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桃樹高產種植技術能有效幫助桃農增加產量

一、桃樹介紹

1、生長習性

幼樹生長強旺,新梢多次分枝,如配合2-3次摘心,當年即可形成穩定的豐產樹體結構。進入大量結果以後,樹勢趨向中庸,生長穩定,新梢抽枝粗壯,萌芽率高,成枝力強,復花芽居多。初果幼樹以長、中果樹結果為主,盛果期以中、短果樹結果為主,佔果樹總量的76%以上。自然授粉坐果率高,需嚴格疏果,以增大果個。

這個桃樹高產種植技術能有效幫助桃農增加產量

桃農收穫

2、主要種類

(1)普通桃:又名毛桃。小喬木。我國主要栽培品種都屬此種及其變種。普通桃有三個變種。

蟠桃:果實扁圓形。核小,圓形,品種較多,分有毛無毛兩種類型。我國南北方均有栽培,其中江、浙一帶栽培較多。

油桃:又稱光桃、李光桃。果實圓形或扁圓。果皮光滑無毛。

壽星桃:樹形矮小,根淺,枝條節間短。有紅花和白花兩個類型,一般供觀賞用。

(2)山桃:原產我國華北、西北山嶽地帶。主要用作桃的砧木。

這個桃樹高產種植技術能有效幫助桃農增加產量

桃花盛開

二、選園、修剪

在3月初萌芽前抓緊進行一次復剪,主要剪除冬季修剪遺留的病枯枝、盲枝,根據留枝量、預留產量適當疏除冬季修剪留下的過密枝。剝除延長枝背上芽及大傷口旁邊的徒長芽。對幼齡樹修剪宜輕,結果枝採用長放修剪,側枝角度小的要進行拉枝。修剪後立即徹底清園,先用小刀或鋼絲刷颳去樹幹上的翹皮,連同修剪下的枝條以及園內的殘枝、落葉帶出園外集中燒燬。

這個桃樹高產種植技術能有效幫助桃農增加產量

選園修剪

三、土肥管理

1、土壤管理

(1)深翻:在土壤粘重的桃園,為了改良土壤,在行間進行深翻,深60cm左右,結合施有機肥料。砂石地桃園也進行深翻,掏砂石換土,結合施有機肥料。深翻對連年豐產起著良好作用。

(2)秋耕:在落葉前後結合施有機肥進行,深20-30cm。

(3)間作:桃園間作物可用豆類、瓜類、草莓、花生等。也可以種綠肥如毛葉苕子、苜蓿。無論種何種作物,都要留足樹盤,及時施肥灌水及中耕除草等工作。

2、需肥特性

(1)施肥宜深不宜淺。桃的根系發達,側根和鬚根較多,吸收力強,但根系分佈淺,多集中於地表下20-40釐米的土層。如營養不足,就會影響樹勢、產量、品質和壽命,所以施肥宜施在30-50釐米深的土層,不宜淺施;淺施更易引起根系上浮。

(2)對氮肥特別敏感。桃在幼樹期,如施氮過量,常引起徒長,成花不易,花芽質量差,投產遲,落果多,流膠病重。盛果期又需氮肥多,如氮素不足,易引起樹勢早衰。果實生長後期如施氮肥過多,果實味淡,風味差。在衰老期,氮素不足,會加速衰老;反之,氮素充足,可促進多發新梢,推遲衰老過程。

(3)梢果爭奪養分矛盾激烈。桃的新梢生長與果實發育都在同一時期,因而梢果爭奪養分的矛盾特別突出,如健壯樹落花後施氮肥過多,枝梢猛長,落果特重;弱樹如氮素不足,又會引起枝梢細短,葉黃果小,產量和品質下降。因此應根據樹齡樹勢和結果重,適時施好花後肥和壯果肥,以協調梢果矛盾。

(4)需鉀量大。桃樹對鉀的需要量大,特別是果實發育期鉀的含量為氮的3.2倍,鉀對增大果實和提高品質有顯著作用。如鉀不足,葉片變小,色變淡,葉緣枯焦,葉身出現黃斑,葉片早落,落果重,果未熟而果頂先爛,所以壯果肥鉀的比例應高於氮,並在果實發育期噴嘉美腦白金。在年生長期中需要的氮磷鉀比例,大致為1:0.5:1,果實發育的中後期為1:0.5:1.5。所以選用富含41種微量元素的"地力全″純生態全營養有機腐植酸水溶肥是桃種植戶們的最佳也是理想選擇。

(5)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

桃最適應的酸鹼度為pH值5-6,pH值高於8易發生缺鋅症,低於4又易發生缺鎂症,吸收氮要在偏酸環境下才能進行,故施肥時必須注意土壤酸鹼度的調節,可用嘉美金利衝施2-3次,對土壤進行酸鹼度進行調理。

3、幼桃樹施肥

4年生以下的幼桃樹,如土壤疏鬆肥沃,肥水充足,生長非常旺盛,一年生直立枝可長達2米以上,但分枝細長,花芽形成小而弱,不能提早結果。因此在施肥上,老傳統都是每年2-4月施適量高氮套餐肥,以促進發芽抽梢,第一年每株每月施腐農家肥20公斤或灌水後每株施內鉀德2公斤;5-6月以磷鉀、為主,氮少施,以免引起徒長,每株每月施嘉美贏利來3公斤;7-9月以鉀為主,磷次之,控制氮肥施入,每株每次施嘉美贏利來3公斤。從第二年起逐年遞增半倍到一倍。這樣施肥不僅造價高而且非常麻煩,還會因為糞肥裡潛伏的蛆蠅籽以及其它病菌孢子遇水在轉暖氣溫下再次發酵導致燒根爛根,這就是根腐病、根瘤病、根癌病的禍根。最科學最實用、也是最省心省事省力又省錢的科學施肥方式當選擇全新的生態施肥法:用"地力全″純生態全營養有機水溶第一年每株0.5公斤+0.5公斤尿素,第二年至今後每年每株用生態肥0.75公斤+氮磷鉀複合肥2.5公斤一5公斤。總之,幼樹施肥需掌握“勤施少施,量少次多”的原則,即施肥的次數要多,肥量要少,樹齡小時少施,隨著樹齡的增大而漸次增多。

4、大桃樹施肥

(1)確定施肥量的依據。據國內外測定每畝產量1800-2200公斤的桃園,果實需要的純氮為11.3-11.6公斤,純磷3.6-4.5公斤,純鉀13.1-15.O公斤。我國桃產區測定,每產100公斤果實,需純氮0.5公斤,純磷0.2公斤,純鉀0.6-0.7公斤。加上根系枝葉生長的需要、雨水的淋洗流失和土壤固定,土壤肥力中等的果園,每年的施肥量應為果實帶走的2-3倍。

基肥。秋季的9-10月是施基肥的最佳時期。施肥方法,都是釆用幼樹用全環溝,成年樹用半環溝、輻射溝、扇形坑等均可。傳統肥料都是用廄肥、堆肥、土雜肥、綠肥或餅肥,摻適量化學磷肥,而且要求元素全、數量足、濃度高、比例協調,一般株產80-lOO公斤的大樹,應施有機肥100-150公斤,鈣鎂磷(或過磷酸鈣)2-3公斤,硫酸鉀l公斤,硼砂50-80克。生態種植的桃樹科學施肥只需每株用生態肥1公斤+三元素複合肥(氮磷鉀)2.5公斤。

(3)追肥。

一般桃園全年每畝追施"地力全″純生態全營養有機水溶肥60公斤,全年分2次追肥,高產園追肥次數多達3次以上。

①萌芽期追肥:每畝用"地力全″純生態全營養有機水溶肥30公斤+三元素複合肥(氮磷鉀)60公斤進行全園衝施,促進根系和新梢生長,保證開花受精良好,提高座果率。

②開花後追肥:在謝花後1-2周每畝用1斤"地力全″純生態全營養有機水溶肥兌水900斤對每株樹的枝杆葉面全面噴施,每12天一次,連續2一3次,

可促進新梢生長和果實生長,減少落果。

③硬核期追肥每畝用"地力全″純生態全營養有機水溶肥30公斤+高鉀型複合肥40公斤,並結合葉面噴施嘉美腦白金800倍液2-3次。此次追肥能促進胚和核發育、發芽分化、果實膨大和為下提結果打下基礎。

④果實膨大追肥對中、晚熟品種尤其關健和重要,並結合葉面噴施嘉美腦白金800倍液1-2次,以促進果實膨大,提高質量。

⑤採收後追肥:採收後每畝施補施嘉美贏利來10-15公斤,可以補充樹體消耗,加強秋季營養積累,提高越冬能力。

這個桃樹高產種植技術能有效幫助桃農增加產量

桃園施肥

四、疏花和疏果

程度應依樹勢、果枝留量和早春氣候狀況等情況而定,一般短、中、長果枝分別留2、3、4個花蕾,徒長枝留5-6個花蕾。疏果時間,落花後不久,當幼果能分出大小果時進行第一次疏果,坐果率高的品種可早疏,坐果率低而不穩的品種要晚疏。留果量要根據樹齡、品種、樹冠大小、生長勢、肥水供應條件、上年產量及當年的開花數量等因素綜合考慮。幼樹30-40釐米的果枝一般留3-4個果,20-30釐米的果枝留2-3個果,20釐米以下的果枝留1-2個果。盛果期樹長、中、短葉叢枝分別留3、2、1個果,老樹長果枝留2個果,中果枝留1個果,短果枝和葉叢枝不留果。

五、修剪技術

桃樹極喜光,生長季修剪是達到早成形,早結果,早豐產的關鍵措施。春季留足骨幹枝開角度後,抹去剪口和主幹上的新生芽、梢;5月中旬和6月下旬的新梢生長期剪除副梢延長枝以上的主梢。剪除過密枝、內堂徒長枝(多疏少截);花芽分化前(約7月份)的生長緩慢期,對骨幹枝拉枝進一步改善光照;8月份對未停止生長的新梢全部摘心,促進花芽分化。

這個桃樹高產種植技術能有效幫助桃農增加產量

修剪

六、病蟲害防治

1、3月中下旬(萌芽前)全園噴灑4-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一次,或者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噴藥要仔細均勻。上年度病害發生較嚴重的桃園,可在開花前加噴一次1:2:120倍波爾多液,但與此前石硫合劑的噴灑時間要間隔12天以上。

2、4月初(桃樹開花前),一旦發現蚜蟲,可用10%吡蟲啉2000倍液防治;炭疽病可用80%炭疽福美500倍液防治;褐腐病可用70%代森鋅500倍液或者50%速克靈1000-1500倍液防治;流膠病可用碎瓷瓦片刮除病斑,並塗刷30倍液菌毒清。

3、4月中下旬,桃樹謝花後,人工摘除縮葉病病葉,捕殺紅頸天牛等越冬幼蟲,或用浸有50%敵敵畏的溼棉團堵塞蟲孔。可噴施代森錳鋅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農用鏈黴素2000倍液+10%吡蟲啉2000倍液+20%殺滅菊酯2000倍液,隔10天使用一次,主要防治縮葉病、細菌性及真菌性穿孔病、褐腐病、蚜蟲、梨小、天牛和介殼蟲。如果連續兩年全程釆用生態種植法則施用生態有機肥可恢復土質天然生命力和天然屬性,達到桃園無任何病蟲害的目標。生態有機肥40公斤+氮磷鉀複合肥100公斤,萌芽肥每畝用生態有機肥30公斤+氮磷鉀60公斤,膨大肥和果品質量肥每畝用:生態有機肥30公斤+高鉀型複合肥40公斤。其中從萌發肥施後至膨大肥施肥前可每畝用1斤生態肥兌水900一1200斤加少許酸性農藥硫酸銅或者硫酸鋅、代森錳鋅任選一種作為葉面肥噴施能提高肥效和藥效,降低毒害,扼止各種初起病蟲害

這個桃樹高產種植技術能有效幫助桃農增加產量

加強病害防治

七、採摘與貯藏

1、桃的採摘

桃的採收成熟度對耐貯性影響很大,作為貯藏的桃應該在果實充分肥大,現出固有色澤,略具香氣,肉質緊密,八成熟時採收。採收過早風味差,採收過晚,果肉軟化不耐貯藏。採收時間應該選擇晴天和露水乾後的清晨或傍晚,同一棵樹上的桃果實成熟期也不一致,應分次採收。採收時要用手托住果子扭轉,防止果子落地和刺傷,果實最好帶有果柄。

2、桃的貯藏

由於桃多數是在夏季高溫條件下逐漸成熟,它的可採成熟度與食用成熟度幾乎同時到達,組織柔軟多汁,不耐貯藏。早熟品種不耐藏,中熟品種次之,晚熟品種較耐貯藏。水蜜桃不耐藏,玉露桃的耐藏性最差。硬肉桃的晚熟品種耐貯藏。影響桃貯藏壽命長短的主要因素有兩點:一是適時分次採收,在採摘時要帶果柄,一般包裝袋以20千克為宜。其次是桃的果實在貯藏前需加以冷卻。桃的最適貯藏溫度為1-2℃,相對溼度為85%-90%,桃果實在貯藏中溫度降到-1℃,即有受冷害的危害。氣調貯藏,桃的氣調貯藏溫度為0℃,氣體組成為1%的CO2,可貯藏6-9周,若每隔4周放在20℃條件下20天,還可延長貯藏期2-3倍。採用變溫貯藏,桃在5℃中貯藏1-2周後,再轉移到0℃中貯藏,好果率大大增加。據報道,桃子在0℃空氣中貯藏9個星期後,轉到18℃或20℃,後熟品質變劣。若0℃貯存期間,每隔一週在18℃或20℃的空氣中變溫處理2天,可延長貯藏期到20個星期左右,後熟的桃子很少有變,保持了良好的品種。

3、桃的防腐

用100毫升/千克、46℃的苯來特溶液處理桃子5分鐘,能有效地控制桃在貯藏期間和後熟期間的腐爛率,而對桃子無傷害。單用46℃熱水處理能部分控制桃子腐爛。而氣調貯存能降低在貯藏期間的腐爛率,並對貯藏6周後取出來,在18.3℃的後熟期間的桃子也可減少腐爛。桃在低溫條件下貯藏,由於溫度過低而引起生理性病變。採取間歇加溫,氣調貯藏或用1%-7.5%的CaCl2溶液真空滲入或50毫升/千克脫落酸採後1次浸果5分鐘,可減少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