处,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做,都是小事。


储念遥


现在的楼层隔音都不太好,在楼上移一下桌子椅子,掉一些质地较硬的东西,楼下都可以听得脆响。宝宝1岁2个月,正是走路不太稳,又比较喜欢推东西,扔东西的年龄,这些行为产生的异响,影响到了楼下的邻居。如何解决呢?

跟楼下的邻居好好沟通,毕竟是自己影响到了别人。在家时,给孩子穿上软底鞋子;孩子喜欢推椅子,尽量不让孩子推,还要把椅子的四个脚用布或软垫包起来;质地较硬的东西,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在孩子的玩具区,铺上地垫,减少异响。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楼上楼下的,互相体谅,才能和谐相处。


空灵飘


家里有小孩子,难免有动静。孩子不懂事,好动属天性,什么叫区域也不是大人说了算。尤其是家有二胎年龄又小且相差不了个两三岁的,疯起来更是个没完没了。作为家长对内得经常不断进行干预,教育孩子不能这么做,做了会影响他人生活。孩子小可能暂时不懂也没自制力,但他慢慢地会接受并且随着年龄增大慢慢地在改变。对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既然对人家生活会产生影响,作为过错方,家长应该笑呵呵的给别人道个歉说声对不起,相信出现纠纷的可能性不大。如大大咧咧的,别人给你提出来了,你却毫无歉意并且用硬梆梆的语言去刺激别人,那争吵肯定在所难免。当街坊做邻居与你在单位工作一样,处理关系既需智商更需情商。


老夏57058533230


客厅和餐厅都垫上了垫子,淘宝买的100块钱一张。3米×4米的。


用户5408442595098


这个可能是楼房居住的市民出现最多的影响邻里关系的事件,说大不大,可能都要经历这个阶段;说小不小,可能对方由于工作性质或者自身原因(比如神经衰弱)等原因,导致正常作息受到影响。

我觉得既然发生了多次投诉,可能和一开始您没有太注重这件事,从而和对方沟通不畅有关系,毕竟按照常人的思维,家里有孩子,闹腾一点是避免不了的,但是邻里关系的和睦,需要我们都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并且对自己给对方带来的不便要心存歉意,在沟通时要放低姿态,认真听取对方的诉求,比如,除了孩子的动静,家里大人是不是在服务孩子的时候,也产生了不必要的噪音。甚至可以适当给与对方一些物质补偿。

总之,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可以更好的维护邻里关系,化解一些琐碎的矛盾,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不太分出对错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很多,适当的低头让步,也体现了自己的涵养不是么?




直隶行者刘


住商品房,各自一定要自觉,很多一些玩具都可以到室外玩的,为什么非得在家里玩呢?小孩不懂,难道家长也不懂吗?商住,上下左右都有邻居,都会影响到别人,除非是独幢别墅。最好是没事,要是闹大了大家都不好过。跟小孩子没关系,跟大人的教养有关!


亲爱的萍果


十四五个月大的孩子正是无拘无束玩闹、玩皮,讲道理还懵懂的时期,被楼下投诉也实属无奈。

但楼下也许住着需要静养的老人,或者有初高中学生,楼上的噪音确实让人烦躁不安、困扰很大。

邻居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搞得紧张,对谁都没益处。人家多次投诉,说明你以前没把这当回事,这会激化矛盾的。我觉得你应该首先拿出诚意,把家里能铺垫子的地方都铺上厚厚的垫子,尽可能做好隔音;再是搞好沟通协调,尽量做到在楼下需要安静的时间段看管好孩子,避免弄出大动静。

你既然能把这个问题拿岀来向大家求解,说明你想解决问题,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只要将心比心、诚心诚意地沟通解释,并拿出实际行动,相信楼下邻居也会理解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