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 这群“90后”医护好样的

战“疫”一线 这群“90后”医护好样的

90后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进行检查。

红网时刻2月13日讯(通讯员 李芳芳 梁师孔 黄桂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各条战线有各条战线的职责。在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曾是被保护对象的“90后”,如今很多人已经站在最前线,成为勇敢的抗“疫”医护战士。宜章,就活跃着这么一群“90后”,他们是医生护士,更是抗疫一线战士……

没敢跟爸妈说,怕他们担心”

“妈,我有任务,不能回去过年了。你们在家好好过年, 不要等我了!”1991年出生的何亮,汝城县人,黄沙镇中心卫生院首批进驻疫情防控一线的医生。1月22日,得知第二天就要前往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支援时,何亮给居住在汝城的父母通话报平安。

1月23日,何亮被抽调到县人民院感染科;1月30日结束支援。第二天,立即进入黄沙镇中心卫生院隔离病区,全权负责本院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所有工作。

“父母知道我在消化呼吸内科工作,但是不知道我是医院医疗救治第一梯队成员,更加不晓得我在隔离病区工作,是直接接触病人的。”何亮说“我不敢跟爸妈说,怕他们担心。”

何亮已在隔离病区工作十余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给病人检查、用药,给他们加油打气。在病房中来回奔走,汗水常常浸湿了衣衫,年轻的脸庞被口罩和护目镜长时间紧压勒出血印。“现在是我们90后敢担当的时候了,我正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何亮很平静。

“一线需要我,我要去一线”

“徐主任,我想去隔离病区上班。”黄沙镇中心卫生院儿科医生李庆看到医院微信工作群里的“请战声”此起彼伏、掷地有声之时,立即找到徐金辉主任提出申请。1月31日,李庆进入隔离病区,他在微信朋友圈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李庆1992年出生,新手奶爸,女儿一岁多,正需要爸妈呵护,但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直面疫情。他无数次练习三级防护,终于派上用场。

“老婆知道我要进入隔离病房,她没有说什么,特别支持我。”李庆很感激“对家人有些亏欠,但很感谢老婆支持我的决定!”等疫情结束,李庆计划回家好好陪家人“那时,莽山的山花应该都已开放,我要带家人一起去赏花。”

“穿上护士服,我就是一名战士”

“我报名,我参加!”黄沙镇中心卫生院组建疫情防控护士团队时,彭晓倩的申请铿锵有力“穿上护士服,我就是一名战士!”

1999年出生的彭晓倩,隔离病区最年轻的护士,经常得到护士长的夸赞。在隔离病房里,她每天要嘱咐病人按时服药,给患者输液、雾化、采集咽拭子标本等日常工作,同时主动当作“知心姐姐”。

“今天感觉怎么样?”“昨晚睡得好不好啊?”“不用太担心,养病要放宽心态。”每日,彭晓倩亲切地询问病人的情况,鼓励病人乐观面对。“在隔离病区的病人面对的压力很大,情绪难免焦虑,很需要关心安慰和心理安抚。”彭晓倩说。

“说实话,在隔离病区真的一点也不轻松,但是看到病人因为我们的努力,病情得到好转,医务人员是很开心、感到很有成就感的!”彭晓倩笑着说。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这是网络最近的流行语。1990年,当第一批“90后”出生,随即在社会上出现“90后”“非主流”“太脆弱”“不敢吃苦”的标签,但在2020年后的今天,“90后”已经长成,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他们勇敢、独立、坚强,满怀信心打赢这场攻坚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