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有效提高穀子的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就必須掌握關鍵因素

穀子是一種深受北方大眾喜愛的雜糧,以旱地種植為主,目前單產水平不高。為了有效提高旱地穀子的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有必要對旱地穀子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本文對穀子生產環節進行系統闡述,以期提高穀子規範化生產水平。

想有效提高穀子的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就必須掌握關鍵因素

一、 選地整地

為了給穀子的生長創造出良好的生長條件,要求其土質要好、土質深厚、通氣性好、排水條件好,土壤的有機質成分含量要高。為了有效保證穀子的產量,最好進行3~4年以上的輪作,前茬最好是豆茬、玉米或者麥類,避免重茬。穀子在播種時往往需要較多的水分,這要求充分做好保墒育苗工作,做好秋雨春用工作。在秋耕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土壤的疏鬆度,深度應該在20 cm以上,同時施一定量的有機肥。

想有效提高穀子的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就必須掌握關鍵因素

二 、 選用良種與種子處理

應該充分做好曬種工作,這樣可以起到後熟作用,還能有效殺除種子外部的細菌,增強種子的吸水能力,有效提高種子的發芽率。一般曬2~3 d,可以提高出芽率15%左右。為了有效防止白髮病和黑穗病,應該用種子量0.1%的內吸磷類農藥進行拌種。

想有效提高穀子的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就必須掌握關鍵因素

三、適時播種

適時播種可以有效達到穩產的目的,一般在5月上旬左右播種最為適宜。在播種過程中,播種深度應該保持在3 cm左右。在播種方式上,選擇溝播比較適宜,可以有效保肥、保水和保土。在播種完成後,應該將種子蓋嚴,可以採用重磙子壓實。在壓實的過程中,應該壓幹不壓溼,先壓沙土,再壓壤土。在播種後,進行一次或者多次鎮壓,讓土壤保持上松下實的狀態,這樣有利於下層水分的上升,有利於播種和出苗。

想有效提高穀子的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就必須掌握關鍵因素

四、 做好田間管理

苗期到拔節期,應該對植株地面的生長進行有效控制,有效促進根系的發育,培育壯苗。在穀子苗生長出來後,應該及時進行間苗,將那些弱苗、小苗、黃苗有效清除,並做好苗間的除草工作。通過有效的間苗工作,能夠增產20%左右[4]。在穀子生長髮育期,還應該做好中耕工作,一般需要中耕3次,第1中耕的深度3 cm左右,第2次中耕深度8 cm左右,第3次中耕其深度4 cm左右。穗期是穀子對生長營養成分需求比較旺盛的時期,一定要及時進行清壟,減少對水分和營養成分的流失,達到苗腳清爽、植株勻稱、稈粗穗大的效果。在穀子開始抽穗後,一定要做好相關措施,有效延長葉片的壽命,防止其早衰有效達到增產的目的。

想有效提高穀子的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就必須掌握關鍵因素

五、科學施肥

做好基肥的施肥工作,最好用農家肥作基肥,高產田每1 km2應該施肥90 t左右,中產田1 km2應該施肥20~60 t左右。通過進行合理施種肥,能夠有效達到增產的目的,一般可以施氮肥,增產10%左右,但不能過多施用。穀子生育的後期,應該噴施磷肥或者微量元素肥,促進開花結實。此外,在施肥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田間澆水工作。

想有效提高穀子的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就必須掌握關鍵因素

六、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應該以農業防治為主,對穀子品種進行優選,儘量選擇抗病性較好的品種,通過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曬土、清潔田園、輪作倒茬、焚燒病蟲害植株等一些措施,可以達到有效防止病蟲害的目的。當前物理防蟲技術發展十分迅速,可以採用燈光、色彩來誘殺害蟲,或者採用捕蟲機械來捕捉害蟲。如果採用農藥防治的方法,應該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噴灑農藥。為了預防穀子白髮病,可以選擇64%的殺毒礬可溼性粉劑來進行拌種。於慄瘟病可以採用6%的春雷黴素可溼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採用辛硫磷粉劑隨耕地翻入土中,可以防治地下害蟲。

想有效提高穀子的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就必須掌握關鍵因素

七、 適時收穫

當穀子出現變硬,且成熟“斷青”時,或者穀子出現凍傷的情況,就應及時進行收穫,防止風吹、鳥害等造成減產。

想有效提高穀子的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就必須掌握關鍵因素

八、結語

穀子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作物,為了有效提高種植產量和經濟效益,一定要做好相關旱地高產技術的研究工作,

做好選種,適時播種,做好田間管理,促進穀子的正常生長髮育,做好相關施肥工作,給穀子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還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適時收穫,避免減產。以上就是此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廣大農業工作者,有一定幫助,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幫忙關注一下筆者以及轉發評論點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