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休耕,扩大轮作!2020年实施轮作休耕试点面积3000万亩以上

已实施了4年的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又有了新消息。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其中提出,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实施轮作休耕试点面积3000万亩以上,以轮作为主、休耕为辅,扩大轮作、减少休耕。稳定东北地区玉米—大豆为主的轮作面积,重点扩大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水稻—油菜、玉米—大豆或花生等轮作规模,适当扩大西北地区小麦—薯类或豆类、玉米—豆类等轮作规模。逐步退出地方积极性不高、试点效果一般、三年试点到期的休耕任务。

减少休耕,扩大轮作!2020年实施轮作休耕试点面积3000万亩以上

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始于2016年。当时涉及的轮作,重点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开展轮作试点。休耕则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不难看出,这些地区大部分水土结构存在一定问题,试点休耕轮作旨在通过耕地的“休养生息”,让生态得到治理修复,保护和提升地力,实现真正的“藏粮于地”。

为保障参与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农民不吃亏、有积极性,对于休耕轮作地块国家予以补助。这几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试点规模不断扩大,从2016年的616万亩扩大到2019年的3000万亩,4年中央财政已经累计安排补助资金200多亿元。

部分地区休耕补助标准: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季节性休耕试点每年每亩补助500元;甘肃省一季作物区全年休耕试点每年每亩补助800元;贵州省和云南省两季作物区全年休耕试点每年每亩补助1000元;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全年休耕试点每年每亩补助1300元(含治理费用)。而轮作补助,结合实施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玉米结构调整,按照每年每亩150元的标准安排补助资金。

2019年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面积为3000万亩,其中,轮作试点面积2500万亩,主要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大豆、花生、油菜产区实施;休耕试点面积500万亩,主要在地下水超采区、重金属污染区、西南石漠化区、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

减少休耕,扩大轮作!2020年实施轮作休耕试点面积3000万亩以上

2019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任务安排

今年将是我国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第5年。轮作方面,与去年实施区域和内容相比,今年进一步扩大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水稻—油菜、玉米—大豆或花生等轮作规模的同时,还适度向“西北地区”敞开了口子,这一地区的小麦—薯类或豆类、玉米—豆类轮作将纳入支持范围。

休耕也并非让土地荒芜,季节性休耕期间,支持农户种绿肥作物,但不施肥、不用化学农药,原则上不浇水,减少地表裸露,培肥地力。例如2019年休耕轮作通知中明确指出,对休耕地采取保护性措施,禁止弃耕,严禁废耕,不能减少或破坏耕地,不能改变耕地性质,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能够复耕,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不过从今年“逐步退出地方积极性不高、试点效果一般、三年试点到期的休耕任务”的表述来看,考虑到我国这几年耕地资源紧缺,未来休耕面积或将会逐步减少。

减少休耕,扩大轮作!2020年实施轮作休耕试点面积3000万亩以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20年进一步扩大休耕轮作试点面积并非不注重粮食生产。《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特别强调,确保三大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确保2020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因此,坚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依然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主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