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誰該為神州陸沉負責,王夷甫還是司馬炎?

永和十年,就是王羲之寫完蘭亭集序的第二年,徵西大將軍

桓溫率軍北伐,以圖恢復中原,自從永嘉之亂以後,神州陸沉,北伐光復中原成了東晉的主要國策。一代代的掌權者要想獲得眾望,就要極力的主張北伐。

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誰該為神州陸沉負責,王夷甫還是司馬炎?

司馬懿


魏晉自有風流名士,桓溫也不例外,身在行伍的桓溫作為士族門閥之一,這個時候已經控制了東晉朝廷,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擋他。

大軍過淮泗,踐北境,登上故土,於是和帳下將領官屬登平乘樓,眺望故國,曾經讓無數東晉人魂牽夢繞的中原就在眼前,作為志在必得,意氣風發的主帥,登上平乘樓之後,有感而發:

《晉書·桓溫傳》遂使神州陸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這一句總結,寥寥十數字,桓溫認為導致神州陸沉的責任在於王夷甫等人。

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誰該為神州陸沉負責,王夷甫還是司馬炎?

五胡亂華


桓溫口中的神州陸沉,就是永嘉之亂,五胡亂華,而後琅琊王建立東晉,整個中原羶腥遍地,成了人間煉獄,晉王朝在東南殘存一隅。雖然桓溫歸罪於王夷甫,我們也可以視為東晉朝廷在反思永嘉之亂的責任時有,王夷甫的一份責任,那麼他應該負擔多少責任?除了他,其他的人有沒有責任?有多少?

先介紹一下王夷甫。

王夷甫,名衍,琅琊王氏,此後東晉的王導、王敦、王羲之等人都是他的族人,詩句王謝堂前燕裡面的王指的就是琅琊王氏。可以說是高門望族。本人繼何晏、夏侯玄之後成為清談的符號性人物,他通過清談獲得了巨大的名望。

王氏一門無論是東晉還是西晉,都身份顯赫,在朝廷佔據重要位置,王衍本人在西晉先後任黃門侍郎、中領軍、尚書令、尚書僕射、、司空、司徒、太尉等要職。一個人幾乎把當時重要的職位都做了一遍。但是,名望不等於才學,永嘉五年,在東海王司馬越死後,被眾人推舉為元帥的王衍貪生怕死,不想擔負責任,拋棄朝廷,反而護送司馬越的靈柩回封地,以便遠離是非之地。這個時候,匈奴人劉淵已經建立漢國,派人四處劫掠中原。

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誰該為神州陸沉負責,王夷甫還是司馬炎?

司馬炎


本想遠離是非之地的王衍被是非找上門來,漢國將領石勒擊敗王衍率領的送葬隊伍,王衍以及大批的官員都成了俘虜。石勒也羨慕王衍的清名,在和王衍交談的時候,這位西晉高官為了活命,將責任推的一乾二淨,反過來又勸石勒稱帝,以便混個從龍功臣!

《晉書·王衍傳》:俄而舉軍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與之相見,問衍以晉故。衍為陳禍敗之由,雲計不在己。勒甚悅之,與語移日。衍自說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勸勒稱尊號。

王衍的馬屁沒有拍對,聽了王衍的話,石勒大怒對部下孔萇說:

吾行天下多矣,未嘗見如此人,當可活不?"萇曰:"彼晉之三公,必不為我盡力,又何足貴乎!。

翻譯一下石勒的意思,就是諸葛亮的: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於是,憤怒的石勒處死了王衍,而後,漢軍攻破洛陽,屠殺宗室、士族、軍民等三萬多人,導致衣冠南渡,神州陸沉。五胡亂華自此開始。五胡泛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

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誰該為神州陸沉負責,王夷甫還是司馬炎?

司馬睿


雖然桓溫將責任歸咎於王衍等人,他也確實有足夠的責任,但是歪史認為他所擔負的責任並不是最多的。五胡亂華是因為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徹底的消耗了晉王朝的力量,當時整個中原大地在聰明絕頂的司馬氏諸王的帶領下爭奪白痴皇帝司馬衷的控制權。

太熙元年,終結三國亂世的司馬炎油盡燈枯,在彌留之際未能阻止外戚楊駿專權,為此後的八王之亂埋下引線。點燃引線的正是他自己選的太子妃賈南風,功臣、權臣賈充的女兒。

但是,司馬炎做的蠢事並不止這一個。正是他一連串的錯誤,成為導致神州陸沉的罪魁禍首。

選錯太子

在選立太子的時候,明知司馬衷幾乎白痴,但是為了維護皇后楊豔以及繼後楊芷,依然堅定的立為太子,而太孫司馬遹聰明過人,對他抱著一絲希望,選立皇后的兒子避免後面宗室爭位,帝系落入他人手中。指望他將來能夠繼承大統。最後,司馬遹被賈南風幽閉而死,司馬炎的願望落空。而晉朝帝系在永嘉之亂後落入琅琊王系。只能說,著意栽花花不成!

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誰該為神州陸沉負責,王夷甫還是司馬炎?

司馬衷


如果當時司馬炎即時的更換太子,稍微不太傻的人即位,那麼八王之亂不會開始。

亂封諸王

在司馬炎篡位之後,及時的汲取了曹魏的滅亡的教訓,認為曹魏沒有分封宗室拱衛王室,致使司馬氏篡位。在這個錯誤的觀點指引下,司馬炎把從司馬懿開始的宗室全部封王,大大小小二三十個藩王,給他們一系列特權,擁有封國的軍隊,財賦大權,可以出任官職。以便期望他們在朝廷有事的時候及時的勤王。

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誰該為神州陸沉負責,王夷甫還是司馬炎?

賈充


諸王在混戰中,為了增加生力軍,往往借師助剿,吸引外族作為僱傭軍,烏丸、羯朱、鮮卑等紛紛成了西晉藩王的利用對象,他們迅速崛起,乘機大肆劫掠,成了五胡亂華的主角。

但是,願望總是美好的,也總是會落空的。當初分封的諸王成了日後八王之亂的主角,賦予他們的特權成了征戰的資本,拱衛王室成了廢話。司馬炎的願望落空。

當初如果司馬炎沒有亂封諸王,或者不給諸王實權,最起碼不夠兵權,那麼八王之亂就不會發生,西晉的國力不會損傷,沒有引狼入室的機會,五胡亂華不會成為現實。

選錯繼後

泰始十年,司馬炎原配楊豔去世,死前,為了穩固太子的位置,請求司馬炎立堂妹楊芷為皇后。司馬炎也抱有私心,希望外戚能夠保護自己的傻兒子。

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誰該為神州陸沉負責,王夷甫還是司馬炎?

桓溫


但是,還沒死的時候,楊芷配合楊駿篡改了遺詔,導致楊氏被夷滅三族,32歲的楊芷也被餓死。太子司馬橘也被處死,司馬炎以及楊豔的願望落空。

如果司馬炎不選楊芷為皇后,此後有野心沒有能力的楊駿就不會成為輔臣,也不會有篡改遺詔事情發生,更不會導致八王之亂。

選錯輔臣

司馬炎彌留之際,遺詔汝南王司馬亮以及太傅兼外戚楊駿輔政,但是當時司馬亮不在洛陽,楊駿為了獨攬大權,篡改遺詔,在皇后楊芷的協助之下,改為楊駿單獨輔政。司馬衷即位之後,由於白痴,楊駿獨斷專行,引起宗室的不滿,這給皇后賈南風一個機會,在他的教唆之下,楚王司馬瑋起兵反對楊駿,八王之亂拉起帷幕,結果楊駿和曹爽一樣無能,輕而易舉的被除掉。

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誰該為神州陸沉負責,王夷甫還是司馬炎?

八王世系


本來司馬炎寄希望於楊駿能夠輔佐自己的傻兒子,但是比曹爽還垃圾的楊駿不到一年就丟掉了身家性命,此後司馬衷淪落為賈南風和其他諸王的玩偶。司馬炎的願望落空。

司馬炎看中的是楊駿平庸不會有非分之想,沒有子嗣不會篡位。結果比司馬炎想象的還平庸,楊駿專權引來殺身之禍。

如果司馬炎在選輔臣時期稍微精神一點,不將希望寄託在親家宗族身上,那麼八王之亂也或許可以避免。

選錯兒媳

古代父母給兒子選兒媳條條框框都很多,譬如門當戶對、德才兼備、貌美性淑。司馬炎一個都沒有注意,奇葩的是在賈充妻子賄賂皇后楊豔之後,本想迎娶衛瓘女兒作為太子妃的司馬炎立賈充的女兒賈南風為太子妃。

《晉書》: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密以語後。後曰:"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初,賈充妻郭氏使賂後,求以女為太子妃。及議太子婚,帝欲娶衛瓘女。然後盛稱賈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進言,上乃聽之。

不知道這位皇后在想什麼,收了多少賄賂,司馬炎也不加查證,就賠上了全家性命。

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誰該為神州陸沉負責,王夷甫還是司馬炎?

八王之亂地圖


賈南風醜陋不堪,嫉妒成性,引起八王之亂的主謀。司馬炎在聽信楊豔的耳邊風之後,所有兩個願望都落空,司馬橘未能繼承大統,楊芷未能保護司馬衷和統領後宮。

綜合總結

歪史認為,一手終結三國百年亂世的司馬炎正是五胡亂華,開創三百年亂世的第一號罪人,與他相比,王夷甫只能算是個小咖。

他這一系列錯誤都是在自以為是的幻想之中想當然的結果,正是他一系列美好幻想,又全部落空,所寄望的事情全部事與願違,不僅江山易鼎,神州陸沉,還帶來了華夏神州三百年災難。

當然,雖然當時已經是東晉權臣的桓溫為尊者諱,或許還是不方便檢討開國皇帝司馬炎的錯誤,只好找一個有罪的替罪羊來發洩心中的憤恨不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