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涿鹿縣中醫院之伉儷並肩

伉儷並肩

在這場戰役中,縣中醫院湧現出了很多舍小家顧大家,逆向而行,加速奔跑,到醫院最需要和最危險的地方的可親可敬之人。其中就有這麼一對情深伉儷,女兒剛過一週歲生日,夫妻倆便並肩衝在戰鬥一線。

探访涿鹿县中医院之伉俪并肩

丈夫白育豪,90後,中醫院後勤保障組的一名普通職工,瘦高瘦高,不愛說話。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沉穩、內斂、讓人覺著把“活”交給他特踏實的人,從1月30日接到命令到新院區負責消殺工作至今,小白同志沒有回過一次家!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要對生活區、觀察區、走廊、電梯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消殺工作。他在新院區的最前沿陣地和他的另一個戰友第一時間引導被觀察者進入觀察區。這期間,他還得負責新院區發熱門診屋頂的塑料布密封工作,防止病毒透過屋頂傳播。

保證新院區的安全用電也是白育豪的工作職責。2月2日凌晨一點多鐘,因線路原因新院區整體斷電,他和戰友馬上進行線路切換,及時恢復並保障了用電的安全。事後溝通的時候,他說:這也沒幹什麼,都是正常工作。是的,都是正常工作!當他每日消毒完畢,其實已精疲力盡,但閒不住的他還要配合醫生、護士及藥劑科完成各項工作,並準時為工作人員和被觀察者送餐。

探访涿鹿县中医院之伉俪并肩
探访涿鹿县中医院之伉俪并肩

每天送餐的時候,是白育豪最開心的時候!因為他能趁著送飯的時間去看看堅守在隔離區的妻子。雖然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夫妻兩人甚至在護目鏡的霧氣下看不到彼此的容顏,但,那一刻,他覺得心裡很踏實!兩人每次都會異口同聲的叮囑對方:“注意防護”!半個多月了,如此每天反覆這些工作,稍有空閒的時候,他就趕緊協助信息科尋找固話基站電源,轉運醫療設備及安裝紫外線消毒燈。

每天一干就是滿滿一天。傍晚的時候,是白育豪最想家,想女兒的時候。1歲多的女兒由姥姥看管著。每天晚上,和女兒視頻連線,看著手機屏幕上乖巧的女兒,他不知道說什麼好。因為女兒還不會說話,只會喊“爸爸”和“媽媽”。聽到女兒喊“爸爸”的時候,一個錚錚男兒卻不由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但是,關掉手機的那一刻,他又開始了忙碌的工作。

探访涿鹿县中医院之伉俪并肩

妻子姚歡同樣是90後,平時熱情開朗,1月30日,因疫情防控需要,縣中醫院內二科與內四科合併到內四科,但內二科作為隔離病區觀察點需留護士。姚歡主動報名,要求留在隔離病區。考慮到她孩子尚小,丈夫已經到了新院區一線,護士長說:“你再想想”。姚歡說:“姐,沒事,我媽看著孩子我放心,還是讓我去吧”。

2月1日,接到緊急通知,新院區有需要隔離醫學觀察的患者。姚歡二話沒說,及時趕赴新院隔離區醫學觀察區。她和另外一個護士負責每天早8點到晚8點這個時間段的工作。在這裡醫學觀察的患者,普遍的都有一種心理:牴觸和恐慌。姚歡和她的戰友除了詳細詢問患者的流行病學史既往史家族史等,還要負責安撫解釋工作。

探访涿鹿县中医院之伉俪并肩

有的患者甚至不當一回事,她們就一遍遍不厭其煩的解釋並詳細給患者講解關於新冠肺炎的相關防控知識,讓患者首先從心理上得以接受。有個女患者,來到新院區醫學觀察點後因緊張害怕而不進病房。姚歡用電話和她溝通,安撫了整整半個多小時,女患者才得以心情平復,配合醫護人員進入觀察病房。還有一個男患者,懷疑病房的生活用品是別人用過的,不是全新的,姚歡她們百般解釋仍無效,無奈之下只好給他更換病房。

每天,給觀察的患者將一日三餐定時送到病房,定時定點詢問並記錄患者有無咳嗽﹑胸悶氣短、腹瀉等症狀。早晚測體溫(稍微感覺有異常的患者,就要加測好多次),清理觀察區的所有衛生,將垃圾歸類,負責把所有用過的物品集中收集並進行消毒……一天下來,姚歡說:能感覺到防護服裡汗水順著衣服往下流。但顧不上那麼多,這是工作,是責任,她和戰友們一定盡力把所有的醫學觀察患者看護好,傾力守護一方百姓!

探访涿鹿县中医院之伉俪并肩

在這場戰“疫”中,白育豪﹑姚歡夫婦詮釋了“伉儷情深”的真正含義。在這場災難面前,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用他們夫妻的話說:能為醫院,為涿鹿人做點實事,我們就感到很幸福”!

有國才有家,國是千萬家!伉儷情深,共同戰“疫”!讓我們向奮戰在一線的這些夫妻檔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讓我們大家以他們為榜樣,心連心、肩並肩,為早日打贏這場阻擊戰而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待到春暖花開時,人間皆安,山河無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