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共赏」再读纳兰容若


「诗词共赏」再读纳兰容若

近些日子,静闲于家,无意中见某友微信个性标签“人生只如初见”,便想起纳兰容若来。

在清朝,出了两个以情感著名的大诗(词)人,给那个冰冷的年代带去了丝丝温情和暖意,一个是绝代情僧仓央嘉措,另一个就是今天要说的纳兰性德(字容若,故习惯称纳兰容若)。

「诗词共赏」再读纳兰容若

一直很佩服纳兰容若,他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化用到诗词中,很美,很打动人。当人间悲欢遇上细腻深情的纳兰容若,一曲曲婉约清丽的纳兰词流动而出,滋润人心,让人叹服。王国维称纳兰容若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今天,仅与大家分享三首纳兰的作品:

「诗词共赏」再读纳兰容若

1.《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细腻的很,他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来诉说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悱恻缠绵。

人生若永远如初见那般温馨、甜蜜,这世间又怎么会有那么多悲伤的故事呢?相信很多人初识纳兰,都是从这首词开始的。

「诗词共赏」再读纳兰容若

2.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残雪凝辉让温暖的画屏变得冰冷。梅花随凉风飘落,忧伤的笛声传来,已是寂寞黄昏。深夜想起了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象朦胧起来。(世人皆醉我独醒)\\我,世间哀愁的过客,身世凄凉。为何我在知道你的故事后泪流满面?(你此指容若本人,自言自语)痛彻心扉地哭泣,在断肠声里,回忆自己凄凉的一生。

这是纳兰容若在残雪之夜独自徘徊,联想到自己生活孤独凄苦,饱尝人间离愁别苦,为了表达内心的惆怅,故作下此词。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哀叹。“断肠声里忆平生”短短七字,尽显痛彻心扉的凄绝之美,不禁令人潸然泪下。闭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词人在那一片断肠声里,落泪伤神。

「诗词共赏」再读纳兰容若

3.《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这是公元1682年,纳兰容若随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经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他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诗词共赏」再读纳兰容若

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长年被迫追随康熙左右。 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后人将其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于寒疾,年仅三十一岁。

「诗词共赏」再读纳兰容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