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近年來,農村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差髒亂,但是從這次各地上傳的疫情防控照片來看,現在的農村卻是煥然一新的新農村,顛覆了城裡人這些年來的想象。照片中可以看到,鄉村的環境衛生、住房條件、交通道路等和前幾年相比都有了天壤之別。

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一、農村的生活條件

當然,十年前的農村,土路還比較多,每逢雨雪天氣,人們出行困難。現在,國家有村村通、村組通項目扶助,鄉村道路基本上都進行了硬化。多年前,印象中老家的那條土路,過去是鋪些磚渣石子壓一壓完事,壓壞了不能走了再這樣修修補補。前年進行了混凝土硬化,去年夏天還通了“一元公交”。

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還有農村人居環境,農村生活讓人頭痛的問題是日常生活垃圾,以前沒人管也沒地放,村民就隨便扔,村口的溝渠和水塘邊到處都是,冬天還行,夏天經過扔垃圾的地方臭味熏天。而現在,政府對環保非常重視,農村又在搞美麗鄉村建設,各村組都有保潔員,還專門設立了垃圾收集點,從根本上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

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農村住房方面,以前農村蓋房子沒什麼規劃,可以隨意在自己承包地上申請建房,沒有佈局亂蓋,看起來很不美觀。而現在的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房子都是一排排整整齊齊,還有配套設施,不僅外觀整潔漂亮,還節約了土地,對於村民和國家來說就是雙贏。

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二、農村的應急管理

這次疫情的發生,來勢迅猛,廣大農村地區反應較快,行動迅速,特別是農村的硬核操作成為了熱點,讓農村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果敢並有效應對,相比之下農村人感染概率較低。

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在疫情發生之後,有些地方的農民自發在第一時間採取封路行動,行動之快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由於他們不需要請求、不擔心問責、不計較出工報酬,生活方面可以自給自足,大難面前齊心協力作出有效應對措施。當夜行動,頭天還能夠暢通無阻的村道,第二天早晨都會讓你不能通行,而且很多村還派人在村口把守,對於外來人員一律不準進村,對於返回人員進行家庭隔離。

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這樣的硬核操作在各地的農村已經成為常態,而且因為農村的居住人口相對穩定,很少有流動人員,這也給排查帶來了很大的便捷。農村的人員去向,大家心知肚明,很難隱瞞,鄉鄰鄉親也沒有人去隱瞞,這樣也就形成了農村的防控優勢,相比較城市的繁雜人群,農村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三、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農村的疫情防控優勢,也讓城市人陷入了沉思,在國家好的農村政策支持下,沒想到農村發展的這麼快、這麼好!於是,有人就問了:“等這場疫情過後,會不會掀起一股嚮往農村生活的熱潮呢?”我認為肯定會的。根據筆者在一線防控瞭解到的情況,疫情過後,農村可能會發生兩種情況。

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一是未來農村將會迎來旅遊熱潮。疫情過後,一些久居城市的人們,或許需要放鬆一下心情,會下鄉去看看日新月異的農村變化,感受一下農村的泥土氣息,吃一些鄉間土生土長的蔬菜,看一下農村美麗的田園風光,住一回怡情別緻的農村小院,感受一下農村靜怡環境下的生活。農村在當前快節奏的現實生活中,都已經快被人們遺忘,就連曾經的農村人,想方設法湧入城市後,也會去懷念曾經的農村生活。而對於更多的城市人,對於我們的農村,也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重新審視熟悉而又陌生的新農村。

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二是將來會掀起一股農村買地建房熱潮。對於這樣的說法,有些人可以,有些人肯定是很難實現的。農村建房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土地的問題,農村的宅基地是不允許進行買賣的。城市戶口是嚴禁在農村購買宅基地建房使用,這樣規定都有政策依據,城市戶口想在農村買地建房,以前可以,現在根本不可能實現。當然,搬到城裡居住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也就是戶口一直還在村裡的,若要條件允許可以回農村老家蓋房居住,像這樣的情況在這兩年也比較流行。平時房屋不居住,節假日回老家能夠有個落腳的地方,故土難離,這樣的做法越來越多。

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也有人說,人在閒時無事思想活躍想法會很多,等到疫情過後,“農村熱”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淡去,對於眼前發生的現象產生的一些想法,隨著生活恢復正常,工作陷入繁忙,這些想法也會慢慢淡忘,人生在世都在嚮往美好生活,美好生活需要我們疲於奔忙。

疫情讓大家關注農村,疫情過後,農村可能迎來兩大“熱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