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在植物的營養生長階段,土壤中的養分供應常因施肥不當、酸鹼度、溫溼度的變化和元素之間的拮抗等影響,出現持久性或暫時性的不足與過剩,植物本身也會因根系病害形成吸收障礙等,從而造成植物營養不良,並引發一些生理機能性的障礙或病害,即表現出一定的症狀。不同的礦質營養元素在體內的移動性即再利用程度不同,症狀的表現部位也不同。 礦質營養不足或過剩都會表現出相應的症狀,下面就逐一說明其失調症狀與矯正措施。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一、果樹氮素失調症狀與矯正措施

氮是果樹生長髮育所必需的重要營養元素,與果樹的產量和品質關係最為密切。 因此,施氮是果樹生產上一項重要技術環節和主要成本投人。氮肥不足或施氮過多,都會給果樹生長髮育帶來不良影響,造成產量下降,品順變差,直接影響果農的經濟效益。

1、果樹氮素缺乏

(1)、危害症狀

氮素缺乏時,新梢生長細、弱、短;葉片小而薄,葉色變淡,從老葉開始變黃,光合效能低;花芽分化不好,易出現落花落果現象;果實少而且不宜長大,產量比較低;容易出現早衰,抗逆能力降低。

(2)、矯正措施

  • 培肥土壤:長遠來說,通過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物理、化學、生物特性,增加土壤的供氮能力。
  • 追施速效氮肥:對缺氮果樹採取根部追施或葉面噴施的方式,為果樹快速補充氮素營養。根部追施注意肥水結合,以便儘快發揮肥效。 葉面噴施可用0.3%~0.5%的尿素水溶液,間隔5~7天,連噴2~3次。

2、果樹氮素過剩

(1)、危害症狀

氮素過多時,營養生長過旺,枝葉茂盛,樹冠鬱蔽,導致光照條件受限,光合作用變差,影響有機物質的積累;花芽分化受阻,早期落果現象嚴重,產量低,後期還會引起果實著色不良,果實品質變差,不耐貯藏;病蟲害危害加重,抗逆性變差。氮素過剩還會導致樹體內養分的平衡,引起多種生理病害的發生。

(2)、矯正措施

對於氮素過剩,主要是控制氮肥用量,合理地進行氮、磷、鉀肥配合施用。 此外,在施用氮肥時要特別注意鈣肥和鉀肥的補給,防止因拮抗作用而出現鈣、鉀素的缺乏症。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二、果樹磷素失調症狀與矯正措施

1、果樹磷素缺乏

(1)、危害症狀

由於磷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受土壤性質和溫度等環境因子的影響很大,因此,果樹容易發生缺磷症。 果樹缺磷時,體內硝態氮積累、蛋白質合成受阻。外部表現新梢生長細弱,側枝少,根系發育差。花芽分化不良,果個小、產量低;果實含糖量下降,品質差。嚴重缺磷時,葉片出現紫色或紅色斑塊,易引起早期落葉。

(2)、矯正措施

  • 提高土壤供磷能力:因地制宜地選擇適當農業措施,提高土壤磷素的利用率。尤其是有機質缺乏的果園,應加大有機肥料的施入,通過土壤的改善,提高磷素的吸收利用。對酸鹼性失衡的土壤,應著重從改良土壤入手。酸性土可用石灰,鹼性土則用硫黃,使土壤趨於中性,以減少土壤對磷的固定,提高磷肥施用效果。
  • 合理施用磷肥:對於酸性土壤宜施鈣鎂磷肥,對中性或偏鹼性土壤則要選過磷酸鈣、磷酸銨等水溶性磷肥。施肥時結合有機肥混施,直接施到果樹根部,可避免土壤對磷素的固定。葉面噴施效果更快,一般用1.0%磷酸銨溶液或0.5%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2、果樹磷素過剩

(1)、危害症狀

磷過多時,容易引起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從而使樹體表現缺少微量元素的症狀,影響果樹正常生長髮育。

(2)、矯正措施

通過控制磷肥的用量防止土壤中磷索的過量富集。也可通過增施鉀肥等肥料,緩解過多磷素的影響。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三、果樹鉀素缺乏症狀與矯正

(1)、危害症狀

果樹是需鉀量大的作物,許多果樹吸收鉀的量要大於氮,但在果樹生產中,人們常常忽視果樹對鉀的營養要求,施肥仍以氮為重,對鉀補充很少,導致果樹缺鉀,缺鉀時體內葉綠素被破壞,葉緣焦枯,葉子皺縮。 其症狀首先表現在成熟葉片上。果樹中度缺鉀時,小花芽增多,果實小而且著色較差;抗逆性能減弱,腐爛病扥症狀加重,從而嚴重影響果樹的產量和品質。

(2)、矯正措施

缺鉀症的防治,應土壤追施和葉面噴施相結合。成年果樹株施硫酸鉀0.5~1.0千克或草木灰2~5千克。葉面可噴施0.5%磷酸二氫鉀溶液或0.3%~0.5%硝酸鉀或硫酸鉀溶液。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四、果樹鈣素失調症狀與矯正

1、果樹鈣素缺乏

(1)、危害症狀

缺鈣時,首先是根系生長受到顯著抑制,根系變短而且濃密,大多呈灰黃色,根系延長部局部出現腐爛;幼葉尖端變鉤形,深濃綠色,新生的葉片容易出現斑點或迅速枯死;花朵萎縮;核果類果樹易得流膠病和根癌病。鈣在樹體中的流動性很差,一般較老的葉片中鈣素的含量較新生葉多。有時,果實容易比葉片最先出現缺鈣症狀。 蘋果苦痘病、水心病、痘斑病,梨黑心病,桃頂腐病等,以及櫻桃裂果等,都與果實中鈣不足有關。

(2)、矯正措施

對因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引起根系吸收障礙的,土壤施用鈣肥常常無效,一般適用葉面噴施。在新生葉生長期葉面噴施濃度為0.3%~0.5%硝酸鈣溶液或0.3%磷酸二氫鈣溶液,一般每隔7天左右噴1次,連噴2~3次可見效。對於供鈣不足的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鹼性土壤施用石膏,每株500克左右,與有機肥混施。

2、果樹鈣素過剩

(1)、危害症狀

土壤中鈣過多時,如在石灰性土壤上,常會拮抗對鉀離子的吸収。鈣過多,也會導致PH值升高,影響錳、鐵、硼鋅、銅等元素的有效性,表現出相應的缺素症,際低果品產量及品質。在使用石改良酸性果園時,要特別注意。

(2)、矯正措施

土壤中鈣過剩時,應選擇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石灰性土壤鈣過剩,可畝施硫黃粉10~15千克。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五、果樹鎂素失調症狀與矯正

1、果樹鎂素缺乏

(1)、危害症狀

一般在酸性沙土、高度淋溶和陽離子代換量低的土壤、母質含鎂量低的石灰性土壤,酸性土壤中如果過多的施入石灰或鉀肥時,容易導致缺鎂。幼樹缺鎂,容易在仲夏時間發生落葉現象,而且還比較嚴重。成年樹缺鎂,多從新梢基部葉片開始表現出缺素症狀,缺素較輕,葉脈間失綠,呈條紋或斑點狀,有的中脈間發生壞死。缺素較為嚴重時,果實成熟受阻並且品質變差。

(2)、矯正措施

矯正缺鎂症,既可土壤施肥也可葉面噴施補充。對於土壤供鎂不足造成的缺鎂,當土壤pH在6.0以上時,可田施硫酸鎂30~50千克。當上壤呈強酸性時,可畝施含鎂石灰(白雲石燒製的石灰)50~60千克,既供給鎂,也可減弱酸性。也可選擇含有鎂的化肥進行補充。

因根系吸收問題而引起的缺鎂,可以通過葉面噴施1%~2%硫酸鎂(MgSO4)溶液,在症狀激化之前噴灑,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連噴3~5次。也可噴施硝酸鎂等。

2、果樹鎂素過剩

(1)、危害症狀

鎂過多時,會造成樹體養分協調失衡,如引起鈣、鉀、鋅等的缺素。

(2)、矯正措施

控制氮、鉀肥的用量。對供鎂很低的土壤,要防止過量氮肥和鉀肥影響果樹對鎂的吸收。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六、果樹硼素失調症狀與矯正

1,果樹硼素缺乏

(1)、兔害症狀

缺硼症狀表現多樣化,在生長點、花器官、果實上均會出現,缺硼時,不利於碳水化合物的輸送和分生組織的分化 。使頂端生長削弱,地下根尖細胞木質化,地上莖尖易枯死;花器和花萎縮,花而不實;葉片出現各種畸形;果實出現褐斑、壞死(縮果)等,如常見的石頭果;葡萄缺硼,容易引起葡萄小粒病,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嚴重缺硼,可造成整個植株死亡。

(2)、矯正措施

當果樹發生缺硼症狀時,可用0.1%~0.2%硼砂溶液葉面噴施或灌根,最佳時期是果樹開花前3周,硼砂是熱水溶性的,配製時先用熱水溶解為宜。當土壤嚴重缺硼時,可土施硼砂或含硼肥料,成年樹施硼砂0.1~0.2千克/株,與腐熟有機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施肥後,注意觀察後效,以防產生肥害。

2、果樹硼素過剩

(1)、危害症狀

核果類的杏、桃、櫻桃、李及仁果類的蘋果、梨中可見硼中毒典型症狀:小枝枯死,一年生和二年生小枝節間伸長;大枝流膠、爆裂;果實木栓和落果。蘋果早熟和貯藏期短。核果類和仁果類,葉子沿中脈和大側脈變黃。堅果類葉尖枯焦,接著脈間和邊緣壞死,老葉先出現症狀。

(2)、矯正措施

硼過多,可施用石灰以消除其毒害。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七、果樹鐵素缺乏症狀與矯正

(1)、危害症狀

果樹鐵素缺乏首先表現在迅速生長的幼葉上,葉片呈黃化或黃白化,然後向下擴展。葉肉失綠,葉脈仍保持綠色,少見斑點穿孔現象;嚴重缺鐵時葉片細脈也會失綠,全葉出現白化,有的出現葉緣焦枯、壞死斑塊。而枝條基部葉片保持綠色不變。缺鐵會使新梢生長受阻,嚴重的會發生枯梢,病葉早脫落,果實數量少,果皮發黃,果汁少,品質下降。

(2)、矯正措施

缺鐵症狀一旦出現,矯治極為不易,應以預防為主。

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供鐵能力。在鹼性土壤上,畝施硫黃粉15~20千克,或其他酸性肥料,降低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鐵的有效性。或將硫酸亞鐵與有機肥混施,通過有機質對鐵的螯合作用提高鐵的有效性,二者之比1:(10~15),在春季萌發前環狀根施,成齡果樹每株用量25千克左右。對於一些石灰性強、有機質貧乏、結構不良、排水不暢或地下水位高而極易發生失綠的土壤,要注意不斷改善生產條件。在生產上有選擇抗缺鐵砧木品種來根治缺鐵黃化的例子,如以小金海棠為砧木的蘋果等。

應急措施,進行葉面噴施鐵肥,也可進行樹幹注射法、灌根法。目前主要有硫酸亞鐵、尿索鐵、檸檬酸鐵或螯合態鐵等等。葉面噴施,尿索鐵濃度為0.5%~1.0%,硫酸亞鐵濃度為0.3%~0.5%(硫酸亞鐵溶液隨配隨用,避免氧化沉澱失效)。樹幹注射可用0.2%~0.5%檸檬酸鐵或硫酸亞鐵溶液。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八、果樹錳素失調症狀與矯正

1、果樹錳素缺乏

(1)、危害症狀

錳缺乏時出現類似缺鐵、缺鎂失綠症狀,雖然其移動性較差,但多數果樹從老葉出現症狀,少數果樹從新葉出現症狀,葉片葉脈間褪綠始於靠近葉緣的地方,慢慢發展到中脈,褪綠呈現“V”字形,褪綠逐漸遍及全樹。與缺鐵區別在於新葉發病於葉片完全展開之後,也不保持細脈間綠色。與缺鎂區別在於脈間很少達到壞死程度。蘋果缺錳時,葉脈間失綠,淺綠色,有斑點,從葉緣向中脈發展;嚴重缺錳時,脈間變褐色並壞死。果個小,質量差,橫徑大,呈扁圓形,且上色差。葡萄缺錳多發生在開花後,除脈間失綠黃化外,果實著色不一致,葡萄串中常夾雜青粒,光澤較差。

石灰性土壤、通氣良好的輕質土壤,以及山坡頂部的土壤,錳的有效性較低,易表現缺錳症狀。

(2)、矯正措施

葉面噴施硫酸錳溶液,濃度為0.3%,間隔7~10天,連續噴3~4次,每畝30~50升。酸性土壤的在溶液中加少量石灰更好。在酸性土壤上將硫酸錳和有機肥混施於果樹根際也有很好效果。

2、果樹錳素過剩

(1)、危害症狀

有很多蘋果錳中毒的報道,蘋果錳中毒易引發粗皮病,嚴重削弱樹勢,春季發芽遲,新梢生長緩慢,新根生長量減少,嚴重的出現枝條死亡。

酸性土壤、黏重土壤、山根土壤以及易積水的土壤,錳的有效性高,易表現多錳症狀。

(2)、矯正措施

調節土壤pH和增施有機肥。酸性土壤可施用生石灰。或偏鹼性的硅鈣鎂肥、鈣鎂磷肥以中和土壤酸性。生產上還要完善果園排灌系統等。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九、果樹鋅素缺乏症狀與矯正

1、危害症狀

缺鋅時,生長素減少,樹體生長受抑制,葉脈部呈濃綠色、葉脈間黃化或局部黃化,節間縮短而呈小葉簇生;缺鋅嚴重時,果實瘦小而堅硬。

2、矯正措施

可在早春(萌芽前)噴施硫酸鋅溶液,其濃度為1%~2%,生長期間葉面噴施濃度為0.3%~0.5%,一般需噴2~3次,每次間隔5~10天;也可用5%硫酸鋅溶液注射樹幹;或用3%硫酸鋅溶液塗刷一年生枝條1~2次。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十、果樹鉬素缺乏症狀與矯正

1、危害症狀

葉片脈間黃化,植株矮小,嚴重時葉緣焦枯向上捲曲,形成杯狀。柑橘缺鉬時葉片脈間呈斑點狀失綠變黃,葉子背面的黃斑處有褐色膠狀小突起(黃斑病)。冬季大量落葉。

2、矯正措施

增施石灰、有機肥、磷肥、鹼性肥料或生理鹼性肥料有利於提高土壤中鉬的有效性。石灰常用量每畝為50~100千克,黏質土壤適當增加。施用鉬肥。通常用的鉬肥是鉬酸鈉和鉬酸銨,可以與有機肥混合後直接施人土壤。土壤鉬肥用量每畝為25~60克,有數年的殘效。 葉面噴施也有良好的矯治效果,通常用0.05%~0.1%鉬酸銨溶液均勻地噴1~2次就可見效。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十一、果樹銅素缺乏症狀與矯正

1、危害症狀

缺銅症狀首先出現在較幼嫩的組織上,表現為失綠,葉細而扭曲,葉尖發白捲曲等。果樹中如蘋果、杏、桃、李等缺銅易發生枝枯病或頂端黃化病。其中蘋果和桃等果樹缺銅時,樹皮粗糙出現裂紋,常分泌出膠狀物、果實小而硬,易脫落;梨樹缺銅症狀為新梢萎縮、枯乾(頂枯症);柑橘類果樹缺銅時新梢叢生,新梢上長出的葉片小而畸形,果皮上出現褐色贅生物。

2、矯正措施

多采用葉面噴施。所用硫酸銅溶液濃度為0.02%~0.05%。用硫酸銅溶液直接噴施易發生肥害,可加0.15%~0.25%熟石灰溶液,或配成波爾多液農藥施用,既可避免葉面灼燒,又可起殺菌作用。噴施宜早不宜晚。

果樹11種營養元素失調症:如何辨別?如何防治?一文全懂了

由果樹外表症狀來診斷養分的缺乏與過剩,雖然有規可循,但是仍有不同元素的缺乏症與過剩症表現出相似的症狀,有些甚至不好判斷和區別。在田間可通過經驗的積累與對土壤的性質的瞭解,可以對元素的缺乏與過剩症狀做出相當精準的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