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谁该为神州陆沉负责,王夷甫还是司马炎?

永和十年,就是王羲之写完兰亭集序的第二年,征西大将军

桓温率军北伐,以图恢复中原,自从永嘉之乱以后,神州陆沉,北伐光复中原成了东晋的主要国策。一代代的掌权者要想获得众望,就要极力的主张北伐。

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谁该为神州陆沉负责,王夷甫还是司马炎?

司马懿


魏晋自有风流名士,桓温也不例外,身在行伍的桓温作为士族门阀之一,这个时候已经控制了东晋朝廷,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他。

大军过淮泗,践北境,登上故土,于是和帐下将领官属登平乘楼,眺望故国,曾经让无数东晋人魂牵梦绕的中原就在眼前,作为志在必得,意气风发的主帅,登上平乘楼之后,有感而发:

《晋书·桓温传》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这一句总结,寥寥十数字,桓温认为导致神州陆沉的责任在于王夷甫等人。

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谁该为神州陆沉负责,王夷甫还是司马炎?

五胡乱华


桓温口中的神州陆沉,就是永嘉之乱,五胡乱华,而后琅琊王建立东晋,整个中原膻腥遍地,成了人间炼狱,晋王朝在东南残存一隅。虽然桓温归罪于王夷甫,我们也可以视为东晋朝廷在反思永嘉之乱的责任时有,王夷甫的一份责任,那么他应该负担多少责任?除了他,其他的人有没有责任?有多少?

先介绍一下王夷甫。

王夷甫,名衍,琅琊王氏,此后东晋的王导、王敦、王羲之等人都是他的族人,诗句王谢堂前燕里面的王指的就是琅琊王氏。可以说是高门望族。本人继何晏、夏侯玄之后成为清谈的符号性人物,他通过清谈获得了巨大的名望。

王氏一门无论是东晋还是西晋,都身份显赫,在朝廷占据重要位置,王衍本人在西晋先后任黄门侍郎、中领军、尚书令、尚书仆射、、司空、司徒、太尉等要职。一个人几乎把当时重要的职位都做了一遍。但是,名望不等于才学,永嘉五年,在东海王司马越死后,被众人推举为元帅的王衍贪生怕死,不想担负责任,抛弃朝廷,反而护送司马越的灵柩回封地,以便远离是非之地。这个时候,匈奴人刘渊已经建立汉国,派人四处劫掠中原。

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谁该为神州陆沉负责,王夷甫还是司马炎?

司马炎


本想远离是非之地的王衍被是非找上门来,汉国将领石勒击败王衍率领的送葬队伍,王衍以及大批的官员都成了俘虏。石勒也羡慕王衍的清名,在和王衍交谈的时候,这位西晋高官为了活命,将责任推的一干二净,反过来又劝石勒称帝,以便混个从龙功臣!

《晋书·王衍传》: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

王衍的马屁没有拍对,听了王衍的话,石勒大怒对部下孔苌说:

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

翻译一下石勒的意思,就是诸葛亮的: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于是,愤怒的石勒处死了王衍,而后,汉军攻破洛阳,屠杀宗室、士族、军民等三万多人,导致衣冠南渡,神州陆沉。五胡乱华自此开始。五胡泛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

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谁该为神州陆沉负责,王夷甫还是司马炎?

司马睿


虽然桓温将责任归咎于王衍等人,他也确实有足够的责任,但是歪史认为他所担负的责任并不是最多的。五胡乱华是因为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彻底的消耗了晋王朝的力量,当时整个中原大地在聪明绝顶的司马氏诸王的带领下争夺白痴皇帝司马衷的控制权。

太熙元年,终结三国乱世的司马炎油尽灯枯,在弥留之际未能阻止外戚杨骏专权,为此后的八王之乱埋下引线。点燃引线的正是他自己选的太子妃贾南风,功臣、权臣贾充的女儿。

但是,司马炎做的蠢事并不止这一个。正是他一连串的错误,成为导致神州陆沉的罪魁祸首。

选错太子

在选立太子的时候,明知司马衷几乎白痴,但是为了维护皇后杨艳以及继后杨芷,依然坚定的立为太子,而太孙司马遹聪明过人,对他抱着一丝希望,选立皇后的儿子避免后面宗室争位,帝系落入他人手中。指望他将来能够继承大统。最后,司马遹被贾南风幽闭而死,司马炎的愿望落空。而晋朝帝系在永嘉之乱后落入琅琊王系。只能说,着意栽花花不成!

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谁该为神州陆沉负责,王夷甫还是司马炎?

司马衷


如果当时司马炎即时的更换太子,稍微不太傻的人即位,那么八王之乱不会开始。

乱封诸王

在司马炎篡位之后,及时的汲取了曹魏的灭亡的教训,认为曹魏没有分封宗室拱卫王室,致使司马氏篡位。在这个错误的观点指引下,司马炎把从司马懿开始的宗室全部封王,大大小小二三十个藩王,给他们一系列特权,拥有封国的军队,财赋大权,可以出任官职。以便期望他们在朝廷有事的时候及时的勤王。

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谁该为神州陆沉负责,王夷甫还是司马炎?

贾充


诸王在混战中,为了增加生力军,往往借师助剿,吸引外族作为雇佣军,乌丸、羯朱、鲜卑等纷纷成了西晋藩王的利用对象,他们迅速崛起,乘机大肆劫掠,成了五胡乱华的主角。

但是,愿望总是美好的,也总是会落空的。当初分封的诸王成了日后八王之乱的主角,赋予他们的特权成了征战的资本,拱卫王室成了废话。司马炎的愿望落空。

当初如果司马炎没有乱封诸王,或者不给诸王实权,最起码不够兵权,那么八王之乱就不会发生,西晋的国力不会损伤,没有引狼入室的机会,五胡乱华不会成为现实。

选错继后

泰始十年,司马炎原配杨艳去世,死前,为了稳固太子的位置,请求司马炎立堂妹杨芷为皇后。司马炎也抱有私心,希望外戚能够保护自己的傻儿子。

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谁该为神州陆沉负责,王夷甫还是司马炎?

桓温


但是,还没死的时候,杨芷配合杨骏篡改了遗诏,导致杨氏被夷灭三族,32岁的杨芷也被饿死。太子司马橘也被处死,司马炎以及杨艳的愿望落空。

如果司马炎不选杨芷为皇后,此后有野心没有能力的杨骏就不会成为辅臣,也不会有篡改遗诏事情发生,更不会导致八王之乱。

选错辅臣

司马炎弥留之际,遗诏汝南王司马亮以及太傅兼外戚杨骏辅政,但是当时司马亮不在洛阳,杨骏为了独揽大权,篡改遗诏,在皇后杨芷的协助之下,改为杨骏单独辅政。司马衷即位之后,由于白痴,杨骏独断专行,引起宗室的不满,这给皇后贾南风一个机会,在他的教唆之下,楚王司马玮起兵反对杨骏,八王之乱拉起帷幕,结果杨骏和曹爽一样无能,轻而易举的被除掉。

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谁该为神州陆沉负责,王夷甫还是司马炎?

八王世系


本来司马炎寄希望于杨骏能够辅佐自己的傻儿子,但是比曹爽还垃圾的杨骏不到一年就丢掉了身家性命,此后司马衷沦落为贾南风和其他诸王的玩偶。司马炎的愿望落空。

司马炎看中的是杨骏平庸不会有非分之想,没有子嗣不会篡位。结果比司马炎想象的还平庸,杨骏专权引来杀身之祸。

如果司马炎在选辅臣时期稍微精神一点,不将希望寄托在亲家宗族身上,那么八王之乱也或许可以避免。

选错儿媳

古代父母给儿子选儿媳条条框框都很多,譬如门当户对、德才兼备、貌美性淑。司马炎一个都没有注意,奇葩的是在贾充妻子贿赂皇后杨艳之后,本想迎娶卫瓘女儿作为太子妃的司马炎立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

《晋书》: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后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初,贾充妻郭氏使赂后,求以女为太子妃。及议太子婚,帝欲娶卫瓘女。然后盛称贾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进言,上乃听之。

不知道这位皇后在想什么,收了多少贿赂,司马炎也不加查证,就赔上了全家性命。

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谁该为神州陆沉负责,王夷甫还是司马炎?

八王之乱地图


贾南风丑陋不堪,嫉妒成性,引起八王之乱的主谋。司马炎在听信杨艳的耳边风之后,所有两个愿望都落空,司马橘未能继承大统,杨芷未能保护司马衷和统领后宫。

综合总结

歪史认为,一手终结三国百年乱世的司马炎正是五胡乱华,开创三百年乱世的第一号罪人,与他相比,王夷甫只能算是个小咖。

他这一系列错误都是在自以为是的幻想之中想当然的结果,正是他一系列美好幻想,又全部落空,所寄望的事情全部事与愿违,不仅江山易鼎,神州陆沉,还带来了华夏神州三百年灾难。

当然,虽然当时已经是东晋权臣的桓温为尊者讳,或许还是不方便检讨开国皇帝司马炎的错误,只好找一个有罪的替罪羊来发泄心中的愤恨不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