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不愿意在家种地了?

太复古风格


因为种地付出的劳动得不到相对应的报酬,另外原因种地有农忙和农闲,利用农闲时间去做副业好多用工单位不要。所以选择了后者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站在原地画圈


我是农村人,有着深切的体会,就拿我们家来说吧!家中总共四人,我和我的爱人和一儿一女,儿子在大学就读,女儿在上海打工。

我在家开了一家豆腐坊,每天的收入在200到300元之间。去年我在空余时间种了一亩地的玉米,总共收了1100斤,按照我们当地的价格一元一斤,也就1100块钱。除掉农药玉米种及化肥的各项开支,也就只剩下五六百元了而我们却花费了十个工作日,每天的收入也就只有五六十元。像这样的收入,谁还会愿意在家种地呢?

而城市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当然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



姜记老字号豆腐坊


在我们那里农村种田没有收入,种田土地又少,只能种亩把两亩,又是梯田,大部分都是山冲,路又不通只能靠人力,还有田块又小,有的山冲田只一两个平方。样样都是靠人工,而且种田肥料、种子、农药也比较贵,很多人都说种是亏本的,做外面做工一天还没有种田累,最少都有一两百块,能买多少米,现在一个年青人在家种田人家说你没出息,没有人看得起你,还有那个年青人愿意在家种地。



农村人爱看电影


就这个问题我有很好的发言权。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了5年存了点钱,也在家乡的县城贷款买了房,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这样的生活本是非常圆满成功,但是自己比较作,想在农村发展农业,农村的荒地很多,选择了种植中药何首乌,再种50亩水稻,就这样每天早出晚归,一年下来的辛苦,赚到的钱都不够我在上海打工半年的工资。我也打算这次疫情过后再都一线城市寻找工作。


返乡创业小张


首先我就是一个农村人,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第一农村的教育,观念,文化还是相对落后不少,年轻人在农村待的没有压力,思想也比较安逸,人待久了就什么也不想干了,并且没有一点斗志,,所以农村留不住年轻人

第二,说说种地一年的实际收入吧,我家六口人,一年种地下来,卖粮食的价格也就是8000~10000之间,对于一大家人来说,根本不够开销,更不用说再开销别的东西了。一家人三个儿子,种地种上三五十年也不一定够一个人结婚的的开销,所以太不现实

第三现在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热闹,而农村基本是十年如一日,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大部分都充满了好奇感和向往。所以更不愿意留在农村。

第四一个字,穷,如果不往出跑,还会一直穷下去。




拼车百晓生


我们家就是农村的,我们哪都是种梨树的。现在家里干农活的年轻人很少,很多人都会外出打工,家里的梨树直接给亲戚种,或者以很低的价格租给别人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 最大的还是收入原因原因

我们种果树的收入还好一点,温饱可以解决,但是想要改善生活质量,光靠果树的收入肯定是不够的。旁边村子种玉米小麦的更不用说,粮食的价格更低,但是现在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大大节省了人力。粮食不值钱,空余的时间又多,所以外出打工的人员更多。总结来说,就我们村子的收入情况,如果全家都外出打工的话,收入都会比在家务农高,只是很多老人舍不得家里种了一辈子的树,也不想远离家乡。干货类,收入少,所以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

  • 更好的生活质量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不出家门就可以知道大城市和家里的差距。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年轻人想买一些牌子的衣服,饰品,这些村子里是没有的,想吃的许多好吃的,家里也是没有卖的。至于游乐场什么的,反正我们村是没有的。不说其他,就一个大型超市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就是村子里没法比的。总的来说,吃喝玩乐,这些生活中的享受,绝大部分,村里和大城市都是天壤之别。

  • 教育资源严重差距

现在大家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农村人来说,教育可能让下一辈摆脱自己的这种现状。所以为了拼孩子的教育资源,很多家长都会煞费苦心。举个让人心寒的例子,我们那有个村子的小学,一个班只有一个老师,教所有的考试科目都是一个人教,且一个星期还要出去两三天参加培训,连给孩子们批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村子里学校工资低,没人愿意来,只有刚毕业的来实习,呆不了多久就走了,孩子们的成绩自然不必多说。除了学习成绩不行,我们这村子里的学校还没有音乐美术类的课程,因为根本就没有教课的老师。所以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都会想要外出挣钱,让孩子到城市里读书。


只要出发


年轻人不愿意种地,重要原因之一是种地太苦。特别是我们国家农业现代化还没有完成,传统小农生产还免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老一辈农民从小习惯了,新一代的年轻人由于娇生惯养,受不了这种苦,作为父母的也不忍心让孩子在地里风吹日晒,往往就是自己把活干了,让孩子清闲一些。

年轻人不愿意种地,第二个重要原因是种地不赚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工商业日益发达,工厂和服务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很多农村的年轻人不用被束缚在土地上,可以进城务工获得自己的一份收入,关键是进城市打工比种地收入高很多,两者一对比,谁还愿意回家种地?

年轻人不愿意种地,第三个原因是城市化的发展,使都市生活方式深入年轻人的内心,成为他们向往的生活模式。在农村干完活,一般没什么休闲和娱乐活动,除了打打牌,玩玩游戏,没啥新鲜玩意供消费消遣。在城里则完全不同,除了工作时间,可以体验的项目非常丰富,所谓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又有多少年轻人能够抵御住这种诱惑呢?

除了以上原因,由于农民在社会中的地位不高,经常受到冷漠和排挤,也使农业失去了对年轻人特别是有能力年轻人的吸引力,最后被不能进城打工的老弱病残者所“占领”,所谓“38、61、99部队”正是现在农村劳动力的真实写照。

但是,作为拥有13亿人口,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如果我们的年轻人都离农业而去,我们吃饭都要靠进口,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如果换成你,你愿意自己的后代去从事农业吗?


邯郸新鲜事


我是北方的,根据我我周围的环境来回答这个问题。

  1. 大条件,大环境的影响,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回家种地。在农村青年回家种地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现在农村青年基本都在城里发展。
  2. 种地成本高 ,成交价低 ,我们这里一年两季,就是小麦和玉米。好的话一亩地一年能挣6,7百元。还不包括自己的人力。


夜影流年


1、农村大部分的地都是小块的,特别是自留地,基本上靠这几块地解决不了生计问题,最多种点蔬菜瓜果,老年人在家闲着种种没事,年轻人不行。2、进城是大势所趋,城里人下乡是城里活腻了来乡下图个新鲜,最终还是要回到城里,因为城里有配套成熟的学校、医院、菜场、商场、文化消费……农村里只有山山水水。3、农村青年都有理想,都希望能够有个好的生活,更希望自己能融入城市生活,适应不了农村里安静的生活,再者农村里种地,解决不了生存问题。


木逗人


.现在粮食价钱,始终赶不上,当前的消费水平,养猪闹猪瘟,还有鸡瘟,半年收一次粮食,卖不了几个钱,不如再外打工三千一月。三农返乡浪潮来了,有几个能混下去的呢,在乡下要有多种值钱的特产,销量大,才能稳住在乡下,长期过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