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大将龙且是怎样败在韩信手下的?

草根一族的空间


潍水一战,是楚汉相争期间韩信打出的一场经典战役,在此战中,韩信设计用水阻断龙且后军,以多打少,阵斩龙且,大败楚军。

龙且是项羽手下的大将,随项羽东征西讨,能征善战,而且救援齐国的时候,带领的是二十万精锐楚军,然而,面对远道而来的韩信,却为何如此轻易地就败了呢?

历史上有关西楚霸王手下的大将记载很少,我们都知道霸王项羽是如何神勇,然而要说他手下的大将龙且,到底其军事能力如何,就很难有一个定论了。

但公元203年,在英布背叛楚国得时候,项羽就派了龙且前去追赶,龙且和英布两个人之间大战三百回合,最终龙且将英布击败,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英布是当时的名将,武艺高超,声望名誉不是龙且可以比拟的。再加上龙且与曹咎、周殷三人并列为楚国的大司马,可见他在项羽帐下绝对是重量级的人物,属于第一梯队的重臣。

而潍水一战,一交手就败给了韩信,我们可以把他失败的原因归结为“骄傲自大”“迷信武力”

公元前203年,韩信趁齐国放松警惕、毫无防备之际,对齐国发动突然袭击,从历下一路打到齐国都城临淄。韩信攻下临淄后,又趁势向东追赶齐王田广。田广向项羽求救,项羽派龙且统兵救援齐国。于是,龙且与韩信在潍水爆发大战。这一战,史称潍水之战。

潍水之战前,有宾客劝龙且说:“汉军远离本土,拼死战斗,锋芒锐不可当。而齐、楚两军在自己的家门口作战,士兵容易逃散。因此不如修筑深沟高垒固守,让齐王派遣心腹大臣去招抚已经丢失的城邑。已丧汉军之手的城邑民众听说自己的君王还健在,楚军前来救援时,必定都会反叛汉军。汉军客居在远离本土二千里的齐地,如果齐国的城邑全都起来反叛它,汉军势必无处取得粮草,这样即可以不战就使他们投降了。”

不得不说,这位宾客很有谋略,分析了三点楚军必胜的原因,还给出了击败韩信的方法:

第一、虽然已经攻破赵国、燕国和齐国,但是韩信属于孤军深入,而此时汉朝本部大军正被楚王项羽围困在荥阳,所以韩信并没有什么援军;

第二、齐王田广虽然已经流亡,但是他的威信还在,要是让他召集已经被韩信攻克的城池共同抵抗韩信,齐国与楚国里应外合,韩信便会陷于被动;

第三、汉军是客场,没有援兵、缺乏粮草;

这个宾客的意思就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出兵的必要,等他内耗就行了。但是龙驹的骄傲自大让他听不进去:

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寄食于漂母,无资身之策;受辱于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也。

如今的韩信已是刘邦集团的大将军,不仅帮助刘邦成功还定三秦,还在不久前接连消灭魏国、赵国、收降燕国,岂能把如今的韩信与当初的韩信相提并论?龙且以此认定韩信“易与耳”、“不足畏”,显然犯了先入为主、自以为是以及用老眼光看人的经验主义错误,从而滋生了骄傲轻敌的思想,而且他还贪功冒进,最终让他走上了不归路。

十一月,龙且、韩信两军隔着潍水摆开阵势。韩信命人连夜赶做了一万多个袋子,装满沙土,投堵潍水的上游,然后率领一半部队渡河去袭击龙且,随即假装战败,往回奔逃。

龙且见韩信战败逃回,十分得意,说:“我本来就知道韩信胆小如鼠嘛!”于是亲率大军渡潍水追击韩信。龙且不愧是项羽手下的猛将,追击之时,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领着少量的兵卒率先渡过了潍水。

龙且的先头部队刚刚渡过潍水,韩信立刻下令挖开堵塞在潍水上游的沙袋。积聚了一夜的大水立刻奔泻而下,惊涛拍岸,龙且的军队因此大部分没能渡过河去。

龙且原本有二十万兵力,在数量上远胜于韩信。但此时,韩信只用了一河之水,便让龙且的兵力优势瞬间化为乌有。不仅如此,由于龙且的大部队都被河水阻在对岸,跟随龙且渡过潍水的士兵太少,韩信反而在局部上拥有了兵力之优势。

韩信驱动优势兵力迅速反击,终于杀了龙且。在龙且被杀时,阻留在潍水东岸的楚军只能望洋兴叹,却无能为力,待他们看到龙且被杀后,全都作猴孙散。龙且死,楚军散,齐国也丢失了。这场战争中,二十万楚兵除了一部分战死之外,其余悉数被韩信俘虏(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龙且终于为他的狂妄自大和迷信武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一战,给楚军造成了重大打击,不仅损失大量生力军,更重要的是,得力大将龙且的战死,导致齐国的丢失,令项羽从此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最终只能无奈地被迫以鸿沟为界,与刘邦议和,项羽不可避免地进一步走向衰败......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

欲知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大汉史谈,带你走进真正的历史!


大汉史谈


龙且从小跟项羽一起长大,并且项羽一起义他就跟着项羽。所以项羽对他十分信任并亲近。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项羽对他格外器重,视他为臂膀。但是他却在潍水一战败给了韩信,直接导致了楚汉形式的大逆袭。

公元前203年,韩信对齐国发动突袭,十月韩信攻下齐国都城临淄。韩信攻下临淄后,又趁势向东追杀齐王田广。田广向项羽求援,项羽派龙且率领20万精锐救援齐国。十一月,龙且和韩信在潍水对阵,随后爆发了影响楚汉形式的重要一战潍水之战。

但是龙且手握20万大军,又刚刚打败英布,可以说士气正盛。而韩信只有五万兵力,按理来说龙且胜算大很多。但是龙且最后兵败被杀,二十万大军伤亡殆尽,实在让人唏嘘不已。其实龙且失败是有原因的,他败的一点都不冤枉。

潍水之战前有人给龙且献策“让齐王派人去招抚那些已经失去的城邑,让那些城邑的百姓起来反叛韩信,韩信就得不到补给,这样就能不战而让他们投降”。但是龙且却说自己了解韩信,认为一个寄食于漂母还受过胯下之辱的人不足为惧。他直接否定了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认为让韩信不战而降,不能提现自己的功绩。龙且这样已经犯下了兵家大忌“轻敌”而且还“贪功”,已经也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其实韩信并不是龙且眼里那么简单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深懂兵法谋略的军事家。早在两军对阵潍水的时候,韩信已经命人连夜用沙袋堵住潍水的上游。随后他才率领一半的渡河去攻打韩信,随后假装战败,往后败退,骗龙且过来追。

龙且果然上当,大笑道“韩信果然胆小如鼠”。于是他亲率大军渡河追击韩信。龙且的先头部队刚渡过潍水,韩信就令人挖开潍水上游的沙袋。一时间大水奔泄而下,龙且的大部队被阻断没法过潍水,楚军一时间大乱。因为渡过潍水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楚军,韩信迅速组织反击。最后龙且被灌婴手下丁复斩杀,而潍水对岸的楚军主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主帅被杀,而无能为力。龙且被杀后,楚军大乱。韩信乘胜追击,活捉齐王田广,楚军二十万精锐也几乎全军覆没。

潍水一战成了楚汉之争的转折点,项羽赔了夫人又折兵。潍水之战,不仅让项羽痛失爱将,更是促使得后来项羽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钱钱他爹


我是子曰读历史,你的问题我来回答。

我们要想知道项羽大将龙且如何败给韩信,首先得了解到龙且是什么样的人?韩信又是什么样的人?

龙且是什么样的人?

龙且是楚汉相争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将军,是项羽账下五大将之首。这五大将按顺序排名为:龙且、季布、英布、钟离眜和虞子期。龙且自幼和项羽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官拜大司马,位高权重。龙且对西楚的主要功绩在于:

一, 龙且和项羽类似,武艺高强,在战场上有万夫不当之勇,士兵被他的气势深深折服。

二, 曾追随项羽叔父项梁起义,后与田荣合军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

三, 大败叛将英布。由于刘邦使用了反间计,英布受到项羽的猜忌而反叛西楚,项羽派龙且追杀英布。龙且最终不辱使命,大败英布,大大的鼓舞了士气。

韩信又是什么人呢?

韩信年轻时受过胯下之辱,后来在西楚霸王项羽账下做执戟卫士,最后才去了刘邦账下做了大将军。韩信心细如发,能洞察敌将的心思并运用到战争中。

我们再看看当时这一仗的背景和双方的兵力。

当时的情况对于韩信非常不利。韩信在连续平定魏、赵、燕三国之后,又听从谋士蒯彻的建议,出兵攻打在郦食其劝说下名义上已经投降的齐国。而项羽在接到齐王田广的救援请求之后,命龙且率领二十万精兵前往救援。龙且来到潍水,迫切地想和韩信一决高下。有谋士为他献了个万全之策:

汉兵远斗,穷寇久战,锋不可当也。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城闻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二千里客居齐,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毋战而降也。

意思是说:汉军孤军深入,本部大军相距二千里,基本上没有援军。而齐王威信仍在,可以招募旧部四处反汉,汉军粮草不够,楚军可不战而屈人之兵,汉军不攻自破。

然而龙且和项羽一样,刚愎自用,贪功冒进,高傲自负,十分轻视韩信,认为韩信昔日受过胯下之辱,做过执戟卫士,怎能和自己一较高下,就完全否决了谋士的计策,并且轻蔑的评价韩信:

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寄食于漂母,无资身之策;受辱干跨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且救齐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半可得,何为而止!

意思是说:我韩信是甘受胯下之辱的懦夫,不足为惧。况且解救齐国,却只是让齐国投降,也显示不了我的本事啊?不如一战而胜之,打败韩信不说,整个齐国也唾手可得,何乐而不为!

潍水一战,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中计,全军覆没。

龙且与韩信在潍水对阵,韩信连夜派人制作一万多条装满沙土的沙袋,阻塞潍河上流。随后率小部分军队涉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出兵迎击,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以为韩信怯弱,于是率全军渡江进击。这时韩信命人挪开上游沙袋,河水奔腾而至,龙且大军大半没有渡过去。这时韩信挥军猛烈截杀,龙且被灌婴手下丁义斩首,楚军全军覆没,经此一役,楚汉之争胜利的天平倒向了汉军。

韩信胜利的原因很简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在项羽账下做执戟卫士时,就已经非常了解龙且了,所以将计就计。龙且呢,输在刚愎自用,贪功冒进,高傲自负,不听他人建议。

【小编寄语:我是子曰读历史,喜欢我的小伙伴,点赞关注加留言。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子曰读历史


潍水之战败给韩信的,当时韩信的兵力只有五万,而龙且的兵力有二十万,结果龙且在兵力四倍于韩信的情况下,被韩信打得大败。

主要原因如下:

一者龙且骄傲轻敌,贪功冒进,看不起韩信,忽略了韩信的军事才能,如果遇到一个不知兵法、不懂谋略的酒囊饭袋对手,或许还能凭借兵力优势与勇猛之力打败对手,但遗憾的是,韩信不是酒囊饭袋,他不仅深知兵法谋略,作战的策略还神出鬼没、十分灵活。

二者韩信被称为兵仙,必定有其过人之处,龙且虽然也是项羽手下大将,但相比韩信,还略有不足,大败也属实正常。



咸鱼谈历史


龙且楚汉战争时期楚国大将,自幼就和项羽相识,项羽起兵时跟随项羽征战南北深得项羽的信赖。

彭城之战刘邦损兵折将,战场形势对刘邦十分不利。于是刘邦把目光投到的位于项羽战略侧后方,距离楚都彭城不远的齐国。他派遣韩信、曹参和灌婴从后方攻打齐国,欲借齐国之地从后方牵制项羽,达到两面夹击的战略。

齐国抵挡不住韩信的进攻,就向项羽求救。项羽考虑到齐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战略地位重要,就派大将龙且和周兰率领20万楚军援助齐国。楚、齐军会和后摆开阵势隔潍水与韩信军队对峙,韩信趁着夜晚,命令军队在潍水上游垒坝堵截河流。

第二天拂晓时分,韩信把一部分人马埋伏在潍水岸边,自己亲率一部分军队向潍水对岸的齐楚联军进行挑战。龙且率领大军迎战,韩信假装败走退到事先设伏的地方,当龙且和周兰带领前锋部队杀到潍水西岸,后续部队刚渡到一半时,韩信命令早有准备的上游士兵挖开水坝,迅速暴涨的河水把齐楚军队分割在潍水两岸首尾不能相顾,正在渡河的士兵被大水冲走,渡过潍水的龙且军队则被事先埋伏好的汉军击杀,没渡过潍水的楚军见龙且被击杀群龙无首则迅速溃逃。

龙且潍水的兵败,一方面使楚军损失惨重,另一方汉军两面夹击项羽的构想成为相识,楚汉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转折。对于原本处于优势的龙且却兵败,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是龙且贪功轻敌。

1、良策不用

《史记》中有记载,说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前,有人向龙且建议“汉军远途前来作战,士兵们都尽心尽力,军队锐不可当。而楚军基本是本土作战,离家近,一心挂念着家室,这样也就很难取胜汉军了。最好的办法是先不和他们在正面作战,而是坚守阵地,让齐王派人拿着信物潜入齐国告诉齐国人齐王还活着,正和楚军前来营救他们,让他们起来反抗汉军。汉军原来故土作战,粮草供应就必然成了大问题,楚军就可以不战而胜了。然而龙且却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2、贪功轻敌

对于他人一针见血的计策龙且没有采纳,反而说:韩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本领,自己对付他简直太容易了。自己率领大军前来救齐国连仗都不敢打,而用别的计谋来降服韩信,这不能显示出他的本领,体现他的功劳。 如果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打败韩信,自己还可以得到半个齐国的赏赐。

3、轻敌冒进

由于史料的缺失我们无法知道韩信当时有多少兵,从韩信能够打败强大的齐国,又能和齐楚联军处于对峙的局面,显然即便韩信军队没有龙且多但也不会差太大,况且韩信一方还有曹参和灌婴,此二人都是汉时的名将。再者两军隔河对峙,对于作战地形龙且事先当是要有所考察的。韩信能利用地利在上游筑坝截流,河流水势大减这应当是十分明显的。然而当韩信率军进行挑衅时龙且面对韩信的挑战十分高兴,对韩信假装败退也没有丝毫的怀疑就冒然率军追击,这实在是轻敌之举。


博史鉴行


轻敌自大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楚汉之争这段历史中最重要的两位人物就是项羽和刘邦两个人,龙且是项羽手下的大将,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大将,两人第一次交手是在潍水之战,龙且在这场战争中,败给了韩信,自己也被杀害了。他败给韩信的原因无非有两个。

第一,居功自傲,贪功冒失。在战场上的韩信士气锐不可当,一举攻入齐国,齐国这时候向项羽求助,项羽便派手下大将龙且出兵支援,龙且带领二十万大军前去支援,本来就是一场胜券在握的战争,但是龙且却失败了。主要是因为龙且在平定英布的战役上尝尽了甜头,所以急功近利,想迫切的在这场战争中去的胜利,却疏忽了他的对手是韩信。

第二,也是韩信才智过人,灵活多变,而且善于兵法布阵等,龙且在潍水上布阵,想渡河攻打韩信阵营,而韩信早就看透了一切,于是命士兵装了几万袋的沙子围在河流的上游,堵住河道,这就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次日两军交战韩信却逐渐弱于龙且,处于下风,逼得韩信节节败退。

此时的龙且想趁势追击,正当大部队准备渡河的时候,韩信命人把堵在河道上的沙袋移了过去,瞬间滚滚河水冲走了很多龙且的士兵,一时间军队大乱,韩信趁此主动出击攻打,而龙且也在战乱中被杀。

这场战争也是楚汉之战的一个转折点,丢掉齐国,令项羽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最终无奈只能与刘邦议和。龙且败给韩信,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傲慢轻敌,主要也是遇到了韩信这个强大的对手,注定会失败。




渣渣的冒险历程


我是史明,我来回答。


要说楚汉时期有名的将军的话,相信肯定会有人提到龙且的名字,毕竟他是项羽身边的大司马,楚军的大将军。龙且与英布一战的时候,将他成功打败,这个事件后来经过各种文化渲染,改编到了各种小说和戏剧里面,龙且本身也是项羽手下五位名将当中最厉害的一个,战斗力很强。那么他是怎么败给韩信的呢?



自负


龙且的过度自负是导致他失败重要原因之一。其实在开战之前,就有人曾经劝过龙且,先对韩信的粮草进行堵截,让士兵涣散,再加上地理的优势,韩信的军队就会不战而降。然而这个提议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龙且看不上。

因为龙且和项羽一样,骄傲自负,他觉得自己对韩信这个了解的很透彻了。可是龙且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了解的呢?了解的方式当然是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这个事情了。韩信穷困潦倒的时候,被街头上的一个臭流氓欺辱,当时为了息事宁人,只能从他的胯下面钻。龙且只知道韩信当年受胯下之辱,是个无用的人,却不知道韩信在为刘邦发现之后不仅有了一饭千金这样的感人故事,还帮助刘邦打了很多胜仗,攻略了很多城池。现在韩信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小混混了,绝非往日可比,龙且自认为了解韩信,却只了解到了韩信的过去,因为这点小事就骄傲自满,无视他人的劝告。



韩信多诡


龙且碰上了韩信,在计谋方方面已经注定不是他的对手。龙且兵力是自己的四倍,韩信当然明白,所以他可不会选择正面和龙且对抗,毕竟他一直是靠脑子打仗的。战斗前韩信命手下做了一万个沙袋,将沙袋堵在了潍水上游,然后派出半数的军队向龙且进攻,故意失败逃跑。自信的龙且派出骑兵追击韩信的军队,为了尽快将韩信拿下,龙且走在军队的最前面,整个军队士气满满。


因为淮河水被麻袋隔绝,所以滔天大浪被阻塞在了上游,等到龙且他们为了追击而全军渡淮河的时候,韩信便下令撤回麻袋,大水瞬间将他们淹没。就一瞬间,龙且没了一大半的兵力,再看看龙且后面的将士们,还在潍水那边,龙且身边的士兵还真是没剩多少了,真是风水轮流转,这下,龙且兵力不多了。韩信杀死龙且以后,后面的人看见没了将军,也就成了一盘散沙,韩信趁机收拢军队,不仅没有损失,自己的实力也得到了增强。

遇事冲动易怒


龙且的冲动,喜欢战斗,不动脑子向前冲,是失败的决定性因素。龙且项羽两人性格极为相像,都是在战场上好冲动,不过脑子行事的人,很是急功近利,而且曾经都被韩信大败过。龙且相当自负,也相当好战,这和他与项羽从小就一起生活有一定的关系,项羽让龙且性格也发生了改变。
龙且作为将军,肯定是读过孙子兵法的,但是真打起仗来,什么兵法,全部抛之脑后。孙子兵法讲究的是用一点点兵力达到你想要的结果,但是龙且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只要自己杀个痛快就好。虽然龙且的单兵作战能力很强,但是论到用兵的话,那就不擅长了。追击韩信的一个小部队,也不用倾尽全部兵力吧,那些大部队,龙且并没有下达命令,任由他们跟着,估计觉得这场战争一定会赢。龙且对这场战争有十足的把握,向项羽许过誓言,留了口棺材,说回来里面趟的不是韩信就是他自己,龙且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躺在了自己准备的棺材里。龙且在最重要的时候,一心只想杀死韩信,才会急功近利,带领少数骑兵前去追,结果却是自己和士兵被分开,自己也是命丧黄泉。


清晨如风195


话说进入楚汉争霸的后期,考虑到正面交锋效果不明显,主线战场线长面广,项羽决定转变思路,从支线战场找突破口。

楚汉相争支线第四场战役,也是最后一场的潍上战役因此拉开了序幕。

而韩信为了立功,听从部下蒯彻的建议,硬是不听从郦食其和平解决齐地问题的建议。齐王田广把“妖言惑众”的郦食其扔进了油锅,然后把橄榄枝抛向了项羽。

项羽自然接受了齐王田广的好意,双方重归于好,很快进入了蜜月期。因此,面对韩信对齐地的步步紧逼,步步蚕食,项羽尽管“终日奔波,憔悴不堪”,但却没有坐视不管,马上决定抗汉援齐。

考虑到韩信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自从关中出兵以来,鲜有败绩,这一次项羽派出了自己最为得力的干将龙且做主帅,外加虎将周蓝、项冠为副帅,并且给了他们二十多万楚军。单从这一点来看,也足以证明项羽对这场战役的重视。

龙且在项羽手下和钟离眛并称为“绝代双雄”,可谓战功累累。

在项梁时代,项梁率革命军支援齐国,和秦军主力决战于东阿,龙且就是急先锋。他一骑绝尘,势不可当,如入无人之境,威武之气震慑住了敌军,为革命军大胜利立下了头功。这一战,龙且名声大震。

在项羽时代,英布背叛项羽投奔刘邦,龙且挂帅出征,在淮南打得不可一世的英布满地找牙,最终狼狈地逃回了刘邦的大本营。这一战,龙且声名远播。

而这一次龙且一到齐地,就得到了齐王的热情接待。他们两军一联手,顿时琴瑟相合,人声鼎沸,士气高昂。

韩信本来顺风顺水,正要把齐地踏平在自己的脚下,突然听说楚军最为得力的猛将龙且来了,心里顿时像被泼了一盆凉水。凭他在赵地临时征集的那点兵,怎么能和龙且的二十多万大军相比呢?韩信不禁有点畏惧了。就算他本领再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行军打仗,如果手中没有兵马,你就算有千万妙计也白搭。

在这一仗开打前,韩信还做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那就是马上向刘邦请求派兵支援。面对韩信的求援,刘邦犯难了。眼下他正被项羽压得喘不过气来,要是派兵去支援,那么自己这边的兵力就会严重不足。

正在这时,张良出场了:“大王,我军现在有这条深涧做屏障,楚军一时半会儿还攻不过来。大王可以放心派兵去支援。”

于是,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派曹参、灌婴两员大将带领数万人马秘密出发了。

韩信在得到了两员猛将的支援后,信心大增。汉军与楚军也随即在潍水边正式对垒。

交锋之前,龙且手下有个门客献出了一条妙计,可助楚军以逸待劳,大挫汉军。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门客向龙且进言道,“汉军人数虽少,但挟平魏灭赵之威风远道而来,同心同德,目标一致,就像拧成的一股绳,锋锐难挡。而我们楚军和齐军虽然人多,而且是本土作战,但离心离德,各怀心事,就像貌合神离的夫妻,毫无斗志。因此,我们虽然占据天时和地利,却失去了人和这个重要条件,一旦打起仗来,吃亏的肯定是我们。”

龙且点点头,皱眉问道:“那该如何是好呢?”

“避其锋芒,击其隋归。深沟高垒,坚守不战。一来,我们要让汉军找到不拼命的目标,二来要走群众路线,联合发动齐地的广大百姓,共同保卫家园。这样一来,韩信在齐地非但没有立足之地,还没有供粮之道,不出几个月,汉军便是瓮中之鳖了。”门客回答。

都说高手在民间,此话果然不假。这样的高论如果龙且采纳了,纵使韩信有三头六臂,齐地也注定是他人生的滑铁卢了。而如果是这样,龙且或许可以凭借一人之力,扭转整个楚汉之争的格局。

然而,事实上,龙且想都没有想就直接拒绝了这个建议,原因是龙且对和韩信这场大战充满了信心。

龙且在拒绝部下的妙计后,马上磨刀霍霍,厉兵秣马,等着与韩信面对面地决一死战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时,潍水对岸的汉军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对韩信的突然消失,龙且迷惑了:是渡过河“乘胜”追击汉军,还是继续留在老窝观察敌情呢?

不过,龙且的犹豫一闪而过。他本来就没把这个曾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放在眼里,现在看到他突然撤军,第一反应就是认为韩信因为害怕逃命了,所以,他很快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追击。

龙且立功心切,但他的部将却很清醒。副将周蓝尽职尽责地劝说道:“韩信素来诡计多端,他突然退兵肯定有诈。如今最稳妥的做法,还是坚守不出。”

然而,龙且当时充分体现了作为项羽最为得力大将的“项氏风格”——刚愎自用,他不顾众将的劝说,马上率兵渡河去追韩信。

追到潍水中央的龙且居然没发现河水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特别浅,居然骑着马就可以蹚过河去。他手下部将周蓝发现了这个问题,但还没来得及说,龙且就已经一马当先地渡过了潍水——他要生擒韩信立战功。

周蓝没办法只得追随龙且而去,然而,他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楚军的大部队正走到河中央时,突然听见“哗啦”一声,洪水像猛兽一样猛扑过来,顿时泛滥成灾。这下楚军就是想逃也来不及了,数万人马顿时被河水冲走。

这真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啊,它不但冲走了众多楚军,还把楚军一刀两断地隔离在潍河两岸。岸东的大量楚军,这时候已被突如其来的洪水阻住了去路,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河西的主将龙且和周蓝。

此时,岸西只站着龙且和周蓝等孤零零最先渡过河来的一两千士兵。他们望着身后泛滥成灾的洪水,已是弱不禁风,瑟瑟发抖。

龙且再笨也知道这没来由的河水肯定不是自然灾害了。这的确是韩信事先安排的,他连夜叫士兵用空粮袋装好沙子,堵住了河上游的水。韩信渡河去,只是为了引来龙且这条大鱼而已。等他一过河,上游就开始放水。

洪水泛滥成灾,是天灾,更是人祸。我们不得不佩服韩信,他果然是“打水仗”的高手:打章邯是靠白水河水淹城而胜,打陈余是靠背水一战而胜,此时打龙且又是靠半渡击之而胜。

最后,龙且被斩杀,周蓝被生擒。随后,韩信率大军直捣城阳,将齐王田广、齐相田光生擒在手。而刘邦派来的两位援军将领曹参和灌婴也不负众望,曹参挺进胶东,击溃齐国大将田既;灌婴进军嬴下,斩杀齐国名将田横。

不久,齐国彻底被汉军征服。





漫漫胡剪辑


在楚汉之争这段历史中最重要的两位人物就是项羽和刘邦两个人,龙且是项羽手下的大将,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大将,两人第一次交手是在潍水之战,龙且在这场战争中,败给了韩信,自己也被杀害了。他败给韩信的原因无非有两个。

第一,居功自傲,贪功冒失。在战场上的韩信士气锐不可当,一举攻入齐国,齐国这时候向项羽求助,项羽便派手下大将龙且出兵支援,龙且带领二十万大军前去支援,本来就是一场胜券在握的战争,但是龙且却失败了。主要是因为龙且在平定英布的战役上尝尽了甜头,所以急功近利,想迫切的在这场战争中去的胜利,却疏忽了他的对手是韩信。

第二,也是韩信才智过人,灵活多变,而且善于兵法布阵等,龙且在潍水上布阵,想渡河攻打韩信阵营,而韩信早就看透了一切,于是命士兵装了几万袋的沙子围在河流的上游,堵住河道,这就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次日两军交战韩信却逐渐弱于龙且,处于下风,逼得韩信节节败退。

此时的龙且想趁势追击,正当大部队准备渡河的时候,韩信命人把堵在河道上的沙袋移了过去,瞬间滚滚河水冲走了很多龙且的士兵,一时间军队大乱,韩信趁此主动出击攻打,而龙且也在战乱中被杀。


睿睿浩可爱


公元前204年(汉三年)十一月韩信率领曹参灌婴等汉军向东追击齐王田广的残余势力到达潍水(今潍河)与龙且,周兰率领的救齐楚军以及齐王田广率领的齐军残部组成的齐楚联军夹河对峙。双方决战的前一天晚上,韩信命令手下将领带人秘密运动到潍水上游狭窄处,用布袋装沙堵塞水流。并和前线保持联系,等候下一步指示。又令曹参和灌婴分别带兵埋伏在战场周围。

天亮韩信亲自带领汉军主力部队半渡潍水主动攻击齐楚联军,不知有诈的楚军主将龙且和副将周兰亦亲自带领楚军主力迎战。战无多时,韩信率军退向潍水西岸,龙且 周兰率军追击,楚军前锋刚过潍水,主力还没来得及渡河的时候,韩信命令上游决塞放水,奔腾而下的潍水瞬间将楚军截为两段,并且冲走了河床中的楚军,趁此机会,韩信命令左右伏兵尽出,直击过河的楚军,阵斩主将龙且,俘虏副将周兰,东岸的楚军群龙无首,指挥失灵,就这样崩溃了。之后汉军渡过潍水俘斩了齐王田广,又在成阳俘虏的大量楚卒,最终平定了齐地。

韩信此战能够成功一是善于利用地利,事前曾亲自考察地形,发现了潍水可用。反观对手连汉军堵塞了上游的水流都不知道!

二是对楚军的了解,善于利用对方的弱点。楚军在项羽的示范下,一直有主要将领带头冲锋的优良传统,这样做虽然临战士气高昂,但是却把己方的中枢置于险地!所以此战中汉军先渡河,然后诈败引诱楚军渡河追击,进而利用潍水以分楚军的兵势造成汉军的局部优势,从而成功对楚军实施斩首行动,最终赢得了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