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为何大洋的流通时间比较久?

夜帝101764076


硬通货,信誉好。人们不相信纸币,银票又不方便,碎银子小店又不收,背铜钱又太重。


山林居士8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买东西是用人民币,古代的时候是用金子、银子,在民国的时候是用的是银元,在民间的通俗的叫法就是“大洋”。银元起源于15世纪,最开始铸于欧洲,大约是在明朝的时候流入中国。清朝的时候,清政府引进了外国的铸币机器,仿造了西方银币的样式打造,才正式开启了银元流通的历史。

民国的时候,银元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袁大头”,印着袁世凯的头像;“孙大头”,印着的是孙中山的头像;清末“龙洋”,印着的是“光绪元宝”四个字;墨西哥“鹰洋”,印着两样动物,老鹰和蛇;英国“站洋”,印着不列颠女神,此外还有两广地区和四川铸造的“毫洋”跟“厂洋”。

这些大洋的造型虽然不一样,但是重量差不多都在七钱二分左右,含银两在六钱五分左右,购买力也差不多。在同时同地,拿一块“袁大头”和其他的一种银元买到的东西的数量都差不多。

那么,民国时期一块大洋可以买多少东西呢?

1912年的北京,一块大洋能买60斤普通大米,也可以供6个人去东来顺吃一顿羊肉火锅。

1914年的上海,一块大洋能买44斤大米,也可以供5个人去中档的西餐厅吃一顿西餐。

1931年春天的广州近郊,一块大洋能买25斤大米或者20斤豆角。

在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工商业较为发达。在上海的一名普通工人的一个月工资大约是在二十个银元左右,这个收入是十分可观的,护士的一个月工资可以达到了五十个银元,可以说日子过得是相当的滋润了,医生、记者、作家、律师、大学教授,个人月收入一二百元,达到了小康水平。著名的作家鲁迅还有胡适等文学大佬的收入就自不必说,他们平均每个月的稿费就有上千元。

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一家四口的工人家庭,每年的伙食费大概是13大洋左右。在当时,一个普通家庭如果月收入在10个大洋左右,那就算是贫困家庭了。二三十年代,一银元仍可买16斤大米,四五斤猪肉,6尺棉布,120个鸡蛋。

在广州,如果有朋友来要请客吃饭,一桌酒席大概需要10-20大洋左右,如果只是喝茶的话,那就比较便宜了,档次低一点的一盅茶0.05大洋左右,档次好一点的,一盅茶0.2大洋,情侣之间看场电影只需要花费0.5大洋左右。

一块大洋,要是放在农村里,就比在城市里面更值钱了。在城市里,一担米可能要两到三块大洋,而在农村里面,一块大洋就可以买到了,而且五块大洋就能都买到一头大水牛,所以还是很值钱的。





点滴见证


在民国早期,银元和纸币是并行流通的,直到1935年发行法币才从法律上禁止银元流通。但是因为长期战乱,导致纸币信用不高、快速贬值,银元的流通并没有终止。

在晚清随着对外贸易加剧,国外的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因为银元有固定的重量和成色,较原来中国使用的银锭方便不少,所以清政府也开始发行银元,代替流通中的银锭。虽然从法律角度来说正式废止银锭使用是在1933年,不过在流通中银元早就基本已经取代了银锭。

而在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成立之时,纸币实际上也已经出现。1912年12月,财政部批准中国银行发行兑换券,并规定兑换券和相应面值的纸币等价流通。当时中国银行发行的银元券有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等多种面值。除了中国银行外,后来交通银行也获得了发行兑换券的权力,这两大银行也成为北洋政府的金融支柱。

而因为当时时局混乱,军阀混战不休,地方军阀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也让自己控制的银行发行兑换券应急,不过这种兑换券一般只有在一定地区内流通。此外一些商业银行也会发行自己的兑换券,这种流通范围就更小,有些甚至可能只在局部地区流通。

所以在民国建立以后,纸币种类是非常繁多的,此时的纸币只是银元兑换券,和银元并行流通。但是纸币很快就因为各银行滥发兑换券大幅度贬值。甚至连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兑换券也无法兑付,在1916年因此引发了一次信用风暴,纸币大幅度贬值,直到1920年才得以缓解。

此后北洋政府和地方军阀虽然也多次发行兑换券,不过难以摆脱这种循环,纸币一次次发行,一次次贬值。

在南京政府发行法币以后,从法律上来说禁止银元流通,要求收为国有。不过由于此前纸币的多次贬值,民众心有余悸,因此大多继续把银元当做硬通货保留,民间流通并未禁绝。随着抗战爆发,法币被大量发行,果然迅速贬值。

在这种情况下,币值稳定的银元地位自然无法撼动,长期流通也就不奇怪了。


不沉的经远


大洋,又称银元、银圆,是对大型银质铸币的通称,15世纪末始铸于欧洲,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流入我国。我们平时所说的大洋,其实主要指的是清末至新中国之初曾长期流通的“袁大头”,即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实行货币改革后发行的,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币。那么,为何“袁大头”会流通如此长的时间呢?

清末民初财政极为混乱,北洋政府推行货币改革

清末时期,清廷也曾发不过去一种以银币为主的新型货币,因正面印有各种形制的龙纹,因而被形象的称之为“龙洋”,主要有光绪元宝、大清银币、宣统元宝等。然而,由于推行之时没有统一规格,导致各省督造的银元重量和成色各不相同,数量上也难以可控制,结果冲乱了当时的货币市场。

△龙洋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各省因资金需求量不断加大,于是开始毫无节制的发行货币,其中有粗制滥造的铜圆,也有各种钞票和军用票,结果导致币制进一步混乱。民国建立之后,中央财政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当时不仅铸币规模无法控制,而且全国各地流通的中外货币更是多达百种以上,不仅导致规格不一、流通混乱,而且因折算繁琐,使得民众积怨极深。

为了走出财政困境,解决货币危机,提升货币信誉度,货币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民国三年(1914年)2月,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将钱币的铸造发行权收归民国政府所有,并开始发行统一的新型货币。

为了提升货币信誉度,新型币制实行银本位制,同时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零八毫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也就是说以“一圆银币”为本位货币。此外,新币制还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

袁世凯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巩固统治地位,便有意将自己的头像印在了货币正面,这也是该货币被称为“袁大头”的主要原因。

国民政府两次货币改革均告失败,“袁大头”因信誉良好得以长期流通

按照《国币条例》的规定,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造币总厂和江南造币厂开始铸造一圆银币,此后则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

因“袁大头”(即壹圆银币)造型规整、图案新颖,不仅币型划一,成色、重量有严格规定,而且银本位的推行使其信誉良好,因此“袁大头”一经推出,很快便被老百姓所接受,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通。可以说,在极短的时间内,“袁大头”便成为了市场上的主要硬通货币。

由于广泛流通,新币的需求量极大,因而铸造量不断加大,仅南京造币厂在1915年2月至1916年期间,铸发量就达到了379819210元。

后来,袁世凯先因称帝而引发护国运动,后又因尿毒症而于1916年5月去世,之后北洋政府迅速垮台,中国再度进入军阀混战之中。不过,虽然北洋政府垮台,但由于“袁大头”的良好信誉,导致其始终得以在民间流通。根据资料显示,“袁大头”的铸发至少持续到了1929年。

民国政府统一中国之后,曾于1933年4月再度推行币制改革,实行“废两改元”,并于同年11月强制推行法币。同时,按照金汇兑本位制,宣布各金融机关和民间储藏之白银、银元统一由中央银行收兑,并规定法币汇价为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后又与美元挂钩),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国民政府推行的法币

然而,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的发行量不断增大,从1937年抗战前夕的约14亿元,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便增长到了5千亿元,而到1947年4月时更是增加到了16万亿元,到1948年发行额更是高达660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增发,直接导致法币急速贬值,

眼看法币到了崩溃边缘,国民政府为了挽救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支撑财政运转,不得不再度推行货币改革,于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金圆券,同时宣布废除法币。

△大额法币

国民政府以金圆券取代法币,本是为了遏制不断上涨的物价,因此推出新币后便开始推行限价政策,即“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应按照1948年8月19日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折合金圆券出售”,结果导致商品流通瘫痪,交易全部转入黑市。10月1日,国民政府不得不宣布放弃弃限价政策,准许人民持有金银外币,并提高与金圆券的兑换率,结果物价再度猛涨,金圆券迅速贬值。

于是,1948年10月11日,国民政府又公布《修改金圆券发行办法》,取消发行总额的限制,结果金圆券到1949年6月时发行量便达到了130多万亿元,超过了原定发行量的6.5万倍。票面额也越来越大,从初期发行的最高面额一百元,到最后竟出现五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张等巨额大票。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废纸,国民党政府财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溃。人民拒用金圆券。

△金圆券

正是由于法币和金圆券的信誉度根本无法保证,因此导致民间仍然有“袁大头”在流通。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云南、西藏等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货币流通方面只认可信誉高的“袁大头”银元,为了稳定边疆政治与经济,新中国在1951年还曾铸发过袁大头。

如上所述,“袁大头”在近代历史中的流通力和影响力极为强大,因而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香茗史馆


自古以来银子都是中国社会的硬通货,只是以前叫银子,民国时期把它铸成银元的样子,所以银元也叫做大洋。

首先,民国时期大洋是和钞票一起发行的,但是由于此时各地军阀割据,而且这些军阀打仗都是好手,但是治理内政是真的乱搞一通,不断的发行的钞票,以为自己只要再不断发行钞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钱财流入自己的口袋,以至于搞得通货膨胀,钞票贬值,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最后都不相信政府。



而政府发行的钞票不值钱了,但是银子还是硬通货啊,所以人们又纷纷的使用银子来交易,来抵抗通货膨胀带来的后果。大洋是看看的见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所以在那个年代里人们还是更加相信自己手里的银子。

而使用大洋而不是银锭的原因也是因为银元更加意于储藏,便于携带。


民国时期使用银元而不是钞票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人们对于政府并不信任。

要知道政府发行自己的钞票本来就是用自己的信誉在作担保的,而一旦百姓都不相信政府,那么这样一个政权还可能长久吗。相比于虚无缥缈的信誉,人们还是更加看重自己手里的东西。毕竟人们普遍都认可的交易货币才是真正有用的,而不是一堆人们都不认可的纸币。

<strong>


这个历史很正


其实,在1935年法币发行之前,各地方军阀及全国性银行发行的钞票,都基本上是有准备金的。

地方货币基本都是以银元为标价,比如一元中国银行钞票,就是兑换一银元,地方军阀的省元这些,也基本对应硬通货。

实际上,银元自19世纪下半页开始,中国人就普遍接受,方便,好兑换,不似散银还需要折算兑换,所以清政权也发行银元,以避免货币完全被外国银元占领。

而银元流通日久,百姓就更信任。而自法币发行之后,法币价格伴随抗战与内战大肆被超发,百姓也就愈发不信任纸币。


四川達州


民国时的大洋是硬通货,不会贬值的。


骚难纸


因为银元属于硬通货和纸币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和买黄金保值是一个原因。所以大洋一直流通到1949年上海解放后,社会上还有黑市流通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