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關藥物羥氯喹被指抑制新冠肺炎病毒?涉批文上市公司尾盤拉昇

又一種藥物將針對新冠肺炎適應症而啟動臨床試驗。

南都記者13日下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佈會中留意到,中科院院士陳凱先表示,在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上海市積極推進一批已上市藥物、或者至少已經具備一定臨床研究基礎的藥物,包括羥氯喹等,開展抗新冠病毒肺炎新適應症藥物研發。

陳凱先還表示,氯喹在體外研究中已經展示出了抗新型冠狀病毒活性,已被國家科技部、衛健委作為臨床試驗藥物。日前,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上藥集團聯合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啟動了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

南都記者透過國家藥監局數據庫瞭解到,目前羥氯喹批文合計8條,其中6條為原料藥,而片劑的生產批文目前屬上海上藥中西製藥有限公司所有。而涉及到上市公司方面,8家生產企業中,上海上藥中西製藥及上海中西三維繫上海醫藥控股公司;重慶博聖製藥為福安藥業全資子公司;武漢武藥由港股遠大醫藥控股;蘇州長征-欣凱製藥則為江蘇吳中參股(非控股)企業。

类风关药物羟氯喹被指抑制新冠肺炎病毒?涉批文上市公司尾盘拉升

據南都記者瞭解,羥氯喹是一種處方藥物,系4—氨基喹啉化合物,其當前主要適應症為類風溼關節炎、青少年慢性關節炎、盤狀紅斑狼瘡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但其可能中樞神經、眼部(主要為視網膜)、神經肌肉等會產生不良反應。從禁忌症方面,藥物過敏者、用藥後引起視網膜或視野改變和孕婦禁用。

南都記者還留意到,在啟動臨床試驗前,羥氯喹與此前阿比朵爾、達蘆那韋相類似,是在體外研究(即指在活生物體之外的環境中的操作)中發現其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活性。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涉及防護、治療等相關產品個股此前曾獲得較好漲幅。而羥氯喹被宣佈進行新冠肺炎臨床後,部分涉及概念的上市公司股價亦出現上漲。14:36分消息傳出後,上海醫藥股價盤中急劇拉昇最高上漲8.19%,收盤後漲幅收窄至5.80%報20.81元;同樣急劇拉昇情況也出現在福安藥業,該公司午盤股價最高觸及6.12元,收盤後漲幅為4.82報6.09元。不過港股遠大醫藥截止發稿前,仍然報跌。

針對羥氯喹將啟動新冠肺炎臨床試驗,對於部分上市公司而言,該產品業績佔比如何?對此今日下午,南都記者向上海醫藥方面進行致電,該公司表示相關情況董事辦方面將對南都記者回應。不過南都記者從上海醫藥方面的財務數據中發現,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羥氯喹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84億元(占上市公司當期營收0.41%),同比增長19.99%,市場佔有率為76.67%。而在2018年,該公司羥氯喹片劑營業收入為6.209億元。

同樣受益於羥氯喹而股價上漲的還有福安藥業,不過對於相關產品銷售佔比,截止發稿前該公司仍未作回應。但從批文情況來看,福安藥業主要為原料藥生產,並非片劑成藥。

據南都記者瞭解,此前涉及新冠肺炎治療概念的個股,均多少獲得資金青睞。其中以阿比朵爾為例,生產公司江蘇吳中曾獲得漲停四連板。

那麼羥氯喹被納入臨床試驗後,其臨床試驗在哪裡進行?相關藥物臨床試驗進展又是如何?南都記者將持續關注。

南都記者 貝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