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導讀:什麼是雙盲評審?意義何在?作者和編輯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什麼是雙盲評審?單盲評審和開放評審又是什麼?

  • 雙盲評審(double-blind peer review)指的是作者和審稿人均不知道對方是誰;
  • 單盲評審(single-blind peer review),即評審人知道正在審稿的稿件的作者是誰,而作者不知道誰在審理自己的稿件;
  • 開放評審(Open peer review),即審稿人和作者都知道對方是誰,目前採用該方法的期刊較少,Fronteris系列期刊(www.frontiersin.org)僅僅在文章接收後作者才能通過文章所在頁面知道審稿人信息,在評審期間是不知道的;
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雙盲評審的意義何在?

在互不知情的情況下,讓審稿人更加註重評價內容的科學性,創新性等方面,避免因為人情,圈子,作者的影響力,利益衝突等原因做出積極或者消極的不公正學術評價。

那我們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呢?以下方法可以參考。


1、稿件正文和支持信息中移除作者姓名和單位信息

如下圖所示,對於執行雙盲評審的期刊或者選擇進行雙盲投稿的作者需要提供title page(單獨文件,需要在投稿系統中上傳給期刊編輯部),即包括標題、作者名字及單位、郵箱等信息。Title page在審稿過程中不對審稿人可見。這種情況下,正文中只需要包括題目,然後是摘要、關鍵詞等。同理,身高過程中支持信息中也需要移除這部分信息。

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2、移除正文的致謝部分

致謝部分(acknowledgements section)通常會標註論文工作受到的資助情況,如資助機構、基金號和被資助人

,這些信息直接或者間接導致作者信息洩露,進而達不到雙盲的目的。致謝部分通常的表述為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XXXX for John Smith)。有了這些信息,審稿人可以通過google或者百度檢索基金號,很容易知道作者的信息。

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3、投稿信(Cover letter)和相關說明性文件(justification)中也需要移除作者及單位信息。

對於非雙盲的期刊,cover letter中一般會有作者的姓名和單位信息,如下圖所示。

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4、正文及支持信息的所有圖表(Figures & Schemes)及對應的標題(Caption)中不得包含作者及單位信息。一般情況下,該部分不會出現作者信息。

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5、改寫一些可能洩露作者信息的描述。

作為一個研究工作,作者通常會闡述自己前期發表的相關工作,並引用相關的工作,這種情況下,審稿人很容易通過引用的參考文獻瞭解作者信息。

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內容來源: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通常的表述如下所示:

“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reference]”

“Following on from our earlier studies….[reference]”

建議修改為以下對應的表述:

“It has been shown previously that….[reference]”

“Earlier studies found that….[reference]”

或者通過下面的方法來引用自己的相關工作,正文描述如下:

“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Anonymous, 2007]”

“Following on from our earlier studies….[Anonymous, 2007]”

對應的參考文獻部分應該修改為:

‘[Anonymous 2007] Details omitted for double-blind reviewing.’

對於某些類型的文章(如Feature article、perspective等綜述類文章),需要作者提供簡介(author biography),對於雙盲評審的期刊,該部分可以作為單獨文件上傳給編輯部,不能放在正文中。

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7、確保作者提交的文件(word、pdf及圖片等)屬性中不包含作者信息。

一些文字處理軟件(在登錄的情況下),比如word會默認在文件屬性中顯示作者的名字,這種情況下可通過修改文件屬性(右擊選擇屬性選項),去掉作者和最後一次保存者選項去掉相關信息(操作如下)。此外,部分作者在命名文件名稱時,喜歡加上姓名等信息,如manusript-John Smith等,這種情況下需要作者在投稿之前去掉作者信息。

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8、修改稿的投稿信cover letter和回覆信Response Letter不得體現作者信息

對於修改稿件,給審稿人和編輯的回覆信(Response letter)中,也需要移除作者等信息。

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9、對於文章部分數據需要存儲在第三方網站的情況。

有時候我們在文章提到的部分數據需要提前存放在第三方數據庫上,比如小分子化合物晶體結構需存儲在劍橋晶體庫(Cambridge Crystallographic Data Centre,CCDC),生物大分子晶體結構需存儲在PDB( Protein Data Bank)數據庫中,審稿人可以根據CCDC和pdb code檢索到作者信息,這類稿件不合適雙盲評審。

學術期刊論文如何做到有效雙盲評審?

10、其他情況

有時候也不能排除有作者故意洩露作者信息的情況,比如在某些本來不需要添加作者信息的文件(如圖片摘要,Graphical Abstract)上作者自行添加作者信息,而這些文件投稿系統會默認發送給審稿人,進而導致信息透漏。

本篇文章的內容到此結束。

謝謝各位閱讀!

以後還會不斷分享論文投稿與寫作等相關內容!

本文系 原創,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您支持/喜歡的評審方式是?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